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泣血残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之泣血残阳-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九章 成人礼

  清代至民国期间,民间的冠礼普遍采用了冠婚结合的方式,冠礼成为婚礼的前奏。事实上,民间还秉承着先成人后婚嫁的古代风习。在婚嫁前一日举行冠笄的仪式,这一仪式,俗称“上头”。遍邀亲族中有子嗣且为元配的夫妇参加“上头”仪式,有专门的礼生赞礼祝福。仪式之后要给亲邻馈赠“上头糕”、“上头团子”等食品。

  根据时世的变化,近代民间成人礼中突出“命字”、取号,以“命字”代替加冠的仪式。“命字”取号的仪式程序有三。一、送号。儿童成年时由戚友或乡里士人命字取号,然后将题有:“恭赠某翁令几君名某敬字之日某某”的绛帛、红笺或朱漆木匾,鼓乐送到主人家。二、拜号。主人拜谢,然后将字号挂在堂壁上,称为“升字”或“升号”。三、庆号。主人设席酬谢送号的宾客,并邀集乡党故友为酒食之欢,称为“庆号”。

  命字取号的时机有3种情形:一是根据儿童成年的情况,随机进行。“男子弱冠,父兄择吉命字,亲友置尺许小匾,金漆书之,礼以联、烛、果酒、彩爆,名日‘送号’”。二是以传统的节庆日作为庆贺成人的时机。如安徽怀宁村民利用人日、上元或中秋节为冠者举行“响号”的仪式。“响号”之所以成为仪式的名称,是因为“命字”的意义在这一成人仪式中居于主要地位。三是在婚配时取新号,这种新号也由亲友赠送,俗称“送号”、或“贺号”。安徽南陵在民国初年,仍保留着区分成年与未成年的礼俗,16岁是一个年龄界点,16岁为“满幼”,未满幼者,不许衣裘葛,不许任家庙主祭,不许当宴会主持,遇吉凶宾嘉之事则执卑幼礼,不得与成人同礼。“及至婚配之时,俗日‘作大人’。家亲邻乃命字,谓之‘送号’”。送号仪式后,才取得成为大人的资格,命字的成人意义在这里有了充分地表现。

  清代以后冠礼基本上退出了主流社会,但是它仍以变异的形式活跃在民间社会中,在某些地方它的形态还较为完整,成人礼的生命力在于它有着一般人生仪礼难以替代的文化功用。

  民国时期,很多大家族,特别是在清代有过辉煌过去,家中有过举人、进士以上人物的家族经过长期的家规传承,在地方上,成人礼仍然存在;多为当地大族为家族嫡系弟子在年满18周岁举行,突出“命字”,由家族长者、父母或者教育界知名人士、社会名流等社会地位较高的在成人礼上现场命字,成人礼后家族一般会有订婚的仪式,对象一般是自小或者很早就订下的亲事,仪式之后由陪嫁婢女代替圆房,主要是检验男方身体状况。由于本文的主人公何建业自小惊吓过度,后送往国外求学、散心,还没有与合适的人家订婚,故只能自己从小培养通房丫头,好为后续能订上一门好的婚事做准备。

  民国20年,5月9日下午,安静的清江县突然沸腾起来,因为大家都知道清江县何府二少爷后天成年了,明天开始县城将有免费的流水席吃,清江的保安团一大早就开赴各个城门,对出入县城的人员进行严格的盘查,在这种大事上,保安团长何进怕混进土匪,在大典上闹出事来可要迟不了兜着走!

  5月10日一大早,何府开始清扫,林伯开始逐个安排明天早上开始的各项事务,何建业也被何林氏强令在祠堂斋戒沐浴,告诫祖宗,两个丫鬟在进行最后的试婚衣、熏香、沐浴、订妆等一系列准备(何府毕竟是大地大户,给通房丫头的待遇还是比较高的);厨房在月香楼大厨的指导下在准备各种食材,。。。。。。整个何府都忙开了。经过一天的忙碌和喧嚣、何府早早的进入了梦乡。。。。。。

  “啊!”何建业从睡梦中惊醒!不知道刚在梦中梦到什么的何建业一脸惊恐“这是怎么了?我在怕什么?”何建业想到,可一想到天亮后的成人礼,何建业不淡定了,貌似精神有越想越兴奋的趋势,“算了,不想了,车到山前必有路,明天见机行事吧!”何建业强迫自己睡下了!

