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大艺术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巅峰大艺术家-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了不引人注目,马大宽故意买了一套当地农民穿的外套,看起来比较土气。

  估计这位是把马大宽当成献宝的农民了,所以凑上来就是那一套说辞。

  不过,马大宽也是有想法的,他是想跟这人多摸些情报。

  于是马大宽冲那人笑了笑说:“我是有件东西,是一件玉璧,是我亲戚种地的时候从土里挖出来的,刚才问了下文物局,那里给钱太低,我不打算卖了……”

  那人一听,眼睛就是一亮,玉璧可是古人祭天的神器,而且还有一句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啊!

  那人连忙说:“小兄弟,前面有个小饭馆,咱们吃点儿东西,那里的羊汤非常不错,热乎乎的,冬天喝羊汤,绝对补啊,咱们一边吃一边聊怎么样啊?”

  听这人一说,马大宽舔了舔嘴唇,装出一副馋猫像,说:“那好那好,我要多放辣椒油。”

  马大宽推着车子,跟着那人来到一处小饭店,这小饭馆里的老板应该跟这人特别熟,一见面,就喊那人王二。

  王二果然点了两碗热腾腾的羊汤,上面飘着一层辣椒油,还撒了好多香葱和香菜。

  羊汤一上桌,即便是假装的,马大宽的口水也快流出来了,这羊汤实在是太刺激食欲了。

  王二似乎也是饿了,要了两个馍馍,掰碎了泡在羊汤里。

  等吃完了,王二才对马大宽说:“怎么样,羊汤的味道不错吧?”

  马大宽点点头说:“不错不错。”

  “饭也吃了,怎么样,小兄弟,你该拿出你的东西给老哥我看一看了吧?”

  “嗯,好吧。”

  马大宽擦了擦手上的油,慢慢从怀里拿出一个报纸团,里面包着的是那块玉璧,不是特别大,太大了不好带在身上,直径大约是16厘米上下,中间有个圆形的孔。

  王二一看,就要上手去碰,马大宽连忙拦住了说:“哎哎哎,我放在桌上你再看,你这样毛手毛脚,要是摔了算谁的?”

  “好好好,你放在桌上……”

  马大宽放在桌面上,王二把碗推开,把报纸慢慢打开,里面就露出了一个略有沁色的白色的玉璧。

  质地很温润,器形很古朴,反正,这是师行剪大人物亲手选的东西,连马大宽的眼力都很难鉴定其真伪,更何况一个王二了。

  “哎呀,这东西吧……”王二转了转眼珠说,“这东西虽然是不错,可是,表面有些黄土,估计也洗不掉了,这就不值钱了,既然咱们遇到,我也不能让你亏了,我出500块钱,你看哥哥我够厚道了吧?”

  马大宽一听这王二的口气,就知道,这家伙是想忽悠马大宽了,挑出些毛病来,想要把这玉璧给骗走了。

  马大宽二话没说,把玉璧包起来,起身就要走。

  王二连忙又拉着马大宽的袖子说:“哎呀呀,你这个小兄弟,买卖是需要谈的吗,你这么着急干啥哩!”

  “没什么好谈,王老哥,你根本也不是内行人,那玉璧上面土黄色的是沁色,你这点儿尝试都不懂,你还跟我谈什么?”

  “嘿……嘿嘿,”王二笑了笑,“哎呀,我当然知道那是沁色了,还是土沁,只是我怕说的太专业,小兄弟你听不懂吗?”

  “那你出的这个价格,也完全不靠谱儿……”

  “嗯,这样吧,你先坐下,让我想想,”王二把马大宽按在凳子上,“要不这样,小兄弟,你打算要卖多少钱呢?”

  至于要开价多少钱,这里面有讲究,如果开价太高,王二或许会觉察出,马大宽并没有想要买东西的诚意,如果开价太低,那么王二直接把东西买走了,那后面关于仓井先生的事情还怎么打探。

  所以,这个价格,必须要开得不能太贵而且也让王二买不起,却还让王二有想买的**,这个价格才最合适。

  马大宽想了一会儿,没说话,只是伸出两根手指头。

 


第195章:王大和王二

  就这么,二人离开了羊汤馆子,要去的地方还比较远,王二干脆骑上自行车,马大宽坐在车后座上,两个人摇摇晃晃的朝着一个方向骑去。

  大约骑了30分钟,马大宽心里有些毛了,因为周围的景物越来越荒僻,难不成,这王二买不起玉璧,还要图财害命不成?

