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起苍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起苍茫- 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温生有急着想成立西康,一是尽快将这块十地与西半个西藏分开。巩固几年来的努力,二是想让西藏的边军与川军尽快集结到西康,而拉萨等地由钟颖带着的川军与护矿队也就是熊成基的部队驻守。

如此一来,将来满清垮台,西藏的形势不至于失控,到手的果实不至于就这么拱手让出。

原本历史上州年驻防西藏”边军生混乱,纷纷离队回家,十三唆使藏人驱逐汉人官员,一时占领已设治的太昭工布江达、嘉黎拉里粮台、硕督硕般多、科麦桑昂曲宗、察雅三县和未设治的波密区,留在”边的旧边军守住瓦合山脉,保留了澜沧江流域以东地区。

旧口年西藏地方政府又大举进攻,于旧侣年攻下昌都,后进军察雅、贡觉、宁静、武成、同普、德格、白玉、那科、石渠等县,在“停战协议”中将上述各地划归盛军占领。

招失误满盘皆输,如果现在就控制局势,将来把妾动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么不仅西藏地方政府无法死灰复燃,整个西藏可以顺利纳入版图,少走几个年的歪路。

麦克马洪线,那就成为历史吧。

熊成基之所以急着使用山地营在阿萨姆地区打击英国人的殖民统治。一是牵制英国殖民军入缅的兵力,二是想尽快用当地的资源进行补给。实现落瑜等贫瘾之地的改土归流。

年,英国人进入阿萨姆地区,迫使缅甸签订《杨达波条约》,将阿萨姚割让给英国,英国派总督进行管理。

从此,结束了体族对阿萨姆地区长达沏年的统治,阿萨姆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行省。

夺取这一地区,将来这里的俸族人可以拉拢过来,加入到大中华的一部分之中,这也是李秉衡提出的大中华民族理念又一步试验。

这一地区的北部网好与西康接壤,东北部离攀枝花并不遥远,而东部则与云南、缅甸接壤,可以说拿在手中,网好可以凭借这:地进行广泛联系,加快展与开。

这里的石油与媒炭资源也是将来攀枝花基地的一大供给地,攀枝花基地正好缺乏这两样资源,只要修通道路,还是值得的。

“张荫堂当初欲以儒家封建伦理、纲常礼教取代藏民族的伦理习俗。以开启民智为名试图民族同化的政策,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西藏僧俗的民族自尊心,加深了民族矛盾。”

“对不服之武力当以强绝之手段对付,但是各方部族以及各地藏民纷纷归附,这些人当要利用起来。给予尊重,扶植他们对付那些英人的死忠分子,不肯归附中央政权的野心土司喇嘛。”

赵尔丰在川边地区实行改土归流,采取高压强制手段,先后取消了明正、德格、巴塘、理塘等地区的大小土司和昌都、察雅等呼图克图的政治地位和特权,废除西藏地方政府派官管理瞻对的权力,于这些地区分设道、府、州、县,派官治之,而所派流官尽皆汉人,将藏人排除于外。

同时,赵尔丰在推行新政改革的过程中不尊重藏族人民的宗教和风俗习惯,强行限制喇嘛剃度、庙产征税,强迫藏族子弟学汉文,要求废止传统葬、敌变着装、采用姓氏等,引起藏族人民的强烈反

这些都激化了民族矛盾,使用强力手段固然有针对之处,也有必需的原因,但是长治久安的话,还是要缓和民族矛盾,分而化之。

在这一点上,温生有还是赞同李秉衡提出来的大中华民族理论的,敌对与仇恨是无法长久下去的。

赵尔丰也知道他的话自肺腑,乃是真心实意为西藏事务出谋刮策。当初他对温生有也是多有猜忌,但看他从不插手四”富庶地区事务。一心帮助自己在藏边改土归流,也为他的光明磊落而折服。

况且如今南华走出了名的喜欢给英国人找麻烦,朝廷如今是多方仰仗南华出手,所以也乐得让温生有大展拳脚。

“西康若是能建,当用谁为地方总领,英人可不会善罢甘休,我如今督抚四川,西康不能无人啊。”他虽然性情暴躁,但是也有心计。想试试温生有的本心。

“钟颖便可,两标川军正可分一标与边军一同治西康,我可让矿务局的兵丁协助拉萨川军震慑西藏叛乱分子。”

赵尔丰面无表情,心中却是多了些认同,他果然不是在为自己谋利,而是就事论事。

从这点看,西康若是能成,自己当年的心血不不至白费,史书上也有自己的浓重一笔,他是个喜欢声名的,正对他的脾胃。

沉默半晌,答道:“英人于缅甸、阿萨姆被牵制,如今建西康,正当时候,我便上奏朝廷,看准还是不准。”

言简意核,肚子里却开始盘算如行运作,可以使得朝廷作出抉择。

“川军大部在藏,如今新军第十七镇新建,不知可否代为向李洗,华进言,供应些军械?”

