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大艺术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巅峰大艺术家-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别着急,我倒是有一个办法……”诺娃笑了笑说。

  “什么办法?!”

  “很简单,那你就把这个盒子重新盖上,然后,把盒盖上的拼图重新打乱,然后告诉那个胡哥,说是你没打开,这不就可以混过去了吗?”

  “是啊!”马大宽一拍脑袋说,“我怎么没想到,看来你还是挺聪明的。”

  “当然啦,人家一直以来都是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吗?”

  接下来,把乾坤宝盒重新盖上,又把上面的拼图机关故意打乱了,恢复到以前的那个样子,二人这才呼出一口气。

  马大宽心想,但愿,这样可以骗过胡哥,把这件事情平安的度过去……

  乾坤宝盒的事情先放下不提,诺娃继续回去补习功课,马大宽这边也继续上课。

  话说,这一天,电视台主持人柳炎给马大宽打了一电话,说是上次一起拍摄的那部淘宝趣事的节目片已经剪辑完成,并且在电视台播出了,反向十分强烈。

  所以,这天晚上,柳炎和电视台剧组的负责人在水晶大饭店举行庆功宴,马大宽是该片故事的主笔,当然要请来参加这次饭局。

  马大宽也很喜欢结交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以便以后拍电影会用的着,于是他就没有推辞。

  到了水晶大饭店后,马大宽看见,柳炎身边还站着一个男人,还是一个熟人,那人不就是自己的校友董德全吗?

  马大宽跟二人握了握手,对美女主持人说:“柳炎老师,没想到董老师也来了啊?”

  柳炎笑了笑说:“看来你们都认识啊,那我就不用多介绍了,走,我们进去吧!”

  柳炎轻车熟路地带着马大宽走进一个十分高端的大包间里,桌面十分的巨大,还配备了大平板电视和点唱机。

  屋里还坐着一些人,有几个看着面熟,应该都是电视台剧组的,柳炎介绍了好半天,什么李主任王编辑之类的,马大宽一个都没有记住。

  不过,居中的位置,却空出了一个座位。

  柳炎解释说,那个座位是给师行剪准备的,但是师老很忙的,能不能来,也未可知。

  师行剪毕竟身份比较高,估计这种饭局他是不会参与的,那老头儿不来更好,如果师行剪坐在这里,大家也会显得更加拘束。

  点菜的时候,柳炎说,最近几天,水晶大饭店里来了一位大厨,是从京城全聚德请来的。

  于是这次点的都是全聚德比较拿手的菜系,比如凉拌水鸭肝、芥末鸭掌、酱鸭胗,这几个是凉菜。

  热菜就要雀巢鸭宝、火燎鸭心、清炒芥兰、蝴蝶鱼片,外加烤鸭两只……

  喝酒的人开始互相满酒,由于马大宽提前跟柳炎打过招呼,说是自己酒精过敏,所以,并没有人给马大宽倒酒。

  这顿饭吃的还是比较和洽的,席间,董德全就说起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

  

第148章:狗咬吕洞宾


  为此,电视台特意请来了瓷器专家,鉴定出了那家人的瓷瓶是件古董,可是,那家人却私自找了个买家,把东西给卖了。

  卖东西的时候,那家人是瞒着电视台和董德全的,结果,电视台和董德全都白忙了一场,真是可气。

  马大宽听到这里,叹口气说:“哎,真是挺气人的。”

  说到这里,柳炎接过了话头,又说:“更可气的我还没说呢?”

  马大宽迷惑地问:“怎么,这事儿还没完?”

  柳炎说:“不是没完,是没完没了,那家人并不知道那元青花的价值,其实,董老师联系拍卖公司之后,拍卖公司给出的价格是起拍价20万人民币,结果,那家人心急,居然才卖了2万就出手了,这之间相差了10倍的价格,10倍啊,那家人急了,居然反咬电视台一口……”

  柳炎越说越是气愤,马大宽也越听越糊涂了,那个元青花瓷瓶的主人自己找了买家,私下里把罐子出手了,怎么还能反咬电视台一口呢?

