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逐鹿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末逐鹿记- 第10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拿起公文,手微微颤抖着,将文件封口上的火漆撕掉,把一张写满字的纸条取了出来,然后,大声念道。

纸条上的字不多,崔安澜很快就念完了,念完纸条之后,他的脸色变得惨白一片,显得分外难看,纸条上的内容让他颇为心惊,以致无法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

字不多,字条上的内容也很简单,李靖在密信上说,博陵崔家暗中派了使者前来输诚,若是下一步高畅军从深泽北上攻打博陵郡城,崔家愿意在暗中相助,帮助高畅军取下城池,唯一的条件就是希望高畅军占据博陵郡之后,能够保境安民,约束士卒不要滋扰乡邻。

李靖认为博陵崔的条件并不过分,少一些战斗,士卒也就少一些牺牲,因此,他恳请高畅答应博陵崔家的条件。

何况,博陵崔也算是关东豪门,声誉响遍四海,若是博陵崔能够投诚,有了博陵崔和清河崔这样的榜样,其余的那些关东门阀自然会与之呼应,这样的话,高畅军每到一地,受到的阻碍和抵抗自然会少了许多,有了那些门阀的投诚,夏国这个刚刚成立的政权也就不会缺乏士子参政了,毕竟,治理天下还是要靠那些士大夫,大字不识一个的流民们是无法管理好地方政务的。

高畅听罢之后,沉吟片刻,他抬起头,瞧了站在身旁的崔安澜一眼,此时的崔安澜面色苍白,身子在不由自主地颤抖着,高畅知道崔安澜为何会如此,崔安澜在害怕高畅做出某种决定。

崔安澜也算是博陵崔的人,如果家奴也算的话。

崔安澜是从崔家逃出来的,他和崔家有不共戴天的仇恨,他跟随高畅,一方

谋求荣华富贵,另一方面也是想要向崔家报仇,但是畅答应崔家的输诚,自己这个仇就比较难报了,可是,不管怎么样,高畅也没有拒绝的理由啊!

由于心生绝望,所以他无法控制自己。

“你怎么看?觉得如何?”

高畅的声音在崔安澜耳边轻描淡写地响起。

崔安澜抬起头,他努力控制着自己,牙齿上下撞击,好半天方才没有使自己的舌头被咬住,他握紧双拳,颤声说道。

“依小的看来,此事利大于弊,该准!”

话音出口,他双腿一软,险些瘫倒在地,这回答并非出自他的本心,然而,作为高畅的一条狗,他必须为主人的利益做想,只要保持一颗忠心,才会得到更多,若是不能,不要说报仇,一切也都会失去。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他的心仿佛在滴血一般念叨着这句话。

“我记得,你和崔家是有深仇大恨的,你好像是从崔家逃出来的!”

高畅冷冷地看着他。

“是!”

崔安澜应了一声,低下头,声音略略有些沙哑。

“小的是和崔家有血海深仇,但是,为了殿下的大业,小的这点仇恨就是不报也算不得什么?答应崔家投诚对夏王殿下的大业利大于弊,小的没有理由反对!”

“很好!”

高畅笑着点了点头。

“你若真的没有被仇恨遮住眼睛,日后,位当不止于此啊!”

崔安澜大声说道。

“殿下谬赞了!”

他停顿片刻,然后抬头注视着高畅。

“小的有一句话不知该不该说?”

“说吧!”

高畅挥了挥手。

“如此,小的僭越了!”

崔安澜抱了抱拳,然后说道。

“像崔家这样的高门世家,之所以选择投诚,只不过是迫于形势而已,他们是不会真心为殿下您效命的,这些世家门阀的眼睛都是高高向上的,他们根本看不起我们这些流民武装,我们这些人,在他们眼中只是草寇六贼而已,若有形势不对,他们转身就会背叛,所以,还请殿下不要太相信他们,应该对他们有所防备!这并非小的为了一己私怨中伤崔家,还请殿下明察。”

“嗯!”

高畅点点头。

“我知道,在大隋没有统一天下前的数百年乱世之中,这些门阀世家为了生存,什么下三烂的事情都做过,一句话,兵来从兵,贼来从贼,只要不损害到门阀的根本利益,就算当权者要他们当狗他们也愿意,所以,我不会将一切都寄托在门阀世家的效命之上!”

