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与秦王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斯与秦王朝-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吕不韦没转过弯来本能地回了一句:“你说什么?”以他的身份说出这样弱智的话来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在尊贵而博学的相国的字典里根本就不该有“你说什么”这四个字。他只得轻轻地啜一口清茶以掩饰尴尬。

李斯将吕不韦的行状尽收眼底道:“普天之下人所共知相国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咸阳求归相国门下。相国敬贤爱士之名近播大秦之境远动六国之听。是以诸侯以为有秦诸相相国最贤。”

给吕不韦扣上这样一顶他非戴不可的高帽之后李斯又道:“李斯背井离乡抛妻弃子远来咸阳慕相国之名以相国为重士也。李斯虽愚投奔相国之心却不可谓不诚然而方才登门未及入室便横遭护府武士之辱辱之不足又复殴之此事为当日数十人所共见非李斯所敢编造。此八武士不死则天下之士必视相国之门为畏途心寒而不敢至也。六国皆以相国之敬贤爱士为有名无实心耻而传为笑也。以八武士之人头回相国之美誉换天下之归心。相国明见高远何去何从当不必再待李斯多言。”

吕不韦这才醒过味来敢情李斯说的死罪不是他自己个的死罪而是护府武士的死罪。偏他那一套冠冕堂皇的言辞拿天下来压人倒也不好驳得。虽说这两个月来前来投奔的士人数量的确明显下降但李斯请砍八武士之人头这却要斟酌斟酌。吕不韦当即岔开话题道:“且置此事不论。汝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李斯知道有些事缓则易就急则难成是以也不再纠缠他来此并非专为取八武士之人头而是久等吕不韦此刻一问。他没有急着回答只是谨慎地道:“愿少闻。”

吕不韦动了动手指头艳姬鱼贯而退。

李斯又道:“愿更少闻。”

吕不韦再动了动手指头舍人也退下。郑国屁股贼沉地坐着心想以他和李斯的交情今天这场戏自己是看定了。李斯却以目光逼视着他不怒而威。郑国明白了自己的在场对李斯也是一种妨碍只得带着沮丧和懊恼离开。

偌大的寝宫内只剩下两个人吕不韦和李斯却丝毫也不显空旷寂寥。这两颗巨星碰撞而出的无形火光早将所有的空间弥漫殆尽。

李斯开口道:“李斯闻知相国门下食客有三千之众四大公子也有所不及相国得士之多可谓冠绝天下也。有此事乎?“

李斯牌的高帽确实非同凡响吕不韦越戴越舒服越戴越喜欢他得意地一捋长须道:“多乎哉不多也。”说完微笑地望着李斯等待着李斯继续对自己吹捧夸奖。

李斯却站起身来沉思着踱了两步再转身面对着吕不韦他用狂热的眼神紧盯着吕不韦厉声说道:“李斯请相国尽诛门下之士。无论亲疏贵贱才学高低请一切杀之。”李斯说完手掌同时往下猛地一斩其力道之大竟似能于虚空中触风雷之声。



第一卷 初期风云 第十一章 说大人者,怒之!

李斯这席话由于事先全无征兆再加上他金属般刚硬锐利的声音使得其效果极其震撼。吕不韦闻言大骇险些又傻乎乎地跟着应一句:“你说什么?”还好他嘴收得快这才没有再度出丑。吕不韦心中大怒怒李斯傲慢无理大言不惭。李斯啊李斯你可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养这许多士人我容易吗?这些寄生虫们成天什么事也不用干吃喝拉撒全由我买单每月还得固定给他们薪水要维护秦国的体面和我吕不韦的个人声誉这薪水还不好意思给得太少。这些士人要是耍起性子来我得好声好气地去安抚慰问他们若是在外头捅了什么娄子我还得出面替他们摆平。养士人可比养儿子还累啊。我图个啥?就图个不能吃也不能卖的虚名。好家伙你李斯一来像样的计策一个没有张口闭口尽是要我杀人先要杀八个护府武士现在又要杀三千士人。我这儿是相国府又不是屠宰铺你是存心要我吕不韦落下一个不仁不义的千秋骂名呀。

吕不韦按住自己的怒火。他决定给李斯一个机会让他把话说完。倘李斯能自圆其说那便再做理会。倘他只是危言耸听那就拖出去剁了卖肉咎由自取须怨别人不得。吕不韦慢条斯理地道:“士人何罪之有?为何要杀?”

“三千士人皆欲置相国于死地焉能不杀!”

