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末世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他从末世来- 第9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彀滤孤酃锥季刻苟”ぁT谕炼浯苏匠莆∧煽ɡ持剑ㄍ炼溆铮海縜nakkalesava?lari)。
  在此次登陆战中。协约国方面先后有50万士兵远渡重洋来到加里波利半岛。靠近十一个月的战斗后,留下约131;000死亡,262;000受伤。)恰纳卡莱到埃杰阿巴德之间的摆渡船基本都是客满的。大部分游客都选择站在甲板上。
  当地人一般都会准备些面包喂海鸥,上百只海鸥围着渡船不停地盘旋,而且会从头到尾都跟着船行驶的路线飞行,飞累了在海面上休息一会儿再继续飞。就为了那一块面包。真是锲而不舍。到了埃杰阿巴德其实就是到了欧洲地盘。
  为了赶在下午14点前到机场还车,就是一路赶路了,没有刻意安排景点,只是在导航上看到两处湖,顺便停留了片刻。用了整整11天的车,原本还在纠结还车前要不要洗干净了去机场,没想到之后下了一场暴雨,得。省钱了。
  和租赁公司的人在国内出发处顺利接上头,那个地方车辆进出很频繁。不能做长时间停留,所以也没怎么仔细验车就办好了还车手续,询问了如果有电子罚单,最晚一个月内从信用卡上扣款。拖着行李去坐地铁。
  搭乘手扶电梯下地下一层,见到m标志就是地铁了,摄影师陈导自带交通卡,云落在自动售票机上买票,有工作人员看纳兰涩琪和云落是老外,就主动过来帮忙,知道纳兰涩琪和云落的目的地后直接拿了云落的纸币到柜台里去拿地铁票给纳兰涩琪和云落。
  根据地铁路线图看,需要先坐地铁metro6站在zeytinburnu站换乘地面电车tramway,17个站到gulhane下车,步行即可到云落预订的酒店。每一程3里拉/人,工作人员总共给了云落6个圆牌子,进站塞一个,换乘的时候再塞一个。
  顺手还递了本地铁小册子过来,上面有详细的线路图。伊斯坦布尔市中心的酒店云落可是找了很久的,普遍房价贵、房间小,感觉快赶上了,就为了图个交通便利,跑景点步行即可。yeni?erihouse。
  2室1厅apartment(4人),95欧/天(不含早)位置很好,在伊斯坦布尔的苏丹艾哈迈德,离码头、索菲亚大教堂都非常近,步行5…10分钟。找酒店的当天着实费了些劲,又恰逢下雨天,在坡道上折腾了好几个来回,一身汗。
  这是一家非常狭窄的小楼,楼下是烤肉餐厅,非常美味,价格也不太贵。房间真心小,居然还能隔出个livingroom来,不过能住在伊斯坦布尔市中心性价比还是不错的。放好行李发现雨停了,步行到附近的加拉太桥。
  (加拉太桥连接伊斯坦布尔的老城和新城。在晴朗的日子里,人们站在桥上,可以眺望辽阔的水面,心胸为之豁然开朗。在每日的清晨或黄昏,水面上的雾气蔓延开来,金角湾、博斯普鲁斯海峡一带的埃米讷尼被笼罩其中,仿佛人间仙境。
  横跨金角湾的加拉太桥是通往的交通要道,公交总站和许多轮渡站也位于该桥附近,所以桥边常是人山人海,一派热闹景象。令游客惊奇的是,桥上垂钓的人很多,从早到晚桥上总是站满人,他们都是清一色的男性,各种年龄段的人都有。
  加拉太桥下停泊有几艘小船,船上出售的现烤现做烤鱼三明治,就是用鱼做的。)在加拉太桥上闲逛的时候才第一次遇到来自华国的游客,还听到了来自的乡音,终于意识到这是来到了土耳其最繁华的最著名的城市了。
  晚上,在桥对岸的鱼市吃了晚餐,新鲜的烤鱼,炸鱿鱼,虽然品种不像东南亚那么丰富,但味道不错的哟。回到埃米讷尼区,顺路进了耶尼清真寺(耶尼清真寺位于加拉太桥的南端,是埃米讷尼区和金角湾一带最突出的建筑。(未完待续。。)


第一一八九节 水果糖

  “耶尼”在土耳其语为“新”的意思,说它新,其实也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耶尼清真寺外观和其他清真寺无异,在设计风格上和蓝色清真寺、苏莱曼清真寺很接近,整座建筑除了有一个主圆顶、数个小圆顶外。
  还有两座指向天空的伊斯兰尖塔,非常壮观。该寺四周分布着各种小店,到处都是叫卖声,非常热闹。但一走进耶尼清真寺,就仿佛走进另一个世界。寺内铺满祈祷毯,墙壁上贴满了伊兹尼克瓷砖。耶尼清真寺外的广场。
