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逐鹿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末逐鹿记- 第1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那些亲卫。则被高畅赶得远远的,他们在十几里外布下了几道警戒线,不许旁人随意靠拢。

巨石之下。乃是一片乱石,湖水在乱石建穿行,流速凝滞,水波微微荡漾。

巨石的另一边,生长有一排垂柳,柳枝在湖面低垂。偶尔一阵风吹来,柳枝条随风轻摆,划过湖面,漾起一层浅浅地涟漪。

湖底的落叶一律翘起叶柄,随着水波的荡漾惬意地摆动着,神态极其悠闲自在,高畅的目光正落在这些一片一片如羽毛的水中落叶上,神思恍惚。浮想联翩。

从幽州归来后,高畅应众臣之请,决意将都城从乐寿迁到河间,河间城比起乐寿来。各方面都要强上许多,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和建设后。战火地痕迹,以及对百姓造成的伤害都也慢慢淡化或消失了,荒废的景象随着春天的离开一去不返,如今,一片生机勃勃,一副盛世年华的气象。

原本,高畅是不想迁都的,不管是乐寿也好,河间也好,注定只能是暂时的都城,日后,若他真的一统天下,都不会选择这两处为都城,反正以后还要迁一次,又何必多麻烦一道呢?在高畅看来,这无疑有劳民伤财之举。

不过,考虑再三,高畅还是同意了众臣地迁都之议。

乐寿这座城池的确小了点,由于夏国正处在蒸蒸日上的大好时机,作为都城,它的格局委实过小,再加上,高畅重工,重商,名下有大量作坊,生产各种各样稀奇古怪,有利民生地器具和物事,引来商贾无数,就算是战火隔绝了各地的来往交通,仍然有不少势力强大,来头不小地商家来乐寿办货置业,大量人流涌入,乐寿的城建早就不堪负荷了。

要想改变这个局面,就要扩大城池的范围,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如此,相当于重新修建一座新的城池,花费的代价远以迁一次都要大,在高畅看来,这不划算。

河间的城池比乐寿大了许多,由于战乱,人口也不多,地理环境也远比乐寿重要,毕竟,现在郡,上谷郡,博陵郡皆已落入高畅之手,比起清河,平原,信都等郡来,高畅在这些地方的根基还说不上牢不可破,将都城迁到距离这些地方稍微近一点的河间城,也有利于对这些领地的掌控和监视。

在这么多因素的驱使下,迁都也就成了必然之举了。

本来,按照礼部官员的规划,迁都之举应该隆重,隆重,再隆重,不仅要祭告苍天,选一个黄道吉日动身,还有许许多多乱七八糟的议事和典礼,各部部门的迁移也要分时日进行,各种典礼缺一不可。

高畅粗粗算了一下,若是按照礼部官员的规划,这迁都之事恐怕要拖半年才能完成,这自然是他不可接受的。

最后,他大手一挥,只在神庙大堂上焚香沐浴,修行了一晚,其他那些乱七八糟的仪式典礼这全部废除,所有的官员和他一道即日北上,反正,河间的官署衙门早就准备妥当了,搬过去就可以做事办公。

即便样样从简,诸多杂事堆起来,整个迁都事宜也花了半月之久。

除了这件事

高畅还要忙着接见那些降臣,为他们安排职务,这些各种性格,各种脾性,各种背景的人都有,饶是他精力非凡,也是忙得焦头烂额。

自从得知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弑的消息后,王琮,杨善会,张玄素等被高畅说俘获的原隋朝旧臣终于放弃了各自的执念,决定为高畅效力。

在他们看来,既然大隋社稷的颠覆已经不可避免,他们也尽到了自己的职责,那么,接下来他们就该为各自的家族以及黎民百姓说考虑了。

诚然,高畅政权以神教起家,和圣人教义大相违背,有许多政策他们都看不惯,但是,不可否认,这个政权现在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高畅平定幽州,击杀罗艺班师回来后,王琮等人心中都隐隐有了这样的一个念头,说不得这天下有朝一日真的会姓高!

和高畅以往的对手,郡兵,流贼不同,幽州的边军可是响当当的虎贲悍卒啊!罗艺也算是一代名将,这样的将,这样的兵都不是高畅的对手,其未来不可限量啊!

杨广死后,徐胜治就不再软禁他们,不但让他们和自己的家人住在一起,在士兵的监视下,还允许他们在城内溜达,也不限制他们和外界的联系,于是,得到了各种讯息的他们,自然对天下大势有着自己的见解。

现在,最有希望夺得天下的势力只有三只而已!



