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怕韩大处长以为他们希望伤者早走早好,武东升低声补充道:“我们跟医院和家属好了,转院消息严格保密,转走之后我们立即安排干警装着伤者继续接受治疗,这一组人员继续蹲守,直至案件告破。”
守株待兔虽然很辛苦很累很熬人,但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蹲守,换作“8o1”也会这么干。
韩均微微点了下头,从门后面摘下一件白大褂,脱掉外套换上,从办公桌上拿起一个听诊器挂在胸前,走到门边感觉缺点什么,又回头把干警的胸牌摘下来挂上,找了一本病历夹在腋下,一切准备才推门对面病房门走了进去。
一个很面生的医生,家属很担心,正准备开口问,一直守在对面办公室的干警摆了摆手,她们这才松下口气。
韩大夫俯身看了看床头那个心电监控仪之类的东西,不动声色地:“别管我,你们继续。”
伤者妻子反应过来,又坐下身一边帮丈夫按摩胳膊,一边强作轻松地:“龙,老吴前找了条河,在靖西那边,昨一早去钓的,鱼食一下就翻泡,放下去就有鱼咬钩。没用红虫,用的蚯蚓,一会儿拉一条,一会拉上来一条,一上午钓了七八斤,全野生的大鲫鱼,最大的七八两。
为民出差回来了,厂里让他盯着,我陪你去钓,也去那儿。家里有那么多鱼竿,我一次没用一次没钓过,老吴钓七八斤,我们夫妻两个起码钓十来斤。挑几条大的红烧,几条的炖汤,剩下的全部送食堂,给工人吃……”
着着,眼泪潸潸而流。
她哭,她姑子也哭,两个女人实在不下去了,竟抱头痛哭起来。
像这样的“亲情唤醒”可能有效,可能纯属巧合,媒体经常报道某某人被唤醒过来,但更多的怎么唤也唤不醒。这种方式在医学上并没有得到科研证实,不一定有效。
守候在植物人旁边的家属,没哪个没有一不希望亲人能够醒过来,然而绝大数情况下无限期等待会慢慢变成无奈,最终只能接受亲人昏迷不醒的结果。纵有浑身解数,纵有万贯家财也无力把病人从沉睡中拉出来。
唯一所能做的,只是一次又一次深情呼唤,一又一贴心护理,把希望寄托于奇迹,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像做完一场大梦一样,悠悠地苏醒过来。
韩均最敬佩她们这些不离不弃,坚信亲人能够醒来的亲属,心里很不是滋味儿,手伸到伤者额头又缩了回来。
他现这个决定太鲁莽,他不知道这么做会不会有“副作用”,毕竟之前体验的全是死人,如果因此让伤者失去苏醒希望,那么他肯定会内疚一辈子。
可是凶手仍逍遥法外,在甘龙身上没搜到多少现金,很可能会再次作案,很可能会残杀又一个无辜的人。
“杀”一个人去救另一个人,陷入道德困境,不知道该怎么抉择。
就在他下定决定准备离开之时,一种熟悉的感觉突然涌了上来,手并没摸到伤者额头,甚至与伤者根本没生肢体上的接触,但感受到了,真感受到了,并且非常之清晰。
河边像齐兆友推测的一样很静,他把鱼竿夹在腋下,掏出香烟点上,一边点一边盯着浮标。
河里有鱼,就是不咬钩。
他正在分析原因,身后突然传来悉悉索索的响动,下意识回过头,一个四十多岁看上去老实巴交的人出现在眼前,正准备随便点什么,凶手突然挥起铁锤,紧接着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太可怕!
