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大艺术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巅峰大艺术家-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这东西是陪葬品,感觉很恶心,看的马大宽直起鸡皮疙瘩。

  大约看了半个小时,小老头点点头,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主持人胡哥问:“各位,都看好了吗?”

  没人有疑问,胡哥笑了笑说:“好,那咱们就开始,相信大家也都看清楚了,我手里拿出来的,绝对都是精品,这件青铜器,5万底价,有喜欢的老板就可以出价了……”

  起初,都没人出价,胡哥有些冷场,于是,他又笑眯眯地鼓动说:“90年代,在国外拍出了一件青铜树,个头跟这个藏品类似,但是有残缺,少了一部分树枝,虽然是残品,但最后也是300万美金成交的,老板们,那时候可是90年代,现在底价才5万,难道大家就不动心吗???”

  “8万……”

  终于有人开口了,是那个干巴老头子。

  “10万……”

  有人挑头了,没等胡哥出言鼓动,又有一个也开出了价格。

  “12万……”

  随后,价格在飞快的提升着。

  让马大宽感到意外的是,第一个跑上去的大白胖子煤老板,看着很土豪,却仍旧稳稳的坐在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说。

  这煤老板难不成是假大款吗?

  后来,价格一直出到了15万人民币,好像没人继续竞争了。

  出15万的就是那个小老头,此刻的小老头,正摸着下巴,一脸笑眯眯的看着煤老板。

  “15万,老爷子出价15万了,”胡哥借机开始怂恿起来,“这个青铜树,品相如此完好,可是很难得的啊,做工复杂精致,新进才出土,就国内而言,绝对再也找不出第二件来,各位老板,实在是机会难得啊!!!”

  胡哥喊了半天,嗓子都变得有些嘶哑了,只是精神依然很振奋。


第69章:职业病【第二更】


  “20万!!!”

  一个声音响了起来,马大宽和李槐树循声望去,居然是那位煤老板。

  那白胖子喊出20万的价格后,手里拿起一杯茶,慢慢地喝了下去,十分的淡定,似乎刚才的高价,不是他喊出来的一样。

  只不过,马大宽从那大胖子的眼神中看出,有一丝精明而又狡黠的神色掠过。

  “好好好,20万了,煤老板果然是出手不凡,第一次出价就是20万,大家想一想,这物件儿不可多得啊……”

  干巴老头子跟其他人交谈了几句,摇了摇头,示意放弃出价。

  胡哥拍了一下手掌,高兴地说:“恭喜煤老板了,这东西摆在您的办公室里,绝对是倍儿有面子的事情,好风水,好兆头,祝您招财进宝……”

  马大宽冷哼了一声,心里说:哼,古墓里带出来的东西,还有利于风水,还招财进宝,这也太能扯淡了。

  接下来,胡哥又拿出了几件拍品,比如一些陶器玉器和古代兵器,体积都比较大,而且年代很古老,马大宽对于太古老的东西不是很感兴趣。

  李槐树倒是拍了一件东西,他从胡哥那里拍了一把青铜剑,挺便宜的,才花了2000人民币。

  价格虽然不高,只可惜是把残剑。

  只有剑身没有剑柄,只剩下大约50厘米长的样子。

  马大宽也不知道李槐树买这么一个东西做什么用?

  持续了2个多钟头,似乎拍卖接近了尾声。

  有好几个买主不是很满意,就问胡哥说:“哎呀,怎么这一次就这些,太少了,也没什么有趣的东西,胡哥,我看你这招牌快要保不住了啊?”

  胡哥也不生气,笑着说:“各位老板,现在干什么都难做,能淘换到这些,就已经是我发挥了最大能力了,不过你们放心,我有几个兄弟,最近在一个地方发现一个大斗儿,里面应该会有好多好东西,等东西上来了,我再联络各位……”

  看来今天的拍卖基本就要结束了,很多人都站起身,准备离开。

  胡哥突然想起了什么,就说:“各位,先别走,我手里还有一张古画,你们看看,对这这幅画有兴趣吗?”

  煤老板问:“是春宫图吗?”

