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栖特种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栖特种兵- 第1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水的顺利沿着规定的河道流淌。

    如果有宽度的变化,必须用深度的变化来弥补,否则不是河水外溢,就是河道中的水位不正常,极大影响按设计要求的其他功能的提供。

    这实际上既是对大河的宽度有硬性要求!

    因此大河的深度必须符合要求,否则连基本的航运、灌溉都不能保证。

    深度固定。宽度也必须固定!

    这样,在大河下游的沿途,就需要大量的修筑两侧堤岸工作。

    因为有了这两项额外的工作,所以尽管下游的整体工作相对容易一些,还是耗费了二分钟才完成。

    浩大工程完成以后,二人顺着河水淌流的方向看去,只见清澈的河水,如同一条玉带,笔直地向东流去,直到大海。

    在那海河二水交接之处。再没有过去的那种黄蓝分明,只是稍微让深蓝色的海水变得稍微清淡一些。

    可以看到的变化虽然很小,但是不可见的结果才是真正重要的。

    大河入海口。再也不会每年把成亿吨的泥沙倾入海中,再也不会把本来的深水良港瘀成毫无用途的海滩,再也不用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清除淤沙,以保证正常的水流和泄洪所需。

    从今以后,不管是出海还是入河的航运,都会畅行无阻,从发源地到入海口,从入海口到发源地,都可以直航。

    至于中游上游那些地势狭窄的峡谷地带。如何进行改良,是下一段时间的建设任务。而且相对来说,需要也没有那么紧迫。毕竟越往上游行进,那里的人烟越稀少,需求也就越少。

    顾继之、麦轲二人看到了焕然一新的大河,从上到下,宛如一条巨龙,横穿中华大地,为最富饶的地区提供丰富的水源,完全驯服。

    与此同时,灵犀一动给出新的数据。

    这条大河,从发源地到出海口,长度为四千一百三十六里,总体落差九里,平均每里的落差为三尺三寸,落差比例为千分之二。

    这些落差,主要是上游的那些地段造成的,麦轲已经心中有数,将来在几个关键段落再来几个“高峡出平湖”,就都解决问题了。

    扬子江上那个成功试验,让麦轲、顾继之对这个设想毫无压力。

    解决了大河主流,灵犀一动马上转移目标,全力对付那些支流。

    在解决这些支流的次序上,麦轲首先对准了那些把泥沙带入主流的罪魁祸首!

    第一个就是渭河!

    这条渭河,不但是最大的支流,而且带入主流的泥沙最多!

    在刚才重整大河河道的时候,渭河,以及所有的支流,进入主流的流量都被暂时停止,为的是在这个时候,杜绝任何泥沙的流入。

    渭河作为大河的第一大支流,发源于北地的鸟鼠山,由杉西桐关汇入大河。

    渭河全长一千六百三十六里,流域包括北地、土谷浑、杉西三个行省。

    渭河上游以及北岸泾河、洛河等支流,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

    渭河流域的东部为渭河平原区;西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

    汇入渭河的河流有葫芦河、清姜河、麦李河、石头河、泾河、洛河。

    虽然这条渭河是大河泥沙的罪魁祸首,但是它并非一年到头都是如此。

    渭河携带泥沙最猖獗的日期是夏天洪水季节。

    麦轲选的这个时候,具有天时优势,渭河的各个支流带入渭河的泥沙很少或者没有。

    比如泾河,现在的河水就是清澈透底,没有任何泥沙!

    “泾渭分明”,说得正好是这个时候的水质状态!

    如果是夏天,那就是“泾渭混同”了。

    那个时候泾河的泥沙,丝毫不比别的支流差。

    汲取治理河套平原的经验,麦轲请灵犀一动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加固河道,原则是水可以流,但是泥沙一粒都不能带走!

    为了加固河道,灵犀一动首先进行了一个分离动作,就是把现在河里的水,全部作为分离的对象,把其中的水和泥沙分离。

    不是马马虎虎的分离,而是完全彻底的分离!