  虽然人来人往,但站在广场的阶梯上可以欣赏到对面的美景,加拉太塔的绿色尖顶清晰可见。)早上出门,想先找个地方寄送明信片,却无意中走进了伊斯坦布尔ppt总部,邮政大厦的建筑相当有年代感,但是室内不允许拍照。
  这里寄明信片不需要自己贴邮票,工作人员会拿起明信片扔到一个机器里,自动盖上邮戳,你要做的只是付钱。在码头边买了著名的鱼汉堡当早餐,6里拉/份,说实话没想象中那么好吃,云落对生洋葱实在吃不惯,烤鱼嘛也不过尔尔。
  今天决定去游博斯普鲁斯海峡,fullbosphoruscruise,25里拉/人,每天10:35从eminonu发船,中午在anadolukavagi停靠上岸用午餐,16:25返回原点,游船在欧亚大陆来回穿梭。可以较为全面地欣赏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的漂亮的、有历史感、有故事的建筑。
  花7。5里拉可以租一台电子讲解器,随着船行驶的路线,会触发对两岸建筑的讲解。英文好的可以租一台听听,还有对应的图片展示。(从希腊时代开始,博斯普鲁斯海峡这条宽32公里,连接东方与西方的深水海峡。
  就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战略性水域,它隔开了亚洲与欧洲,也连接了黑海与地中海。搭乘游船游览博斯普鲁斯海峡,是到伊斯坦布尔最大的乐趣之一。从埃米讷尼沿着博斯普鲁斯海峡上行。游客可以来到博斯普鲁斯海峡与黑海交界处的安纳多卢小镇。
  一路上风景秀丽,再加上水域的传奇、位置的特殊,使人感觉不坐这一趟游船就不算真正到过土耳其。)吃完去码头买票。才发现已经有好多欧美游客排起了长队,一队排在售票口,一队排在码头入口。
  上船后纳兰涩琪和云落兴奋地跑到顶层甲板,找了靠船舷的座位。这天天气不太好。始终阴沉着。船开起来风有些大,特别冷,后悔衣服穿少了,但为了看风景,只能死撑着坐在室外。中途会在两岸的几处码头做短暂的停靠。
  有人上船下船,看来也可以做摆渡船用来着。中午12:10到了最北端的anadolukavagi,这里已经能看到黑海了,船将在这里停靠3个小时。渔村很小。房子错落有致,色调鲜明。上岸后找了家有二楼露台座位的小店。
  点杯咖啡。来份薯条,坐上个把小时也十分惬意。小镇上有不少卖纪念品的店铺,每天固定时间有一拨游客被运到这里,因此商业味浓了点。穿过小镇,爬上一座不算太高的小山,就到了扼守博斯普鲁斯海峡门户的阿纳多卢要塞了。
  这里可以远眺黑海。山顶的那家饭店,位置颇好,推荐上山用餐吧。要塞遗址有一部分是用绳子拦住的,游客们都很自觉地没有跨越,有个工作人员看纳兰涩琪和云落拿着的相机挺专业,主动邀请纳兰涩琪和云落进去拍。
  然后其他游客也跟着一起进去了。15点上船返程,受不了甲板的风,为朋友找了内舱的座位,睡了一觉出去透透气,居然让云落再次看到一群海豚,远远地随着纳兰涩琪和云落船行的方向翻腾。回到eminonu码头。
  时间还早,打算去附近的凯锡尔火车站(锡尔凯吉火车站(土耳其语:sirkecigar?)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两个主要火车站之一,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以西。1873年临时车站启用,目前建筑1890年启用。
  这个车站便是著名的《东方列车谋杀案》的终点站)结果走错了路,看得到铁轨却进不去车站,无缘,放弃。倒是兜了一大圈进入了gulhanapark,免费,公园和托普卡帕宫相邻,林园设计得非常大气、美观。
  4月是土耳其郁金香盛放的季节,公园里到处是五颜六色排列整齐的郁金香,也许是进入花期末端,花朵开得过盛,不在最美的时刻。晚餐就在自家酒店楼下的餐厅享用土耳其烤肉。晚上去圣索菲亚大教堂和蓝色清真寺看夜景。
  住在这一区真好,去哪儿用步行都能到。赶个早集去参观几个伊斯坦布尔最著名的几个景点,圣索菲亚大教堂门口早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那景象在世博会见过,绕到背后的托普卡帕宫,售票处也是蛇形队伍里三层外三层。