  说完这句话之后,煤老板看了看身边的人,貌似是故意说了一个笑话,可惜就是没有人笑。

  胡哥俯身从箱子底儿拿出一个卷轴,看着跟擀面杖差不多,比擀面杖粗一些,表面发黄,好像是被水泡过了干燥后的效果。

  马大宽听到,大家的嘴里几乎一起发出了“切”的一声,似乎对这个垃圾没有半分的兴趣。

  第一个离开的是白胖子煤老板,第二个是那干巴老头,李槐树拉着马大宽就要走,马大宽毕竟对字画最为感兴趣,这一次参加胡哥的拍卖,什么东西也没买到手,心里的确是不舒服。

  就这么走了,也不甘心,于是马大宽就对李槐树说:“等一等,我想看看那幅画,画的是什么内容。”

  马大宽走到胡哥的面前,问:“能打开看看吗?”

  胡哥看着自己的客人都快走光了,只好苦笑了一下对马大宽说:“其实,这幅画是好东西,那些人不识货啊!”

  李槐树说:“真是好东西,那你赶紧打开来让我们看看吧!”

  “当然没问题。”

  胡哥笑了一下,笑得有些不自然,一边说着,一边就打开了画轴。

  当画轴打开一半儿的时候,连不懂艺术的李槐树都直咧嘴,忍不住抱怨说:“哎呀,这画的是什么啊,简直就是一团墨汁吗?”

  的确,当胡哥展开画轴的同时,马大宽也看到了一团墨汁,这是因为,这幅画被泡水了,也不知道在水里泡了多久,后来被晾晒干之后,虽然纸是干了,但是上面画着的绘画作品,已经完全模糊不清了,所以,看起来像是一团黑乎乎的墨汁。

  也就是因为这幅画的品相全无,所以,胡哥才没有放到拍卖上面,免得让大家扫兴。

  但是作为商人,胡哥也不死心,很想出手这幅画,因此,他在拍卖会的最后,随口就提了这么一句。

  李槐树看了看,显然是半分兴趣都没有。

  马大宽初看之下,也是大失所望。

  不过马大宽跟李槐树看的地方不同,一般人只会关注画面内容,而马大宽作为专业人士,他关注的更多的还是细节,比如纸张的老旧程度,装裱的手法之类的。

  其实,这也是职业病,下意识就完成了,马大宽这么一看,就觉得有了问题,虽然这幅画看起来一团糟,但是装裱的手法,确是非常的高超。

  很多人都知道,国画的装裱是一门艺术,简单说,一幅画作是需要用很多层纸粘贴在一起,才能把画作给衬托出来的。

  具体说这幅画的裱工,毫不夸张地说,那是相当精细的,无论是用料还是手法,看起来都很像是宫廷御用的匠人才能完成的。

  由于这幅画被打湿过,所以,马大宽才能隐约地看出来,似乎在这幅画的后面的一张纸上,隐约还透出了一些线条来。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好像是这幅画的后面还贴着有一幅画,也就是两幅画叠加在了一起。

  如果没有被水打湿,后面的那幅画是无法透过来的。

  当然,这些东西都是很小的细节,一般人是不容易发现的,即便发现,也不会往复杂的方面去想,可是马大宽就注意到了这些。

  不只是注意到了,他内心里还有了一种欲望,想要将这幅画给揭开,看一看下面的纸上的那些线条,到底画的是些什么内容?!

  为什么马大宽会注意到这个细节,并且有想要看后面那张纸的欲望?

  那是因为,在以前,马大宽读过一本明清的小说。

  故事里有一个富翁,家里特别有钱,天天担心自己的小老婆想要盗取自己那些金银财宝,于是,就秘密将财宝给藏在了一个山洞里,但是时间长了又担心自己给忘记了,于是就画了一幅藏宝图。

  画了藏宝图之后,这个大富翁依旧不放心,于是就找了一个裱画的匠人,将藏宝图粘贴在了一幅画的后面,只有经过特殊的工艺,才能看到后面的藏宝图。

  其实,此刻的马大宽就是想起了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


第70章:琉璃厂【第三更】


  继续说胡哥箱子里的这一幅画,论品相,根本谈不上什么品相,可是,居然从后背露出了一些线条来,绝对不是偶然,这里面一定有猫腻。

  因为装裱一张字画也是很费劲并且花费不小的一件事情,为什么要在背面放一张有图案的纸张,这么做,不可能没有丝毫的用意。

  而且,这裱画的技术和所用的材料,分明就是皇室用品,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贴在这幅画背后的那张纸,很有可能隐藏着宫廷中的某些不可告人的大秘密……

