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末世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他从末世来- 第8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罗马,他们喜欢洗澡,钟爱诗歌,爱看戏剧与角斗表演。
  崇拜艺术和英雄,云落在罗马曾经见过比较完整的遗迹,但现在残留的建筑也都已经千疮百孔,看来这又是一个只能靠想象的景点。
  埃及亚历山大城的城徽_庞培柱(萨瓦里石柱)。庞培之柱又称骑士之柱,是一根高达27米的粉红色亚斯文花岗岩石柱,建于公元一世纪左右的罗马皇帝戴克里先时期,柱顶顶着花形柱头。石柱原是萨拉皮雍神庙的一部分。
  萨拉皮雍神庙是希腊…埃及神萨拉皮斯最重要的神庙,最初建于托勒密三世在位时期。神庙仅仅存在很短时间就被毁了,只有石柱保存下来,成为航海者的航标。巨大的石柱已经耸立1600年。
  原来在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统治期间,驻守亚历山大的罗马大将艾赫里叛乱,戴克里先亲率大军来此讨伐,围城8个月。当时亚历山大城里饥荒严重、饿殍遍野,戴克里先调来粮食,在此分粮赈济灾民。
  为纪念此举,公元297年埃及执政官波思吐莫斯在赛拉比斯(serapeum)神庙的广场中央竖立起石柱。至今,柱脚上仍可看到刻有的纪念性文字:“为战无不胜的亚历山大守护神,公正的戴克里先皇帝,波思吐莫斯立此柱”。
  现在石柱的周围作为陪衬点缀着一些法老时期的艺术品,主要的当属18王朝末期的两座黑色花岗岩狮身人面像(头部已缺损)和托勒密王朝时期的两座红色花岗岩狮身人面像。至于被称为庞培神柱。
  纯属误解:公元前48年罗马大将庞培打败仗后逃到埃及并死于埃及人之手。后来欧洲十字军侵入埃及时,误认为当年庞培的骨灰就保存在这根巨柱的柱顶,于是将这根柱子称为庞培神柱。
  庞培之柱遗迹边上的居民楼,屋顶上的各种卫星电视接收器,很特别的阳台和缤纷的帘子,云落一直很迷恋阿拉伯世界,就因为越是神秘越是不同的地方,越是令人心驰神往……
  参观完最后一个景点,纳兰涩琪和云落乘车返回开罗,行车过程当中云落一直在消化和回味一整天的见闻,虽然亚历山大开始并不是云落特别向往的地方,但却给了云落极大的惊喜,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让云落深深爱上了这里。亚历山大整体给云落的感觉像是埃及的一个“特区”和港口花园型城市,一个适合生活度假的地方。
  这里的人们依然十分热情,最重要的是,地中海附近确实是出帅哥的好地方,对于云落等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姑娘们,就这么一路上观察路人,都是一场视觉盛宴啊。
  到开罗以后,刚好遇上大堵车,纳兰涩琪和云落缓慢地挪到了乘坐游船的码头,准备开始夜游尼罗河。
  游船停靠的码头,尼罗河两岸的夜景工程做得不是特别好,船上自助餐也相对一般,但夜游尼罗河的重头戏是肚皮舞和旋转舞的表演,尤其是土耳其帅哥跳的旋转舞,实在是太精彩了,只可惜相机夜拍动态的效果不是很好。
  就没能拍下照片和大家一同分享,就因为已经看过了这么好的舞蹈,大家到土耳其的时候都自觉省下了观赏苏菲舞的自费项目。
  尼罗河的夜,浪漫且美好,下船之后仿佛从梦中抽离,在埃及的第二天,纳兰涩琪和云落在精彩又充实的行程中享受了一段非常愉快的时光。
  其实真正有文化的埃及,就在第三天的游览行程当中,纳兰涩琪和云落看到了历史悠久幻化而成的多元化文明,在开罗,不仅有如今在阿拉伯世界盛行的伊斯兰教,还有基督教,以及拥有数千年历史古埃及的多神论宗教。
  有时候觉得他们能够并存真的很不可思议,在伊斯兰教中认为只有真主才是唯一的神,完全不搞偶像崇拜,而教义相似的基督教除了上帝之外还收容了一些传说中的圣人。(未完待续。。)


第一〇八八节 总会让学妹心生神往

  信徒会用画像,雕塑,壁画等等来刻画他们的形象,古埃及的宗教就更加丰富,神祗众多,各色神庙都是为了纪念不同的神。