  也许是因为生气,好半天,柳炎才解释明白。

  原来,那家人认为是电视台的人走漏了风声,见他家里出现了宝贝,然后派了一个人乔装改扮,花言巧语的上门收走了那件元青花,当然是2万块钱低价收走了,结果人家拍卖公司要给20万,所以,那家人觉得,这都是电视台内部的人再搞鬼……

  听到这里,马大宽转了转眼珠,似乎这么猜测也有根据,如果不是电视台内部的人把消息传出去,别人也不会知道那人家里藏着一个元青花啊?

  马大宽就问柳炎说:“那么,到底是不是电视台有人泄密呢?”

  柳炎叹口气说:“泄密的事情我也不知道,不过,我保证我没有对外人说过这件事,就算有,那家人完全可以不卖,难道还能有人抢他家的瓷瓶吗?”

  董德全说:“就是啊,还是那家人眼皮子浅,不识货。”

  “这里面也没我1分钱的好处,早知道这么麻烦,我何必管这件事呢?”柳炎叹口气说,“唉,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啊!”

  饭桌上有个人说,那个元青花的主人,最近几天,几乎天天到电视台门口大吵大闹,还请了律师要跟电视台打官司,反正,这件事搞的很麻烦。

  说到了这个话题,其他几位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也都神色暗淡了下来,似乎很难缠,饭桌上,气氛一下子显得有些压抑了。

  为了缓和一下饭桌上的气氛,马大宽就笑了笑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句话说得好,但是,谁知道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这还不好解释吗?”有一个工作人员说。

  “哦,那你给解释一下吧?”董德全也是没话找话,也是为了缓和一下气氛。

  “不就是……是……那个吕洞宾,他养了一条狗,这只狗后来对他变了心,还把他给咬了,所以留下一句俗话,人们常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哈哈,我说得对吧?!”

  很多人都笑了,的确,被那人这么一解释,的确是缓和了饭桌上的气氛。

  马大宽就说:“其实,‘狗咬吕洞宾’,是‘苟杳吕洞宾’的讹变,以讹传讹,苟杳和狗咬,根本不是一样的两个字……”

  “啊,是吗,这我还是头回听说……”一个人笑着问。

  “既然马老师有兴致,那就给我们讲讲怎么样呢?”柳炎也露出了笑容,对马大宽说。

  “行,那我就瞎讲讲,大家就当是听个故事吧……”

  狗咬吕洞宾,这句话,人们经常会挂在嘴边上说,但是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

  于是,马大宽就讲起了这么一个故事——

  原来,“苟杳”不是“狗咬”,苟杳是个人名,还跟吕洞宾是同乡。

  苟杳少年家贫,跟吕洞宾拜为兄弟,吕洞宾经常接济他,后来,又把苟杳接到家里攻读“四书五经”,以求考取功名。

  有一天,吕洞宾的一位姓林的朋友来串门,见苟杳长得仪表堂堂,便想把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他。

  可是这件亲事吕洞宾不太高兴,谁不喜欢漂亮女人,吕洞宾虽然以后成了仙,但是本性不用解释,那就是好色,而且是相当的好色啊!

  苟杳知道吕洞宾不同意,动了个心眼儿,反过来让吕洞宾当媒人给自己去说亲。

  吕洞宾也没办法,对苟杳说,我给你当媒人也行,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先让这位林妹妹陪我3天。

  这种事儿,一般的男人恐怕是不会答应的,可苟杳却说行,还真让林妹妹陪吕洞宾待了三天。

  三天过后,苟杳见了林妹妹,林妹妹抹着眼泪说,你为什么这三天都是天黑了才来,而且来了就知道埋头看书,也不理我,天亮以后,扭脸就走,让我独守空床呢?

  苟杳这才知道,原来吕洞宾是以此告诫自己,不要因为找了个漂亮媳妇,而耽误了读书,毁了前程。

  于是,苟杳发愤读书,终于考取了功名,做了大官儿。

  一晃过去了10年,吕洞宾他们家着了一把大火,一下子遭了难。

  吕洞宾去找苟杳求助,谁知道苟杳把吕洞宾留在家中,天天好吃好喝儿地伺候着,就是不提资助的事儿。

  

第149章:武则天的脸


  饭桌上的人一看到师行剪大人物居然还真来了,将至就是空降,立刻纷纷站了起来,赶紧向师行剪问好。

  师行剪朝着大家挥挥手,说:“大家继续,我来也不是吃饭的,而是想找一个人……”

