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末世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他从末世来- 第6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红酒焖牛肉自然是好的,牛肉很软烂,红酒味道很浓。牛排简直让安青桔和安初遇惊喜,更棒的是搭配牛排的黄芥末简直香极了。没有京城芥末的冲,只有芥末的鲜香。
  安青桔和安初遇两个土了。后来安青桔和安初遇才知道,这就是著名的法式芥末,也叫第戎芥末(dijonmustard)。既然直接叫第戎芥末了,可见那就是勃艮第的产品了。
  在博讷就有一家好几百年历史的芥末厂,真该去看看。超市里都有买这种好吃的黄芥末的,看到这个游记的亲们可以买一点常常。
  安青桔和安初遇也点了后面的甜品。为了中和前面牛肉的油腻,人家推荐的甜品都是带草莓或者覆盆子的慕斯啊、派一类,有点酸酸的口味,正好中和前面的油腻,真正好呀。
  在酒店的时候,服务员就提醒安青桔和安初遇。天黑后不要忘记再去博讷老城看看,那里有灯光表演。安青桔和安初遇这顿饭特地磨蹭了不短的时间,直到天渐渐黑下来就摸索着去看这个灯光表演。
  在游客咨询中心能领到一张单独的灯光表演的说明图,告诉你什么地方能看到灯光表演。全城表演的地方安初遇们走了不到一半,都非常漂亮,原来是用现代技术把各种故事投射到著名的建筑物上,利用建筑物的形状勾勒出非常魔幻的效果来,好看!
  由于夏天法国天黑得特别晚的关系(十点以后天才黑),可数的几个夜色中仍然在户外溜达的经历给安青桔和安初遇留下了深刻印象。夜色中两人漫步在安静的老城里,不觉得凄清,也不觉得不安,就是觉得挺有情调的。
  在《里奇。史蒂夫斯(ricksteves)游欧洲》这部系列纪录片中有一集专门讲述了勃艮第的运河。
  勃艮第的运河是差不多200年前修建的,这些运河修建的主要目的是为啥?就是为了运送勃艮第的葡萄酒(当然也包括其它货物)。
  通过运河运送葡萄酒,不光便宜,而且还平稳。如今呢,这些运河当然不再运送货物了,但它仍然被精心照顾着,变成了勃艮第旅游的另外一个特色,叫做运河游船之旅。
  在纪录片里,里奇是这样介绍的。游客乘坐游船可以走上几个礼拜。勃艮第拥有出色的风景、顶级的葡萄酒以及与美酒相匹配的美食,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有着无上的吸引力。
  即使船只能开6公里/小时,你也绝对不会嫌它走得太慢,因为一路上有太多好玩的事可以做。吃住都在船上,每条船都有专门的法国厨师,五星级的客房标准。你还可以随时随地上岸走走,或是骑上自行车去附近的村庄逛逛。
  想想看,随时有点心零食饮料供应、爱几点吃饭就几点吃饭、每天起床就开香槟,有精神时骑上脚踏车到处晃,没体力时泡着露天按摩浴缸、欣赏两岸风景缓缓逝去、古堡酒庄随兴造访、乡村美景如诗如画、服务人员殷勤在侧……这……这……太奢靡了好不好!
  安青桔和安初遇确实没奢靡到这个程度,安青桔和安初遇目前的奢侈就是在国外旅游时一整天什么也不做了。安青桔和安初遇就是什么也不做,只开车出去逛了逛,看了看这条传说中的运河,剩下时间就是躺在酒店院子的树下晒太阳,看书,犯懒,发呆。
  开上车去找那条运河。开车确实快,昨天吭哧吭哧骑了半天到的地方一眨眼就过去了。
  用本地的导览地图很容易就找到运河了,河上有游船哦!没找到码头,就看见有游船在河里面。自行车路是紧贴着运河的。这一段自行车路很好,起码是平路,骑起来不会太累。站到桥头看运河,你会知道这运河真心不宽,但是干净得让人吃惊。
  河边有一间一间村舍,河边有干净整齐的村间小路。不用体会,想想也知道在这样的河上游览一番,同时品尝勃艮第的美食,看周围风光是何等惬意。
  安青桔和安初遇还特地开去了尚沙隆,没想到是个现代化大城市,有不少6层楼,估计战争时期把原来的建筑都炸光了。安青桔和安初遇在勃艮第的旅行差不多就是这些。没有为美酒来,但每天不离各种美酒相关信息。(未完待续。。)


第八七八节 生活中的小美好

  稍微有点意外的是,今天两个人脑袋进水,又想吃中餐了。正好那个casino超市外面有个中餐馆,就进去了,真后悔死了。里面厨子,老板娘,服务生加在一起就一个人。米饭,是淋上水微波炉转出来的。
  炒菜,是老板娘自己扒拉出来的,两个菜一个味道。老板娘一看就是个中x混血,基本不会说中文了,只剩下一脸笑容,让安青桔和安初遇没好意思拍案离去。吃罢出来安初遇只余一句话。要是今天去昨天那家饭馆,给安初遇只来张鞋底牛排就好了……
  为了去看丁丁,安青桔和安初遇的法国之行特意排出三天时间来,从勃艮第出发一路北上,穿过卢森堡去布鲁塞尔看看丁丁的故乡,还要走进丁丁博物馆和埃尔热的原著来一次亲密接触。算不算发烧友啊?