  他们的法老也都以神之子自称,跟封建时代的华国相似,只有自称天子才可以使中央集权的统治长期稳定,差异如此之大的文化轮番在埃及上演,这是一块多么不平凡的土地啊。
  开罗不愧是传统的且东方人稀少的旅游城市,酒店的早餐是纯西式的,丝毫找不到任何中餐的影子,比起曾经在法国酒店里看到的方便面。
  这里更让云落感觉到的确身处异域,很喜欢他们酸酸甜甜的石榴汁,这几天的早餐让云落学会了如何手工制作汉堡,如何让生菜更好吃,如何选择合适的火腿肉和面包……但云落还真是无法爱上这种西式餐品……
  走进老开罗,气氛幽静的道路两旁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竟然有一点漫步鼓浪屿的感觉,老房子的周围有不少玲珑小店,特别适合文艺范儿在这里追忆似水年华,纳兰涩琪和云落特别的东方面孔一路上吸引了不少埃及人的目光。
  不管是行人还是警察都对纳兰涩琪和云落报以友好的微笑,这种温馨的氛围实在很难让纳兰涩琪和云落把现在的开罗和之前的暴力冲突联系在一起。
  老开罗的基督教会,埃及曾经是一个基督教国家,虽然很短暂,但还是在这里留下了痕迹,其实丰富精彩的多元文化是一笔很珍贵的财富,希望能够一直传承下去,和睦下去。
  在古代法老宗教衰落之后和伊斯兰教传入之前的几百年间,埃及曾经是一个基督教国家。亚历山大是当时的权力中心。
  也是国内的唯一大城。而后来的开罗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港口。自从法老时代以来人们只把它当作一个摆渡的地方,后来罗马人在那里修建了一个堡垒,名叫“埃及的巴比伦堡”。
  当年作为城堡西大门的两座圆形罗马塔的遗址,是公元98年罗马皇帝图拉真建造的。走在双塔之间,实际上就是走在当年的围墙上。
  因为几百年来的污泥和瓦砾使地面升高了10米。对右侧那座塔的塔基进行的考古挖掘发现那里有一处古代码头的痕迹,而希腊东正教的圆形圣乔治教堂便是在左侧那座塔的基础上建造的。
  难得一见的圆顶东正教堂——圣乔治教堂。由于时间限制,纳兰涩琪和云落并没有入内参观,据说这是为了纪念古代巴勒斯坦的基督教殉难者乔治,在朝阳的映射下,她看上去十分庄严肃穆。
  圣母马利亚大教堂(又名悬空教堂),在开罗即科普特区。圣母马利亚教堂所以称为悬空教堂,因为他是盖在以前的城墙南门上,不是真的悬吊在半空中。悬空教堂应该算是这里的所有教堂中最漂亮的一个了。
  在湛蓝天空映衬下的雪白色塔楼和美丽的十字架散发着基督教堂独有的圣洁和光辉。阳光下,教堂花圃中的植物看起来都有着不可思议的光芒。让人心中充满了感动。
  进入悬空教堂,心情瞬间平静了下来,早上游客很少,教堂前的台阶仿佛是通往天堂的阶梯,拾级而上,心中充满了圣洁和美好的愿望。
  阿拉伯人钟爱各式各样精美的花纹,这种崇尚精致美观的意识蔓延到了基督教堂,这应该是云落见过最花哨的基督教堂。教堂内部的黑坛桌椅、镶嵌象牙的屏幕、和大理石造的讲坛等都是精心制作的用品,堂内的每个房间都各具特色。充满了异域风情。
  阿拉伯世界的神秘和基督教联系在一起,似乎有点说不出的意味,文化的融合并不是不可能,也希望这些属于基督教的遗迹能够很好的保存下来,供后世人观瞻。
  这次旅行其实有不少地方打破了云落的固有观念,这些用阿拉伯文写上的示文。让人很难将其与基督教联系在一起。
  在伊斯兰教盛行的世界里基督教也可以安然存在,存在即价值,也许阿拉伯的穆斯林并不像在欧美人眼中那般妖魔化,从他们对纳兰涩琪和云落的热情和对教堂的保护上来看,并非真的极端排他。很多事物只有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才能换个角度重新思考。
  售卖工艺品的小店铺,店铺造型别致,老板却不知去向,这些应该就是纯粹的当地手工艺品,还有一些基督教的相关纪念品。
  埃及的典型民居样式,云落发现很多户人家的阳台上都有悬挂类似华国灯笼的装饰品,晾晒的衣服是整齐的小背心(估计是他们的内衣?)和精致的地毯,偶尔窥探一下埃及人的私生活,很能满足云落八卦的**。
