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狐-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春芳老师,张局长来看望你来了!这是教育局的一点心意,请你收下!”陈经伟递给了罗春芳一个红包。里面有五百元钱。

    张明乘和罗春方握手的机会仔细看了看罗春芳,虽无十分美丽,也有几分姿色。

    “罗老师。你辛苦了!”张明说,说完朝林彤递了个眼色。林彤的脸腾地红了,她知道张明是在讽刺罗春芳。

    罗春芳刚从大棚里回来不久,的确有点辛苦。她说:“谢谢领导的关心!”

    当陈经伟告诉她沙湖镇民转公指标增加了两个时,她惊喜万分,眼睛里转起了泪花。

    张明就和她说了番领导在这个时候常说的话。临出门时,他在林彤耳边小声说了几句。出来后,林彤就对罗春芳说:“罗老师,我有几句话单独和你说说!”张明就和另外两人在前面边走边等。

    林彤把罗春芳叫到一边说:“罗老师,塑料大棚里的菜长得如何?”

    罗春芳愣住了!她心虚地说:“你怎么这么问?”

    林彤不忍心折磨她,就直接告诉她,她们在大棚里干的事说的话张局长全知道,因为有她求情,张局长不但没追究她,反而还增加指标要成全她。

    罗春芳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她抽泣着对林彤说:“我太卑鄙了!妹子,你真是一个大好人啊!张局长也是一个大好人!我真不是东西!”

    林彤说:“好了!这件事只有张局长和我知道,我们会替你保密的!你好好复习,争取考上!记住,我们再不顺利,也不能生害人之心啊!”

    罗春芳连忙保证:“请领导放心,今后我以后一定好好做人!”




第八十九章  与县长叫板

调研结束后,张明主持召开了一个专题会议,研究民办教师问题。

    最后拿出了一个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方案,一是算断一批,也就是给那些并不一定要坚持教书的民办老师一笔遣散费,二是退养一批,让那些老了的又转正无望的民办教师每月能拿到一些基本生活费。三是坚决禁止招收新的民办教师,只许出,不许进。四是转正了的老师必须到师范学校进修两年,以提高教学水平。

    按张明的话说:是要在几年内将民办教师这个令人辛酸的职业在中江县消失。

    方案送到政府报批时,被打了回来。

    中江县县长常新宇把张明叫去,将他大骂了一通:“你真是不当家不知道财米贵?算断,退养,算没算过要多少钱?你知不知道财政现在有多少钱?你制定的是什么狗屁方案?拿国家的钱去送人情,让老师们都去感谢你,让老子为你去买单!你想得倒美!买得起这个单也就罢了,关键是老子买不起!买不起那些老师就会骂老子,骂老子不重视教育,不尊重教师,你这不是在害老子吗?”

    常县长原来在部队当过副师级干部,说话一向就比较粗,开口闭口都是老子的。张明不想和他计较这些,但还是辩解到:“常县长,民办教师对教育是做了贡献的,对他们为教育做出的牺牲我们必须要做点补偿。否则,会引起公愤的!”

    常县长见这个毛头局长居然敢和他顶嘴,勃然大怒,他一拍桌子:“你算什么东西?再敢顶撞领导,老子撤你的职!”

    张明的倔脾气也上来了,他说:“你枪毙我也要说!同时,我也要提醒你,说话请注意一下领导的形象!”

    办公室主任从来没见过谁敢这样和常县长硬顶的,不觉有点佩服张明了。其实他也受不了常县长的军阀作风,但是为了不让事情升级,连忙将张明劝走了。

    劝走了张明后,他又来劝常县长:“县长,您请息怒!他年轻,不懂事,你也不要和他计较。回头我让他给您写检查,向您道歉!”

