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大艺术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巅峰大艺术家-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瓷碗在桌子上放平稳了,专家才伸出双手,仔细的摸,小心的看,很快,有不少人都围过来瞧热闹。

  人群里,有人点头品评说:“嘿,这物件儿不错,看着肯定是官窑的……”

  又有人说:“什么官窑,要是官窑,怎么会在一个小孩子的手里,家大人也不担心把瓷碗摔碎了吗?”

  “哎,这位先生,你说的话就不对了,咱们看的是藏品,你管人家藏友是不是小孩子有什么用呢?”

  “不过,这瓷碗是不是官窑,反正,我看着挺好的。”

  后面的围观老百姓,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还脸红脖子粗的争辩了起来。

  马大宽站在专家对面,等了几分钟,就低声问:“请问这位老师,我这瓷碗怎么样?”

  瓷器专家抬头打量了一下马大宽,低声问:“哎呀,同学,你这瓷碗是怎么来的,能说说吗?”

  马大宽挠挠头,随口说:“祖传的呗!”

  反正,现在收藏玩家,一般问藏品来历的时候,不管是地摊儿买的还是捡的,都会说是祖上传下来的。

  瓷器专家也没多问,点点头说:“你这件藏品,我觉得是老东西,用料也十分考究,做工也精细,尤其是瓷器表面还画了《西园雅集》这么一个典故,题材很复杂,画工也非常好,可惜,底下没有款识,如果有,或许我会认为这是一件官窑出品的皇室用品,而且,一般的民窑的碗底是不挂釉的,看这碗的底足,居然也是挂了一层薄釉,皇室的家具都是紫檀黄花梨这样的上等木材,要是露着胎,桌面很容易被刮花了,这一点,也是区分官窑民窑的小窍门儿,只有皇家御用的器物才会做的这么细致入微……”

  这位瓷器专家,说的头头是道,马大宽听得十分认真,觉得对面这位老兄,的确是有两把刷子的。

  后面围观的老百姓,听得也十分认真,都在纷纷点头。

  可就在这时,从人群外面挤进来了一个小老头,这小老头个子不高,挺瘦的,不知道是感冒了还是伤风了,今天的天气挺热的,他却捂的那叫一个严实。

  不但戴着一顶棒球帽,而且还带着一副白口罩。

  那时候没有雾霾的概念,马路上戴口罩的人特别少,所以,大伙儿一看见这老先生戴口罩又戴帽子,以为他有什么传染病,就下意识地给他让出了一条路,所以,这位小老头就很轻松的挤进了人群里。

  显然,这小老头是奔着青花大瓷碗来的,一对小黄眼珠,盯着桌上的那只瓷碗,一眼不眨。

  不过这些情况,马大宽并不知道,他正在听瓷器专家的讲述,而且也是背对着人群。

  瓷器专家顿了顿才继续对马大宽说:“我觉得,你这只大碗即便不是官窑,也是做大官的人家使用的,也许是皇帝御赐给某位大臣的赏品也说不定,不管怎么说,这大碗的确是个好东西,你收藏好了,如果想要上拍卖会竞拍的话,可以把你的联系方式留给我,到时候,我会通知你……”

  马大宽很高兴,连忙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对瓷器专家感谢了一番,然后,又把瓷碗给包好了,转身就退出了人群。

  接下来没什么事情了,回去等专家的通知就好了,怀里抱着一个瓷碗,是易碎品,所以马大宽就没心思继续在这条街上逛了,准备把瓷碗放回老顾的店里去。

  朝着古文化街的出口走,走了没几步,马大宽就觉得,身后好像有一双眼睛正在盯着自己。

  难道说,马大宽露了财,有人跟踪他吗?

  因为这条商业街上可不太平,前几天,赵鹏飞他们还抓住了五个小偷。

  这么一想,马大宽的心里就怦怦直跳,想要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可是,他又害怕挨了后面人的闷棍,只好鼓足勇气,回头查看。

  回头这么一瞧,并没有什么贼眉鼠眼的坏人,马大宽只是看见了一个穿着十分古怪的老头子,似乎紧跟在自己的身后。

  这个老头子,头顶戴了一顶棒球帽,嘴上还有口罩,只露出了一双眼睛和一对眉毛。

  黄色的小眼睛,滴溜溜地乱转,最为突出的还是脸上那对眼眉,虽然这人看着也得六七十岁了,但是眉毛确是特别黑,特别粗重,像是两条泥鳅鱼趴在额头上。

  不用把口罩摘下来,马大宽就立刻认出来了这个人,因为他早就认识这个人。

  此人就是津海古玩界的泰斗级大人物——师行剪。

  要说这师行剪,可不像是张清风那类的骗子,是真正的泰斗级别的大人物,就算京城大名鼎鼎的冯未都,都得喊一声师老前辈。

  在上一世,马大宽就知道这个人,师行剪在津海市非常有名气,不但是鉴宝专家,而且还是市里博物馆的馆长,现在是不是已经退休,马大宽还不清楚。

  “您是……师……师馆长吗?!”

