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大艺术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巅峰大艺术家-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音乐台美女主播香香对马大宽说:“同学啊,我们可不可以邀请你来我们音乐台录制这首歌呢?”

  马大宽一想:这首歌不是自己原创的,录下来,岂不是剽窃。

  虽然美女主播很漂亮,但是马大宽还是羞涩地摇摇头,拒绝了。

  好在当时,手机的功能单一,不能录音也不能照相,所以这首歌,在当时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证据。

  值得提一下的是,那个歌手评委,也就是第三个评委,他并没有混出名来,很多年后,他找了一个同样喜欢音乐的朋友,组成了一个乐队组合,叫做筷子兄弟,抄袭了日本歌手大桥卓弥的歌曲《谢谢》,重新填词,把那首歌取名为《老男孩》,并且拍摄了一部网络微电影,感人至深的演艺被广大网友认可,从此筷子兄弟一炮而红。

  这次歌手比赛,虽然奖品只是一台面包机,但是,马大宽在整个校园里,彻底的红了。

  什么叫面包机,只是一种叫法,跟面包没有半毛钱关系。

  面包机其实就是体形圆滚滚的像是一个面包一样的带音响的CD播放器,算是比录音机高出一个档次的音响设备,在当时,比较流行,算是录音机的替代品。

  可是,马大宽是从MP3玩儿到MP4,连平板电脑IPAD都玩儿腻歪了,区区一个CD播放机,他怎么能看在眼里,所以这台面包机就一直放在教室里,全班同学听音乐都用的这台机器。

  歌唱比赛虽然精彩,但是也只是一夜的兴奋,同学们依旧会回到平静的枯燥的读书学习状态之中。

  第二天上完一整天的课,同学们吃了晚饭之后,就开始打扑克消磨时间。

  马大宽的心里没有消磨时间这样一个概念,他时刻都感觉时间不够用,他离开嘈杂的寝室,在外面一边散步,一边思考问题。

  没走多久,有人在后面喊道:“嘿呦,小马,昨天那首歌唱的可真不错呀!”

  马大宽一回头,是丁秋峰老师,也就是昨晚看比赛的那位小丁老师。

  丁秋峰当时不超过25岁,刚毕业就留校了,平时的课不多,主要是给教授们做助教,学生们也不害怕他,都喜欢叫他小丁老师。

  “小丁老师好,”马大宽笑眯眯地说,“小丁老师,你要去哪儿啊?”

  “我去淘碟,”丁秋峰很亲热地拉着马大宽说,“走,跟我一起去音像店转转吧!”

  淘碟,这个词对于马大宽来说好久没有听过了,他很快想起来,没错,小丁老师的确在大学期间有个爱好,就是收藏DVD影碟,几乎把学校发的那不多的工资都买了碟片。

  一边走,丁秋峰还在吹嘘自己家里收藏了多少张影碟,好像以后能变得很值钱一样。

  马大宽虽然很想告诉他,再过不了5年,DVD就过时了,蓝光碟就出现了。

  不过,即便蓝光这种技术比DVD更清晰,但是也根本没发展起来。

  因为,未来的世界,随着高速网络的全面应用,家家户户都安装了宽带,人们看电影基本都是在网上。

  小丁老师收藏那么多张DVD光碟,其实跟收藏垃圾没什么区别,毫无价值可言。

  在一家小音像店里,丁秋峰从一堆碟片中找到了两张碟片,一张是《海上钢琴师》,一张是《红提琴》。

  这两部电影,马大宽都看过,感觉都还不错,他更喜欢《海上钢琴师》。

  两张碟片都是D9格式的,15块钱一张。

  80后的同学们都知道,当时的DVD分为D5和D9两种压缩格式,D9的容量比D5的高出一倍,画质更清晰,价格也贵了一倍。

  两张D9碟片就30块钱,当时那个消费水平,真的挺贵的了。

  不过,要说丁秋峰对电影的审美和格调,并不是那么庸俗。

  马大宽也是很喜欢电影的,毕业以后,家里通了宽带,他几乎每天晚上都会看一部电影,观影数量远远超越了目前的丁秋峰。

  丁秋峰也有同样的兴趣,两个人一聊,还真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走回校园,丁秋峰请马大宽跟他去他的画室聊一聊,跟老师联络一下感情也不是坏事,总比回去看着赵鹏飞他们打扑克强得多。