  5月11日早上8点,早早吃过早饭的何府开始各就各位,所有人员脸上一片喜气(能不喜吗?今天事情顺利结束的话主家要发奖金啊!),人人新衣!充当迎宾司仪的林伯更是直接站在门口(整个何府能迎宾不得罪贵宾的就只有他了,作为何复初原来的跟班,从军队的警卫员到跟随何复初创业打下何府偌大家业,何复初来来往往的军、政、商各界就没有他不认识的),一脸喜气的在准备迎接来观礼的贵客了。

  “杨老爷携杨少爷、杨小姐到”

  “杜老爷携杜少爷、杜小姐到”

  “曾老爷到”

  “姜老爷到”

  “刘老爷携夫人道到”林伯开始在门口唱宾,何府根据来宾的身份和随员情况分别派出人员迎接,安排到相应的地方等待观礼。

  “吧嗒、吧嗒、。。。。。。吧嗒、吧嗒、。。。。。。”一阵清晰的跑步声音传来,紧接着,林木森雄浑的声音响起:

  “南京中央军校第十期第一学生总队第二大队上校大队长王公亮到”

  “哎呀!王兄,昔年北伐一别,今日怎敢劳烦你亲自前来?你这是?”亲自出门迎接的何复初不解的看着跟着跑步前来的军队道,

  “何兄,兄弟情谊,别的不说了;当初兄家中遭逢巨变,兄弟没怎么帮忙,这次何兄幼弟成年,怎么的我也该亲自前来;”王公亮说道,紧接着小声对何复初说道“今天有大人物要来,这是提前来布置的,你不要声张就好啊!”

  “你们,在何府周围布置,严防宵小进入,警卫连跟我进何府!”王公亮命令道,

  “那有劳王兄了,日后兄弟必有谢意啊!”何复初道,

  “你慢慢忙,不必管我”王公亮豪爽的说道,在何府下人的引领下进入何府。

  “独立第33旅第698团,上校团长邓春华到”

  “邓兄,今日怎敢劳烦你亲自前来?你这是?”亲自出门迎接的何复初看着邓春华递上的信封,

  “邓文仪邓秘书今日不能亲自前来,觉得有愧于当年你的恩情,特委托我代为转达歉意,并带来邓秘书长的书信一封”邓春华解释道,

  “里面请!”何复初躬身邀请,

  “80师478团副团长陈德法到!”

  。。。。。。

  。。。。。。

  “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八十八师二六四旅少将旅长杨步飞到”

  。。。。。。

  到了中午快11点,各路何建业听都没听过名字的大佬陆续到达,何复初走进何府院子,正在找王公亮准备询问是大佬大概什么时候到,要不要等的时候。门口突然传来一身大喊“立正,敬礼!”

  “国民政府军政部长、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何应钦将军到!”随着林伯的喊声,何复初差点没一个趔趄摔在地上,“教育长怎么来了?”心中疑惑不解的何复初跑步向门口,

  “欢迎教育长驾临寒舍,学生未曾远迎,请恕罪!”啪嗒,何复初一个标准的黄埔式军礼,立正站在何大部长面前。

  “子修啊!今天是我来的突兀,不怪你啊!我没来迟到吧”何大部长笑着说道

  “时间刚刚好,请教育长里面请!今天二弟“命字”还得麻烦教育长”何复初恭请道,

  “嗯,进去吧”何应钦到达何府大院的贵宾主坐,

  祠堂前面,何建初一身素色长袍站好,司仪林伯宣布成人礼开始。

  “开始前我先宣布纪律:开始后要保持庄严肃静、不准嬉闹、追逐、不准站到凳上、桌上。”林木森宣布道“何建业成人礼开始”“请大房十二世孙何子修(何复初,字子修),二房十二世孙何建业;家主何林氏入场。请各来宾入座”净水(司仪唱)(有下人送净水,何建业净脸、净手)。净巾(司仪唱)(何建业擦手)。请家主为二房十二世孙何建业加冠(司仪唱)。(何林氏手捧素色帽子,为何建业戴上。)请家主训导(司仪唱),何林氏大声宣道:今十二氏孙何建业成年,请随我诵读何氏家规。

  1、手持正义,肩挑道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2、与人为善,与邻为友,严己宽人,既往不咎。