  埃及也有屋顶的搭建。但是否违章不得而知,其实对于街道上满目的烂尾楼还有个说法,埃及人盖房很有远见。先把自己的房子盖好了。
  然后还要给子孙后代留条后路;房子没盖完表示等自己的儿子孙子长大了可以继续盖,于是房子就不断往上叠,但还是一副没盖完的样子,
  墙上那些似乎是鸟巢,看来虽然鸟儿类似,但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鸟巢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离开基督教区,没走几步就到了阿穆尔本阿斯清真寺,是埃及最古老的清真寺,以柱子多闻名,任达华在这里向纳兰涩琪和云落认真介绍了伊斯兰教的文化特点,还特别演示了祈祷的全过程,埃及正宗伊斯兰教徒每天要进行5次的祈祷。
  要喊15次”安拉最伟大”,和纳兰涩琪和云落的”万岁万万岁”是同一性质,祈祷是唯一亲自与真神安拉对话的方式,在这里,神不仅是高高在上的世界主宰,更是导师和朋友,伊斯兰宗教的力量确实是伟大的。
  女性可以进入清真寺,但都必须披上绿色的长袍,终于明白为什么在的苏公塔导游说这是唯一让女性自由进出的清真寺,传统的伊斯兰教是相当保守的,尤其对女性有很严苛的要求,出门头发和身体都不可以露出来。
  只有自己的丈夫和家人才可以看到长袍下的真面目。可兰经里允许男性穆斯林可以有四个老婆,但必须公平对待,不分大小,在结婚之前必须承诺如果抛弃妻子需要付出多少代价,而且娶下一任妻子必须取得前任妻子的同意。
  虽然现在一夫多妻很多人都不再能接受,但云落看相比华国封建时代的妻妾成群,伊斯兰教的规定还是很靠谱的,在男性明显少于女性的时代,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女性的权益,就连和当下咱那几乎是欺负女性的婚姻法比较,也算是更加照顾女性了。
  清真寺的主要结构大同小异,却都形态各异,每座清真寺都是一个艺术品,这归功于西域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艺术的创造力,既把繁复的设计融入到简单的建筑风格里,还能把丝毫没有偶像崇拜的宗教文化都形象地刻画出来。
  清真寺很大,进入清真寺每个人都必须脱鞋,内部整理得非常干净,地毯上布满了小窗户,窗户顶都朝着圣城麦加的方向,上面的吊灯同时点亮的时候,就如同繁星满天,可以想象每到重要的日子,虔诚的穆斯林都跪在这里祈祷的盛况。
  架子上摆满了各种版本的可兰经,阿拉伯语是一门很特别的语言,云落特别崇拜懂阿拉伯语的人,能把这些扭曲的图形排列组合起来,不仅可以念,知道意思,还可以流畅自如地写出来,真是超级无敌难!
  习惯了方块字和字母的云落,完全分不开这些弯弯曲曲的图形,来到埃及,纳兰涩琪和云落就成了彻底的文盲,这里连数字都是阿拉伯语,逛超市都认不得价格,还好从有对照的车牌号学会了认0…9的阿拉伯语数字(不是阿拉伯数字哦),也算是一项不小的收获。
  开罗的街道上经常可以看到系在路灯或者电线杆的长线上挂满了布条,不晓得是用来祈福?用来许愿?用来守护?还是另有用途?很多东西,不用去深究,在想象中更美。
  从清真寺出来,换下袍子,看门的大爷会请纳兰涩琪和云落捐款,这些捐赠都随各自心意,不用勉强。纳兰涩琪和云落下一步去参观著名的埃及博物馆,只有去了那里,才当真明白什么叫“古”,什么叫“博”。
  随手可及的雕刻都是数千年前的文物,几乎所有展品的年代牌上都标注着“bc”(公元前),证明距今至少2000多年以上,直面古埃及,这才是真正的穿越。
  及博物馆是由被埃及人称为“埃及博物馆之父”的法国著名考古学家玛利埃特于1863年在开罗北部的卜腊设计建造的。
  现在的埃及博物馆是重建之后的建筑,里面有许多价值连城的历史文化瑰宝,除了主体建筑之外,外面的雕塑都是货真价实的古埃及文物,里面展览的宝贝也只有一件是赝品,其余全是拥有数千年历史的真品。(未完待续。。)


第一〇八九节 野火烧不尽

  纳兰涩琪和云落在博物馆边上看到了被烧毁的穆巴拉克政府内政部的办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