  听到马大宽叫出了自己的名字,师行剪慢慢把口罩摘了下来,露出了一张笑脸,是一种有些阴森的笑容。

  “呵呵,正是老夫不假。”

  “您老这是找我吗?!”马大宽故意没把跟踪两个字说出来。

  “是啊。”师行剪点点头。

  “您老,有事儿吗?!”

  师行剪朝着马大宽紧走几步,摆手一笑,说:“小老弟,既然你也认识老夫,说明咱们还是有些缘分的,不如找个安静的地方一起探讨一下你这手里的物件儿,不知可否赏光啊?”

  想必大人物师行剪是冲着马大宽手里的青花大瓷碗来的,不知是什么用意。

  马大宽踌躇了片刻,想要拒绝,但是想到若是能够与师行剪大馆长交流一下,顺便交个朋友,那么以后自己在古玩圈儿里混,或许还有了个吹牛的资本。

  马大宽点点头说:“好啊,还请师馆长多多指教啊!”

  师行剪笑了笑,说:“走,我带你去个清静地方吧!”

  马大宽并不担心师行剪设套算计自己,毕竟师行剪在今后的古玩界那可是响当当的大人物。

  马大宽抱着大瓷碗跟在师行剪身后,顺着主街走了没几步,就转了一个弯。

  师行剪带着马大宽到了一处店铺前,这家店铺的门楼很高,十分阔气,可比李槐树的小店气派多了。


第54章:好像是个圈套【第三更】


  即便在这店铺林立的古文化街上,这家古玩店铺,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店铺。

  店铺的老板看见了师行剪驾到,已经迎了过来,师行剪对老板道:“今天在街上遇见一位志趣相投的朋友,想找个安静的地方聊聊天,所以,又来杨老板的店里叨扰了!”

  杨老板抱拳道:“师馆长能来鄙店做客,是鄙人的荣幸,哪来叨扰之说?”

  两人寒暄了几句,杨老板这才注意到站在门口的马大宽,问:“小同志,别站在门口,进来坐吧!”

  师行剪直奔主题,招呼马大宽走到一张大桌前,说,“我们还是先看看这青花大碗到底如何吧?”

  杨老板取来一块紫色绒布垫在桌面上,马大宽将大瓷碗摆在桌子中间,师行剪掏出随身带着的金边放大镜,调亮台灯,撅着屁股低头仔细看了起来。

  这一只瓷碗,就如同现在家中使用的汤碗,应该不是摆件,而是一种实用的器皿,不过,肯定是官宦人家才使用得起的奢侈品。

  杨老板也看了看这只青花大碗,也是不住地点头。

  师行剪左敲敲右看看,好半天才坐定下来,朝着杨老板微微示意,杨老板也不客气,同样拿出放大镜看了起来。

  不多时,只听师行剪低声的咳嗽了一下,那位杨老板就立刻摇摇头,一脸惋惜表情。

  师行剪笑眯眯地开口问道:“杨老板以为如何啊?”

  杨老板与师行剪对视了一眼,略一思忖,摇头说道:“在下认为,这大瓷碗看似饱满,实际上有些太大了,显得臃肿,破坏了整体美感,而且表面的白瓷过于洁白,时间上似乎不长,我觉得,大概应该是一件仿品……”

  听这杨老板的言下之意,貌似说这大碗是赝品,马大宽顿觉心中不快,但是也没说什么反驳。

  师行剪也是面带踌躇之色,点头道:“杨老板说的在理,这会儿光线充足,我刚才看了一下,倒是觉得真如你所说了……”

  马大宽对于瓷器的鉴赏,远远不如书画,接连被两位高手否认,马大宽心中有些动摇了。

  难道说,自己看走眼了,这1万块钱打了水漂了?!