长江以南还是诸强并起,短时间内,无人可以一统南方,就算有人能够一统南方,最多也只能芶安一地,南方缺乏战马,要想争夺天下,有其心无其力。

至于高开道,郭子和,刘武周,薛举,李轨,孟海公这些只是跳梁小丑而已,不足道也!

宇文化及,弑主之徒,天下之共敌,无疑插标卖首之徒,离死不远,虽有十万强兵,却大多为关中人士,回不得故乡,早晚尽散无疑。

真正能夺得天下的只有占据关中的李唐,雄霸河南的瓦岗李密,以及一统河北的夏国高畅。

这三方势力各有自己的优点和劣势,各有自己的依仗以及困难,谁要想击败谁,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天下,要想真的统一,一个字,难!

最后,多半会陷入群雄割据,各自交战的境地,就像二十年前的南北割据一般。

因为对时局有着这样的判断,既然,他们身处在河北,宗族的根也在河北,唯一投靠的人也只能是高畅了,纵然对高畅的许多措施政令看不惯,却也在忍受的范围。

高畅的政权现在欠缺大量文官,得到王琮等人的投效,高畅自然喜出望外,这些人成为了他的臣子,自然也成为了别的隋官的榜样,往后,他的军队再去攻打还打着大隋旗号的城池,在北方一带,就不会受到殊死抵抗了。

千金买马骨,王琮等人就是他高畅的马骨啊!

王琮和张玄素以及幽州降臣温彦博很快就被高畅任命为政事堂官员,负责参政议事,杨善会擅于带兵,他就进入了军机处,不过,这些人虽然身居高职,暂时却不掌实权,高畅目前还只是借助他们的名声而已。

政务上的大事也就是以上这些,军务上的事情到没有这么麻烦,现在,以夏国的钱粮无法进行远征,要进行大规模的战役,还要等秋收之后才行啊!

不过,高畅也没有就此止步不前,他命令李靖率领三千人东进,前往攻打北海郡,把苏定方派到了博陵,监视太行山以西的唐军动向。

他自己则指挥部属按部就班地进行国内的生产建设,修建农庄,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加宽驰道,加快百工坊的生产,加速进行商业流通,加强灵宝神教的宣传教育。

在忙乱之中,他偷得浮生半日闲,和阿岚和苏雪宜两人到河间城外四十里的镜湖来踏青,多日征战在外,又老是忙得不可开交,他对她们两人隐隐有些歉疚。

再过一段时间,他就要秘密南下,在南方,有一场大战即将上演,那场战役的结果对夏国政权有着一定的影响,他不可能无视。

他长叹了一口气,微笑着望着正在戏水的两人,目光中微微带着歉疚,俯身在这人身上的时间越久,他受到这人的影响就越大,他发现,自己是越来越有人味了!

人味?

他苦笑了一声,抬起手,向沙滩上挥挥手,然后,从巨石上跳了下去,在那里,阿岚正笑着向他喊着什么,苏雪宜站在一旁,浅笑盈盈地望着他。



正文 第二章 酒楼听说书

五里坊,醉仙楼。

辰时末,巳时初,阳光从东面临街的窗户照射进来,将酒楼底层的大厅照得亮堂堂,尘埃像小虫子一般在光柱中翩翩起舞。

未至晌午,还不是用膳之时,大厅内的二十来张胡桌,却已坐了不少人,人人一碗清茶,桌上放了几碟小吃点心,人们大多面朝一个方向,在大厅南侧正当面的高台上,摆放着一个小木桌,在木桌之后,一个身着灰袍,唇上留着两撇老鼠须的中年人正手拿惊堂木,抑扬顿挫地讲述着一段传奇。

全天下,也只有在夏国境内的酒楼中,才会摆放这些上不得大雅之堂的胡桌,胡椅,虽说,比盘腿跪坐要舒服一些,不过,这大违祖宗之道,也只有在夏国这种离经叛道,不以圣人学说治国的地方才会如此。

在夏国,一般的酒楼都有两层或三层高,那些待在底楼用膳的家伙多是些寒门子弟,商贾人家,对这些人来说,只要能坐得舒适,哪管得了什么礼仪传承,离经叛道。

一般的世家子弟,官宦人家多是上二楼的雅间,他们根本不屑与楼下的粗人为伍,楼上的布置则符合传统之道,冬日,房间内大多铺着毛毯,夏日,则铺着草席,一人一座,一张矮几,一个蒲团。

