《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选-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镣铐的奴隶希望有更大的镣铐一样。

奴隶

所谓废止奴隶,只是废止作为奴隶的自我意识。没有了奴隶,我们的社会安全大概一天也难于保障。另外,连柏拉图的共和国也都考虑到奴隶的存在,这绝不是偶然的。



把暴君叫做暴君,当然是很危险的。但是,把今天暴君以外的奴隶叫作奴隶,也同样是很危险的。

悲剧

悲剧是对自己的羞耻行为敢作敢当。因此对千百万人的共同的悲剧,起着排泄的作用。

强弱

强者不怕敌人,却怕朋友。出手一击打倒了敌人倒无关痛痒,可是对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的朋友,却感到情同骨肉般的恐怖。

弱者不惧怕朋友,却怕敌人,因此到处都发现虚构的敌人。

s.m①的智慧

① 即室生犀星(1889…1962),日本诗人小说家。

这是我的朋友s.m和我的谈话:辩证法的功绩——最终不论对什么都作出胡涂的结论。

少女——始终是一个清滢的浅滩。

学龄前教育——嗯,这也好嘛!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让孩子知道有智慧是多么悲哀的事,又用不着担责任。

追忆——好像地平线上遥远的风景画。老早就完成了。

女人——根据玛丽·斯托普斯①夫人的见解,女人的贞操只有两周需求一次丈夫的情欲时,大概才会产生。

① 玛丽·斯托普斯(1880…1958),英国限制生育的活动家。

年少时代——年少时代的忧郁是对整个宇宙的骄傲。

艰难令汝如玉——如果艰难使你成为玉石的话,那么在日常生活里深谋远虑的男人,是不应该成为玉的。

我等应如何生活呢——应稍稍留下一些未知的世界。

社交

一切社交都理所当然地需要虚伪。如果丝毫不加虚伪,对我们的朋友知己倾吐我们的衷情,那么哪怕是古代的管鲍之交②,也不能不产生破绽。姑且抛开管鲍之交,我们都或多或少对我们的亲密的朋友有些憎恶或轻蔑。但是,憎恶在利害面前也会收起锋锐,并且轻蔑也日益使人恬然地倾吐虚伪。因此,为了和我们的知己朋友结成最亲密之交,相互都必须具有最完善的利害和轻蔑。这不论对什么人都是最困难的条件。否则我们老早就会成为富有礼让的绅士,世界也许老早就出现了黄金时代的和平。

② 指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管仲和鲍叔的知己之交。

琐事

为了使人生幸福,需要喜爱日常琐事。云的光辉,竹子摇曳,群雀啼叫,行人的脸——应该在一切日常琐事中,感到无尽的甜美。

是为了使人生幸福吗?——但是喜爱琐事也必然为琐事所苦。跳进庭园前古池里的蛙,可能打破了百年忧愁。但是,跳出古池里的蛙也可能带来了百年忧愁。哦,芭蕉的一生是享乐的一生,同时不论在谁的眼目中也是受苦的一生。我们为了微妙的快乐,一也必须遭受微妙的痛苦。

为了使人生幸福,也必须为日常琐事所苦。云的光辉,竹子摇曳,群雀啼叫,行人的脸——应该在一切日常琐事中感受到坠入地狱的痛苦。



在神的一切属性中,我最同情的是神不能自杀。



我们发现了咒骂神的无数理由。然而,不幸的是日本人对全能的神没有相信到值得咒骂的程度。

民众

民众是稳健的保守主义者。制度、思想、艺术、宗教——举凡一切,为了使民众喜爱,必须披上前代的古色。所谓民众艺术家不为民众所喜爱,这并不是他们的罪过。



发现民众的愚蠢,并不值得夸耀。但是,发现我们自己也是民众,倒的确值得夸耀。



古人以愚民为治国之道,结果似乎使民众更愚蠢了——或者往往不知为什么却使民众聪明起来。

契诃夫的话

契诃夫在笔记里论到了男女的差别:“女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从事女人的工作;男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离开女人。”

但是,契诃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男女双方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停止了和异性的关系。这是三岁孩子也都明白的道理。不仅如此,与其说是男女的差别,倒不如说表示了男女没有差别。