高畅站起身,走到崔安澜身前,崔安澜低下头,弯下了腰。

“只不过,现在我们需要他们,为了尽快一统河北,然后与天下群豪争夺天下,我们需要他们,不仅需要他们不在后面拖后腿,也需要他们的钱粮,现在,是暂时和他们相互妥协的局面,毕竟,合则两利,他们也不希望关西的那些门阀世家取得主动权,骑在自己的头上吧,待本王夺取天下之后,自然会好好地收拾他们,呵呵!”

崔安澜随声附和着笑了起来,高畅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会同意李靖的意见,接受崔家的投诚,暂时,我不准你去对付崔家,不过,那个害你的主要仇人,我倒是准许你暗地里动手对付他,只是,只能是暗地里,千万不能把事情闹大,弄得人人皆知,否则!”

高畅嘿嘿地笑了两声,手掌微微加重了力道。

崔安澜大喜过望,扑嗵一声跪倒在高畅面前。

他原本已经不指望现在报仇了,如今,高畅却准许他报仇,虽然不准他对崔健全面动手,然而,只要他能干掉那个害他失去至爱的崔无庸,他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多谢殿下,请殿下放心,卑职一定会非常小心,不让任何人抓到把柄!”

有敌情司的强大力量,有高畅在后面撑腰,对付一个小小的崔无庸也要失风的话,若真是如此,崔安澜认为自己干脆自杀算了。

“好吧,你下去吧,先拟定一个行动计划给我,我看可行不可行再说!”

“是!”

崔安澜向高畅磕了个响头,然后起身退了出去。

高畅叹了叹气,目光落在那些文牍上面,他摇摇头,回到书案后面,重新开始和文牍奋战起来。



正文 第六十七章 情报

得申时,高畅方才把积压已久的公文处理妥当。

将公文交给侍卫,让其送到政事堂之后,高畅并未就此歇息,而是将另外的文卷拿上案头,翻阅起来。

这些文卷乃是散步在各地的敌情司的细作搜集起来的情报。

自从成立敌情司之后,高畅就派遣了大量细作分散到各地,安排在那些有资格做他敌手的人身旁,如瓦岗李密,晋阳李渊父子,洛阳王世充,江淮杜伏威,幽州罗艺等。

这类细作大概分为三种。

第一为死间。

这类人的挑选最为严格,他们每一个人对高畅都无比忠心,是灵宝神教的忠实信徒,为了高畅随时可以抛头颅,洒热血,并且,这些人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本领,在文武两方面都有几把刷子,且擅长随机应变,掩饰自己,不然,他们就算混入敌方阵营之中,也无法身居高位,不能身居高位,对高畅自然用处不大。

所谓死间,顾名思义,当这些人投入敌营之后,他们和乐寿的联系就为之中断了,他们必须一心一意为敌人效力,不顾一切地往上爬,没有收到高畅的命令之前,他们就算是面对自己人,也要当做敌人对待。

这类死间的人数很少,高畅对他们的期望却最大,不是在最紧要的关头,高畅是不会动用这些棋子的。

虽然这些死间都受过高畅的洗脑,但是,高畅并不相信他们会永远对自己忠心,毕竟,有时候,人不能改变事情,而是事情改变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环境的改变,所谓的忠诚有时候也是会变质的。

故而,这些死间基本上都有家室拖累,他们的家人都被高畅命令监察司监控了起来,虽然衣食不缺,行动自由,然而却不能离开所居住的城池,若要出城,必须报备,且随行都有暗探跟随,作为制约那些死间的棋子,当那些死间心思浮动的时候,想到那些家人,他们说不定也会改变主意。

除了死间之外,高畅还往长安,洛阳,江都等大城市,以及幽州,阳,河内等军事要地派遣了不少的细作。

他们有的混入豪强势力之中,打探那些豪强的虚实,暗中聚集势力,随时提供情报,并且根据高畅的需要,随时准备着倒戈一击;有的则身处民间,通过在敌情司中培训学来的本事,监视当地豪强的一举一动,观察豪强之间的战争,然后将自己观察到的东西绘制成文卷,通过特定的途径,送往乐寿。

