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先知
辽西走廊北咽喉,葫芦岛。
冰雪消融,阳光晴好。
“在水井边被日嫩出来的倭寇,要是拍得不好,别看你是总指挥十八姨太的大表哥,我这大房的表哥,也要把你给死啦死啦地;哈哈——”
柳刚志,聂鹏程,李远洋,施威成,李响,钱玉刚,曹义涛,魏家训,杨光,肖立刚,罗华飞,宋占标,齐家才,赵大棒槌,黄家山,蒋威豪,万志斌,宋牧洲,崔承远,——
黑压压一大群津门旅的旅团营级军官们,在葫芦岛的龙背山上合影留念。
眼前的局势已经基本明朗。
在近日,旅顺军团,辽东旅,长白山中朝步兵团,在联合歼灭日军第二军以后,在整个东北,将再无日军的一兵一卒。
津门旅在山海关接通了之前被矢吹秀一掐断的电报线以后,利用随军携带的电台,和旅顺总部取得了联系。
参谋部下令部队大步东进,在鸭绿江取得补给之后,再给编入两个补兵营,直接奔赴安州作战。
打安州,平壤,都不是什么问题,不过等打下平壤,估计就已经是夏初的五月份了。
在那以后,不用想就知道,东洋一定会重兵陈列于黄州,祥原,谷山一线,和新军进行拉锯战,阻止新军继续南下汉城的步伐。
甚至会向之前的平壤战役类似,从北面的元山登陆,攻击平壤的东翼。
可以想见的是,等到最后拿下汉城,仁川,直到最后,把日军从釜山,巨济,赶下大海,新军也一定会面临着巨大的伤亡。
今日留影合照的军官们,在将来不知道会有多少的热血儿男,为了华夏崛起命陨在朝鲜大地,浇灌那片沃土。
这也是为何参谋部给鸭绿江,安州去了电报,要求招募扩编出九个营的朝鲜步兵,参与其后的朝鲜逐倭战争。
“柳旅长,请不要叫我倭寇,你可以不尊敬的称呼我为‘倭’,但是绝不能污蔑我为‘寇’,再说小曼和何将军之间清清白白,没有任何的男女私情。”
井上喜郎一边调试着照相机,一边郁闷的提出抗议。
“呸!”
赵大棒槌大吐了一口吐沫嚷道:“那是谁看着老子的大刀要砍下去,尿着裤子求饶说自己是何——,总指挥的大舅子?现在特么的鸭子嘴硬了!”
井上喜郎被说得满脸通红,不过当时看到赵大棒槌这个凶神恶煞瞪着牛眼举着砍刀斩下来,确实是胆颤心裂的这么的喊了,此时也是无言以对。
“哈哈——”
津门旅的军官群里面,一片痛快大笑。
大清爷们儿玩东洋女人,这是为国争光扬眉吐气的好事儿,如何不笑?
东京下町,山之手华族贵族区。
山县小曼,神尾美妃,神尾美纪,三人坐在院子里的草坪上,享受着冬末春初温暖的阳光。
清日签约的消息早已传遍东洋各地,——战争终于结束了。
此时,山县小曼不禁想起了那个年轻的华国将军,听说他现在已经是大清最强大的一支军队的首脑,不过刚在父亲的手里吃了一个大败仗。
“父亲和表哥,用不了多久就要回来了,没有了战争,真好!”
说道这里,山县小曼不禁想起了去年夏天在津门那个华国青年的搂抱和誓言:
“我决定了,既然让我遇见了你,你就再也不能逃出我的手心;不要嫁人,等我两年。“不用告诉我你住在哪里——”
“长缨君认为我会把自己的住址,告诉一个登徒子么?我凭什么要把自己嫁给一个轻薄我的男人,我还会等您长缨君两年?长缨君,您可真是太自信了。”
“因为那个时候,只要你没有听到我死讯,整个东洋都会为我去寻找你。”
“在那一天,我会架着七彩祥云从天而降,来到你的身边——”
长缨君,您还好么?
一时间,山县小曼凝着如花的脸蛋儿,似乎都想痴了。
“姐姐,你手里是什么?”
神尾美妃拿过姐姐手里把玩的一枚金色的金属片,低头看去:“这么沉,金的吧?”