服装

至少女人的服装是女人本身的一部分。启吉之所以没有落到诱惑里去,当然是因为依仗了道义心的缘故吧。但是把他诱惑了的女人,是借穿了启吉妻子的衣服。如果不借衣服穿的话,启吉也可能不会那么轻松地逃脱出诱惑之外。

注:见菊池宽的《启吉的诱惑》。

处女崇拜

我们为了寻找处女作妻子,而在选择什么样的妻子上不知遭到多少滑稽可笑的失败,现在逐渐到了对处女崇拜可以闭目不视的时刻了。



处女崇拜是在知道是处女的事实之后才发生的,也就是说,比起率直的感情,则更重视琐碎的知识。因此,可以把处女崇拜者称之为恋爱上的玄学者。一切处女崇拜者的露出某种严峻的姿态,也许不是偶然的。



诚然,对似乎是处女的人的崇拜和处女崇拜是不同的。把这两者看作同义语的人,可能是过分轻率地看待了女人的演员的才能。

礼节

据说有一个女学生问我的朋友这样一件事:“接吻的时候是闭着眼睛呢,还是睁着眼睛?”

所有女学校的教学中没有关于恋爱礼节的教育,对这一点我和这个女学生一样深感遗憾。

贝原益轩①

① 贝原益轩(1630…1714),日本江户时代初期的思想家,对本草学、医学也有研究。

我在小学时代曾经学过贝原益轩的逸事。益轩曾经和一个书生同坐在一只摆渡上。书生为了显示才华,滔滔不绝地谈论古今的学术。但是,益轩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倾听着。不久,船靠岸了。按照惯例,船客临别时要通报自己的姓名。书生这时才知道是益轩,便在这一代大儒面前,忸怩地对自己方才的傲慢表示道歉。——这就是我学过的逸事。

当时我在这个逸事里发现了谦让的美德。至少为了发现,我确实作了努力。然而现在不幸的是我丝毫教训也没有发现。这个逸事使今天的我仍多少产生兴趣,仅仅是因为我有如下的看法:一、始终沉默不语的益轩的侮蔑是多么辛辣之极呀!

二、看到书生的羞耻而以为快的同船的乘客的喝彩,是多么庸俗之极呀!

三、益轩所不懂得的新时代的精神,在年轻的书生的高谈阔论中,讲得多么泼辣和令人鼓舞呀!

一种辩护

某新时代的评论家在“猬集”的语意上,使用了“门可罗雀”的成语。“门可罗雀”的成语是中国人创造的。日本人使用它时,没有理由必须继承中国人的用法。假如通用的话,比方说形容“她的微笑好像门可罗雀”,也是可以的。

假如通用的话——万事都出在这个不可思议的“通用”上。譬如“自我小说”不也是这样吗?ich…roman①的意思,是用第一人称的小说。那个“我”并不一定指作家本人。但是,日本的“私小说”中的我,往往就是作家本人。不,只要人家认为这是作家本人的经历之谈,甚至把第三人称的小说也叫作“私小说”。这当然是无视德国人的——或者无视整个欧洲人用法的新的例子。然而全能的“通用”却赋予这个新例子以生命。“门可罗雀”的成语也许早晚也会同样产生意外的新例子。

① 德语:第一人称小说。

这么说某评论家并不特别缺乏学识,只是稍微过急地在主流之外寻找新例子。这个评论家所受到的嘲笑——总之,一切先觉者经常都得甘居薄命。

限制

就连天才也各自受到难以超越的限制的约束。发现这个限制,不能不使人感到某些寂寥。但是,一转念却又使人感到亲切。就好像明白了竹子是竹子,常春藤是常春藤。

火星

问火星上有没有居民,就是问我们的五官是否感到有无居民的问题。然而生命并不只是以我们五官的感觉作为必备的条件的。假如火星的居民能超越我们的五官而得以存在的话,他们一群人也许会在今天夜晚随着使法国梧桐叶子枯黄的秋风一起到银座来了。

blaogui①的梦

① 即布朗基(1805…1881),法国革命家;空想共产主义者。

宇宙之大是无限的。然而,创造宇宙的只有六十几种元素。这些元素的结合尽管非常之多,但是终究脱离不了有限。就是说这些元素在创造无限大的宇宙时,尽管尝试着一切的结合,而这一切的结合却也只能是无限的反复。因此,我们栖息的地球——作为这些结合之一的地球,当然不限于是太阳系的一个行星,而存在于无限之中。在这个地球上的拿破仑在马伦哥战役中取得了全胜。但是,在茫茫太虚里悬浮着的其他地球上的拿破仑,可能在同一的马伦哥战役中遭到了惨败……