  只可惜,现在看这幅画,画面完全脏污了,提款也看不出是哪个年代的作品。

  所以,马大宽很想买到这幅画轴,回去好好研究一下,但是,这毕竟是马大宽的想象,如果胡哥胡乱的开价,马大宽肯定不会花大价钱去买这样一幅画,去验证自己的猜想。

  想清楚这些之后,下面就是砍价环节了,马大宽直接对胡哥说:“这幅画算是残品,画面画的是什么你我都看不出来,根本谈不上品相问题,但是,我比较喜欢这幅画的裱工,想买回去研究一下,你开个价,如果合适,我就拿走,帮你清了库存,如果你开价高,那就算了……”

  马大宽说的这几句话游刃有余,胡哥是老生意人了,低头想了想,却问马大宽说:“好吧,交个朋友,给我200块钱,你就拿走吧!”

  要说200块钱也不怎么值得,但是既然胡哥开口了,马大宽就掏出200块钱交给胡哥,把画轴卷了起来,夹在腋下,跟着李槐树离开了这个宾馆。

  出了宾馆,李槐树说要去找个地方吃点儿东西,因为现在正好是中午吃饭的时间,两个人也饿了。

  马大宽说:“可以,随便吃点儿就行,别浪费时间,我还想趁早去个地方……”

  李槐树问:“哦,你准备去哪里?”

  马大宽说:“去一趟琉璃厂。”

  李槐树问:“去琉璃厂干什么呢?”

  马大宽想了想说:“琉璃厂是老古玩街,那里应该有手法高超的装裱字画的师傅,我想把这张画给揭开,看看能不能修复一下这个脏污的画面,如果是名家的作品,花了200块钱岂不是赚了……”

  李槐树苦笑着摇摇头:“好好好,但是就我个人看来,你这幅画,嘿嘿,估计怎么修复也都没戏了……”

  马大宽并没有跟李槐树说实话,李槐树毕竟只是商人,而且马大宽完全是个人的猜想,如果说太多,李槐树抱着很大的希望,结果把画揭开来一看,里面什么也没有,岂不是太令人失望了。

  找了个小吃店点了些东西吃,二人坐地铁一直来到琉璃厂。

  马大宽和李槐树拿着那一卷画问了好几个字画装裱店,可是,不是开价高得离谱,就是不愿意接这个活儿。

  因为现在大多都是用裱画机装裱字画,裱画机器是一种热处理,非常简单快速,基本上就是立等可取。

  手工装裱,那就过于费时费力了,甚至于,传统的装裱方法,很多店主都不会了,即便会,也不愿意做,因为实在是太麻烦,有机器,一按电钮,多方便。

  没办法,只能回到津海再找找有没有老师傅愿意接这样的活儿,反正也不着急。

  京城的琉璃厂,也是一个文物市场,比津海的古文化街和沈阳道更古老,但是,这里主要都是店铺,一般没有捡漏的机会。

  马大宽跟李槐树转了两圈儿,没有发现什么入眼的东西,就准备离开了。

  走到街口的时候,有个操着农村口音,穿着一身花布衣服的中年妇女,不知从哪里蹿了上来。

  超出二人小半步,半退着跟着马大宽和李槐树朝前走,嘴里说:“看二位老板像个行家,我那里有件好东西,不知道二位肯不肯赏光去看一下呢?”

  马大宽不想搭理,径直走自己的路,但那中年妇女却顽固得很,一直跟着他们走出了100多米远。

  中年妇女说:“怎么样,老板,东西就在对面招待所里,我看二位老板像个行家,我想把祖传的东西卖给内行人……”

  马大宽挥挥手打断她,这种给人戴高帽子的话他听得多了,特别烦。

  李槐树低声对马大宽说:“小马,好不容易来了一次琉璃厂,要不咱们去看看?”

  碰巧地铁站口就在招待所下面,顺便去看一看也并不费事。

  要是在往常,马大宽肯定不会去,因为这样的圈套在未来的日子里很多很多。

  可是现在,毕竟古玩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