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雄心- 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手策划和主导了这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远程奔袭,罗根终于得到了原本在几个星期之前就应该给予自己的奖励——“航空兵将军”。

  在德国国防军的军衔体系中,兵种将军又被称为二级上将,是普通将领成长为高级将领的重要标志。相比于将帅云集的陆军军官团,德国空军真正够得上级别的高级将领并不多,戈林和施佩勒死后,就只剩下凯塞林、米尔希这两位空军元帅以及四名空军上将、六名兵种将军。其实就资历而言,罗根仍然排在这十二个人之后,但这一次除了军衔上获得晋升,他同时还被任命为新一任的空军总参谋长,而不论是戈林执掌空军的时代还是如今元首亲自担任空军总司令,总参谋长都是战略和战术部署的实际策划者与执行者——罗根此前在作战部实际上已经履行起了这个职务的大部分工作,但这一次才算是真正的名至实归!

  一同获得晋升的还包括十余名在本土防空作战中有突出贡献的空军高级军官,作为其中的翘楚,罗根却没有时间来庆祝一番。由于奔袭莫斯科等于是刺痛了苏军的最敏感部位,在数量上仍然占据优势的苏联空军开始以昼夜轮番攻击的方式轰炸德国位于东北部的前线机场。试图以此来摧毁德国的远程轰炸机和前沿基地。为此,双方的上万架作战飞机在德国边境线附近展开了极其激烈的空中厮杀,而新任的德国空军总参谋长也乘坐着他的指挥专列不断往返于各航空军的指挥部和机场之间,视察各部作战损失情况,根据战局的实际进展配属预备部队。

  对于一名半路出家的空军将领来说,独立完成这些工作几乎是难以想象的,所幸的是,罗根得到了同为“航空兵将军”的里希特霍芬大力协助,虽然在上一场战争中仅仅击落了7架敌机,远不及自己的堂兄、大名鼎鼎的“红男爵”,但是长期在一线部队担任指挥官的经验还是让里希特霍芬拥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和出众的应变能力。

  “雅克…1,苏军目前最先进的战斗机,装备数量非常有限!考虑到苏军飞行员的技术素养,即便是在装备同等数量这种飞机的情况下,他们仍然不是我们的对手!”

  在德国东北部靠近边境线的一处田野中,里希特霍芬正认真查看着一架迫降的苏军战斗机,尽管起落架已经损毁,但它的机翼和机身主体仍然完好,橄榄绿色涂装似乎还带有新鲜的油漆味道,那熟悉的红五星徽标在阳光下很是刺眼。

  “比拼人力或是武器产量,我们都占不到上风。苏军渴望速胜,其实我们何尝不是如此!”新上任的空军参谋长依然佩戴着那枚令他引以为豪的双剑银橡叶骑士十字勋章,回想从怀特岛之战开始的不列颠作战,那才是他个人生涯的巅峰之作,如今的苏德战争规模虽然更大,但德国空军总是在见招拆招,并没有从前的那种战略主动权。

  天空中。恰好有一小队德军的Fw…190呼啸着飞过。正如罗根所知道的历史,这种轻巧灵活的战斗机一上战场就展现出了极其出色的作战性能,受到了一线部队官兵的广泛称赞。在两天前召开的空军高层会议上,经过商讨,众将领一致同意大量追加这种新式战斗机的订单,令人高兴的是,由于使用不同生产商、不同型号的发动机,梅塞施密特109的最新改进型仍能够保持全速生产。

  座舱盖的破损并不能阻止里希特霍芬亲自爬进机舱体验一番,不远处,一辆德军桶车正在两辆军用摩托车的伴随下飞快地驶来,士兵们显然已经抓到了迫降后试图逃走的苏军飞行员。

  “操纵性似乎还不错,但总的来说还是太过粗糙了!”里希特霍芬在机舱里把弄着操纵杆和踏板,这架飞机的螺旋桨已经严重歪曲,但尾翼竟然还能够做出反应。

  既没有飞行执照,也没有开过飞机的罗根,仍在酝酿着闲暇时去学习飞行,但现在他还只能从纸面上的数据去判断一架飞机的性能,当实物摆在面前的时候,他反而显得茫然无措。于是,干脆转过头看着士兵们将苏俄飞行员押送过来。