  丁秋峰的画室在学院最后面的一排楼里,因为墙面是红色的砖,所以大家都习惯把那里叫做“后红楼”。

  美术学院其他老师的画室,也都在后红楼里。

  丁秋峰的画室很小,中间摆了一张大桌案,旁边有两个小竹凳,几乎就没有空余位置了。

  在桌案上,马大宽看见,正有一副水墨画平铺在那里,应该还没有画完。

  画面上,是一叶残荷,还有几根水草,要是从意境上看,有些八大山人的那种寡淡的味道。

  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的画僧,其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吴昌硕和齐白石的作品里面都有八大山人的影子。

  欧阳春的画风也是这种风格,其实,那时候,美院的所有学生,都在学欧阳春的这种风格。

  马大宽回忆了一下,10年后的丁秋峰,作为画家,还是有一些小名气的。

  10年后,丁秋峰的画作润格1平尺在3000元左右。

  所谓的1平尺,其实就是33乘33厘米的一个方形面积,对于国画的买卖交易来说,都是论平尺计算价格的。

  丁秋峰毕竟是美院老师,根红苗正,2006年艺术品市场空前大好,2008年达到高峰期,从2010年之后,就开始下滑了。

  如果手里有丁秋峰老师的画,并且在2010年转手的话,应该能赚上一大笔钱。

  虽然现在丁秋峰没什么名气,画作也不值钱,但是要是花钱去买,丁秋峰为了自己的面子,开出的价格也不会便宜,加之此刻的马大宽手里也没什么钱。

  不过,如果马大宽跟丁秋峰老师搞好关系,两个人成为亲密的朋友,那么找小丁老师买一批画储备起来,小丁老师总不会狮子大开口。

  何况,丁秋峰现在没有任何名气,存的那些钱,都买了DVD影碟了,他本身应该是挺缺钱的。

  交朋友这种事,不是着急的事情,太过心急,会令对方感觉目的性太强,也不好,慢慢来,循序渐进,水到渠成才最稳妥。


第12章:为情自杀


  跟丁秋峰又聊了一些关于电影的话题,马大宽的话题一转,转到了艺术上。

  关于绘画艺术,马大宽开过古玩店也经营过画廊,肯定比对面刚刚毕业就留校的小丁老师更要懂行里的规矩。

  怎么说呢?

  其实,艺术品也是有潮流的。

  比如,欧阳春老师那种单纯以水墨为主导的作品,现在还可以,再过10年,看起来就有些过时了,因为没有新意,观众失去了新鲜感,也就很少有人去追捧,收藏家也不喜欢收藏了。

  如果在书画市场上站住脚,是需要一些新的具备视觉冲击力的东西,而不是紧紧停留在临摹欧阳春的风格上。

  马大宽活了36年,对面的丁秋峰才25岁,这之间相差了10多年。

  作为过来人,马大宽在艺术上是有资格对丁秋峰指导一二的,但是,事实上,人家小丁老师毕竟是马大宽的老师,马大宽在表面上看还是个大一学生,业务上的问题,就不能说的太直接。

  马大宽学会了欧阳春老师那一套圆滑的厚黑学的说话方式,他低头看着桌上那幅未完成的作品,由浅入深地对丁秋峰说:“小丁老师啊,看来你很喜欢欧阳老师的画吗?”

  “是啊,我很喜欢欧阳老师的风格。”

  “嗯,我也很喜欢,欧阳老师风格不俗气,而且很有古韵。”

  “是啊是啊,”丁秋峰的眼神变了,“小马啊,看来你挺厉害的啊,没见你在班里多用功,可是,从你这几句话里,我可以听出来你是内行,你是不是深藏不露啊?”

  “哪里哪里。”马大宽担心自己露了马脚。

  “你画一张,我瞧瞧你的水平如何?”