不是凶手,也不是凶手的作案手段,而是这个诡异的能力。
韩均无法相信这是真的,很直接地认为这是幻觉,认为自己在胡思乱想,背对着伤者亲属做了几个深呼吸,抛弃杂念、集中精神,一连感受了三次,每次都一样,都是那个看上去老实巴交的家伙。
一次是幻觉,连续几次就不是了。
这一切是真的,结合之前那一系列体验的经验,他现没触摸对方额头就能感受到,可能与对方依然活着有关。当然,这种“活”只是相对于那些尸体,并不意味着他可以感受到大活人看到和感受到的一切。
已经稀里糊涂的体验了,再考虑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没任何意义,他转过身来,朝伤者亲属一脸诚恳地:“甘太太,甘女士,甘先生,我姓韩,是公安厅过来协助侦办这个案子的警察。厅领导对这个案子非常重视,对甘总受到这样的伤害非常痛心,请你们相信公安机关,我们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抓到凶手,给甘先生,给你们一个交代。”
从送到医院到现在,外面的警察守了十几,几乎寸步不离,人家是真想破案,实在没什么好指责的。
伤者妻子重重点了下头,哽咽地:“谢谢韩警官,我们等你们的消息。”
“护理病人很辛苦,你们也要注意休息,转院之后最好请一个护工,请有护理这种病情经验的,只要护理好,只要你们有信心,我相信甘总早晚有一能醒过来。”
“谢谢。”
“不用谢,我去工作,你们忙。”
凶手看上去非常像民工,难道又误判了,韩均走进医生值班室,脱下白大褂道:“伍支队,我们给专案组打电话,请图侦专家复制一份最后一个现场周边的监控视频,我要带回去慢慢分析。另外请他们把分析出来的所有可疑人员截图给我们一份,一张不能漏。”
“是!”
“夏主任,老齐,走吧,顺便去趟市局,拿到硬盘再回江城。”
三人回到警务指挥车上时,几个组已开完案情分析会,谭雁冰作为被推选出来的代表,汇报起分析结果。
“凶手应该知道第二个被害人李飞亚去银行取钱的时间,以及去银行和从银行回来的路线。专案组对饲料公司进行了很细致的调查,可以排除熟人尤其工人作案的可能性,这意味着凶手是从三个在逃人员那儿知道的消息,他们肯定有过接触。
凶手应该有交通工具,不一定是汽车,很可能是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或三轮车;从专案组没能在视频分析中现可疑人员看,凶手应该有一个职业或者有一个很好的伪装,看上去不像坏人……”
分析得非常有道理,韩均略作沉思了片刻,紧盯着他双眼问:“那你们有没有什么计划?”
谭雁冰回头看了一下同事,很不好意思地:“处长,我们能想到的专案组肯定能想到,所以我们没更好的办法,只有当一次图侦人员,认真研究下三个案现场周边的监控。”
“想到一块去了,我已经让专案组复制视频,只要了最后一起的。夏主任,你协调一下,把另外几起一并要来,让谭专家回去慢慢看。”r1152
第二百三十六章急也没用
回江城时,路上比平时多出很多警察。
警车闪烁着警灯在二环上来回巡逻,出城检查站和几个治安卡口不仅有民警和协警,还有荷枪实弹的武警。高入口是重点,等候检查的各种车辆排几公里长,“8o1”无需接受检查,在交警引导下沿紧急停车道直接上高。
警务指挥车防弹防爆,有一套先进的通风系统,车厢两侧虽然没窗户,但可以通过几个高清摄像头看到外面的一切。
外面的景象让韩均想起美国,想起即将下飞机的第一批交流人员,端着杯子自言自语地:“中美两国警察最大的区别就是勤务方式,除了几个比较大的城市,人们平时很少见到警察,看见也大多是交警。美国警察随处可见,以着装巡逻为主。
巡逻汽车上有重型电击器和车载电脑,有霰弹枪。一般以警务区为单位,在街区之间的大马路,在高公路上和一些连通道上。选点布局非常讲究,通过对街区、道路的巡逻布点,达到严格控制社会面的目的。”
刚才在东靖市局拿监控视频硬盘时,刑侦局韦乐山局长上车碰了个头,简单介绍了下市局专案组正在做的几个工作。
排查外来人员和本地可疑人员;组织技术民警再次分析视频;组织警力再次排查状壮饲料公司,并想方设法追查那三个潜逃人员的下落。试图找到并通过他们掌握关于凶手的更多线索;
算上外面的设卡检查,市二院的蹲守,交叉比对侦查两起命案和一起抢劫杀人案时排查过又被排除掉的一些人员。以及正在海东县进行的验尸,他们做到了所能做的一切,在这些工作结束之前“8o1”没更好的建议,只能坐等各条线的消息。
着急没用,想到自己将作为第二批人员去美国交流,夏莫青不禁问道:“处长,美国警察什么都管?”
