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遍实体成果,然后又记下了他们通过电脑演示的全部培养过程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这些事情花了整整一个下午。
最后薛云楚点点头,“你们做得很好,这个实验室以及这个项目的相关人员,在不久后就会得到属于你们的奖励。”
格伦德明白这个奖励会很丰厚,但他最在意的却是什么时候在世界范围内宣布这个研究成果的发明。
“博士,我们现在仅仅是在实验室里培养出了各种器官,至于它的活性和作用还需要临床进一步验证。”格伦德提出了要求。
“这个我会向项目赞助人提出的,相信很快能够得到回复。”薛云楚心里却想恐怕没那么容易,这个成果不过是个附属品,只不过更容易让克隆这件事情披上合法的外衣罢了,看来葛朗伦特还真会钻法律的空子。
格伦德想不到这位博士还在转着别的念头,跟在后面,还止不住兴奋,“这项成果绝对可以打破人们现在对克隆的限制,想想那些因为器官昂贵以及免疫排斥反应而无法通过移植存活的病人吧,相信即便全面禁止克隆的美国政府也抵挡不住他们的压力,克隆合法的法案很快就能通过。”
过了一会,他自言自语道:“这项成果是这几年那些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取得的成就所不能比较的,也只有博士在三年前研制的抗艾药物具有同样的地位,起码价值五个诺贝尔奖。”
薛云楚又亲身体会到人类一个特点,对荣誉看得特别重,即便是格伦德这样的人,虽然嘴里在贬低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语气里却有掩饰不住的羡慕。他对这种带不来实际效益的东西并不在乎,不然1年前就可以获得,听江明宏说是因为对方无法联系他,而取消了这次得奖资格。江明宏自然不会泄漏他的行踪,葛朗伦特更不会暴露他的存在。
对于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他还是非常肯定的,毕竟是代表了人类最高创造力的一群,在没有一个超前指导下,独立的摸索和验证,要花费的时间和资金多上数十倍,爱迪生发明灯丝就实验了1000多种材料,如果事先知道钨是最适合的,专门研究这一种材料,其难度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离开了格伦德的实验室,薛云楚想起他说的临床应用上,这点还要问问葛朗伦特的意思。
“胚胎干细胞定向培植获得了成功?!”史密斯在听到这个报告后表现得和格伦德没有多少差别,这个成果和他们见不得光的永生研究可大不相同,这可以获得国际医学界肯定的,何况许多国家都支持这种研究的开展,英国、华夏、韩国等等是目前在全力进行这种研究的主要国家,他们的主要研究课题也恰好是这个,因为这个是目前临床医疗上最需要的。
这可意味着巨大的荣誉和收益,史密斯不禁动了心。
“这项研究有那么让你吃惊吗?”葛朗伦特作为一个标准的资本家,看重的是它的价值,最近几年内还没有什么医学界上的发明能让这个心腹如此惊讶,除了那次抗艾药物的出现,这也是他向自己提出招揽那位科学家的最初动机,看来自己当初下的这个决策真是一如既往的正确无比。
“当然值得吃惊,这意味着人类的医疗技术将迈入一个新的世界!它是里程碑式的科学成就!”史密斯接连应用了好几个感叹句。
听他这么一说,葛朗伦特有了极大的兴趣,“那你仔细地说说将会带来什么变化?”
