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大艺术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巅峰大艺术家-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葛大业人家是老演员了,一听就明白了,所以,路导演只说了一遍,葛大业就去一边准备了,然后,路导演又开始跟群众演员说戏。

  路导演对马大宽他们四个人说:“一会儿,葛大业或许会拉住你们其中一个,问你们看没看见他们家的小狗,你们就摇头说不知道,或者说没看见,就行了,就这么简单,懂了吗?”

  赵鹏飞和刘俊瑶纷纷点头,丁秋峰却问路导演说:“导演啊,如果男主角问到我,我能按照当时的情况加一两句台词吗?”

  路导演点点头说:“可以啊,只要符合当时的气氛,就没问题。”

  丁秋峰也点头说:“行,我明白了。”

  然后,路导演又让人在路面洒了一些水,好像是刚才下过雨一样,因为路面潮湿,拍出来的画面会好看很多。

  就这样,路导演自认为自己已经把话都说透彻了,大喊了一声各就各位,准备开机了……

  这条小街是比较窄的,因为群众演员不够用,所以,剧组里面的人也乔装改扮了一下,在路边走来走去,就是为了显得人多吗?

  按照导演的指挥,马大宽需要骑着一辆自行车从葛大业身边经过,因为葛大业心里着急,险些跟自行车撞在一起,骑车的人晃了几下车把,然后骑过去。

  出了镜头之后,马大宽会把自行车交给另外一个群众演员,那人再骑上,再次进入画面,而马大宽也会继续朝回走,再一次从镜头上经过,一个近景一个远景,观众在观看的时候是分辨不出来的。

  

第155章:剧组的盒饭真好吃


  路导演立刻一脸黑线,他做导演很多年,什么样奇葩的演员都见过,也是不愿意多说什么,于是就告诉丁秋峰说:“你呀不要管那么多细节,待会儿再拍一遍,你就说三个字,不知道,听懂了吗?”

  丁秋峰却不服气地说:“我说导演,你这样拍戏不够严谨啊!”

  路导演忍了忍没开骂,因为他知道,这几个人是马大宽带来的,那是留了面子的。

  路导演强逼着自己露出了一个笑容,说:“作为一个群众演员,要服从命令听指挥,你就按我说的演,好不好啊?”

  丁秋峰只好点点头说:“好吧,我保留意见而已。”

  路导演对全体人员说:“大家准备了,再来一次,预备,开始……”

  结果,这第二次拍摄,问题依旧出在了丁秋峰的身上。

  这一次,丁秋峰的确是说不知道,然而,丁秋峰嘴里说的是不知道,脑袋确是点头的。

  路导演大声喊停,对着丁秋峰说:“我说你这人会不会撒谎呢?你嘴里说不知道,干嘛要点头,你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柳炎赶快跑过来劝解说:“哎呀,演员经验不足,导演您老人家别生气,再来一条吧……”

  路导演把葛大业招呼过来说:“你干脆别问他了,换个人问,懂吗?”

  葛大业点点头,诡秘地一笑说:“知道了。”

  第三遍开拍了,几个群众演员根据自己的位置在镜头前走过,只不过,这一次,葛大业从丁秋峰身边走过的时候,始终是低着头,因为导演说了,还是不要招惹丁秋峰这个棒槌。

  可是,令所有人都没想到,虽然葛大业想悄悄从丁秋峰身边擦过,可是却被丁秋峰一把抓住了,丁秋峰问葛大业说:“哎呀,你怎么不问我问题,是不是忘词儿了……”

  当丁秋峰这么一说,路导演几乎从导演椅上掉了下去,他这是彻底忍不住了,抓着自己的头发喊道:“换人换人,赶快给我换人啊!!!”

  柳炎看了一眼马大宽,此刻的马大宽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毕竟丁秋峰是他带来的人。

  马大宽把自行车靠在一棵大树上,就朝着丁秋峰跑了过去,好一通安抚,终于,把自行车给了丁秋峰,让他骑自行车,这样也就没了说话的机会了。

  这已经是第四遍了,路导演喊:“各就各位啊,再来一次!”

  葛大业也很无语,这么一个简单的镜头居然拍了四次,可是他绝对想不到,这个镜头这一次也不一定能拍成功。

  因为丁秋峰骑着自行车,这一次没有说台词的机会,所以前半部分顺利通过,这一次,葛大业拉住了一个人,正是迎面走来的刘俊瑶,葛大业就问:“你有没有看见一只小狗呢?”