  买了含后宫的套票,45里拉/人。(奥斯曼帝国最强盛时,疆土达到欧亚非三大洲,从小亚细亚到黑海、阿拉伯半岛、北非的埃及全在其掌控之下。要了解苏丹如何统管广大的领土,唯有前往托普卡帕皇宫。
  因为在大约450年的帝国历史期间,36位苏丹中有半数以托普卡帕宫为家,而且是在帝国的强盛时期,后宫的香艳及血腥传奇,更是让人十分好奇。跨越海洋屏障,攻下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的穆罕默德二世吸取教训。
  要苏丹们住在靠海的高地上,于是托普卡帕这块被大海围绕的小丘被选来建苏丹的皇宫。为奥斯门帝国留下了最好的见证。从军事角度来说,托普卡帕的确有许多优势,它坐制金角湾、马尔马拉海。远眺博斯普鲁斯海峡。
  易守难攻,而且离庶民生活的巴耶塞特地区距离适中,位于高处可观察其动静。整座皇宫由城墙围起来,苏丹在此指挥大局,他的后宫嫔妃在此上演最脍炙人口的后宫生活。1953年,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放弃了托普卡帕皇宫。
  迁入精雕细琢的多尔玛巴赫切皇宫。1924年,托普卡帕皇宫成为一座博物馆。向民众开放。)托普卡帕皇宫虽然占地面积远没有紫禁城大,但每一处庭院都无比金碧辉煌、极尽奢华,对照着攻略书上的介绍。慢慢欣赏、细细品味。
  尤其是后宫部分,各种土豪,在里面居然兜了3个半小时。出来发现圣索菲亚大教堂门前排队的人不减反增,遗憾地只能放弃。摄影师陈导一心想去某个制高点拍蓝色清真寺的全景。看到马路对面有一家叫panorama的饭店。
  上到顶楼。要了露台的座位,果然视线不错,午餐有点小贵,但看在这个位置的份上还是值得的。在餐厅可以清晰地看到地下水宫yerebatansarnici的入口处,也同样人满为患,队伍排到好远,果断放弃用完餐径直去了蓝色清真寺参观。
  进入清真寺内殿依然还是排队,但清真寺好歹是免费的。(蓝色清真寺是奥斯曼帝国最优秀的建筑师锡南的学派传人穆罕默德阿加设计建造的。也是最受游客喜爱的伊斯坦布尔著名景点。蓝色清真寺的寺名源自。
  于伊兹尼克蓝瓷砖在阳光下散发出来的迷人色彩。它真正的名称应该是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sultanahmetcamii。苏丹艾哈迈德一世决心修建一座堪与圣索菲亚大教堂相媲美的清真寺。该寺于1609年动工,1616年建成。
  艾哈迈德一世在该清真寺建成一年后就去世了。当时他只有28岁。可谓英年早逝。蓝色清真寺与圣索菲亚大教堂相距不到200米,都位于苏丹艾哈迈德广场,这两座建筑物的伊斯兰尖塔加起来共有10座,构成了伊斯坦布尔最美的天际线。
  蓝色清真寺周围有六座尖塔,塔高43米,植入苍穹,给人的视觉带来极大的冲击。据说修建6座尖塔的建议是艾哈迈德一世亲自提出来的,目的是使寺院在建筑规格的各个方面都超过索菲亚教堂。
  但是这个建议遭到了众多伊斯兰学者的反对,他们认为,当时有6座尖塔的清真寺只有麦加的禁寺,其他地方的清真寺是不能与麦加相比的。于是艾哈迈德一世决定为麦加禁寺建起了第七座尖塔。
  因而使自己的清真寺成为举世无双的有6座宣礼尖塔的清真寺。)穿过蓝色清真寺的边门,这里是古跑马场atmeydan。(广场上的三座纪念碑可以说是拜占庭帝国兴盛时期的标识。最靠近喷泉亭的“君士坦丁纪念柱”。
  是为了纪念君士坦丁大帝的丰功伟业而建的;中间的青铜蛇纹柱半截在地底下,黑黝黝的柱身上缠着三条相互盘绕的毒舌。
  外形很想麻花或黑色的粗绳,可惜上面一截已经断掉。最远处的是迪奥多西方尖碑,是拜占庭皇帝迪奥多西二世从埃及尼罗河河畔的卡纳克神殿搬来的,该方尖碑是用粉红色花岗岩雕刻而成,至今保存完好,是伊斯坦布尔最古老的纪念性建筑。)
  从拜占庭到君士坦丁堡再到伊斯坦布尔,每一次更名都是人类史上惊心动魄的一页。绝大多数历经多朝时代变迁的大城市──更何况是首都──遗留下来的只是最后一次的征服者足迹,伊斯坦布尔也不例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