  3、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勤学苦练,努力登攀。

  4、宁让人,勿使人让我,宁吃亏,勿使人吃亏。

  5、遵纪守法,造福子民,服务社会。

  6、勤为本,德为先,和为贵,学在前。

  7、尊老敬贤,扶危济困,严以待己,宽以待人。

  。。。。。。

  15、家有老千般好,好儿女多行孝,家有孝是希望,精心栽培生长旺。

  16、夫妻相敬,举案齐眉,婆媳相让,一家和气。

  17、手足贵相助,夫妻贵相从,长幼贵有序,邻里贵宽容。

  23、有胆有识,有礼有节,有情有义,有失有得。

  24、尊师重道,谦恭礼让,忠孝并举,励志自强。

  25、尊老敬贤,爱幼乐施,举止稳重,语言文明。

  26、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两袖清风,浩气长存。

  27、读书明理,修身养性,薄财重义,为国为民。

  28、肩担道义,胸怀天下,诚实劳动,四海为家。

  2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0、有毒物莫吃,违法事莫做。

  。。。。。。

  100、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艰苦创业增财富,勤俭持家福万年。

  下面有请贵宾国民政府军政部长、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何应钦将军为何氏成年男何建业赐字(司仪唱)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嗯,吾为何府成年男何建业赐字敬忠,你看可好?”何应钦沉吟道,

  “谢教育长赐字”何复初道,

  “谢教育长赐字,我必将不秉承教育长的思想,忠于国家,忠于民族”何建业开始耍小聪明了。

  礼成(司仪唱)请各位来宾入席!林伯大声宣告!

  跪坐在蒲团上近2个小时的何建业在何复初的搀扶下站起,跟随母亲和大哥进入祠堂告慰祖宗。

  祠堂,告慰祖宗后,何建业双膝朝何林氏、何复初跪下,“咚咚咚”连磕三个响头道“感谢母亲大人、大哥这18年的抚养、照顾”,抬起头来已经泪流满面。

  “敬忠,今日后何府家住传给你大哥子修,这个家业是你大哥一手一脚打拼下来的,从今往后,你要敬重兄长,兄长如父,兄长给你,你才能要,不要兄弟阋于墙,你要努力奋斗,争取早日为何家开枝散叶;繁盛家族”何林氏一副沉重的语气说道,

  “是,母亲放心”何建业道,

  “母亲,家中所有的东西,二弟都可以使用,不用分的那么细,我还是他大哥,我会继续照顾他的”何复初安慰母亲道,

  “好了,你们去忙吧!我要开始祷告了”何林氏开始送两兄弟出祠堂。

  何氏两兄弟急忙朝主座席走去,哪里可还有一帮大佬呢?

  “教育长,久等了。招呼不周,请见谅”何复初习惯性的称呼道,并在末首坐下。

  “子修啊!当年黄埔一期一大队的同学们可没剩下多少了?(中共已经返回,在北伐战争、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又牺牲不少)你当年在哪一期里可是很有才华、很有能力的一个人啊!有没有兴趣回来啊?”何大部长问道,

  “额。。。。。。”何复初不知道怎么回复,僵住了。

  “好了,吃饭不谈事,大家吃饭,别辜负了这么好的酒菜了,你们随意喝,我下午还有事要赶回南昌,就不陪你们喝酒了”何应钦道,

  桌子上的大佬都不喝,剩下的一帮旅长、团长们哪敢多喝啊!纷纷浅尝则止。饭后,一帮黄埔一期的同学陪同何大部长在聊天,“今天看黄埔一期的这么多同仁齐聚一堂,你们同学之谊这么好,我甚欣慰!希望你们能不忘初心,秉承黄埔校训亲爱精诚,为革命发挥更大的作用”何应钦道,

  “是,教育长,我等一定发扬三民主义精神,革命到底”众人立即起身表态,

  “子修,你有什么想法还是可以给我讲讲嘛!”何应钦关心道,

  “教育长,学生现在一心经商,服务社会,愧对国家的培养啊”何复初道,

  “大哥,我想报考黄埔军校”何建业突兀的声音响起(“不趁这个机会,以后想出门抗日那有戏?家人不答应啊!进了黄埔军校出来后就可以到军队了,到时候抗日战争也该开始了。”何建业想到),

  “好,有志气,不愧为革命的家族子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