  心里有这么一个想法,马大宽就害怕了,抬眼往远处看,也不知道那个老刑侦崔红涛是不是一直跟在他们后面。

  可惜,看了半天,哪儿有什么人的影子。

  这个所谓的神枪手,也不知道藏在哪儿了,都看不见人,就算有危险,拿枪能打这么远吗?

  真是不靠谱,谁也靠不住,还是要靠自己啊!

  马大宽双脚一跳,一下子就从自行车上跳了下来。

  王二控制着车把,好悬没摔倒,他停下车,回头问道:“还没到了,你下来做什么?”

  “我……我不去了……”

  “这就到了,你咋不去了……”

  “我又不认识你,这地方越来越荒凉,谁知道你想要做什么?”

  “哎呀,我是买东西,我又不是抢东西,你害怕什么,”王二指着前面说,“就在前面,有个农场,我本家的一个大哥在那里,他比我有钱,我带你去问问他……”

  “是吗,大概还要走多远?”

  “就在前面,你过来看看,都已经看见墙头了吗?”

  马大宽紧走几步,抬头一看,果然,前面有个围墙,看着挺像是一座农场,而且,农场的墙上还写着好多大字,什么少生孩子多种树之类的,似乎不像是什么贼窝。

  马大宽这才呼出一口气,继续跟王二走,到了农场的门口,进了院子。

  那院子特别大,里面有很多正在晾晒的粮食,还有很多农具,比如收割机之类的,大概,这里是一个租农具的地方。

  王二回头对马大宽说:“你等我一会儿,我看看我哥在了没,千万别乱走啊!”

  马大宽点点头,王二就跑着进了一个大屋子里,没多会儿,又跑出来,招呼马大宽说:“进来吧!”

  屋里正坐着一个人,是个瘦子,特别黑,看着并不像什么懂古玩的人。

  那黑瘦子上下打量着马大宽,问:“听王二说,你手里有件玉璧,你想出手,拿出来给我看看吧?”

  那人说了之后,马大宽只是站着,根本没动,这地方只有马大宽一个人,万一把东西拿出来,别说卖钱了,就是抢走了,他也没地方含冤屈。

  王二推了马大宽一下,说:“嘿,让你拿出来看看,赶快啊!”

  那人见马大宽有些犹豫不决,笑了笑说:“小兄弟,你别紧张,你可以打听一下,我王大做事一向是很规矩的,只要你的东西好,我肯定出的钱比文物局的高,我们是收东西,不是抢东西,有钱大家赚,以后,你有什么好东西不是还能往我这里送吗?”

  这个自称王大的人,说完了,就直直地盯着马大宽,眼睛一下也没眨。

  事到如今,也只能是悉听尊便了,于是,马大宽就把玉璧给拿了出来,凑到那个人的面前,王大把桌上的茶碗推开,把玉璧放在桌上,看了好半天。

  “你打算要多少钱呢?”王大问。

  “两万块钱。”马大宽说。

  “你说的这个价格有点儿高了……”

  “价格高与不高我也没办法,”马大宽说,“反正,我家里就缺这两万块钱办事,少了这个数,我们家的事情就办不成,我也就不卖了,你也别跟我讨价还价了……”

  王大站起来,绕着桌子走了一圈,然后又低头看了看那玉璧,他才说:“你看这样好不好,我把消息放出去,明天,在这里,要开一场拍卖会,谁出价高,咱就卖给谁,如果东西真好,没准儿,还能超出2万块钱呢?”