  “年轻人啊,在鬼市上,可不是那么容易捡漏的,”师行剪慢条斯理地说,“平日里听到大家讲述不少成功的案例,但是你要知道这成功只是极少数人,而大多数人都是打了眼,赔得倾家荡产之人不在少数……”

  马大宽本来是心情相当沉重的,但是当师行剪无意中提到了“鬼市”,他的心里就是一惊。

  马大宽心想:师行剪是怎么知道这只青花瓷碗是从塘山鬼市上买来的,难道说,当天在鬼市上,师行剪也在场吗?!

  虽然已经听出了可疑之处,但是马大宽没有挑破。

  只听师行剪继续说:“年轻人,看你年纪轻轻,手头上也不会有太多的积蓄,这样吧,这青花瓷碗你转给我吧,你开个价,我会把这只瓷碗放在博物馆里展览,让大家分辨一下什么是真品什么是赝品……”

  直到此时,马大宽这才看明白师行剪跟杨老板一起合伙儿演的这一出双簧戏。

  二人一起说这瓷碗怎么怎么不好,是打了眼的赝品,原来是想忽悠一下,令马大宽紧张,然后开个低价,把这大瓷碗从马大宽手里低价骗走。

  想明白了这些,马大宽微笑了一下,游刃有余地问:“我说师馆长啊,马某人能否问您老人家一个问题呢?”

  “呵呵,但问无妨。”

  “师老,我很好奇,您是怎么知道我这东西是从鬼市上淘来的呢?”

  “这个……”

  师行剪那两根黑色眉毛动了动,一脸苦瓜相,这才意识到,刚才说漏嘴了。

  “莫非,当日在塘山鬼市,您老也在现场……”

  “哈哈哈,”师行剪大笑起来,指着马大宽说,“小伙子,你很有眼力嘛,这青花瓷碗在那鬼市上是我先看中的,所以我打算先绕一圈儿再回去买下来,倒是没有料到竟是被你捡了漏……”

  原来如此,看来师行剪的确去了塘山鬼市,不知道阴阳眼老板报价太高,还是别的什么情况,结果师行剪一犹豫,这只瓷碗被马大宽买到了手。

  话挑明了,忽悠是没戏了,师行剪就说:“既然这样,那么小老弟,你就开个价吧!”

  “5万。”马大宽伸出五根手指说。

  “哈哈哈,小老弟,你不要拿老夫开玩笑吗?”

  “是啊,小伙子,师老看上你的物件儿,也是看得起你,你不要狮子大开口吗?”杨老板在一边不冷不热地说。

  马大宽瞪了那多嘴的杨老板一眼,反问说:“是吗,那么师老要是看见你店里的某个物件儿,你能白送吗?”

  “这……这……嘿嘿……你这个小伙子,真是牙尖嘴利……”杨老板看了师行剪一眼,“师老,我也说不上话了,我去外面转一圈儿,您二位慢慢谈吧!”

  杨老板是古玩圈子里的老油条,他不想得罪马大宽这个年轻人,更不愿意继续帮着师行剪演戏,借故就离开了。

  师行剪盯着马大宽,好半天才说:“这件东西,老夫也是问过价格的,多少也心里有数,当时没下手,回到家里这两天,真是后悔,辗转难眠,居然今日有缘又看见这个物件儿了,说白了,其实我对这个碗本身没什么兴趣,就是对碗上所绘画的内容比较喜爱,当然,老夫不能占了你的便宜,你多少钱收的,可以往上面涨一涨,但是你张嘴就要5万,这未免也太高了吧?!”

  师行剪是个蘑菇头,这只碗要是到不了他的手,今天他肯定不会放过马大宽。

  两个人谈了好半天,最后,以2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师行剪先向杨老板借了2万现金,交给了马大宽,马大宽收了钱,有杨老板作证,这只青花大碗就算转给了师行剪。

  这只青花大瓷碗,马大宽是花了1万块钱收的,卖给师行剪2万块钱,算是赚了一倍。

  估计当时师行剪问价的时候,阴阳眼老板肯定看出了师行剪是有钱人,很可能开价比较高,所以,2万块钱成交,师行剪觉得差不多。

  离开杨老板的古玩店,顺路把现金存进了银行卡里,马大宽就回到了学院里。

  刚一进学院大门,口袋里的手机就响起了铃声。

  接电话一听,电话里,传来了一个女孩儿那娇滴滴的声音,显然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