这便是他的条件了,温生有知道这次没有白来,以赵尔丰的性子,必然支持西康建省。

当然,这个西康省,是要靠实打实的武力打出来的,乘着英国人在远东的控制力处于低谷,必须利用好这个机会。

云南片马,英国人一直在往这里调兵遣将,想将这里的抵抗势力肃清,然后回头解决掸邦之乱。

熊克武带了一个团的兵力到了云南后,一直没有与英军进行大规模的战斗,都是点到即止,不让英国人产生警慢。

过于艰难的补给线使得弹药储备必须越多越好,防备可能的大战。

集结到云南与缅甸边境的英国殖民军已经有六千多人,英县在缅甸的第十七殖民师大部通过密支那到了前线。

熊克武内心深处是很想打好这一仗的,由于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洗礼。手下的这支军队还不能说是真正的军队。

南华6军的战绩使得他们早就卯足了劲,憋足了一口气想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他们能击败英队。这里也可以。

熊克武是个老成持重之人,要打就要打有把握的仗,只要能够储备足够的弹药与物资,将是他与正面的英国殖民军决战的时刻。

英国人对南华方面的小伎俩烦不胜烦,偏偏又不出飓,自己不吭一声的进入云南,想夺取滇西,而对方也不吭一声的进入云南,几个月下来不停的骚扰,已经有将近两千人伤亡。

“他们的战略意图往往无法去猜测。这是南华一贯的风格,永远琢磨不到他们下一步将会做些什么。葡萄牙人与荷兰人正准备向他们展示实力,而他们居蔡还有闲暇来这里捣乱。”

英国人普遍对南华的这种做法无法理解,却不反省一下自己几次三番的在云南与西藏等地制造事端,不断的派军队在这些地方践踏中国的主权。

他们除了向满清施加压力,其他的什么都不能实现,拦在他们面前的。只是反抗他们进入的“当地暴民”无法以政治的手段去解决他们。

熊克武一直在给手下的官兵灌输大公无私的思想,因为他们这次前来。是没有任何名义的,即便战死,也只能当今无名英雄。

他们不是在为满清打仗,他们是在为民族打仗,牺牲了,也只是一接黄土,一个毫无意义的名字,甚至于可能埋骨异国他乡,无人问津。

他们当然没有这么高的境界,许多人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民族观念,正需要好好的震荡已下头脑。

“我们是为民族而战,也许我们是一支无名之师,但是历史总会记的我们,我们付出的鲜血不会被我们的民族遗忘。”

熊克武坚定的看着周围的官兵,粗着嗓子说道:“南华方面来电报,如果我们的兄弟牺牲了,那么南华将会将牺牲的士兵带入英烈祠,让国人都知道你们的功绩。”

“还有,我们也会得到南华的勋章。我们可以得到抚恤金与伤残补助。我想我很有必要为大家许尽的解释一下,让大家明白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对于能进英烈祠,官兵们纷纷鼓起掌来,当然,最让他们感动的还是熊克武逐条解释的士兵福利与保障。

这让他们明白,他们是在为民族而战,而民族,也不会忘记他们。



第二卷 强国道路 第266节中华儿女炎黄子孙

蒋邦北部多华人。纹里说的华人不仅有华人移民。也有儿州末移居缅甸的汉族后裔,乃是实实在在的汉人。

明亡时那些从前国都开封追随明朝皇帝到南京的一些官员和百姓追随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永历皇帝朱由榔桂王南下,后从广西贵州和云南一路逃亡最后流落缅甸。

桂美死后,仍有不少随朱由榔逃入缅境的中原而来的文武官员、各类随从和大批百姓仍死不降清,流落在现今缅甸北部和中国云南西南的荒山野僻之地顽强生栖繁衍。

通过劲多年艰苦而漫长的日子,这些流落他乡的人员在缅甸梯都等地生息了下来,牢牢地控制着各自的居住之地。

他们保持着汉人的传统习俗。说汉话,使用汉语文字,并且不断的吸引云南等地的华人前来聚居,在缅北地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汉人群落。