  丁秋峰很认真,拿出一张新纸,很麻利地就铺在了案子上。

  对于画画,马大宽完全不紧张,令他为难的是,对于一个大一新生的水平应该能到什么程度,又不能画的太好,也不能画的太差,这个度,很难把握,实在是有些为难。

  可丁秋峰很热情也很执着,马大宽骑虎难下,只好应付地画了一张淡彩花卉。

  要说马大宽运用的笔墨和淡彩技法,不仅是他自己水平高,而且还有那么多年的经验在里面,充满着未来的时代气息,是目前这个时代见不到的风格。

  所以,丁秋峰一看马大宽这随手的几笔,无论是笔法还是用色,他立刻就震惊了。

  丁秋峰既然能留校当上老师,学生留校,凤毛麟角,丁秋峰不仅仅是后台关系够硬,业务水平也不能太低。

  这么一看,丁秋峰登时就被镇住了,好半天都没有说话,只是低头盯着马大宽的那幅简单的画作,痴迷地研究了起来。

  马大宽站在一边有些尴尬,低声问:“小丁老师,你……你还好吧?”

  丁秋峰这才如梦方醒般地说:“真不敢相信,你的水平已经到了这样一种境界,我……我自叹不如啊!”

  马大宽低头看了一眼,水平只发挥出来四分之一,他挠挠头苦笑了一下说:“呵呵,或许是巧合吧,其实也不是很好,我随手画的……”

  “不不不,你可别谦虚了,”丁秋峰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我得好好研究一下,要不你先回宿舍吧!”

  对方发出了逐客令,马大宽也不好继续留在那里,点点头说:“那好,小丁老师,我就回去了。”

  从后红楼走出来,穿过校园的石阶朝男生宿舍走,不知为什么,马大宽就感觉到了有些不同。

  这一路上,他居然没有碰到一个同学。

  原本乱糟糟的大学校园,现在的时间也不太晚,怎么一个人也没有,这还不反常吗?!

  一进宿舍,寝室里面居然一个人也没有,马大宽心里一沉,难道自己的梦境出现了什么偏差,把梦境里的所有角色都变没了。

  这可糟糕了,那整个世界里,只剩下了马大宽自己一个人,那岂不是会孤独致死吗?!

  正在马大宽欲哭无泪的时候,门口突然出现了一个人,马大宽回头一看,居然是刘俊瑶。

  终于看到了亲人的马大宽,一下子窜到刘俊瑶的面前,惊恐地问:“人怎么都没了?!”

  “设计系那边出大事了,快去看看吧!!!”刘俊瑶十分惊恐地说。

  设计系在另一个校区,距离绘画系并不远,只是隔着一条小马路,两个校区面对面。

  “出什么大事了啊?!”马大宽紧张地问。

  原来刘俊瑶是跑回宿舍拿手机的,他把手机放在口袋里,就拉着马大宽朝外面跑。

  刘俊瑶断断续续地说:“设计系,有个女研究生,要跳楼自杀,已经站在楼顶上了……”

  “什么,真的吗?!”

  学生自杀,怎么会有这种事情?!

  在马大宽的记忆里是绝对没有过的。

  如果在自己的前世里,上大学期间,真的有女生自杀,就算自己脑子不好使,他肯定也会有记忆,因为这绝对是大事件。

  事实上,他的确没有这样的记忆。

  难道说,马大宽现在所处的生活,并不完全是对于他前一世的复刻版?!

  一路走,校园里几乎空无一人,原来都是跑去对面的设计系的楼下看热闹去了。

  呃,好像看热闹这个词用在这里不是很合适。

  二人一路跑到设计系的大楼前,那里已经围了好几层的人,同学都在抬头往设计楼上面看。

  马大宽跟随着众人的视线,他就看到,楼顶上站着一个女生。

  这么冷的天气,她居然穿了一件白色的连衣裙,胳膊和腿都露在外面,皮肤都被冻红了,但是,那女研究生似乎感觉不到冷,依旧表情麻木地站在那里。

  设计楼不是很高,只有5层,但是,这要是跳下来,就算没死,也肯定重伤。

  学院的老师和校长都被惊动了,有个老师还在楼下大声喊:“同学,你不要冲动,有话好好说,先下来好不好?”

  马大宽一听,这老师喊得话完全没有技术含量,那女研究生要是不冲动,怎么会跑到楼顶上去?

  不知怎么,马大宽突然就想起来刘青云和刘德华主演的一部电影,片名叫《暗战》也叫《谈判专家》,是杜琪峰的作品。

  在电影里,刘青云就饰演了一位谈判专家,诠释的这个角色,挺专业的。

  遇到轻生的人,其实,不应该用正常人的角度去劝解,因为站在楼下的人的思维是理智的,而一旦轻生的人都爬到了楼顶上,思维肯定就会非常的不理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