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与秦王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斯与秦王朝-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宗室听到李斯请求召集杂治改判郑国车裂诛其三族也是吃了一惊不知道李斯到底在弄啥花头。他们本来以为李斯和郑国是一伙的会要求为郑国减刑。他们也正这么期待着他们就等着李斯犯这个错误。郑国身为韩国间谍危害秦国的国家利益罪在必死在这个大是大非的案子上只要李斯胆敢要求为郑国减刑他们报复的机会就来了可以借此大做文章扳倒李斯。然而李斯不但不要求为郑国减刑反而要求对郑国施以更重的刑罚这步棋大大出乎了他们意料让他们看不大懂。难道李斯是要通过车裂郑国来抢他们宗室的功劳?又或者李斯作为新任廷尉要通过这个必胜的铁案来展示一下他的威风?

宗室吃不准李斯的用意却又无奈李斯的请求皆在廷尉的职责范围之内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实在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况且只要郑国还是死罪无非多了轻重之分便不算驳了他们宗室的面子。宗室没有表示异议嬴政于是下诏应廷尉李斯之请召集杂治重审郑国之案。

咸阳宫内法庭舌战一触即!



第四卷 第一百八十四章 领衔主演

营救郑国路线图终于来到了最后关头。杂治已然召集成败在此一举。

李斯环顾宫殿但见秦国政坛的重量级人物几乎悉数到齐数十位在寻常百姓看来遥不可及的高官显贵、王国精英共聚一殿之内组成了强大的陪审团阵容。

杂治会审为廷议的一种。秦国素有廷议的传统每逢国家大事必召集最高决策层共同商议官员们各抒己见争执辩论由秦王最终决断某种程度上已有了民主集中制的雏形。

李斯自七年前拜为客卿已是多次参与廷议。今天的杂治尚未开始但眼前这一张张或陌生或熟悉的面孔却让李斯分外感慨。七年以来旧官去新官来秦国政坛的当权者已是换了好几茬。吕不韦当政之时当权者几乎全是吕派。等到嫪毐崛起半数以上都换成了嫪派。如今宗室见重当权者又以秦人居多。只有嬴政安坐秦王宝座变得更成熟、更威严、更凛然不可犯。

宫殿雄伟依旧而那些曾在这宫殿之内指点江山、风云一时的权贵们如今安在?蔡泽、成峤、樊於期、嫪毐、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吕不韦、茅焦诸人李斯曾经的朋友或敌人昔日同殿为臣暗斗明争现在却已是物故的物故逃亡的逃亡罢免的罢免杀头的杀头飘逝的飘逝流放的流放。而眼前这些志得意满的得势者谁又知道数年之后他们是否还有机会出现在这宫殿之内继续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七年了在卿级别以上的大臣里李斯是为数不多的保全者。七年了他不仅屹立不倒而且地位稳中有升。李斯经营仕途的秘诀自然让许多同僚倍感兴趣。面对同僚的请教李斯总是三缄其口只有在两个儿子面前才会偶尔谈及自己在仕途上的经验和教训。在李斯看来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固然有许多因素譬如他的才华智慧他的勤奋努力;譬如他的镇静和忍耐不拘泥于一时得失。曾经有多次机会摆在他的眼前只要他同意投靠吕不韦或者嫪毐富贵权势唾手可得。他忍住了是的他忍住了他忍受着那些才华远不及他的攀附者爬到了他的头上。他抵住了诱惑耐住了寂寞。然而这些都只能算是谋事在人而已成事最终在天。嬴政就是李斯的天。他让嬴政在少年时代就感觉到了他的一片赤诚忠心嬴政欣赏他信任他。嬴政也许并不会爱上他这个人但一定会爱上他身上的利用价值。李斯要做的先是保值然后是增值。

以前先后有吕不韦和嫪毐两大权臣在前面遮挡低调的李斯并不引人注目。如今时转势移嫪毐车裂吕不韦失势李斯的角色已生了巨大变化。他不再是客卿李斯而是实权在握的廷尉是外客集团的领袖。他不能再躲在别人身后而是必须挺身而出站在第一排直面政坛的风雨变幻。无论是福是祸他都当其冲无可推委。

权力之路有如河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李斯深知他的地位并不稳定甚至依然脆弱得很。没有人能保证逐客令会不会再次重演。江湖未静李斯就必须搏斗下去。他必须尽一切力量捍卫他的地位不仅为了现在更是为了未来。