“当然,首先现在的器官移植的现实状况可以得到根本改变,其医疗成本将降低到一个普通家庭正常承受范围之内,仅仅这一项,就可以说是伟大的成就!”史密斯仔细的看过整个培养技术,里面的成本并不高,只是硬件设施的先期投产相对高一些,还有需要对每个需要移植的病人进行器官专门培养。
“最关键的是,病人再也不用担心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用的本来就是同出一源的器官,其契合度即便是孪生兄弟之间的移植也无法比拟的。”史密斯接着说道。
“还有,许多其它的疾病也可以通过这一技术解决,白血病、神经性疾病诸如因为神经受伤而导致瘫痪等等其他各种疾病。可以说它的发明可以彻底引起一场革命!”史密斯最后下了一个断言。
说到最后,史密斯带了一丝颓唐之音,“提到这里,我不得不觉得这世界上真有所谓的天才,虽然那个人之前发明的药物已经让我很吃惊了,但却不能与这次他主持下的成果相比,抗艾药物毕竟针对的是特定少数病人,这个成果却可以面向整个医疗界!甚至许多因为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的人也可能得到延续生命的机会。”
葛朗伦特并没有被史密斯那些感叹的话打动多少,这项成果如此重大让他即喜又忧,喜的自然是自己没做错决断,光凭这一项成果自己也能够得到延长生命的机会,忧的自然是这会不会引起他人的觊觎,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灾祸,前提是假如公开的话。
“那我们要不要公布?”他试探着问了一句。
“要,当然要,这项可以改变医学界现状的成果如果埋没在实验室里,人类的医学发展就要慢上10年!在科技如此迅速发展的今天,10年就代表着现代与近代的差别!”史密斯今天激动的次数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这个人即便是自己的心腹,但骨子里还是个科学家,以科学发展为自己的目标,虽然他同意那位科学家的研究项目,也仅仅因为确实是医学一直以来的终极目标。医学归根到底还不是治病救人,治病救人还不是为了延长人的生命,相比这点那些实验过程中的牺牲和投入也不在他的考虑之中了罢。虽然两人在秘密电话里通话,彼此看不到对方的表情,但葛朗伦特还是非常明白此时史密斯的心情。
到底该如何做,葛朗伦特在通话完后陷入了长久的思考。
第八十一章 医学界的革命(中) '本章字数:2168 最新更新时间:2006…12…16 16:38:44'
葛朗伦特久经世事,深知商场上的狡诈与无情,无论是家族留下的还是他自己开办出的公司,他都大权独揽,从开发到经销,都被他严密地控制着,凭借着高人一等的商业头脑,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对于有可能会触犯人类的道德伦理等底线的问题,史密斯解开了他的疑惑,目前进行的克隆研究之所以会引发这个问题,是因为他们使用的胚胎干细胞往往是先制造胚胎,提取胚胎干细胞后再销毁胚胎或者核转移技术克隆生成胚胎干细胞,即把体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去掉细胞核的卵子中重新发育生成干细胞。而薛云楚主持下的研究已经将普通皮肤细胞的分裂发育功能重新激活,重新形成胚胎干细胞,无需卵子的参与,因此完全没有这个顾虑。可以说是一种极为单纯的治疗性器官克隆,但即便这样,留在人的传统理念里的东西,想要靠科学解释去除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当然这项技术很有可能遭到同样封杀的命运,因为它有可能被用于复制其他人。这是社会最不能容忍的。史密斯说到这里的时候也是无可奈何,因为他们已经在复制过程中。
那这项技术有没有可能获取专利,以带来经济上的收益?市场肯定是广阔而利润巨大的,光看每年接受器官移植和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以及医院从中收取的巨额费用中就可以看出了,葛朗伦特在询问完史密斯后想到。