  这么一说,师行剪的手指头就指在了马大宽的身上。

  师行剪对着马大宽说:“小马啊,你跟我出来,老夫有话要跟你聊一下……”

  马大宽稍微愣了一下,随即就想了起来,师行剪找自己,大概还是那尊玉佛的事情。

  于是,马大宽跟柳炎和董德全打个招呼,就跟师行剪走了出去,离开了这个包间。

  师行剪在这酒店里已经包了一个小客房,于是二人就坐在客房里,开始了谈话。

  “小马啊,上次咱们在那小楼底下,发现了一尊玉佛,”师行剪抬起眼睛认真地看了马大宽一眼,才说,“在当时,我就已经看出来,你的表情有些不自然,你是不是看出了什么问题,但是当时人多嘴杂,你也没办法说,现在,你是不是可以告诉我了呢?”

  “不瞒师馆长,的确,我有了一些发现……”马大宽稳稳地回答,然后狡黠一笑说。

  “是吗,那你就说一说吗?”

  “说一说也是可以,不过,师馆长,有些事情能说,有些事情不能说,您不能刨根问底……”

  “嗯?小马,你是什么意思呢?”

  “没什么意思,就是这个消息的来源,您最好别问。”

  “行,那么,我倒要听听你能说出什么来?”

  接着,马大宽就把自己根据那玉佛的切口过于平滑,而后又从胡哥嘴里得知刘一铲的事情,告诉给了师行剪。

  当然了,胡哥这个人,和胡哥的身份,马大宽都没有说。

  果然,听了这些之后,师行剪皱起了眉毛,一上来就问:“刘一铲的事情,是谁告诉你的?!”

  马大宽什么也没说,只是看着师行剪,淡淡地笑了。

  师行剪这才恍然大悟,点点头说:“行了,既然你不愿意说,那我也不问了,不过,你说的这个刘一铲,不是一个故事那么简单,刘一铲只是一个绰号,这个人,是的的确确存在过的……”

  “哦,那么师馆长,看来您也听说过这个人吗?!”

  师行剪毕竟是市里博物馆的老馆长,年纪也大了,知道的事情肯定要比马大宽要多得多,即便马大宽二度为人经验丰富,那也跟一个活了70多年的老专家比不了。

  然后,师行剪就简单地说了一下当初的那段历史和往事:

  众所周知,岛国人十分迷恋天朝的文物,也喜欢收藏,伪满时期,岛国人组织了一次行动,名称叫做“支那古迹保护行动”,大致的意思是,到各处有古迹的地方去保护和修复。

  当然,这都是套话,修复是假,盗掘才是真的。

  那时候,古迹保护行动的负责人,是岛国人,但是不熟悉华夏的地理、民俗和风物,只好在当地雇佣了几名向导。

  虽说是向导,那也都是身怀绝学的人,都是有本事的人,要不然,岛国人也不会花这个钱,他们多精明啊?

  向导之中,有一个人,绰号就是叫做刘一铲……

  “原来是这样,”马大宽摸着下巴,“看来,传闻刘一铲犯案后,东渡到了岛国,这并不是瞎说,因为他们之间有过合作?”

  “在当时,这个所谓的保护行动,借着保护文物的名义,真的是盗走了我们不少好东西,后来被政府发觉了,刘一铲被定性为汉奸卖国贼,政府准备枪毙了这个刘一铲,可是,这人十分的狡猾,巡警队始终也没有捉到这个人,再说那时候,国人四面受敌,生死存亡之际,文物丢失这种事,根本顾不过来,因此,刘一铲不见了,也没有人去追查他的下落,这个案子就只能不了了之……”

  说完这些,师行剪也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虽然师行剪这个人比较老谋深算,但是毕竟是博物馆的馆长,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非常热爱文物和古迹的,那一声长叹也是发自内心的叹息。

  谈话到了这里,有了一些冷场,因为马大宽和师行剪都在个子想着自己的心事。

  “师馆长,我还有一些想法,不知道当讲不当讲?”马大宽抬起头说。

  “嗯,快说啊!”

  “那尊玉佛,专家是否已经鉴定出是唐代的玉佛了?”

  “是的,已经用高科技仪器检查过了,年代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