未来就在不远的未来必将迎来一个空前乃至绝后的辉煌时代。收服六国一统天下将在嬴政身上变为现实。他必须在这场伟大的统一之战来临之时让自己始终站在嬴政的身边。可以预见在统一之战中将有无数值得期待的精彩无数激动人心的大事件无数血火悲欢无数沉降动荡。做一个旁观者远远不够他要和嬴政一起亲历其中亲手推动在时光之碑上刻下谁也抹不去的笔迹。人啊人一生直如一饷真的不长。那些不朽那些传奇那些可遇而不可求如断桥上那颗闪亮流星如臂弯间那个花样女子一旦错过下次再见将是千年。心在常温下破碎血流如注也无人可医无人可惜。

一想到这些李斯禁不住热血沸腾。宦官登上高阶扯着嗓子喊道:大王到。殿内顿时安静下来。嬴政出场众人行礼。嬴政坐定扫视一番将目光定在李斯身上廷尉你可以开始了。李斯恭敬起身道是。

廷议的大场面李斯非但不怵反而如鱼得水般的兴奋。他本就是为大场面而生。今天的咸阳宫殿便是他的表演场。在这个舞台上他是主角。未来在更大的舞台上他依然要领衔主演不容谁来和他抢戏。



第四卷 第一百八十五章 渠成亦秦之利也

案件卷宗在那时的秦国被称为“爰书”列席杂治的诸公人手一份高高地堆在案头。在这数十位秦国政坛高层中间大部分人对郑

国一案虽说听过却并不了解。面前的爰书有的会随手翻翻有的根本就懒得看。他们大都认为今天的杂治只是走走过场而已。郑国究竟是车裂还是枭就象鱼是红烧还是清蒸一样在他们看来并无实质性的区别。他们内心甚至暗暗责怪李斯多事在一个区区水工的死法上如此大费周章至于吗?有这时间饮饮小酒听听小曲赏赏歌舞戏戏美人比啥不强啊。然而尽管他们认定今日杂治之无意义但无奈碍于嬴政在场嬴政都没有觉得无聊他们也就不得不正襟危坐摆出一脸庄重之色。

李斯心知今天陪审团虽然人数众多但大都只是带了耳朵过来的他真正要对付的便只有几位宗室重臣尤其是两位相国——昌平君和昌文君。李斯凝神片刻然后用他特有的宽厚音色说道:“郑国为韩国作间来秦献修关中水渠之计实欲罢劳我秦息秦伐韩之意其罪已载入爰书之中。”说完转向郑国厉声问道:“郑国汝可服罪?”

郑国答道:“始吾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

李斯道:“汝只须回答是否服罪。”

郑国倔强地重复答道:“始吾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

这时昌平君不耐烦地插话道:“郑国为韩国作间内史已详尽审过证据确凿不容辩驳。倘廷尉纠缠于此徒然耽误大王和在座诸公的时间本相以为不可。廷尉何以要推倒原判改为车裂郑国诛其三族凭据何在?法理何在?此乃大王所愿闻也亦在座诸公所愿闻也。请廷尉切入正题。”

李斯正色道:“多谢相国提醒。臣之所以请求杂治在于郑国其人虽微贱渺小而其案却事关重大不可不洞幽抉隐全面深究然后处之以法。臣观爰书之内只记有郑国为间之始。至于郑国在修建关中水渠的十年之间如何为韩谋利如何祸秦殃民爰书中却少有记载。诸君不妨试问一个做间之人其行为当是怎样?毫无疑问必然借修建水渠之机蓄意舍易就难避近取远拖延工期消耗民力;加以骚扰地方于水渠所经之处肆意毁民宅坏良田增百姓之怨。如此种种行径倘若舍而不究则其罪不足以尽明其恶不足以尽彰;倘若不究而杀是为有罪不治有恶不惩则法力不足以尽穷法威不足以尽显。”

嬴政道:“廷尉言论虽好只是关中路遥来往取证费时费日。诸卿各有事务在身不能久等。寡人既已召集杂治今日必要结案。”

李斯不慌不忙说道:“臣请传唤人证。”

郑国的案子李斯既然已经以廷尉的身份接了下来就绝不能失败。早在他和蒙恬一起翻检法典之时便已同期派人远赴关中水渠带回了重要的人证物证以备今日之用。

李斯传来的人证多为郑国的老部下。十年来他们和郑国同吃同住朝夕相处友情深厚非寻常能比见郑国惨状皆是伤感流涕。而在这些人证的口中郑国不但不象个间谍反而称得上是一个模范官吏既精水利又懂管理爱惜民夫体恤下情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怕危险亲力亲为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总之能用来夸赞官吏的溢美之词一个也没拉下。

李斯每听完一人的证言均摇头冷笑不止吩咐拖出去并讥讽道世上哪里有如此没有专业精神的间谍显是伪证。

陪审诸人听了人证之言也都来了兴致感觉今日必将有一出好戏可看没算白来。李斯明明是要加重郑国的刑罚传来的证人其证言却又偏偏对郑国十分有利。李斯到底是愚蠢地搬石头砸自己脚还是别有深远的玄机?