这些细作的挑选也非常严格。

比如,若是高畅要安排细作到长安,打探李唐的虚实,那么他就要安排原籍在关中的人前去,若是原籍长安自然最好。

之所以如此,乃是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使然。

这个时代的人乡土观念非常严重,城池内由当地的官府管理,城池之外的广大农村,则由当地的宗族家长以乡约,族规管理,在这种以姓氏,血脉为纽带的大环境下,人们因此极其排外,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人若是混在同一口音的人群中间,就像是在黑夜之中打着一只明亮的火把一般引人注目,要想靠这样的人搞什么秘密活动,基本上是做梦。

幸好,这两年到处都是战乱,并且各地地方都在闹灾荒,不是水灾,就是旱灾,一般的平民百姓要想活下去,只有离开家乡,沦为流民,由于高畅的领地对流民开放,并且设有赈济棚接济流民,且为他们安排田地,组建农庄,让他们能勉强度日,所以,在高畅的领地内到处都操着各种口音的人,往往一县之地,基本上长江以南的口音随处可见。

所以,虽然挑选非常严格,这类的细作却也不缺,毕竟,只要成为了细作,他们一家的田地就不需要缴纳田赋,剩下的家人也不必服各种各样的劳役了,为了家人能活得更好,那些从四面八方漂泊来此的人只要被选中之后,基本上都不会拒绝。

第三类细作则是行商,他们主要负责将前面所说的那些细作打探到的消息传递回乐寿,从某种方面来说,他们相当与那些细作和乐寿之间联系的纽带。

高畅秘密成立的百工营里面所制造的那些东西,基本上都超越到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比如造纸术,印刷术,由最新式的纺织机织出来的布匹,还有改变了工艺方法的原本就名扬四海的清河绢,各种各样的新式颜料,所有这些新奇的产品,除了那些能够用在战场上的管制用品之外,高畅都需要行商将这些产品卖到全国各地,以便换取自己需

资。

为此,高畅专门成立了一个商会,这个商会以户部为主导,最初臣服高畅的各大世家都纷纷出钱出力,加入其中,成为了其中的一份子,从中分了不少利润。

高畅之所以没有吃自己吃独食,而是主动将那些世家拉进来共同赚钱,第一,自然是因为有了世家的人力物力的支持,百工营的发展将更加迅速,商品也会越造越多,而有了那些世家的影响力,利用他们原本的商业途径,商会的扩张也会迅速许多,乃是合则两利的事情;第二个原因,是因为高畅想把那些世家的注意力从土地吸引到商业上来,这个时代,由于商品贫乏,物产不丰,交通不便,所以商业流通不够,大举兴办工商并没有那样的土壤,但是,自从高畅转世来了之后,制造大量新奇而实用的玩意,商业的土壤也渐渐变得肥沃起来,若是通过商业行为所赚到的远比土地出产的要多,那些世家也就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商业之上,不再一个心思地兼并土地。

当然,要想完全杜绝土地兼并还是一段漫长的路程,需要数十年,甚至一百年的时间,不过,高畅有信心,当他夺取权柄之后,在有生之年能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一年的布置,这个秘密商会的触角已经遍布全国的大中城市,他们在赚取钱财和物资的同时,也把各个地方的情报源源不断地传回了乐寿。

情报的传播途径分为两种,一是通过各个商会据点养的信鸽来飞鸽传书,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快马传送,每份情报都有两份,两种办法都采用,主要是怕出现意外,在中途丢失。

那些情报就算是被外人获得,也不知其然,没有专门的密码本解读,那些文字毫无意义。

不过,就算敌情司的秘密情报传递系统这般先进,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战乱四起,以及各种各样意外的缘故,像长安的情报传递到乐寿却也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就像现在高畅翻阅的关于李唐的最新情报,其实已经是两三个月前的事情了。

大业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

李渊准备法架,迎十三岁的代王杨至大兴殿登皇帝宝座,改年号义宁,遥尊祖父杨广为太上皇,这个时刻比原本时空晚发生了两天。

十一月二十日,李渊自长乐宫入大兴城,杨授予李渊假黄铖、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综理万机。

二十二日,李渊封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封秦公,李元吉为齐公。

情报中说,李渊用光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