    分离以后,水里再也没有一粒微尘,完全排除了土原素在其中的混杂。

    然后这些土,就去了他们该去的地方!

    土在水里,纯粹就是一个捣蛋分子,但是它自己单独存在,就异常宝贵,可以起到它们应该起到的作用,就是发挥它们被造物主设计出来的功能。

    现在,这里的土,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构成了河道的主体,别管是河底,还是河道两旁的河堤两岸,其本的构成元素都是土!

    但是,由于长年累月的这种水土混杂,职责不分,它们往往不能安分守己,而是松动稀软,擅离职守,有的竟然随波逐流,到处乱窜!

    灵犀一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让这些元素们各自归回自己的岗位,然后在那里扎根安家,不再流离!

    它把这些分离出来的土,啪的一声,嵌进了河底土层,然后施展大力,把它们挤压在一起,其密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

    这个程度,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它上面的水,不管水量多大,不管多长时间,都不能渗入其中一个水分子!

    除此以外,这种密度,还可抵抗任何自然灾害,比如地震、特大洪水冲击;还能抵抗任何人为的破坏,不管是人工挖,还是炸弹炸!

    第二件事情就是控制进入渭河的水源。

    这种控制就是控制大河主流的翻版,也就是从河源开始,不容许任何泥沙进入!

    其实,所有大河小溪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的起源是纯净无瑕的,所有杂质的掺入都是沿途所经之地造成的,这些因素多半都是人为的结果,或者因为人为的结果而使得事态严重。

    因此,这种控制的基本措施就是不要有人为污染!

    任何人如果非使用不可,就必须保证不给主流造成任何令河水质量下降的后果!

    不管是农业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工商业用水,都是一个原则!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麦轲和顾继之制定了一个原则,就是所有用水,也就是出去的水,都尽量不要回头,也就是不要再流回它们的来源!

    没有这样的直接的回转,就避免了它们把用水过程中的污染带回水流的源头,那里也就是大河主流。

    这样,这些被消费用的水,就必须经过大自然这个程序,回到他们原来的地方!

    到底中间经过了何等奇妙的程序,麦轲不知道,顾继之就更不知道了,等它们再回到水源的时候,已经基本上是纯洁无瑕了。

    至于它们也含有一些微量杂质,就不是二人现在要操心的了。

    做好了这一切,花费了大约三十秒时间,麦轲和顾继之心情大畅,高喝了一声:“开闸放水!”

    被憋了大约五分钟的渭河河水,一声欢呼,奔涌而出!

    渭水、河水,二水汇合,历史上第一次不分你我,一样的纯洁无瑕!

    而以前呢,二河相遇,没有最黄,只有更黄!

    再更黄的程度上,几乎任何时候,都是渭河胜出!

    这次二河不分彼此,一路高歌,向东奔流而去!

    把麦轲和顾继之的心也带走了!

    。
………………………………

第1076章 海洋陆地联欢(改)

    麦轲和顾继之联手合作,完成了第一条支流的改造,让一条带给大河最多泥沙的支流渭河,从此以后,再也不能为害,只能提供冰清玉洁的水源。

    改造以后的渭河,也是沿河四十多条支流,上千条溪流中第一个重新流入大河的河流,加入了大河新的生命。

    它的名字没有变,它的实质已经变了。

    麦轲既然做了,当然就要做得最好!麦轲出品,必然精品!

    而且这种精品,是按麦轲建立的天国的精品标准打造的精品。

    顾继之在规划这些支流、支流的支流的改造的时候,不但对现有的河流进行了充分改造,而且对整个流域的水源供给和用水需要,都有了现实的了解,现在趁这个机会,一并予以解决!

    当然,这些工作,不是顾继之一个人所能完成的,但是都在顾继之的指导之下、按照顾继之的要求完成的。

    具体操作人员,都是顾继之属下的专家,他们在此之前,都接受了顾继之交待的任务,负责一个具体的范围的调查。

    有人负责技术工作还不算,在麦轲的指导之下,他们还成立了一个所谓的“大河综合治理专家特遣小组”,综合管理这项工作。

    顾继之再扩展一步,给他们的任务是从头负责到底,首先是规划,其次是管理。

    不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拿他们试问!