这就是六十七岁的布朗基所梦想的宇宙观。这理论是不容辩驳的。当布朗基在牢狱中写下这一梦想时,对一切革命都绝望了。这件事至今不知怎么的仍然在我们内心深处渗透下寂寞。梦已从大地上消失,我们为了寻求安慰,必须移向几万亿英里外的天上——移向悬在宇宙之夜的第二个地球上的光辉灿烂的梦境。

庸才

庸才的作品即便是大作,也必然像没有窗子的房屋。它对展望人生一点好处也没有。

机智

机智是缺少三段论法的思想,它的所谓“思想”是缺少思想的三段论法。



嫌恶机智的念头产生于人类的疲劳。

政治家

政治家比起我们这些门外汉,在政治上可夸耀的知识,只是些琐碎的知识,毕竟和关于某党首脑戴什么帽子的知识差不多。



所谓“马路政治家”是没有上述知识的政治家。如果论到见识,不一定比政治家差。并且在富有超越利害的热情上,常常比政治家还要高尚。

事实

然而,琐碎事实的知识常常是民众所喜爱的。他们最希望知道的不是爱情为何物,而是想知道基督是不是私生子。

武士游方学艺

我一向认为武士游方学艺,从来都是向四方的剑客拜艺,磨炼自己的武艺。然而,今天看来,实际上是为了要发现天下没有和自己相比的强者。——《宫本武藏传》读后感。

雨果

像遮蔽住全法国的一片面包。然而不管怎么想,黄油抹得并不充分。

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充满了一切滑稽的画面。不过这些滑稽画面的大部分,无疑是使恶魔也会感到忧郁的。

福楼拜

福楼拜教给我的是也有美的寂寞。

莫泊桑

莫泊桑像冰。有时也像冰糖。

爱伦·坡

爱伦·坡在创作斯芬克司①之前,研究过解剖学。使爱伦·坡的后代震惊的秘密是这个潜心的研究。

① 斯芬克司即古埃及的一种石雕狮身人面像,也指希腊神话中的带翼狮身女怪。

森鸥外

鸥外先生毕竟是一个军服上佩剑的希腊人。

某资本家的理论

“艺术家卖艺术,我卖蟹罐头,没有特别的不同,可是艺术家在谈到艺术的时候,自以为是天下的瑰宝。假如效仿那样的艺术家,我对六角钱一听的蟹罐头当然也应该骄傲了。不肖行年六十一,还不想有一次艺术家那样无聊的狂妄自大。”

批评学——致佐佐木茂索①君

① 佐佐木茂索(1898…1966),日本小说家,《文艺春秋》杂志的编辑,后任社长。

在一个美好天气的午前。变成博士的mephistophefes②站在某大学的讲台上讲授批评学,而这个批评学并不是kant③的kritik④或其他。只是讲怎样从事小说和戏剧批评的学问。

② 即靡非斯特,参看本书第三六二页注④。

③ 即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着有《判断力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等。

④ 德语:批判。

“各位,上周我讲的相信大家都明白了,今天我要进一步讲‘半肯定论’。什么叫作‘半肯定论’呢,正如字面上所表现的那样,是对某一作品肯定一半艺术价值的批评方法。但是这‘一半’应该是‘更坏的一半’。在这个批评方法中,肯定‘更好的一半’是很危险的。”

“譬如让我们在日本樱花上运用这个方法来看看吧。樱花‘最好的一半’是花色和花形的美,然而就运用这种批评方法来说,与其肯定‘最好的一半’倒不如肯定‘最坏的一半’——那就是必须肯定樱花的香味了。总之,我们必须作出这样的结论:确实有香味,但毕竟是如此而已,假如万一取代‘最坏的一半’而肯定‘最好的一半’,会出现什么破绽呢?‘花色和花形确实美。但毕竟是如此而已’——这丝毫也没有贬低樱花。”

“批评学当然是在于怎样贬低某小说或某戏剧的问题。而今天在这里没有必要去讲。”

“那么这个‘更好的一半’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