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起苍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起苍茫- 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倒是实话,后世的中国吃了多少苦叹,其实源泉都在技教育芒,科学技术只是教育的集中体现?局部技术上领先又如何?还得要靠深厚的教育基础底子,工业体系才能全面展。

众人客气了一阵,又说了些复兴大学运营情况,以及基金会的短期目标,谈论了目前的教育现状。

廖仲恺忽然问道:“光华,听说南洋那边凡是热心公益尤其是支持教育的,都能得到政府的优待甚至是补助,是吗?”

见他点头,又称赞道:“这点好。一个国家从上而下的都支持教育。这才能使得教育真正的得到支持,得到提高。”

朱佩珍一直对南洋不让资本在民间大规模闲置认识认同,但又对李秉衡他们一直致力于将南洋的资金都纳入他们的范围掌控并引导赶到不慢。他是个自由经济者,当年满清政府以官商合股方式开办中国第一家新式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他以商股大股东身份出任总董,在摩肩接踵的洋行丛中,居然有了一家中国人开的银行,可见魄力之大。

但他还是对官商合股不是很赞同的,所以他后来前后投资了许多实业,遍布国内几大商埠。榨油厂、轮船公司、饼油厂、面粉厂、纱厂、自来水厂、电厂,当然还有淅江兴业银行、四明商业银行、华安合群保寿公司等等。

“其实上海的许多钱庄票号给了民族工业融资渠道,为何在南洋反而要限制,让国家来主导资本流向,这不是与朝廷一般无二么?”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今天当然可以为你解答。”李秉衡一字一句的说道。

对于朱荷三,他还是相当尊敬的。也想把他拉入自己阵营。

出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原本历史上,五四运动爆后,他以上海总商会的名义电支持段棋瑞政府,反对上海工商学界罢工、罢市、罢课的爱国行动,受到舆论的谴责。被迫退隐,一心从事慈善事业。

如今有了他这个改变历史的人在,当然不愿意看到这一幕再生在他的身上。

“洋务运动是满清封建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利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这无可厚非。但是,一开始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与机器,兴办了一批军工企业,全部是以国家为主导。只走到了后来,洋务派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其实朝廷垒断了一切大规模有组织的活动。包括政治,军事,企业,大型工商业,技术明,盐,铁,火柴等、民族工业并不被允许进入这些产业,也不可能在没有与官府的特殊关系及批准。和监护下展起来。有了官方背景,就注定会导致官商勾结,相信你们都有体会。所以我要说的是,民族工业展不起来的原因,固然有列强压制录削,但主要还是国家垄断危害最大。”

朱佩珍等人第一次听到有人分析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但听他把民族工业处境艰难的原因归到朝廷身上,还是闻所未闻。

不过,官方资本主导企业的害处的确很多人都深有同感,官员管理不善,贪污舞弊,导致企业连年亏损,人浮于事,浪费了大量的钱财物力,也虚度了时日。

“如果朝廷不干涉私人企业的创办,并且立法保护,比如通商法,专利法等,保护私人财产不受侵犯。那么民族工业可以得到迅的展。尤其是保护私人财产不被侵犯,请问朝廷会容许吗?”

“朝廷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展,并且不给予私人财产保护。甚至不在立法上给予保护。当年日本就是因为强行退广了专利法,所以西方的技术得以广泛在日本展。私人企业蓬勃展。”

“我国整个经济主要是为官府和特权阶级生产,因而市场狭小,分工不可能加深,生产力不可能提高,国家都与民争利了,加上税率的不公平,那么分配还会公平吗?经济展最主要的就是要收人分配公平。然后出现承上启下的中产阶级。”

“出现中产阶级,也就意味着整个社会的购买力增强,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展,而满清会允许吗?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利用其政治垄断特权追求其私利,不惜损害社会利益,当然,也利用其任意侵犯私人企业财产的特权从与官府勾结的商人处索取各种利益,这样一来,整斤,工业的效率还会高吗?”

