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我爱你”的三个经典回答:
例一、见于《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
莉娅公主:我爱你。
汉•;梭罗:我知道。
(《starisodev…theempirestrikesbanetbsp;princessleia:i1oveyou。
hanso1o:ikno。)
例二、见于《人鬼情未了》。
山姆:我爱你莫莉我永远爱你。
莫莉:gjm。
(《ghost》。
sam:i1oveyoumo11y。ia1ayshave。
mo11y:ditto。)
例三、见于《六人行》。
爱米丽:我爱你。
罗斯:谢谢侬。
(《friends》。
emi1y:i1oveyou。
ross:thankyou。)
对号入座的话例一可以用来类比李斯和嬴政例二可以用来类比茅焦和嬴政例三可以用来类比尉缭和嬴政。理解了这点我们将会更好地体会李斯此刻的心情。
题外话:关于“我爱你”最离谱的回答生在本地的一所高中时间为不几年前。
女生:我爱你。
男生:对不起我不能爱你。
女生:为什么?
男生:因为我是——咸蛋人。yeah!
回到李斯。李斯毕竟是大智慧之人不会让个人情感左右自己的决定。他只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将尉缭留在咸阳是利是弊?
依李斯看来尉缭先是拒绝上卿之位现在又选择离开咸阳可见此人虽有仁心却并无野心。
将尉缭留在咸阳势必会夺去嬴政对自己的一部分宠幸和倚重。然而尉缭的优势主要在军事方面和自己的权势范围并无太大冲突。
群花归一人方知天子尊。嬴政贵为秦王不会满足于一个女人也不会满足于一个男人。因此自己注定不可能得到嬴政全部的宠幸不被尉缭分去也会被别人分去。
在目前的秦国政坛外客和宗室之间的矛盾依然尖锐是权势纷争的主旋律。尉缭外客也。敌人的敌人朋友也。
通过谏除逐客令自己对诸外客可谓有再生之恩自己在外客中的领袖地位绝非初来乍到的尉缭可以撼动。
最重要的是年纪问题。尉缭已是花甲之年来日有限即使得志光景也长不了注定只能是一个过渡性人物。
最最重要的是李斯有信心管他是尉缭张辽自己皆能战而胜之。
最最最重要的是尉缭自有他的独特价值关于这点嬴政清楚得很是以才会如此礼遇尉缭。因此他李斯也绝不能假装不知道。
蒙恬久等不到李斯的回答不免焦急于是催促道尉缭去将远也。请先生作决断。
李斯住下脚步长叹道大王盛怒之下未易谏也。姑看在汝面且勉力一行。
蒙恬大喜于是和李斯同往咸阳宫。一路上李斯不时唠叨着小子误我小子误我。可细细揣摩其口气更象是在聊牢骚而不是在责备蒙恬。
且说李斯前见嬴政。嬴政见李斯与蒙恬同行心知其必为尉缭之事而来于是没好气说道寡人之意已决断然不会屈尊追召尉缭。廷尉请回。
李斯接口道臣也以为不应追召尉缭。
嬴政略感意外道然则廷尉为何而来?
李斯冷声道蛟龙一旦脱钩去遁入江海不复来。尉缭蛟龙也不可放归臣请杀之。
嬴政怒哼一声道寡人何尝不欲杀之!只是尉缭乃天下名士未易轻杀。
李斯道既不能杀与其纵之以资六国为秦之敌何不留而用之为秦之利?
嬴政象个在诉说自己委屈的孩子道尉缭辱朕。
李斯大笑道大王真不知尉缭之心欤?
嬴政面色一变道廷尉请讲。
李斯于是解释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大王乃天下明君对他尉缭又是礼遇非常推重有加得主如此夫复何求?然而尉缭为何仍然要离开咸阳临离开之时还要对大王恶语相加?