昌平君、昌文君见苗头不对李斯分明是在诱导混淆骗取陪审团对郑国的好感和同情奔着为郑国减刑而去。二人交换眼色昌文君起而诘难道:“大奸如善大伪如真。此正是郑国奸猾之处非如此勤勉以掩众人耳目其罪又何待今日才被现?诸君不可不察。”

李斯道:“相国明见李斯佩服。”又问郑国道:“好你个郑国不想你机心竟如此之深幸得相国明察。汝可服罪?”

郑国还是那句话:“始吾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郑国之所以从头到尾只念叨这句乃是出于李斯的授意。李斯叮嘱过他甭管别人

问他什么只需拿这句作答即可。就算是问他贵庚几许年入几何婚房大小donton还是远郊?martini摇还是搅?又或者是问他曼玉还是子怡学苏还是学米纳什还是科比九歌还是夜曲他也要一律回答“始吾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余下事宜自有李斯为他代劳。

昌平君冷笑道:“郑国为韩国作间早有定论廷尉又何须一问再问?本相听闻廷尉和郑国曾有故交莫非想回护不成?”

李斯答道:“相国言重了。李斯与郑国有旧不假然李斯蒙大王错信忝为廷尉主掌刑辟自知法之所在毋论人情。

想当年郑国临去关中曾对李斯说过他必须贪污。当时李斯大惑不解。如今想来不由恍然原来他是为韩国作间。由此可见其人早有预谋十年以来所贪必然甚巨。今郑国已归案在审家资藉没。臣请御史大夫公布查抄所得之郑国家产。”

郑国身为关中水渠总指挥统领着十多万民夫支配着巨万的资金只要稍微动一下下手脚譬如虚报损耗偷工减料便可以绿肥红瘦富得冒油。

这样的诱惑有几人能够抵挡?更何况是一个以破坏为己任的间谍!众人都支着耳朵准备听到一个天文数字。

然而御史大夫隗状的报告却让他们大失所望。郑国的家产居然少得可怜除了法定的俸禄再无其它进项。

趁众人意外之时李斯再道:“纵观郑国十年来的所作所为李斯不由想到如不是他作间在先实在能称得上是忠正良臣。大秦举国官吏过万如郑国这般特杰出者不可多得也。”

昌文君神色越不快。宗室在逐客令上已经输给了李斯一次倘若连郑国这样的铁案都再被李斯翻过来宗室的威信恐怕将就此一落千丈。从开审到现在李斯处处在将审判往为郑国减刑的路子上引而且从众人的反应来看李斯的策略已取得了相当的效果。今天的杂治还是尽

早结束为妙不能再让李斯表演下去。两害相权择其轻宁愿李斯赢这场官司也绝不能让他翻案。昌文君于是起身对嬴政道:“礼者禁于已然之前法者禁于已然之后。今郑国为韩国作间已既成事实没有假设没有如果。臣以为无须再议便依照廷尉所请车裂郑国诛其三族即可。”

昌文君言毕稀稀拉拉有几人附和响应。李斯接住昌文君话茬道:“禀大王臣以为此案尚有诸多不白之处……”

嬴政打断李斯道:“车裂郑国诛其三族这不正是廷尉的初衷?相国既顺了廷尉之意廷尉所望已遂又尚有何话可说?”

李斯道:“臣无话郑国或有话。”

嬴政望着郑国道有话说来。

郑国无助地看着李斯。你想叫我说什么?我又能说什么呢?难道还是重复那一句不成?李斯给了郑国一个肯定的眼神。郑国硬着头皮道:“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

一再的重复终于产生了效果。嬴政开口道:“汝翻来覆去只这一句寡人倒想听听汝所谓渠成利秦利在何处?”

听到嬴政的问话李斯暗自长舒一口气借着宽大袖幅的掩护狠狠握了握拳头自语道郑国的命大概可以保住了。



第四卷 第一百八十六章 正话反说

郑国是一个水利工程专家其演讲技巧自然不能和李斯同日而语。尽管如此郑国方一开口立时满座俱惊。

郑国并不需要演讲技巧他只是用数据来说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