吕不韦眉毛一挑“说下去。”

李斯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呼吸道:“相国以韩人仕秦封文信侯食十万户金印紫绶代理万机。秦王年少以相国为仲父计不下席谋不出廊庙大秦天下尽托于相国一人之手。人臣所望能过此乎?”

“不能过。”

“然则相国欲废秦王而自立乎?”

吕不韦怒道:“小子放肆!本相受先王厚遇倚为托孤重臣。吕不韦披肝沥胆效忠秦室天日可鉴。”

吕不韦怒了李斯反而笑了。李斯道:“相国并无谋反之心相国自知李斯也知。然而秦王知乎?秦国知乎?以李斯之见相国虽无谋反之心所行却有谋反之嫌。相国大开门户延揽天下士人至三千之数此乃慕虚名而处实祸也。”

李斯激动地在吕不韦面前走来走去晃得吕不韦很是眼晕。李斯边走边说:“养士如养虎。据李斯所闻相国门下之士只知有相国不知有秦王依仗相国之权势与尊宠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嚣张跋扈欺凌柔弱咸阳城内已是怨声载道百姓皆因此迁罪于相国。相国门下蓄此猛虎三千人虽畏之也必疑之谓相国有不臣之志此则养虎又有如养祸也。信陵君以宗室之亲养士纳贤尚遭魏王嫌恨无以自明废而不用乃沉溺酒色郁郁而终。相国本为韩人常言有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相国虽忠于秦室而秦人终不能信相国也。如今相国已是大权独揽乾坤独断秦国任君予取予求。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相国不思韬光隐略乘盛而返反而遍求天下之士集于一门非为谋反何为此举?今日主少国疑举国皆疑相国将仿田常代齐之故事废秦王而自代。宗室重臣恨相国已久也一旦以养士自重图谋不轨为名诬相国以谋反之罪群起而攻之则相国危急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也。为今之计惟尽诛门下之士门下之士既去则相国无须自辩天下已尽知相国必无谋反之心也。相国也可长为文信侯世世称孤。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愿君孰计之!”



第一卷 初期风云 第十二章 说大人者,喻之!

李斯一口气说完一大通话稍显疲惫之态他住下脚步俯观着吕不韦的反应。吕不韦把身子往后一靠闭目沉思。他的思绪有点乱。李斯一席话有如当头棒喝敲得他昏沉。但要说吕不韦从不居安思危那倒真是太低估他了。吕不韦虽贵为相国然而却有一块心病那就是他一直无法染指军权军权始终牢牢控制在秦国宗室重臣手中。是以他蓄养三千士人极力笼络使其能为己用能为己死其实也兼有自保防身之用。三千士人倘纠结得好也是一支相当可观的精锐部队就算那些宗室重臣意图兵变要加害于我吕不韦看在这支部队的份上他们也得再掂量掂量。李斯啊李斯你说的道理我何尝不知我不是舍不得三千条人命我是不能自毁战斗力啊。

人不是这样子杀的。在古代对那些握有生杀大权的人来说杀一个人只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一声咳嗽一道眼神都可以杀人于无影无形。但从杀一个人到杀三千人那就会量变引质变成为一项浩繁艰巨的高风险工程。就算吕不韦有心杀三千士人他也未必敢冒这样的风险。千万不可小看这些吃白食的士人他们可不会甘心伏就诛一旦事情泄露这些士人联合起来反戈一击先一命归西的还不定是谁呢。就算吕不韦真能成功地杀掉三千士人他也不得不顾忌国际舆论的压力。那时侯的诸侯大臣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狂喜欢指责甚至是干涉别人国家的内政。一旦真对三千士人进行大屠杀可想而知从六国远道而来的滔天口水吕不韦套十个救生圈也能被活活淹死。

吕不韦计较已定睁开眼睛道:“李斯说得好。但这三千士人本相一个也不能杀。”

李斯自然了解吕不韦的苦衷他淡淡地道:“李斯明白。”

吕不韦心中一动不由问道:“莫非你有两全之策?”