虽然许多话可能他们听的不是太懂,需要好好消化,但是看着他们若有所思的样子,他还是继续说道:“在南洋,我们只在关系重大的产业兴办国有企业,基本是鼓励私人企业的。也出台了许多的法令,不仅保护私人财产不被侵犯,同时还有企业自动注册法、专利法、保护私人企业剩余权的普通法等。”

“现在南洋有许多新技术不是靠专利法保护,而是靠保护私人企业剩余权的普通法来保护。可以

“…业的剩全收薪权和剩余控制权对企业辛的明创造求活动间接定价,因此。可以使这种直接定价成本极高的活动卷入专业化和分工,且避免直接定价的高交易费用,因而新技术,新的管理方法可以变成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我们之所以要集中整个南洋的资本,就是因为找到了方向,但是不希望走弯路,所以只是引导,对有潜力有展的私人企业进行扶植。迅的使他们壮大。包括新兴企业小企业,迅的增加分工范围。细化分工,提升效率,迅出现中产阶级。

“我不会容许散漫的、没有远见的、与其他势力勾结的大量资本扰乱我的部署。这些资本的壮大并不能使企业做大做强,他们的投机本性注定他们只能成为金融市场不稳定因素,而且会影响到企业展,影响工业进程的稳定性。”

“目前的南洋工业建没有侧重点。整个工业体系必须围着侧重点做文章,不能有丝毫的浪费,必须将效率提到最高。南洋没有精力与时间去浪费,这个,你们可以参考德国展重工业的历史,我就不说为什么了。”

的确,即便将道理论的再透彻,他们也不一定能听得懂,只有让他们看到切实的利益,才是最主要的。

将来也是如此,用利益去证明,而不徒图费口舌,质疑的人将会很多,不可能一一解释,只有靠着相信自己的一批人取得利益后,再来说话。

“光华,你说私人财产必须不被侵犯,这点我是很认同的。但是你好像在南洋对那些钱庄票号等强力手段,与这个法令有相违背啊?”周作民依然提出了他的疑问。

“有么?别忘了,我可是用正当的金融手段与他们周旋的,但是如果他们作奸犯科,当然要使用强力手段。我倒是很乐意陪他们玩玩金融战争的,可惜他们经受不起。选择了阴谋。那么我是不会客气的,当此乱世,中华处于危难间,半点小迂腐不得。是功,走过,让后人评说,与我无关。”

“说到金融战争,眼下的股市热潮都走出自你的部署吧?我跟着司徒大哥走来看去,算是看出点了门道。这次洋人只怕要到霉了,许多人也要损失惨重。”

李秉衡大笑道:“他们自愿给我们的民族工业送上点资本,那么我们就应该却之不恭。他们盘录了我中华这许多年,也该是让他们吐出点利息来了。眼下他们已是骑虎难下。即便知道这是个圈套又如何?也等不到让他们从容做手脚了,动在即。不然我们无知的老百姓还会遭殃。”

朱佩珍虽然得到的答案并不算满意,但从他的谈吐中,也得到了许多信息,至少知道了一些浅显的道理。

周作民却与李秉衡相谈甚欢,从工业到经济,又到金融,李秉衡只是业余爱好,他也是自学成才。两人倒真有共同语言。

屋子的人热烈的谈论着,竟然完全没有了初时的尴尬与隔阂,一时间宾主尽欢。

这是何香凝也从学校回来,见到一屋子的人,也没想到是李毒衡,着实楞了楞,连忙上来见礼。

李秉衡往她脚下望去,果然是一双天足,与历史书上写的到是吻合。

廖仲恺看到了不由一笑,众人也都知道了她天足的趣事,早已习惯。

何香凝的父亲是香港经营茶叶出口和房地产的著名商人,何香凝从小性格才毅有主见,特别爱听太平天国女兵的故事。那时候上流社会的女孩都要缠足。母亲给她缠上,她等母亲转背就剪

廖仲恺的父亲是客家后代,侨居旧金山多年。亲身经历了旅美华侨所遭受的种种歧视,深知小脚女人是中国的一种耻辱,所以曾留下遗嘱:儿子必须娶个大脚妇女作媳妇。可是,在旧世纪末年,中国的妇女几乎都裹着小脚,社会上见不到多少大脚妇女,尤其是上层社会里,不缠足的大家闺秀更难找到。