    常县长余怒未熄,又骂起办公室主任来了:“你他妈的少来烦我,该干嘛干嘛去!”他坐在办公室里盘算着,如何整一整这个张明。他是军官出身,军人的作风是,战斗失利之后,就一定要再次组织进攻。

    短时间内免掉他着个局长不大可能,必须找到他的毛病后再说。

    目前只能在工作上给他制造点麻烦,让他的日子不好过。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不然,他这个县长的威信就荡然无存了。今后谁还会听他的。

    第二天,他叫来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和财政局长,商量今年的经费拨放问题。

    当前最大的财政缺口是中江广场的建设款和转正教师的工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曾经建议采取让教师集资的办法,全县九千多名教师,每人集资五百,将是一笔可观的数字。当时常县长没同意。但现在他的观点发生了变化。

    他对两个部下叹气道:“我反复想了想,让老师集资这个办法还是很不错的,老师长期靠财政养活,现在,财政出了危机,他们也应该支持一下财政了!”

    财政局长昨天就知道了张明和常县长顶嘴的事,常县长一开口,他就知道了常县长的用意。他迎合道:“是啊!早就应该这样做了!再说,我们也不是白要,三年之后还是要给一点利息的!这也是逼着老师们存一点钱嘛!可以说是一件于公于私都有利的好事啊!”

    常县长说:“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吧!至于转正教师的工资问题,我也想了一个好办法。让每个转正的老师交一万元转正费,那么目前的财政危机不就可以度过了吗?”

    “好主意!”副县长和财政局长继续走着迎合路线。他们当官的诀窍就是在任何事情上都迎合领导。领导的决策如果是对的,他们有襄助之功,如果是错的,要负责任的也不是他们。

    张明和常县长顶撞之后,内心里也很不安。在官场混了这几年,他深知领导们的习气。你一天到晚地巴结他们,他也不见得待见你,更不要说去得罪他了。

    也许有人会幻想有胸怀宽广能容人的领导,但这样的领导在现实中难得一见。能容人的不是领导,是菩萨。

    得罪领导的后果是什么?是打压,是挨整,是晋升道路的被封杀。日子可就不好熬了。

    白云打来电话:“张明你怎么搞的,怎么这么意气用事?以前你不是很圆滑的吗?”

    张明苦笑着说:“不是我不圆滑,是他实在太气人了!我是忍无可忍啊!“

    白云说:“张明,不是姐姐要说你啊,他可是我们县仅次于马书记的实权派啊!说句庸俗的话,他应该是我们讨好的对象,你倒好,还顶撞他!真是不想进步了!“

    张明说:“现在还谈什么进步啊!只要不退步就谢天谢地了!不过,说心里话,我这次还真不打算向他妥协!我就不信他能把我怎么样?大不了贬官!贬官算什么?贬官是好事!古往今来,一些名篇佳句不都是文学家们在贬官后写出来的吗?〈〈岳阳楼记〉〉呀!〈〈醉翁亭记〉〉呀!搞不好我也会弄出一篇什么记来流芳百世呢!“

    白云被他逗笑了:“你别臭美了!不管怎样,你都要小心应对!别因为一时冲动,把自己奋斗多年的成果给毁了!”

    不知是谁又把这事通知了柳全。柳全特意来教育局来看他。

    柳全问清楚情况后,安慰他说:“张明,不要有思想负担。我帮去带带和,你也向常县长陪陪礼!大丈夫能屈能伸嘛!”

    张明说:“柳总,非常感谢你的关心!我知道您为了我好,但是我现在思想还转不过弯来,过段时间再说吧!到时候如果在政界混不下去了,我就投奔你去!”

    柳全不便勉强,他也很欣赏张明的这股倔气。但是他还是给常县长打了电话,请常县长大人大量,原谅张明。

    柳全是全国人大代表,常县长也不敢驳他的面子,就敷衍道:“柳总,您都打招呼了,我还会生他的气吗?他毕竟还年轻嘛!再说,我也不是那种心胸狭窄的人!”