    这样的特遣小组,还有很多,但是和大河这样的重要比肩的,就只有长江和珠江了。

    根据麦轲的规划,这大河的计划。是第一个付诸实施的,顾继之焉敢掉以轻心!

    因此,这条渭河。能够首先得以走出河口进入主流,说明现成的河流改造。主体工程已经完成。

    这这个基础上,就是增加这条支流全流域的服务功能了。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就是大河整体改造中的一个新的阶段——锦上添花!

    没有锦上添花,也算完成了基本任务,但是达不到麦轲的要求,这个要求就是一个字——完美!

    顾继之说:“那明明是两个字!难到你的数学老师是教体育的?”

    麦轲哈哈一笑,这顾继之也给带了坏了。怎么也学了一些后现代的东西?

    不过麦轲有自己的理由:“我是故意的!我看你什么东西都做得那么完美,凭我们的能力,也肯定做到完美无缺,决不走样,这样岂不是真的完美了?所以我就留点缺憾,故意漏出点破绽!你所有的水利工程都会保证同样的质量吧?”

    “那时当然!只能越来越好!凭我追求的精益求精,我怎么能越来越退步?”顾继之理所当然地说。

    果然被麦轲转移了话题。

    现在他们就把注意力放在了这些“花”的开放上面,就是把渭河的效果扩展到其它之流上面。

    灵犀一动现在正在泾河、洛河之间有条不紊地按计划施工。

    这里的洛河实际上是北洛河,是渭水的第二条最大的支流,名列第一条的。是泾河。

    在这两条最大的河流之间,以前有一些东西流向的小河、水溪,为两河之间的土地提供植物生长用水。以及其它用水。

    但是这些凌乱的随意而为的自然水源系统,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因此很多地方就成了“涝时涝死、旱时旱死”局面;甚至一边水患成灾,另一边却干旱缺水的奇怪现象。

    因为,水可以从别处流过来,从低处流过;而那些需要它们的庄稼却长在高岸上。

    这倒不能归罪于起初的大自然,因为没有人类始祖亚当的犯罪,天降甘霖可以满足各处的需要,就是地上的溪流,也都各司其职。不必人类自己去操心它们的运作。

    但是人类一犯罪,整个被造秩序被打乱。人不听神的了,其它本来应该为人所管辖的动物、植物、自然景物等等。也都不服从人的管辖了。

    外带人自己的蛮干,所以这些河水和植物等等就失去了和谐,再也不能靠自然调节正常运行了。

    麦轲现在通过灵犀一动要做的,就是完全抛弃原来那些毫无章法的自然水流系统,建立一个整齐划一的水网。

    东西两条从北往南流向的泾河和北渭河,成为这个区域水网的东西两端,二者中间,每隔二里就是一道水流。

    在一百里地的长度上,共计开出了五十道横向水流,第一道是由西往东流,第二道必定是由东往西流,所有的水流都是如此,间隔开东西分流。

    这样就保证了出了消耗掉的水量,两条河的水量保持均衡。

    所有这些横流的水道,麦轲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和那些主流和支流是一样的;因此,他们的质量也是一样。

    沿途所经过的地区,得到了充足的水源供应,但是没有一粒泥沙水中!

    解决了中间的水道,接着又建成了两条支流外侧的供水系统。

    如果没有同样的河流,那么水道的外端就连结起来,成为一条与现有支流平行的新开支流!

    用这种方法,一直把一个地区的所有需要全部解决!

    完成了渭河流域水网建设以后,麦轲和顾继之,又对水网的质量、目的的实现作了一个全面的检查,和自己原来的设计目的作一比较,看是否那些地方需要改进。

    等到检查完毕,二人发现这个改造成果和期待的一样,增加了一个涵盖所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