这是一枚金光闪闪的金质帽徽,上面的图案是一只顾盼雄姿的老鹰,老鹰的头顶高悬着五颗星星。
神尾美妃没有见过新军的军徽,所以并不认识,感觉到手指肚后面还有痕迹,就翻过去看去。
后面标着一行数字。
199006111359。
“这是什么?”
神尾美妃见姐姐摇头,又看了一下笑着说道:“这不会是西洋的年历法,1990年06月11号13点59秒吧?”
“现在是哪一年?你可真能想!”
神尾美纪看了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小腹,神情复杂,没有再言语。
海参崴。
“轰,轰,——”
在一处海湾边,一门门大炮吞吐着长长的火舌,把弹丸射向海湾对面的一座山头上面。
在山顶,山腰,海滩,几处标的点,乍得黑烟滚滚。
沙俄远东军区一群高层将领,正在观看东西伯利亚第一炮兵营的实弹射击。
新任东西伯利亚总督,亚历山大二世的私生子,尼古拉二世的叔叔叶夫根尼·伊万诺维奇·阿列克谢耶夫中将,正在观看着实弹射击。
此次他奉沙皇前尼古拉二世的命令前来海参崴,当这个远东总督,目的有二。
其一是敦促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进展,其二就是整顿东西伯利亚的军队。
为沙俄在西伯利亚大铁路贯通以后,从西到东,全面侵吞大清整个东三省,热河,蒙古,陕西,山西,甘肃,宁夏,新疆,这数百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提前做准备。
“将军,圣彼得堡的电报。”
阿列克谢耶夫的新任副官列夫男爵,拿着一封电报走了过来。
“东洋之迫切进行战争,是蹑于帝国开始建筑西伯利亚铁道的后果。欧洲列强及东洋大概都意识到,不久的将来世界列强就要瓜分大清,他们认为,在瓜分时,由于西伯利亚铁道,帝国的机会便大大增加。东洋的敌对行动主要是针对我国,假使任东洋占领辽东,对我们将足威胁,以后大概会引起朝鲜的全部归并东洋。帝国将在适当时机坚决声明,我们不能容许东洋占领辽东,假使不履行我们的要求,我们将采取适当的措施。——”
“另,德皇威廉二世下令装甲舰一艘、巡洋舰一艘派往东洋。帝国近期也将派出舰队抵达辽南。”
阿列克谢耶夫满意的合上电报,在他看来,就如他来西伯利亚前对他的侄子尼古拉二世说得那样:
“我认为一个俄国士兵完全对付得了三个东洋猴子,如果日俄之间发生战争,对于俄国来说,不过就是我们出去散散步。”
新加坡港。
从进门至威尼斯的国际商船‘列支敦士登’号,在新加坡逗留两天,补水加煤。
布鲁斯,约翰,奥黛丽,伯特,卡尔,比尔,六人正在海边吃着海鲜,喝着椰汁,吹着凉爽的印度洋那边吹过来的夏风。
在离开津门时,众人都得到了优厚的报酬,虽然不算一夜暴富,然而等回到了奥匈帝国,也能算得上是一个有钱人。
“清日战争居然就这么结束了,真是太令人遗憾!”
布鲁斯吃着澳洲大龙虾,一脸的可惜。
“这个世界真是让人难以想象,布鲁斯中校,您相信‘预言’‘先知’这些东西么?”
约翰今天下船给维也纳的一个好友去了一封电报,言说自己将要回国,刚刚收到了好友的回电,让他现在依然处于神游和震惊之中。
“相信个屁!”
布鲁斯喝了一大口烈酒,继续低头对付手里的龙虾。
………………………………
第七百九十四章 鸽飞旅顺,战将起
“我的好友查理给我回了一封电报,说回奥匈是正确的选择,并且说到十几天前,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专程派人去彼得堡送给尼古拉二世一副《黄祸图》,现在欧洲是传得人尽皆知。”
约翰满脸骇然的说道:“在离开何长缨的那个夜晚,也就是一个半月的时候,何长缨当着几十名抗倭军军官的面说到,‘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甚至亲自构思了一幅《黄祸图》,送给俄国沙皇,怂恿沙俄侵略中国。’我当时还在奇怪,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件事情。”
“你说昏话吧?”
布鲁斯抬起了脑袋,包括奥黛丽几人,都是满脸的不信。
大海上。
“姐姐,姐姐,陪我玩么,好不好?”