    嘴上这么说,他心里可没打算原谅张明。




第九十章  消化政策

早晨九点;中江教育局里一片可怕的静默。

    走廊里虽然偶尔有人走动,但都尽量做到轻手轻脚,尤其是局长办公室所在的楼层,工作人员更是大气也不敢出。

    为什么呢?因为老板今天不高兴。

    不知什么时候起,人们开始称自己单位的一把手为老板了。既然认他为老板,就必须看他的脸色行事。正所谓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

    刚才,张明大发了雷霆,拍了桌子,骂了娘。这是他到教育局来后的头一遭。一个不轻易发脾气的人,一旦发了脾气,就会格外有震撼力。

    县政府不顾教育局的反对,强行地通过了关于要求全县教师集资修建中江广场以及新转正民办教师缴纳一万员转正费的决议。

    政府那边的口气十分强硬:“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不仅如此,措施也十分霸道:集资费直接由财政局在拨放教师工资的时候扣除!民办教师如果不缴纳转正费用,人事局就不给办理相关手续。指标过期作废。

    张明知道,这是常县长的一石二鸟之计,既解决了他自己的财政危机,又为张明制造了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

    这个政令一旦公布执行,一定会在老师中引发一场地震。老师们不明底细,一定会大骂教育局,大骂张明。

    张明之所以要大发雷霆,一方面是真的生气,真的义愤填膺,另一方面也向教育局的同志表明,自己对这项政策是十分不满的。

    当一项不利于自己部门的政策要宣布与执行时,处在夹缝中的部门领导如果不善做处理,就会两头受气。

    张明猜测教育局的职员和老师们知道这项政策时会对他有这样几种想法:

    一:局长张明为了讨好上级,有意牺牲老师们的利益来向上级献殷勤,为将来自己加官晋级铺路!

    二:局长张明无视教师利益,没有为教师据理力争,没有注重维护教师利益,是一个对教师没有感情的家伙。

    三:局长张明软弱无能,不能保护教师的权益。

    这三种想法将会同时存在。而无论是哪一种对他来说都是不利的。轻则使他失去教师的信任,重则使他蒙受骂名。

    为了先在教育局机关消除一下这种影响,他故意发了这通脾气。

    脾气发过之后,他开始冷静下来思考对策。

    如何既把这项政策执行下去,又不让老师将怨气出在自己身上,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他想,在执行这项政策前,必须先向老师们吹吹风,让老师们有个心理准备。到时候真执行的时候,他们的反应就不会过激了。

    张明果断地成立了五个小组,由几位副局长牵头,以检查校园危房为名,到各个学校去进行吹风。

    张明说:“这次行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尽快地消化这项政策。也是为了在执行政策前搞一下投石问路。吹风的要点大家一定要弄清楚:首先告诉大家这是政府行为,不是教育局的决定。然后,将政府要集资的数目先抬高一倍,再然后说教育局正在和政府谈判,要求减少款项。”

    大家都心领神会。都佩服张明这步棋走得好!好处至少有三个方面:

    一是告诉大家教育局只是一个执行者,这样教育局的责任就撇清了。要怪就怪政府去吧!。

    二是告诉大家教育局的领导正为此和政府谈判,表明教育局是能够为民请命的。

    三是先把数目说高,到后来执行时却减下来了一半。老师们会在心理上有一种轻松感,会有一种犯人减刑了的喜悦。老师们还会因此感谢教育局。这样有利于政策的推行。

    张明特别强调,吹风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在正式的会议上讲。最好是以一种小道消息的形式进行流传。

    王生礼对这个安排不大理解,他说:“张局长,我觉得在会议上讲效果要好一些,为什么要通过传播小道消息的形式呢?”

    张明笑而不答。

    童副局长说:“王局长,平时那么精明,今天怎么犯糊涂了。我们给大家讲的信息,与上面的精神出入很大,再加上我们是在把责任往上级身上推,这是违反组织纪律的,这样的话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堂而皇之的宣讲?上面知道了是要追究我们的责任的!”

    王生礼恍然大悟,拍了拍脑袋,说:“不好意思!瞧我这脑袋,真够笨的!”

    黄义忠补充道:“你可别小看小道消息啊!有时候,它比正规的会议精神传播的速度要更快,传播的面要更广。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中国人是最喜爱打听小道消息同时又最喜欢传播小道消息的。”

    大家就分头下去吹风去了。

    张明叫林彤把这一批转正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