  刘俊瑶还是比较淡定了,他摇摇头,说:“没看见啊!”

  这都没问题,可是,就在这时,刘俊瑶突然把脸转向了摄像机的镜头,并且还做出了一个微笑。

  说实话,刘俊瑶长得挺帅的,这一个微笑也很帅,可是,看镜头是路人甲的大忌,立刻,陆导演又发出了一声雷鸣般的大叫。

  “这都哪儿招来的奇葩,看镜头干什么,你以为你自己很帅吗?”陆导演盯着柳炎说,“这种基本常识,难道你就没告诉他们吗?”

  马大宽朝着刘俊瑶跑了过去,说:“哎呀,你看镜头干嘛?”

  刘俊瑶说:“我当然要看镜头了,要不然,观众怎么能看见我这张帅脸呢?”

  马大宽和柳炎一起很无语,马大宽对柳炎说:“不好意思啊,要不我这几个同学都撤下来吧,看来他们不是干这行的材料……”

  柳炎叹口气说:“那怎么行,现在群众演员人手不足啊!”

  这时候,送餐车开到了,一看时间,都到了中午,该吃饭了。

  柳炎只好让剧组的人都休息一下,大家先吃饭,吃了饭再继续。

  说这些话的时候,柳炎一直都陪着笑脸,马大宽觉得,干这行还真挺不容易的。

  大家开始站在餐车前面领盒饭,赵鹏飞对于吃饭那是相当的积极,排在第一排,抢着给大家领盒饭。

  路导演经过餐车的时候,死死地瞪了几个人一眼,低声说:“演戏不行,吃饭倒是很踊跃……”

  赵鹏飞听见了,想要反驳几句,被马大宽拦住了,这不怪人家导演不高兴,的确是他带来的人演技也太差劲儿了。

  吃了中午的盒饭,休息了半个小时,继续拍摄之前那个镜头。

  路导演本来打算,这个镜头最多花费1个小时就拍完,没想到,一直拍到了下午5点,才算是满意收工了。

  好在拍电视电影用的不是胶片而是数码硬盘,要不然,这一下午拍下来,胶片都不知道要报废多少卷了。

  

第156章:郑钱打眼了


  秋天到了,天气越来越是凉爽,来古文化街游玩的客人也特别多,尤其是在周末。

  不过,组团来旅游的客人,进古玩店一般是只看不买,在店里乱瞧乱摸,这样的客人非常烦人。

  李槐树和老顾干脆把店门虚掩上了,坐在里面喝茶聊天,门上留了一条缝隙,只要是常客或者老客户,依旧可以进来,并不妨碍做生意。

  这一天又是周末,下午,作璞轩里来了一个客人,应该说是同行。

  此人的名字叫做郑钱,就是在新店开张的时候,那个来店里找茬儿的郑钱。

  郑钱戴着一副圆眼镜,依旧是穿着流里流气,有种二货的感觉。

  李槐树和老顾一看到这个人又来了,就是气不打一处来,老顾就问:“哎呦,今天是什么风把郑老板给吹来了啊?”

  李槐树也冷冷地说:“是啊,郑老板,你不是又来踢馆吧,怎么这一次,就一个人来呀?”

  郑钱听出了二人的挖苦,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嘿嘿,熟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咱们不打不相识吗?”

  李槐树说:“那么,听这话里的意思,郑老板今天是有事儿?”

  郑钱说:“是啊,有点儿事情,想要请你们店里的马老板给帮忙掌掌眼,不瞒二位,我上礼拜,收了几件瓷器,都是国外回流的瓷器,证书上都盖着火印和国外的交易证明,我看着流传有序,东西也都不错,我就买下了一些,可是,拿回店里,好几个店铺的掌柜看了,都说那几件瓷器不真,是高仿瓷,我这心里不踏实,也拿不准,所以,我很想请你们马老板,不,马老师,上我店里给看一看,不知道马老师在没在店里呢?”