  王大说完这句话,马大宽想了半天才弄明白,原来,这个王大的意思是,想找几个客户来,看看这件玉璧,让那些有能力的卖家出价,不管出多少,反正这东西也不是他自己的,这就好比画廊里代卖的艺术品,不管怎么说,这个王大都是稳赚不赔的。

  哎呀,这王大看着就是一个山野村夫,看来人不可貌相,脑袋还真是挺好使的。

  不过,马大宽又一想,这样更好,王大放出风去,很可能会多招来几个大买家,保不齐,这里面,就有他要找的仓井先生。

  马大宽同意后,王大给他找了个住的地方,条件比小旅馆强多了,不过,就是不让出门,好像给软禁了起来。

  就这么过了一天,第二天下午,王大开了一辆小面包车,带着马大宽去了县里唯一的一座宾馆。

  在车上,马大宽曾经悄悄地问过王大,问他知不知道一个叫做仓井先生的人?

  没想到这么一问,王大居然说,有个收获的买主,他们都叫那人仓井老板,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人?

  


第196章:出土的石碑

  私下里买卖古代文物,难道民不举报官不举,就能由着性子来,这不是犯法的吗?

  也许,王大看出了马大宽的疑惑和紧张,王大就把嘴巴凑到马大宽的耳边,王大淡淡地说:“没事儿,县里的领导是我大伯……”

  马大宽明白,王二为什么那么信任王大了,在这种小地方,做个小官可不得了,原来这位王大是个“衙内”啊?

  据说,在一些小地方,当地为了解决财政问题,都纷纷寻找出路,默许有关系的文物贩子倒卖一些不太显眼的文物。

  就在这时候,从后门开进来了一辆小货车,车斗里竖着一尊石龟驼碑,底座都用钢索固定好,碑面已经擦干净了,黑底白字刻着一排排小字。

  其实,对古文化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那不是什么石龟,名字叫做赑屃。

  龙生九子,赑屃算其中一个,那是有龙种的怪兽。

  赑屃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传说赑屃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

  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赑屃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赑屃治水的功迹,叫赑屃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

  虽然赑屃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其实很好分辨,赑屃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牙齿。

  刚才那个拍卖主持人,干脆就跳上了小货车的车斗里,大声对下面的人说,拍卖现在开始。

  话音刚落,院子的大门忽然打开了,从外头走进来三个男人,里面的人都是一惊,大家纷纷地回头去看。

  这个拍卖会严格来说是不合法的,如果被捅出去,很多人都会被牵连进去,门口有人守着,很森严,闲杂人等是不能随便进来的。

  三个人,两个在后,一个走在前边,打头的这个男人,步伐轻轻松松,好多人还都纷纷过来打招呼,这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打头的这男的大约40多岁的样子,国字脸,眉毛特别长,唇下留着一撮横须,戴着一副无框的眼镜,看着挺有文化的,就是脸色有点苍白。

  这人一进来,眼睛就直勾勾地盯着那石碑上看,似乎,是冲着这石碑来的。

  “嘿……”王大把马大宽叫过去,指着那男子说,“看见没,他就是那位仓井老板……”

  马大宽听了大吃一惊,原来那个男人就是仓井老板,难道,他是为了这块石碑而来?!

  仓井老板似乎在这里的地位不低,一进来,所有人都自动让开一条道。

  负责拍卖的人也赶紧迎过来说:“哎呦,您也来竞价,早知道,我就干脆直接给您送过去了……”

  仓井老板点点头说:“嗯,现在可以开始了……”

  由主持人安排,很多买家拿出自己的拍品,看着似乎都是从地里抛出来的东西,很多都是残破的,不过,价格也很低。

  普遍的起拍价都是在几百元,上千的很少,只有马大宽这件玉璧开价2万,显得有些扎眼。

  一轮竞拍下来,悲催的是,居然没有一个人竞拍王大上拍的这件玉璧,气得王大双眼暴突,还准备跟马大宽商量商量,是不是可以降价销售。

  这时,就到了竞拍那石碑的时候了,这件石碑,虽然底价才开了5千,不过,喊价的人十分踊跃,很快,就飙升到了8万元,要说这东西,保存的这么完好,也值这个价格。

  喊道了8万元之后,就没人再出价了,有些冷场,不过,令马大宽奇怪的是,那位牛皮哄哄的仓井老板,居然一次价都没喊,那他来这里做什么呢?

  就在那主持人拍板儿的时候,仓井老板终于开口了,他喊了一声:“我出10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