  如果一路顾着赶路未免有些呆了,安青桔和安初遇这一路还是颇看了一些丁丁之外的东西。比如马奇诺防线,还有根特的祭坛画。从法国往比利时去,那几乎是不会错过马奇诺防线的。
  差不多读过高中历史的童鞋都会知道马奇诺防线的事情——这一段咱们历史书没瞎说。之所以叫做马奇诺防线,那是用当时的法国陆军部长马奇诺的名字来命名的。这位部长真倒霉,如今“马奇诺防线”已经成了看似表面坚固,实际毫无价值的东西的代名词了。
  看这张图是不是能说清啊。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国也料到德国肯定要打过来了。于是法国就在德法边境上建造了这个马奇诺防线。
  这是一个耗资巨大的防御工事,由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坚固。防线内部有大炮、壕沟、堡垒、厨房、发电站、医院、工厂等等,通道四通八达,总之在里面过日子都没问题。
  当时法国人想啊。法国和比利时、卢森堡地区的边界(叫做阿登高地)地形崎岖,不易运动作战,就没做什么防备。但万万没有想到德军会由此突破,德军先是诱使英法联军支援荷兰,然后偷袭阿登高地。豪华的马奇诺防线就这样因为德军绕路袭击其背部而失去作用。
  所以,在法国人眼里。马奇诺防线应该不是一个光荣的地方。法国政府至今依然视马奇诺防线为一大耻辱(可怜的马奇诺先生),最好全世界人民都忘了它才好,所以拒绝拨款维护修缮。
  但是法国人不干,当地组织了好多志愿者抢修维护,目前还有十几处防线碉堡可以供参观,构筑了一条特殊的主题旅行线路。
  国内网站上提到马奇诺防线一般都是大谈军事成败。到底有多少人去过那里,不知道。马蜂窝上找不到,穷游上说不清。但是lp上说的特别清楚。
  从博讷beaune出发,过第戎dijon。北上再过南锡nancy和梅斯metz,就会到达一个村子叫做veckring,这里就可以参观现存的马奇诺防线的堡垒。
  大雨。安青桔和安初遇就这样冒雨上路。按照lp说明,gps上导航到这个地方。fortduhackenberg,这是洛林大区的主要参观点。雨很大,一路上雨刷器忙个不停,朦胧中能看见风力发电站的巨大爪臂。
  车子一开进veckring村,就能在路口看见巨大的坦克。看来没走错路。到了村子上,沿着路牌很快就找到了fortduhackenberg。
  没想到啊没想到。人家下午2点就停止参观了。安青桔和安初遇早上磨蹭,中午磨蹭,到这里刚好两点半。完蛋了。只在门口的售票处拿了一张英文说明书。
  根据lp和说明书的介绍,这里是梅斯地区最大的马奇诺防线独立堡垒,可以容纳1000人。当初设计者们在这里挖了10公里的坑道,设想是堡垒有能力自给自足3个月;打仗时能做到每分钟发射4吨炮弹。
  现在这里有电车。乘上电车游客可以来到位于堡垒地下长达4公里的隧道——一座常年12摄氏度的恒温掩体。据说,还能参观一系列地下建筑,包括备战备荒的厨房、医院、发电室。
  要是有人喜欢看一下这里,一定记得2点前到这里才能参观哦。
  对安青桔和安初遇俩来说,去卢森堡不为旅游。纯粹是路过、住宿。从博讷出发到布鲁塞尔总计是700公里路程,安初遇觉得有点远,所以中间在卢森堡打尖兼住店。卢森堡什么样,都是在车轮上看到的。
  雨中看卢森堡这个城市(国家),也就是普通的城市,不大,估计半小时就能穿城而过,一个小时就跨越国家了。安青桔和安初遇按照gps指示一直沿着卢森堡的大峡谷行进,峡谷两侧有很多古老建筑,静下心来看估计也有的可看。
  安青桔和安初遇没有,不是不想进,一是后面有大菜(巴黎),二是以当时的审美疲劳而言觉得确实没啥可看。这是一闪而过的红桥。