  就体型而言,俄国人和德国人都倾向于那种高大魁梧的。而眼前这名飞行员身材瘦小,苍白的脸庞上有着几道很深的口子,估计是飞机迫降时被碎玻璃划伤的,尽管已经自然止血,来不及清洗的血痕看起来依然很是触目惊心。

  两名粗壮的德国士兵在旁,这名苏俄飞行员显得十分平静,他冷漠地瞧了瞧罗根,又扫了一眼正在座舱里体验飞行的里希特霍芬,想必已经从这笔挺的衣装和漂亮的领章中看出了这两个人的不凡身份。

  “你是俄罗斯人?”罗根的问题经由一名会说俄语的军官翻译给了这名神情淡漠的苏俄飞行员。

  “无可奉告!”这句话和表情一样冰冷。

  “不想活着挨到战争结束?”罗根故意威胁道。

  对方的回答依然只有少得可怜的几个词,经过军官翻译,大致内容是“听天由命”。

  罗根冷哼一声,看来是不能指望从这个家伙嘴里得到些东西了。

  这时候,里希特霍芬从机舱里爬了出来,漫不经心地说:“俯冲下来的时候没能够重新拉上去?”

  经过军官的转译,那名苏俄飞行员眼睛里终于有了一些不同的神色。

  “掉下来不是你的错,这飞机还有一些小问题没有解决!”里希特霍芬继续以漫不经心的姿态说道。

  小个子的苏俄飞行员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却还不想说话。

  “参战之前,你飞这种新式飞机的时间应该还不到二十个小时吧!这对于飞行员而言真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态度!你们被当成了简单的杀人机器!”里希特霍芬说罢,示意军官要原意转达。

  苏俄飞行员的神情有了细微的变化,忍了最后几秒,他嘟囔了一句,而站在一旁的德国军官连忙翻译过来:

  “难道你们的飞行员不是吗?”

  里希特霍芬笑了笑,“和你们交手的可都是飞行经验超过50个小时的合格飞行员,有些人仅仅在英国就进行过几十次的飞行!”

  苏俄飞行员眼神中有些不信,但他微垂着头想了想,没再说什么。

  “可怜的牺牲品!”里希特霍芬高傲地说道,然后转身对罗根说,“胜利距离我们已经不远了!”

  短短几句话,罗根看到了信心已经从眼前这名苏俄飞行员身上消失不见了。他虽然不太理解,但还是对里希特霍芬由衷地佩服起来。

  回到空军专列之后,列车很快启动并继续沿着铁路线向北移动。

  “您说苏俄在人力和机器产量上都有优势,我不否认,但是我们拥有一支远比他们精锐的飞行部队,重要的是,许多飞行员在跳伞之后都能够重新返回部队——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您所坚持的收缩防御策略!”

  里希特霍芬用一种好奇而非恭敬的眼光再一次打量着眼前这位比自己年轻20岁的将领,在人们通常的观念里,一名优秀的指挥官应该熟练地掌握基本技术理论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从古至今莫不如此。

  罗根不慌不忙地啜了一口咖啡,“这源自于对战场的冷静分析和个人判断,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同之处,那只能是我的思维方式——它是有别于常人的!”

  “嗯哼!”里希特霍芬对这个答案似乎并不满意,但也没有当面深究下去。离开了刚才那片旷野,列车以中等速度经过了一座小镇,除了站台上有些军人之外,镇子里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影。

  “不过……这短短半个月时间,我们还是损失了一千多名经验丰富的飞行人员。即便我们成功地抵挡住了苏军的进攻,真正的战略反击发起之时,我们恐怕还是会在兵力方面感到捉襟见肘!”罗根一如往常地转移了话题。

  “那也许是下一个春天到来之时的事情了!”里希特霍芬正用他的银色小勺搅拌着杯中的咖啡。随着苏军在德国边境防线损失了大量的兵员装备,战略反击已经成为最近几天德国高层谈论得相当多的话题,考虑到苏军在罗马尼亚的进攻同样趋于停顿。许多将领都自信地认为德国军队将在一个月内重整部署并且发起反击,阿道夫。希特勒更是兴致勃勃地提出了一个大战略框架,那就是左翼从东普鲁士出击,右翼从罗马尼亚进攻,将突入波兰和斯洛伐克的苏军部队包进这个前所未有的巨大饺子中,一举歼灭苏军的有生力量——一旦得手,德军几乎就一劳永逸地打垮了自己的头号对手,尔后长驱直入苏俄本土,当如入无人之境!