他向手下的法律专家咨询,他们提出,像这种属于医疗方法的技术大多数国家不给予专利保护的,虽然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少数国家对医疗方法提供专利保护,但美国又立法禁止克隆研究,澳大利亚倒是在几年前就通过了允许治疗性克隆研究的议案,但在详细察看了各国在生物技术方面规定的专利法案之后,这种和克隆牵涉到一起的生物医疗技术很难申请到专利。允许研究是一回事,但立法保护研究成果是另外一回事。而其他的生物医疗技术就没有这个限制,诸如基因治疗、纳米医疗技术等都有可能获得专利保护。说到底这是因为这项技术有可能触犯人类的道德底线和社会伦理,而且正如史密斯但有的一样有可能被用于广泛地复制他人,最起码可以想到的是会给目前的DNA身份判定系统带来极大的紊乱,直接导致后者的崩溃。
虽然联邦政府本身不投资研究治疗性克隆,但据他所知的还是有几个财团同样在进行这种研究,只不过进展没有自己这么迅速。
这么看来,公布了之后,自己能得到的利益也少的很啊,最大的影响可能就是会改变目前多数国家对克隆持的否定态度。
假如自己为了实验保密去隐瞒这项技术存在的话,那些参与这项技术的研究人员肯定心生不满,自己辛苦研究的成果得不到同行的肯定和相应的荣誉,即便自己能给他们多少金钱补偿,恐怕也很难消除这种负面影响。
好在这个并不是自己的真正目的所在,知晓全盘研究计划的有几十人,都是受到了严密控制的。
他反复权衡了一下利弊,迟迟下不了决心。花费了巨额投资出来的研究成果要是被他人无偿使用,他就觉得像被挖掉一块肉一样的心痛。
对于这种太牵涉到技术本身的问题,他不得不再次向史密斯询问。
史密斯对他的反应并不感到意外,他毕竟是项目的投资人,有了成果却看不到利益回报肯定是一件难受的事情。
毕竟是多年的朋友,史密斯尽管觉得这有些不符合自己的科学道德,但基于种种考虑还是提了一个建议。在允许这种技术存在的国家设立器官克隆实验室,同时开办一家医院,提供较为廉价的克隆器官。
同时尽可能的在英国等其他允许器官克隆的国家申请医疗技术专利,尽量避免损失。
这么一个庞大的市场就因为无法独自垄断技术而将要白白地流失,葛朗伦特思考再三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在咨询过专家团后,他们在吵闹了半天后,总算拿出了一个好一点的建议,先将技术的一部分公布出来,打破现在国际上对治疗性克隆研究的普遍偏见,然后在一个国家设立样点,提供廉价的克隆器官移植,最后申请这项生物医疗技术专利。当然一些必要的技术隐藏手段还是和传统一样使用。如果专利无法得到通过,那就先在每个允许克隆治疗的国家开设医院,提供同样的服务,以垄断市场销售网络的最终手段来掌握这块庞大的市场。等销售网络组建好,如果专利通不过也没有关系,那时候没有人能和自己进行竞争,毕竟要进行克隆器官需要的前提投入和设备也是一笔相对庞大的支出,他们想要独立研究出这项技术短时间内肯定不可能,在无法抢占足够的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其他人要参与这项竞争也要考虑一番。
葛朗伦特听了他们提出来的建议,觉得暂时只能如此,但牵涉技术本身的问题,还是得询问一下总负责人。
听了葛朗伦特的话,薛云楚觉得可以利用这件事解决一下资金问题,便说道:“如何公布技术,这一点我可以配合你的计划需要,不过根据我们之前达成的协议,这项技术的推广使用后,我是拥有20%的利润分配的,葛朗伦特先生不要忘记了。”
“这当然没有问题,以后的收入会直接划给博士的。”葛朗伦特虽然对让出去两成的利润有些心痛,不过本来就是附加产品,而且自己的最终目的也不在此,也就不觉得再有什么了。
一周之后,在英国权威学术周刊《自然》发表了一篇文章,称由美国私人投资的一个实验室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获取胚胎干细胞方法。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没有想到这仅仅是一个开端而已。
第八十二章 医学界的革命(下) '本章字数:2968 最新更新时间:2006…12…17 21:47:25'
葛朗伦特自己就有几家专门的私人医院,对医院的运作和经营也不陌生,但这些事情已经不需要他亲自去做,这个世界范围内的经销网络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办成的,只能先在每个州的少数几个国家扩展,当然选择的肯定是人口多,消费潜力大的国家,这才符合定下的市场策略,经过专家团的商讨,确定在欧洲的英国,美洲的巴西,亚洲的日本和华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