正为女儿脚大难找婆家而忧心仲仲的何家,碰上廖仲恺要遵照父亲的遗嘱选择配偶,何香凝的“天足”正符合要求,居然真真是“天作之合。”

廖仲恺跟李秉衡讲起这段历史。竟是有些喘嘘,感慨万千。

“光华,你在南洋的新婚姻法。那边的同志也已经告诉了我们,实在是佩服你,能为我们妇女同胞着想。也真难为你了。”

听到何香凝对自己的称赞,李秉衡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新的婚姻法不是那么迫切的需要实施,而走出于它背后的巨大意义。

当听到他为了解决南洋的人口问题与男女比例问题才想出这个办法。众人都是忍俊不禁,谁能想到这里面有许多的弯弯道道。

而一项表面是婚姻法的法令,居然能收到许多奇效,这也是匪夷所思,新奇非常。

众人不再纠结于它,对南洋的人口等问题开始了饶有兴趣的谈论。



正文 第218节养活四万万人的大问题

“识华,有个问题直想问廖仲恺本正经的问一

连何香凝也是将询问的眼光投向他。希望能够得到解答。

“当初为何并不认识我,就能把这个基金会交给我来打理?我们素昧平生,又无相交,你居然敢这么胆大?说你鲁莽好呢?还是怎的?”

李秉衡故作神秘的一笑,总不能告诉他们是从后世的历史资料上看到他高风亮节两袖清风,所以才放心任用他吧。

“着它,不过是曾经读过廖先生的诗词,知道有双清楼罢了。”

他说的是廖仲恺当年冈结婚后的往卓,由于经济窘迫,成亲后只能修整兄嫂家屋顶晒台上的破屋作为“新房”这间房子矮小简陋,是一间名副其实的斗室,但它高处独居,完全不受楼下侄儿侄女们嬉笑打闹的干扰。

何香凝和廖仲悄白天在这里研读诗文、谈论时事,夜晚一起观赏清净明澈的月色。

中秋佳节,皎洁月色给他们斗室洒下一片清辉。何香凝触景生情。写下了“愿年年此夜,人月双清”的诗句。

他俩自得其乐,为了纪念这种既可读书又便赏月的幽静惬意的读书环境,把这间小屋命名为“双清楼”

何香凝不知道刚才他们讨论的乃是经济之事,以为是寻常家长里短一些往事罢了,笑着说道:“想不到李先生也知道此典故,见笑了。不过是自娱自乐的安慰,年少时只求理想之高远,心境之淡远,一心求知识。”

“这基金会也好,复兴大学也好。让我们的思想却变了,知道原来自己也可以做些事情,而不是遗世独立。所以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正是此理。”

何香凝不同一般富家千金,整日热衷打牌穿戴,她爱读书。但是在“女子无有便是德”的社会氛围里,她不能进私熟读书的。

“那时我便天天软磨硬求父亲,终于进女馆读了几个月书。后来。我又找来哥哥们的读本自学。就这样,才认识了不少字,并接触到一些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的妇女解放等新知识。直到后来嫁给仲恺,他又教了我许多。我如今用心教学生,也鼓励一些上海的女子上学,乃是明白妇女也应当平等独立的道理。”

“如今我又仍是自学美术,边在大学里教些国画,也算是为教育尽些力,又能致力于妇女运动。”

廖仲恺也问道:“如今外界议论颇多,认为大学当注重商,尤其是西洋强国之科技,理化数学等,这文艺更是不受待见。你是从不过问这边学校与基金会的,却不知为何光力主文理并重,毫不偏颇?我是极赞成的,科技固然要学,但老祖宗的文化精华也断然不能弃之。”

“如今潮流提倡都学理科,不重视文理兼修。但我认为学理科的也要有一些绘画和音乐等文化的熏陶。”

“只重理科,那么只能风光一时,因为我们培养出的都是专才,确实可以迅的提高科技水平,帮助工业强大起来。但我认为专才并不是杰出人才,专才创新能力不够,无法满足我中华强盛的需求。”

“我中华落后太多,列强不会放任我们强大,一直对我们进行技术保密与封锁。当年北洋初建,买的舰艇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