  “下一个春天么?”听到这个时点,罗根首先的反应就是一年的战争将意味着惊人的伤亡数字,要知道仅仅这半个月双方就已经各自损失了数十万兵员。而且每天的阵亡人数都在以可怕的速度增长。不过,一年的时间将给大战略上的调整提供较为充足的空间:若是能够从英国北部脱身出来,并在非洲和西亚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德军将得以全力以赴地和苏军作战,而考虑到轴心国阵营逐步控制了大西洋东部海域和整个地中海,生产资源将不再是制约德国发展战略空军的关键因素,庞大的远程轰炸机群将愈发频繁地深入到苏联腹地,用持续的大规模轰炸削弱苏军的战争潜力,就如同另一个历史时空盟军对德国所做的那样!

  “这个时间的推测是建立在战略主线未发生改变的基础之上!早上的时候,我听说……”里希特霍芬低调地说道,“现在有不少人渴望与苏俄媾和!”

  “媾和么,我觉得并无实现的可能,除非意识形态的对立发生改变!”罗根并不意外,毕竟这样的传言早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其实只要小胡子元首一天在位,德国就不能以和平的方式结束这场战争。

  “嗯,意识形态的对立!”里希特霍芬点点头,“那些人或许只是对彻底打败苏军缺乏信心——他们觉得漫长的战线上只要有一处出现意外的崩溃,数以百万的苏联军队将如潮水般越过边境,那是多么可怕的一幅景象!”

  “当战争蔓延到本土的时候,我们将以寸土必争的姿态与敌人作战,这点和在波兰时是截然不同的!”

  罗根说道,而“寸土必争”是阿道夫。希特勒在一天前布置战略时提出的策略,虽说眼下这条边境防线非常稳固,但凡事总存在万一的可能,因而做好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里希特霍芬同样是一名远离政治的本色军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缺乏政治立场,他不无担心地说:“愈是在本土作战,愈会有人支持这种论调,也愈有可能出现一些极端的人物和事件!”

  罗根很清楚这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如果战事持续朝着不利于德国的方向发展,刺杀希特勒的行动只会越来越多。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中,小胡子像是格外受到命运眷顾,九命猫一般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刺杀,现在许多因素都发生了改变,罗根并不确定元首是否还拥有那样的极品运气,但在拥有十足把握之前。他绝不会让自己轻易卷入这种事件当中。

  计划终归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空军专列行至普伦茨劳,一座位于柏林以北90公里的城市时,罗根与正式接管东线空军的凯塞林元帅碰了面——这项新的任命是与罗根出任空军总参谋长一同发布的。罗根自己的本意是继续执掌兵力庞大的东线空军,这样不论进退都有强大的资本,然而由于米尔希被认定为戈林之死的祸首,此前一度受到怀疑凯塞林又重新获得了元首的信任,而他的经验和掌控能力显然是小胡子相当看重的。

  “刚刚得到的消息,空军副司令在视察梅塞施密特工厂时,由于机器意外爆炸而身受重伤,目前已经紧急送往慕尼黑第一医院了!”

  在见到凯塞林之后,罗根送上的第一句话就是关于米尔希的消息,按照正常渠道,这个情报恐怕要等上一段时间才会传递到并无直接关系的东线空军指挥部。

  “这真是令人遗憾!”凯塞林冷冷地回答道。在希姆莱有意为之的情况下,罗根的国社党“秘密成员”身份在军队高层也是人所皆知的事情。随着希特勒政权的巩固和深入,军人严禁参与政治的铁律早已被打破,尤其在戈林时代的德国空军,一些军官为了表明立场而公开加入国社党,高层将领中间也不乏拥有明显政治倾向的,但党卫队行事并非那么密不透风,米尔希的“意外事故”并不意外,而罗根恰恰在这个时候攀升了空军权力的高层,自然免不了引来同僚的猜测和隔阂——而这恰恰又是希姆莱的阴险招数之一。在他看来,失去了同僚信任和支持的空军参谋长,必须依附自己才能获得权力的巩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