一个小男孩跑到一个清秀的少女身边央求道。
“原来是去了旅顺,哥哥也在旅顺,他们这是要开始打大连湾的日军么?”
少女望着北方,似乎望痴了,海风吹着她的裙裾,身影婀娜而削薄。
“兆合,兆飞,上面风大小心冻着,赶紧回去。”
这时候,一个中年贵妇打扮的女人在一个婢女的跟随下走出船舱,一个劲儿的埋怨着。
燕京。
张佩纶,李菊藕,李经溥,李经述,李经迈,李经方的继配张氏,侧室何氏,——
一屋子人默然坐在屋内,从院落的外面到处都是一片咒骂,一声声的传了进来,不时还有烂白菜,臭鸡蛋,被丢进院子,屋瓦,‘啪啪’乱响。
假如不是外面有陈占椿的亲兵站岗护卫,估计愤怒的燕京百姓早就冲进了院落。
“咱们李家,就是朝廷的黑锅王!”
李经述一脸的愤然。
“盛怀宣用快马偷偷来了一封信件,唉,不枉中堂提携他这么多年。”
张佩纶嘴角带着一丝快意的笑意说道:“大沽兵站通过他租赁了两艘小火轮,运走了很多的东西,还有在18号,大沽兵站的负责人熊凯玉通过他的门路,弄了二十九张津门至香港的门票,夏威夷号的船长在路遇北进津门招商局的货船的时候,给盛怀宣带了一个口信,让他赔偿失踪的四艘救生艇的银子。”
“什么意思?”
李经述表示听不懂,李菊藕,李经溥,一屋子人都迷惑的望着张佩纶。
“从津门到鲁东岬角,渤海口是唯一可以下船登岛的地方,北面就是旅顺,台湾不是电传誓死不降倭夷么?盛怀宣也不糊涂啊,他是看出来了一些东西。好一个何长缨,了不起!”
张佩纶发出由衷的赞叹。
“你是说何长缨去了旅顺,旅顺军队不认输?”
李经迈震惊的站了起来嚷道。
“声音轻一点,千万不能传了出去,我感觉他们可能是要消灭辽南的第二军,不然他们拿不出对抗倭夷的底气;传出去倭夷有了提防就坏了!不”
张佩纶远望东方,目露亮芒:“过不出意外,就这几天,自会见分晓。”
李经溥的俏脸则是分外的桃红,那个男人,真的是要这么做么;只是这样一来,朝廷会怎么说?
“呜呜——”
在浅浅的夜色之中,日军混编舰群抵达塘沽码头。
“帝国万岁!”
“完胜!”
“回家,回家!”
顿时,塘沽码头上,到处都是日军陆军的群呼声。
当夜,伊东亨佑,山县有朋,彰仁亲王,桂太郎,野津道贯,黑木为桢,——
一群东洋的海陆将领在船上大饮,庆祝东洋的大胜,同时决定五号,六号两天完成第一军的登船,于六号深夜启程回航。
大沽口。
在漫天繁星之下,薛迎春,小莲,一群新军家属的女人们,来到了兵站的东海滩,北望着北塘海面上,如林的日军舰船。
此时,大沽兵站除了家属,医生,伤员,就只剩下几十名残疾的退伍士兵在兵站巡逻。
之前夜夜开启的发电机也被运走,也早已没有了以前的热闹,一片冷清。
何长缨在途经大沽的时候,心硬的也没有跟薛迎春见面,只是让熊凯玉带了一封信,路途匆匆上面写的不多,‘一切安好,保重,等我回来。’
看着这封歪歪扭扭的毛笔字,薛迎春如痴如醉。
“这些天杀的倭狗,我恨不得同这些畜生同归于尽!”
一个军官的女人,两眼冒火,愤恨盯着海上的舰船大声的咒骂着,满脸的眼泪。
她的男人在去山海关时来了一封信,她的亲弟弟就在廊坊突围时英勇的战死,如何能不心恨落泪?
而也就是在这个浅夜,大沽炮台的电报,还有成山角的一只信鸽,到了旅顺总参谋部。
“电:日军舰群已到北塘,陆军已在码头集结。”
“报:成山角海域出现日军舰群,绕向渤海口。”
“命令!”
“啪!”
随着何长缨的话音,整个旅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