  马大宽的确在店里,正在2楼画画呢,听楼下一吵吵,已经从小楼梯上往下走。

  说实话,对于郑钱这个人,马大宽是从心里比较讨厌的,不单是长得丑,而且穿的衣服也那么难看,非常没有品味的一个人。

  但是,既然人家郑钱厚着脸皮来店里求助,为了与其他店铺和谐相处,马大宽也不好拒绝。

  “郑老板,关于瓷器的事情,我也不是太熟悉,”马大宽走下楼说,“我可以去你店里看看,也不一定就能看出问题来。”

  “马老师水平高,整条街上的人都知道,你就别谦虚了……”

  说着,马大宽就跟郑钱出了作璞轩的门,朝着郑钱的小店里走,后面还跟着李槐树,也许是一起去看热闹。

  很快,三个人就来到了郑钱的店铺,柜台上,已经摆着几件瓷罐和瓷碗,旁边还有一个放大镜。

  看这阵势,大概是刚才郑钱一直都在研究这几件东西,结果拿不准,心里着急,没办法,就只好厚着脸皮去找高人了。

  马大宽不用放大镜,因为这几件瓷器一看就不真。

  不过,这类高仿瓷有个特点,属于回流物品,都是当年,我们的店主忽悠老外买走的,结果,这些瓷器在外国待了几年,又被我们国内的一些有钱的烧包,千里迢迢奔国外又把那些个假货倒腾回来了,弄张发票,过海关时戳上一个火印,这似乎就表示流传有序了。

  这些假货回国以后,偏偏有一些拍卖公司对国内老百姓手里的宝贝挑三拣四嗤之以鼻,可一见着火印和国外交易证明就如获至宝,拿着就拍,而且还十拍九成交。

  尤其是最近一两年,这类所谓“海归”的瓷器,还在市场上非常抢手。

  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售假,在当时,还有一些人专门倒腾这个,比如韩国和岛国的文物贩子,从我们国家买了一些工艺品或者赝品,带到国外转一圈儿又卖给我们自己人。

  不过,在当时,这种骗术属于新鲜事物,很多人都不了解,连古玩店的店主都不了解,比如郑钱不就上了当了,以为国外回来的必定都是老东西。

  要不是马大宽以前开古玩店经历过这类事情,或许他也看不懂里面的门道。

  记得在很多年之后,马大宽看过一张报纸,上面说的是2006年的事情,这段话写的是一位景德镇的瓷器贩子的亲口述说。

  瓷器贩子说,当年有三家颇具名头的拍卖公司高价拍出的5件海归的清代官窑瓷器,这5件都是出自他的手,都是他亲手做的高仿品。

  直到这个秘密被公开了,这类的海归骗术,才逐渐的被人发觉,也慢慢的退出了古玩市场。

  不过,现在才是2002年,谁也还都不懂这其中的门道。

  马大宽也是好心,就把自己知道的事情跟郑钱说了一说,郑钱立刻茅塞顿开,看马大宽的眼神也变了,有些崇拜的意思。

  “哎呀,郑老板,你不要那么看着我好不好?”马大宽谦虚地摆摆手。

  “马老板,以前是我的不对,被人给利用了,被别人当了枪使,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追悔莫及啊!”

  听郑钱这么说,看来是有求和的意思,做生意,当然要和气生财吗,何况还是同一条街上的店铺。

  

第157章:红色胎记的男人


  话说郑钱他爷爷卖羊肉的那时候,当时沈阳道这地方还没有形成正规的旧货市场,只有一溜破烂摊子。

  每天天不亮,老郑就蹬三轮车拉着羊肉来到这里时,老远就能看得见人影晃动,悄无声息,手电光忽闪忽闪的,跟鬼影一样。

  稀奇的是,只要天一见亮,人影就全都没了。

  有这么一回,是个夏天,天气热,出门的人不多,老郑的买卖也不好做,一直站到下午快收摊的时候,老郑的车上还剩下5斤羊肉没卖完。

  天热,家里没有冷气和冰柜,老郑挺着急,大声吆喝着,准备把剩下的5斤羊肉半价处理了,赶紧回家。

  老郑喊了半天还是没多少动静,他正想着收摊,却见一个人抱着一只旧蛇皮袋子匆匆赶过来。

  那人对老郑说:“大哥啊,俺用这幅古画换你两斤猪肉成吗?”

  老郑苦笑一下,也没生气,就说:“老乡啊,我这卖的是羊肉,您看清楚了再问行吗?”

  那人说:“羊肉也成啊,俺媳妇儿今天上午生了娃,咱得把画卖了,弄点肉回去给她熬点儿肉汤喝不是吗?”

  “哎呦,那恭喜你啊!”

  “大哥,俺这画是爷爷辈传下来的,您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