嬴政专注而听李斯再道依臣之见尉缭之用心不可谓不良苦也。尉缭临去之言多为无稽之谈不足驳斥只重在“诚使大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这一句话。尉缭仁人也有慈悲之心之所以作如是说并非诬蔑大王而是激将大王。试想六国终将灭亡天下必归于大王。尉缭先放出风声预言大王将以天下为虏正是希望大王日后能以实际行动证明他尉缭有眼无珠错看了大王。为此尉缭甘愿动大王之怒乃至不惜一死。今大王无论纵之还是杀之都无疑是在默认尉缭说得没错。大王一言不容何以容天下?臣请为大王追之。
嬴政一想李斯的解释确也说得通意乃少解又道茅焦去时廷尉不置一辞。今尉缭将去廷尉却力劝寡人留之。廷尉何故厚此薄彼?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言权。李斯虽没有见过尉缭本人但却听蒙恬多次提过加之《尉缭子》一书他也曾仔细研读是以对尉缭堪称了解于是说道茅焦纵横之徒也去不足惜。尉缭和茅焦有大不同。臣闻于蒙恬尉缭自称大王需要他更甚于他需要大王。此言诚然臣请为大王言之。六国向来称秦军为虎狼之师残暴之师。秦军到处动则坑杀鲜有怜悯六国之军因此往往死战以致秦军虽胜却时常伤亡惨重。尉缭著《尉缭子》提倡兵不血刃鼓吹仁义之师天下的将领有几人没有读过《尉缭子》?在六国的军队中就有不少将领皆是尉缭的信徒奉以为师。这意味着什么?难道仅仅意味着不管尉缭走到哪里都不愁没人包吃包喝包住包玩吗?当然不是。这意味着尉缭他已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面旗帜一面深入人心的旗帜。尉缭就是仁义之师的象征!一旦尉缭能为秦所用其意义和号召力自然不难想象。得其人胜得一国诚非虚也。
李斯所说嬴政自然也曾想过不然他也不会对尉缭一直谦恭事之。尉缭的价值嬴政早洞察于胸只是一时被怒火蒙蔽而已。经过李斯这一番重复和提醒嬴政渐渐冷静下来。是啊只要尉缭他能留在咸阳哪怕从此一计不献一谋不出成天行尸走肉山吃海喝但只要有他这尊菩萨供在那里对秦国来说就是有着莫大的好处。尉缭对六国将领的影响自不消多说对六国的老百姓而言尉缭所提倡的“兵之所加者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故兵不血刃而天下亲。”的战争理想就象“盼闯王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一样简单到一听就懂从而心向往之。至于供起尉缭之后一旦形势需要也大可抛开尉缭的学说阳一套阴一套。
嬴政道寡人曾欲拜尉缭为上卿遭拒。尉缭似不愿为秦所用。
李斯摇头道上卿之位太卑。
嬴政奇道比上卿更尊难道相国不成?
李斯道相国自有宗室二君为之。臣以为欲留尉缭当以国尉授之。
嬴政大惊道廷尉戏言乎?廷尉可知国尉一位自武安君白起之后一直虚待至今以其位太尊而不得其人故也。今以国尉之位轻易授予尉缭一旦尉缭再次拒绝则我大秦颜面何存?廷尉为寡人再善谋之。
国尉也称太尉位列三公金印紫绶掌武事秩万石直接受命于秦王为秦国的最高武官。国尉一位因为白起曾经担任过的缘故从而成为秦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官职。好比剑桥大学的卢卡斯教授席位因为牛顿、狄拉克等人曾经先后据之从而成为学术界中最负盛名的教授名衔薪水未必最高荣誉却是最大
然而国尉和卢卡斯教授席位又有不同。三百多年来卢卡斯教授席位一直薪火相传不曾空缺。而国尉一位自白起之后一直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以致虚待百年。蒙恬的爷爷蒙骜功不可谓不高却也没能熬到这个位子。正如嬴政所言白起神话般的赫赫战功为国尉树立了一个标杆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标杆。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国尉之于秦国就像23号球衣之于芝加哥公牛队跟着minet一起退役从此再无别人够资格再穿。
李斯心知国尉一位非同小可嬴政的惊讶也在情理之中于是说道臣非不知国尉之尊百余年来再未授予一人。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大王以国尉授尉缭方能显大王诚意。白起战功百年来无人能过之。然而世变时移当年秦之兴师为了攻城略地如今兴师要在统一天下。尉缭之应变将略固不如白起。然而白起所习兵法也尉缭所重兵道也。于此并吞六国之际需要新的军事思想以改变六国对秦军之成见在保证战斗力的前提下易残暴为仁义。尉缭忤逆大王大王不罪之反以国尉尊之方显天子气度也方显示改变秦军之决心。