不过,凡事都有意外,新近投靠高畅担任政事堂高官的幽州降臣温彦博就不喜欢盘腿坐在二楼雅间,而是和那些底层百姓一般,喜欢坐在底楼大厅。幽州。与胡人的地方接壤,在那里,胡桌胡椅。甚至一些胡人的文化都甚为流行,温彦博在那里待了数年,受其影响颇深,自然不像这冀州一带地世家子弟一般假模假式地遵守什么礼仪之道。

当然,他每次来此用膳,或是饮茶都是轻车简从。只带了随身侍从两三人,衣着也不见华丽,和一般商贾子弟没有什么差别,众人皆不了解其身份,只知他是一个很和气,不管对什么人都非常有礼貌的读书人,人称温三爷。

温彦博端起茶盏,隔着腾腾的热气。瞧着盏内碧绿地茶梗在水中漂浮,他轻轻吹了一口气,将热气荡开,随后。将茶盏举到唇边,轻啖了一口。随即放下。

接触这茶不久,温彦博已经喜欢这茶香了,每日若是不品,就觉得心中空落落的,甚是不舒服。

这个时代的肉食来源大多来自牛羊等物,猪肉在这个时代还不是主食,就算是一般的寒门也不屑食用,认为猪肉是低贱之物,只适合低贱之人食用。

牛羊之物大多腥味较重,对人的消化功能有一定的伤害,这个时候,茶这东西就派上用场了,它能够帮助消化,之所以,茶叶成为草原胡人必需地战略物资,和盐一个地位,这就是其中的原因。

从晋到隋,饮茶才逐渐普及开来,成为民间饮品。

不过,一直到南北朝前期,饮茶风气在地域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南方饮茶较北方为盛,但随着南北文化的逐渐融合,饮茶风气也渐渐由南向北推广开来。

隋末大乱之后,民生凋零,百姓连饭都用不上,一般人家,也就与茶无缘了,直到高畅占据河北,夏国建立,生产慢慢恢复,商业开始流通,各地新建了不少酒楼,因为粮食匮乏,而造酒则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高畅因此颁布了禁酒令,禁止在民间制造美酒,除了极少数钦点的酒楼外,别的酒楼一概不许卖酒,使得那些嗜酒之人不得不转向饮茶,这饮茶之风才盛行了起来。

而且,这饮茶之道也与过去有所不同,茶叶的制作流程,茶树地栽种方式都与过去大不相同,也与大江南北的其他地方大不一样。

这个时代的饮茶之道多为煮茶法,方式极其粗放,将茶末放到水中煮沸即可,若是细致一点,则在茶水中放入牛奶等物。

高畅改变了制作茶叶的方法,先是将茶叶放在锅中炒熟,炒到一定程度时取出再放入特制地竹编片上,揉成团在上面来回搓揉,然后放到铁锅上烘烤,烘干后即可贮藏了。

这种炒好的茶无须煮沸,而是放入盏中,用开水冲入,即可饮用,如此,保持了茶地清香,煮茶法煮出来的茶,与之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温彦博甚是喜爱这种方法制出来的茶,在他看来,这或许是除了雪纸和印刷术之外,高畅对世人最大的贡献。

放下茶盏后,温彦博有些厌恶地瞧了一眼在高台上夸夸其谈的说书先生,不过,他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做出一副甚是赞赏的神态,目不转睛地望着对方。

说书先生,这也是夏国境内的特殊产物,不过,现在已经有慢慢扩充之像了,据说,在长安,晋阳,洛阳等大城的酒楼内,也已有了说书先生。

对说书先生在酒楼说书这种形式,温彦博其实并不厌恶,他觉得这也是教化世人的一种手段,贫民子弟大多一字不识,说书先生可以说一些故事和传奇来宣扬忠孝节义,让世人明白圣人之道,这何尝不可。

然而,在夏国的酒楼中,每一个说书先生都必须宣扬灵宝神教,用一些奇怪的传奇故事来宣扬灵宝神君高畅,在说书先生的故事之中,高畅这个转世的神灵乃是世人唯一的救世主。



“啪!”

惊堂木一拍,静默的大厅内,那说书人略略有些沙哑的声音缓缓响起。

“话说盘古开天,以自身的血肉化为日月星辰,我们身下站立的这片大地也是其血肉之一,乃一颗不停滚动的大球,名为神州,之所以名为神州,实因其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