“不是什么都管。但管得肯定比外面那些警察多,我一直很奇怪交警和巡警合办之后为什么又要分开。美国巡警比国内之前的交巡警管得更多。他们知道各自辖区哪里容易案,哪里存在不安全隐患需要整改。对社区的地形地貌,环境布局,房屋结构。居住人员状况,违法犯罪嫌疑人员,容易滋生违法犯罪的隐患了如指掌。”
韩均放下杯子,继续道:“他们的管理也是非常严格的,为确保巡警到岗,从3o年代采取的电话报告到岗制度,展到打卡、电台呼叫,展到电脑点名,一直到现在的卫星定位。从技术上保证巡警必须到岗到位。
对巡逻效果也有检查标准,负责巡逻的警务区治安秩序是否良好,是否现抓获违法犯罪人员。为市民提供救助是否急时,市民对巡逻警察的服务是否满意,有没有投诉等等,以此来衡量整个警务区和每个巡警的工作。”
处长极少美国的事,孙大勇不想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脸好奇地问:“刑警呢?”
“刑事警察是美国警察中的精英。有崇高的职业荣誉感和神圣的职业使命感。他们清一色穿西裤、穿风衣、戴礼帽,威风凛凛。神采飞扬。如果市民知道他是一名便衣警察,会对他非常尊敬和仰慕。”
“这么拉风?”
“看看美剧就知道了。”
韩均笑了笑,坐下身道:“不过在美国想当一名刑警是非常不容易的。必须干满4年巡警,表现很好,才有资格报考。考试、考核、体检、审查非常严格,考题比参警时的考题更难,一般根据需要择优录取。这种选拔是本着宁缺勿乱原则进行的,如果干八年便衣警察仍得不到晋升,那么,只能回去继续干巡警。”
李忠臣也好奇地问:“处长,美国刑警是怎么办案的?”
“美国采取的是分步式侦察,第一步,案当容易处理的巡警已经处理了;第二步,剩下的一些难啃的腊骨头,才会交给刑警。从立案,寻找突破口,开始侦察到破案,结案,一般由一个人承办,大的疑难案件由一个组承办。
由于警力有限,一般城市警局采用一般化侦察方式,只有大城市警局才采取专业化侦察方式。所以刑警必须是多面手,否则难以适应侦察工作的需要。
另外美国实行的是双轨制侦察,侦察权由官方侦察人员和民间侦察人员共同行使。他们分别服务于控辩双方,如果证据不足不全,难以构成一条证据链,在法庭上往往可能败诉。这组织形式和健全的法制以及市民的法律意识,都要求刑警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过硬的本领。”
看着众人若有所思的样子,韩均微笑着:“正因为我对他们比较了解,所以想方设法让你们独当一面,让你们担任指挥长,而不是在哪个领导组织指挥下办案。可以‘8o1’是一个警探培训班,等全部交流完,将会进行更深入的培训,让你们将来能够真正的独当一面,能够真正的**办案。”
谭雁冰很庆幸能够通过借调考试,很庆功能够成为“8o1”的一员。
他知道跟韩大处长那些感谢的话没意思,立马转身道:“忠臣,看监控吧,从最后一起开始看。”
干警们自觉性很高,不用就知道应该做什么,夏莫青很欣慰,从冰箱里拿出吃得走进休息室,等韩大处长进来后虚掩上门笑道:“处长,用不了几年,您就会成为我们江省刑警的no1。”
“千万别这么,要是被韦乐山听到,他保准会跟我拼命。”
调查的是一起恶性命案,压抑了大半,夏莫青决定开开玩笑放松放松,轻咬了一口水果摇头道:“他副厅,您副巡视员,级别一样高,拼不起来的。再拼起来也不怕,我们人比他多,而且个个都是伙子,一个能对付他们两个。”
韩大处长乐了,一脸坏笑着:“8o1跟刑侦局火拼,那场面肯定很火爆。关键跟老齐关系太好,我怕到时候下不去手。”
“处长,夏主任,我什么坏话呢?”
曹操,曹操到,齐兆友推开门走了进来。
“你什么时候升官。”
韩大处长一边示意他坐下,一边笑道:“如果海东那起确实是同一人所为,并且通过这条线排查出嫌犯,那你这次可就立大功啦。”
“处长,您别开玩笑了,我们‘8o1’在乎这点功劳吗?”
“这倒是,不过我很好奇你调到刑侦局之后主要做什么。”
战友升官夏莫青同样高兴,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