“在云南与现今属缅北克钦邦、掸邦接壤的地方,大明王朝采取以夷治夷的方法对偏远之地的“蛮夷,进行统治,大明王朝在此设立了6个宣抚司、宣慰司。永历帝事件后不久,在今腊戍以北的登尼,清政府也仿明制,设立了木邦宣慰司一职,命当地土司世守其地。”

黄文虎仍然无法忘记当年大明的威名,汉室蒙尘,使得当年曾经当过明朝大官的祖先留下了家族遗,勿忘恢复汉家河山。

他多少受了这些影响,从而愿意跟着革命队伍奔走,从南洋到四川。如今再到云南、缅甸,能在中华故土与英国人作战,每每使他热血沸腾,夜不能寐。

弛年在北京再修改中英边境条约时,迫于英国的压力清朝终将果敢划归英属缅甸,这里的汉人也被缅甸定为“果敢族”。

不过,当黄文虎宣布将在这里建立禅邦解放组织,恢复果敢汉人身份后,他所带的护矿队受到了空前的欢迎。

“我们目前需要防备两个方向的敌军,一路便是从曼德勒过来的敌军。还有便是从东枝而来的敌军。如今我们已经占了南渡河上的铁路桥。并在那里布防,相关的战斗都将围绕那座铁路桥进行。”

“从南面过来的敌军并不强大,但是也要防止他们在久攻铁路桥不下后,调派部分军队绕个圈子,从南面起进攻。他们很有可能沿南渡河北上,在南兰附近上岸,然后直扑桑凯

黄文虎特意加重了语气,手指在桑凯这个地名上用力的戳了戳,眼睛扫视着四周。

这次熊克武特意分了一个营过来。帮助这里建立有效的统治,保证这里成为将来进攻曼德勒与南缅的桥头堡。

营长王鹏飞默不作声,眼睛一直死盯着地图看,对黄文虎的话也是深为认同。

“拿下桑凯后,他们游刃有余。既可以掉头攻铁路桥另一侧,与曼德勒敌军回合,也可以往北进展,直到拿下南榜,如此,腊戍便门户大开。不格以优势兵力进行阻击战,只能硬守了

王鹏飞手掌合在地图上,抬起头来有力地说道:“这次战斗虽然以我们营为主力,但是黄队长的意思也是我的意思,他们是见过血的汉子,我们还只是纸上谈兵过。如今我们面对强敌,绝不能轻敌,与护矿队的弟兄们并肩作战,争取打好这一仗,让李大当家的看看我们不比南华的军队差

黄文虎脸上胡须东倒西歪,狠狠直竖,犹如豪猪一般,眼睛又大又黑,炯炯有神。他的心中憋足了一鼓劲,证明护矿队不比正规军差。对得起手中的枪。

在武器装备上,双方相差许多。护矿队使用的仍然是复兴式步枪,但是四川来的军队已经部分使用半自动步枪,其他军械也是优劣分明。

回头看着四下里接受练的掸邦武装以及果敢土司武装,他们许多人手中更是只有弓箭长矛,但依然漏点澎湃,斗志高昂。

杨开耀从果敢一路追随至腊戍,成为坚定的左膀右臂,对统合缅北地区三十余万汉人以及掉人起到了带头所用。

“可是要驱逐英人,恢复我汉家时山?”

杨开耀的这句话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我们到底为何而战?

为何果敢等地的汉族后裔始终将缅北之地视为汉人的疆土,始终坚持自己为汉人,即便英人与缅人多方为难,矢志不改。

护矿队的许多弟兄都是从滇越铁路逃难来的苦工以及云南等地的农民。他们并不清楚自己为何要在这缅北之地与英人打仗,当兵吃粮为主尽忠乃是他们的本分。

他的心情略微激荡着,手中紧紧地捏着一份前几日从云南过来的报纸,这份报纸上刊载着李秉衡前段时间在各家报纸上刊的文章,题目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小

“所谓中华儿女,不独满、蒙、回、藏,乃我中华大地所有民族儿女。炎黄子孙,不独诸夏或华夏。乃为中华民族之子孙。神农帝乃南蛮,伏羲出于东夷,黄帝出于西戎,中华民族各始祖共同开创华夏文明。中华之民族,非一元或多元,乃是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