  车子很快就到了安青桔和安初遇在booking上订的酒店—hilton酒店,这家英文全名叫doubletreebyhiltonluxembourg,是不是可以翻译成“双榆树宾馆”?anyway,这是安青桔和安初遇此行入住的唯一一家标准星级酒店,典型的商务酒店,服务很规范。
  入住就有欢迎点心,房间也是很熟悉的星级酒店房间;早饭也很丰盛。和所有住过的星级酒店一样,房间里上网要收费,酒店大堂有免费的wifi。其它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住商务酒店也算是在一路民宿之间的调剂吧。
  一觉醒来,窗外雨已经停了,但是还阴天。早上发现双榆树宾馆里面住了很多华国人,有来开会的有来旅游的。一大早聚集在大厅等退房,大呼小叫的。
  早餐不错,坐在安青桔和安初遇边上桌子的一对华国夫妻聊的也是免税购物买手表的话题——就没别的话题说啦?
  昨天晚上下雨+懒惰。没出来吃,只躲在房间里吃了点行李里的香肠,外加煮了几个鸡蛋,早上起来已经饿的前心贴后背了,屏蔽着边上免税买手表的对话默默的狠狠的吃了一顿。
  回房间又懒了一会儿,窝在被窝里看电视。英文频道里正好播放一个六四母亲纪录片。讲丁子霖为儿子六四游行时无辜被枪杀后用尽一生时间追寻真相的事情。这个在网上看过片段,现在又温习了一遍。
  今天就要进比利时了,丁丁已经在耳边召唤。不过此时已经完全不担心是不是会见到丁丁了。来到比利时,安初遇还就不信找不到了——只要自己玩,肯定能找到。
  这一安心,安青桔的脑袋又活泛起来,不甘心直接扎进布鲁塞尔了。今年(2014年)年初看了乔治?克鲁尼的新片《古迹卫士》(又叫《盟军夺宝队》),里面提到了很多艺术品。实话实说,电影真心很烂。又想正能量又想惊险刺激又想艺术抒情,结果搞了个四不像。
  安青桔耐着性子看完,实在是为了记下电影里提到的艺术品。安青桔和安初遇是要去巴黎的,《加莱六义士》在罗丹艺术馆;维梅尔的《天文学家》在卢浮宫,还有伦勃朗的自画像;塞尚的《加歇医生的家》在奥赛博物馆。
  剩下的显然不在安青桔和安初遇的路线上的艺术品留在以后再看,比如雷诺阿的《小艾琳》。布鲁日有点远(那里有米开朗琪罗的《布鲁日圣母像》),但是安青桔和安初遇可以去根特(ghent)看那个著名的祭坛画(altarpiece)呀,就是那个(adorationofthemysticlamb)。
  根特离布鲁塞尔不过60公里。很方便。说去就去,两个人结账出发。比利时一路高速还不收费。原来这叫洲际干线,就是跨国的公路,都是e打头的,都很高端。想到在枫丹白露的路上被收的钱,真是心疼呀。
  这个计划外的旅行目的地的确给了安青桔和安初遇一个意外,就是文字。安青桔和安初遇一直觉得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一样基本都是法语区。没想到其实是自布鲁塞尔水平一刀切,北边的比利时都是荷兰语区。
  第一次看到荷兰语,觉得真心好怪啊,几个辅音字母趴在一起,看起来简直像是手在键盘上胡乱一抓就凑个单词出来了好不好?比如。
  negenentwintig居然就是英文的niy…nine。vertrekken居然是“离开”的意思,zij居然就是she了……初次见面,真是没心理准备——没元音可怎么发音呀?
  安青桔和安初遇不知道是从哪个方向开进根特的。但一进根特,就觉得风格和法国大不相同。凑近运河边,越发觉得根特的建筑风格看起来很有点安青桔和安初遇在图片上看到的荷兰风格——当然没有去过荷兰,不能妄断。
  根特的大部分路牌是一行荷兰语一行法语,双语标注。可怜的安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