李斯一笑道:“李斯早知相国宅心仁厚必不忍取士人之性命。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僇辱而身全者下也。李斯不才却有一计能保相国身名两全。”

吕不韦原本傲慢的语气开始变得真诚而谦恭道:“不韦鲁钝愿得先生教之。”

李斯悠悠说道:“所谓养士重在一个养字。李斯以为相国对门下士人娇纵太过优其俸禄肆其所为不忍稍加约束之。相国以为如此厚待士人士人必感相国之恩。殊不知凡士人者必自恃其才而相国于门下士人无所任事养之有日用之无时士人怀才而不得见用长而久之必心生怨恨此士人之通病也。授士以金不如授之以事相国若能听李斯一言则门下士人皆能各展所长各任其用人人皆自以为相国重己也。如是则士人归心相国坐收其利而不得其害。此方得养士之妙法也。”

吕不韦见李斯说话云遮雾绕不着边际急道:“请先生明示。”



第一卷 初期风云 第十三章 说大人者,利之!

李斯见火候已到也就不再吊吕不韦的胃口从容答道:“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今相国德行广被万民浸泽;匡扶秦室功高天下。人生三事相国惟欠立言而已。为今之计何不集门下士人于一堂授以竹简刀笔使人人著所知所闻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上关天文下穷地理汇诸子百家录古史旧闻辑而成书立言于当前光耀于千秋。”

李斯说得性起又开始来回兜圈。吕不韦看得眼晕索性闭上眼睛任李斯充满力度的声音在自己耳边慷慨陈词:

“诸位士人久受相国奉养之恩早盼能为相国建功立业。文章千古事只字未敢轻。相国借重彼等之才委以立言大任试问谁人敢不竭尽才智惟恐有负相国厚望?士人中或有滥竽充数之辈胸中一无所有闻知著书一事必知难而退如是则不费吹灰之力而有沙汰之功。士人既倾力著作则无暇于外寻衅生事如是则百姓得以安息必大赞相国驭下有方。士人文章即出相国览卷一阅便可知晓其才学之高下相国择其贤者而用之如是则开得士之捷径。此其利一也。

四大公子素以善养士而名闻天下。然以李斯观之四人身灭事废何足道哉。今相国集门客著书书成之日缮写誊抄而传于诸侯则天下之人皆知四公子养士乃为一己之私欲相国养士却为造福于万代于是鄙四公子而尊相国。此其利二也。

三千士人合力著书实为亘古未有之壮观。于斯时也相国摆宴设酒邀文武百官齐至相府观瞻著书盛况则秦国皆知相国以立言宏道为重而以江山社稷为轻也。相国得以自明心迹于目前此其利三也。

斯书即成必汪洋恣肆蔚蔚大观。足堪传诸久远遗泽后世。虽历百千年相国之名也必高垂而不朽。此其利四也。”

吕不韦被李斯煽动得坐立不安豪情万丈。吕不韦问道:“此书如成何以名之?”

“无相国则不能有此书。号曰吕子春秋可也。”

吕不韦颇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充其量只能算个提供著书场地和经费的大款书的思想内容基本上和自己没啥个关系是以这个“子”字可万万不敢腆颜承担。于是说道:“本相以为还是名为《吕氏春秋》较为适宜。”

李斯点头赞同。通过这一易名事件他敏锐地察觉到吕不韦在文化上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嗯以后一定要找机会对他这点狠狠予以打击。

于是吕不韦大悦对李斯顿生相见何晚之意恭声道:“先生幸教不韦敬受命。”于是延李斯入坐奉为上客。

李斯却并不领情他向吕不韦躬身行大礼高声道:“相国在上李斯再请八武士之人头。”

吕不韦一愣他以为这事已经算完了呢。八武士乃是托关系才得到目前这份工作的七大姑八大姨这样攀起来多少和吕不韦都有点沾亲带故虽说杀了也不心疼但能不杀最好还是不杀。作为一个生逢乱世的政治家吕不韦的唯一缺陷便是杀心不够重又或者他和希区柯克有着同样的嗜好喜欢慢工出细活带着浪漫的忧伤在内心的挣扎中让一个人的死亡变得艰难而漫长。总之他不喜欢大面积地杀人觉得这样太缺少艺术上的美感。

吕不韦语调冷峻地道:“先生何必定要取那八武士之人头。不韦知先生当日受辱匪轻此时犹然满腔愤懑。吕不韦愿厚馈先生金银再令八武士当众向先生下跪赔礼。那八武士也均是上有老、下有小之人先生宽宏大量看在本相面上且饶八武士之命如何。”

如果李斯这么容易收买那他也就不能成其为李斯了。有时候不交易才是最好的交易。李斯不依不饶非要取那八武士之人头不可。他要让世人都知道当日他在相国府门前说的那番话绝非戏言。他要让世人都知道凡他说过的话他一定有能力做到。



第一卷 初期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