嬴政沉吟不语李斯又道主留尉缭臣也有私心在。前数月蒙大王纳愚臣之谏收回逐客令使外客咸复故职。今尉缭从魏来秦来不几日却又离秦而去。外客难免心生狐疑以为大王心中犹有内外之别是以不用尉缭。六国之士其中不乏心向秦者今见尉缭这般的名士秦尚不能用怕也要从此断了来秦求仕的心思。昔日燕王之待郭隗筑宫而师之而士争凑燕。今大王志在天下纵尉缭而去天下之人以是谓大王为贱贤也。倘留尉缭授以国尉高位则近可安外客之心远可招六国之士。臣请持国尉玺绶往召尉缭必使其重返咸阳从此为大王之臣。
嬴政大喜道廷尉不妒贤能一心为国实寡人之幸社稷之幸也。于是命李斯持国尉玺绶往追尉缭。
第四卷 第一百九十七章 拜国尉
且说尉缭徐徐向西而行咸阳的繁华已远远甩在身后前方则越行越显荒凉。时已岁末大雪如席铺地触目无非白色。旷野茫茫不见人迹动物倒零星可遇或有落雁迷沙渚或有饥鹰集野田。在多日的跋涉之后尉缭的步伐依然保持着同样的节奏既没有加快也并无放慢。北风如刀将尉缭苍老的面庞刻削得越冷峻如岩石般毫无感情。此是何时全无干系此是何地漫不记忆。仿佛他的整个生命仅剩下行走而已。
然而就这样一个已勘透生死之际的人脸上忽然有了激动之色。尉缭停下脚步深呼吸嗯呜空气中竟有烟火与酒肉的气息。尉缭转过山角见前方道路之上扫开一片雪地一大堆篝火当路熊熊燃烧时而炸开松木的清香。篝火之上正煮着一大壶酒烤着一头麋鹿。
看不得也因为麋鹿肉色已呈娇黄烤出的油脂如美人之汗缓缓滑滴而下。闻不得也因为酒香混合着肉香随风飘荡不可阻挡。
圆月当空百里俱寂。篝火之旁一男子端坐意态闲适形貌不凡显见非临近的山野村夫。男子对面铺一空席若有所待。
男子见尉缭笑道先生赶路辛苦何不稍作歇息就火取暖与我同饮为乐?
尉缭眺望前方路还长得很于是坦然就坐也不道谢。男子笑容不改持刀割麋鹿腿肉以奉尉缭接过大嚼。男子又酌酒相请尉缭来者不拒狂饮。
不多时肉已尽酒已残。尉缭饱舒一口气手抚肚腹道无端得此好招待老夫无以为报愧杀愧杀。
男子道寒冬孤野有先生为伴方得聊遣寂寞正该我谢先生才是。
尉缭再饮一杯目光注视男子笑道李廷尉之谢老夫可当不起。
男子哈哈大笑道值此一夜风月好肉香酒熟待君来。须瞒不过先生在下正是李斯。
尉缭嘴角牵动嘲讽道是曹三派你来的吧?
李斯面容一肃道先生醉语乎?此时曹三尚未出生呢。在下乃奉大王之命特于此地相候邀先生归咸阳。
尉缭闻言探手入喉抠再低头将适才所食一通呕吐干净又取雪嗽口而后说道好酒好肉老翁已无福消受而况富贵荣华乎?廷尉岂不闻歌云:寓形宇内能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老夫将西游廷尉幸勿强留。
尉缭这招够狠而李斯的神经也够粗大好整以暇地静静旁观不露半点惊奇之色。李斯慢悠悠地喝了口酒这才开始说尉缭。李斯以前说嬴政虽时有激烈言辞却始终恪守上下尊卑之分。今日说尉缭因地位相等则语气格外轻松甚至流于调侃。
在这世上并非每个人都有强点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都有弱点。只要找到弱点则说无不成。那么尉缭的弱点是什么?但见李斯闲闲说道“天下大势先生想必了然于胸。无论秦军是残暴嗜杀还是仁义惜杀皆可统一天下。”说着李斯殷勤为尉缭酌酒举杯相祝尉缭沮丧气夺不由对饮。
李斯再道“先生著《尉缭子》以兵者为凶器以仁义为鹄的。今秦欲并吞天下以仁义取之亦可以武功取之亦可。孔子曾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秦一旦取天下不由先生之道恐先生将与孔子同悲也。”
李斯说完再割鹿肉以奉尉缭。尉缭嚼肉在口已是食不知味。反观李斯却吃得加倍香甜。李斯等嘴巴里腾出些空间来这才又道“孟子曾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观诸先生方知孟子所言大谬。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先生自得世外之乐也而任秦军以武功取天下杀伐九州血流遍地。据李斯看来先生非委心任去留也实忍心任去留也。
尉缭不安。李斯再倒酒大笑道“当此雪景皓月锦绣山川正宜纵酒放歌畅物外之思遥想嫦蛾寂寞丹桂飘香。多年之后纵然中原战乱杀戮不断孤寡遍野生灵悲惨想来也和先生无关目前更不必为之担忧。来李斯为先生请酒。”
尉缭满头大汗悚然道“廷尉所言老夫未尝思之也。老夫虽欲为秦王用然势微力薄恐终无回天之力也。”
李斯大笑道“知人然后善任。必使人得其所方能竭尽其用。大王知先生也愿拜先生为国尉以三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