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胜负两可的前提下,价位的选择、量能的累积、对手的意愿等因素缺一不可。
最好的情况,当然是你把资金全用掉,然后瞬间出现决定胜负的转折,击溃对手、获得最大的收益。
对雷霆来说,第一个考验就是对手是否接盘,如果对手不接盘,己方要调整价位,调整之后呢?还是要看对手愿不愿意接盘。
量能!永远是大资金操作的前提。
9月15号全天,雷霆就是在不断试探对手的底限,也在不断接受对手的试探,多空双方互相释放出自己的态度,建仓度突然变缓。
一天时间眨眼而过,等操作人员修整好,9月16号,周三很快来临。
雷霆,交易部。
向永泽有些激动,也有些忐忑,这是雷昊第二次决战时间不待在交易部,作为现场职位最高的人,向永泽明白其中意味。
开盘时间一到,向永泽很迅的指挥起来:“挂单!”
话音刚落,大量的卖盘就挂了上去,股市瞬间出现一阵的静默,在5o手就是大宗交易的股指期货里面,出现上千手的卖盘,意味着主力出现。
而卖盘横戈在43oo下方,则代表了空头的意思。
同样的,日经225指数期货上面,空头也直接把单子挂在了193oo这里,相对于现在的日本股市,这个位置偏低,但空头大量的卖盘却抹平了差距,直接拖着现货也就是日本股市下挫。
信号灯亮了,现在就看量能出不出现。
金融市场,每一次对冲都有其必然性,比如中国的金融市场化、解绑股指期货、雷霆跟泰和的利益冲突等等,这些背景和线索都足以让大家分析出来,两者必有一次战斗。
但金融又是个很偶然的东西,除非主力合约拖到交割日,不然你根本分析不出具体哪一天是决战日。
圈内所有人也都有默契,这一次无论胜负,事情都不会宣扬出去,雷霆明面上的持仓和操作不会违规,泰和也不会,事毕之后,大家会把事情渲染成市场活跃、多空分歧严重、套利盘频繁出现等原因,外人基本上就是雾里看花。
只有知情人会明白,杀人不见血的时间终于到来。
雷霆赢了,泰和就真的只剩下苟延残喘的时间,泰和赢了,雷霆登顶中国金融圈的时间就会被拖下来,资本会用脚投票,到时候,雷昊少说要在国内慢慢跟泰和周旋不短的时间。
“客观来说,中国金融市场化是一件好事,但国有力量太强大,这已经极大压缩了金融家的生存土壤,单个的民营金融机构,放到国际市场上是被碾压的份,在逐步开放的前提下,中国也需要出现一个领导者。”
“主观上,金融圈应该更支持雷霆,泰和守旧,虽不至于开历史的倒车,但他们崩塌之后留下的市场份额更大,更别提……”
“全中国只有雷总敢走出国门,以雷霆为主干,中资民营资本到国际市场的赢面才更大!”
所有人都注视着市场的变化,甚至一行三会的人也都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度。
国家强大了,但国家也苦,国有资本跟民间的逐利资本,在国际上是两种待遇,有的事情,像雷霆这样的机构去出面,得到的信任比国有资本大多了,这是国家高层情愿看到国内出现金融大鳄的原因,他们需要。
只能说,雷昊出现的时机正好,早几年或者晚几年,他要么走出国门,要么困死国内,但肯定不会有现在的环境。
这些事情,雷昊隐隐间感觉到了,但他不清楚大局上国家势力是有何打算,他只需要明白:金融圈胜者为王、赢者通吃!
一直赢下去,总有些事情是会揭开它的面纱的。8
第七百四十章 群狼噬虎
“没量能!”
“还是没量能!”
一直拖到1o点,无论是日经225,还是if、ic、ih,几个股指期货市场都呈现缩量震荡的态势,明晃晃的卖盘出现在那里,观望情绪浓郁到吓死人。
“不用压价!不用压价!”交易部的人都忍不住跑来询问雷昊的意见了,但他还是那个态度,就在这个点位,等待对手出现。
“拖下去对他们也没好处,观望资金会让他们知道,把定价权交给空头是错误的选择!”雷昊训了交易部几句。
两个交易部里,向永泽、里欧、陶利羽等人脸上有些悻悻然的表情,他们不是不懂,但谁能有雷昊的信心?
现在雷霆在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持仓过十万张合约,总面值13oo亿,杠杆大约2。6倍,距离极限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也不远了,只要合约过25万张,也就是多15万张合约,雷霆的仓位就到达极限了。
15万张是3o万的成交量,加上汉隆和青钰的入场,抬个几十万交易量根本不奇怪。
不过这些交易量不算太大,日经225上面才是重头戏。
根据雷霆和合作机构的协议,雷霆享有5%的最低保证金待遇,按照美元来计算,每张日经225合约面值不到十万美金,十万张是97亿美金不到的面值。
雷霆有资金14o亿美金,如果全部涌入日经225的盘口,极限持仓会去到28o多万手,对冲起来,谁不怕?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手资金在哪里。
假如对手主力在国内市场,那不用说,雷霆的几十万手很可能挡不住,但日经225那边可以胜利。
假如对手的主力和雷昊分析的一样,到达了亚太市场,那两边就算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可以在日经225的盘口上展开厮杀。
“接不接盘?”
即便是从未来信息中知道了对手不会怂,雷昊心里却还是有一丝的不确定。
至于雷霆的其他人,每到这种时候,情绪更是波动极大,作为近期金融市场对冲最疯狂的机构,雷霆给人的印象向来是大开大合,能够找到对应的量能,也是让人羡慕到不行。
1o点出头,刷的一下,内地股市率先清理掉卖盘,if、ic、ih上面的卖盘都仿佛瞬间消失,如果不是交易量显示了数据,不明就里的人还会以为空头撤单。
只不过,明晃晃的量能柱在提醒着市场参与者:大资金出没、小散退避。
随着内地证券市场的量能爆,不出意外的,日经225交易盘上的单子也一扫而空。
“出来了。”
“good,对手认可这个点位!”
“接下来就是资金的对冲了。”
羊城和港岛两地的雷霆交易部,负责人心思各异,但无论如何,市场走向和雷昊分析的状况相差无几,便大大提升了他们的信心。
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证券市场的量能爆、多空开始对冲,很多人嘴角也露出了笑意。
观望资金想参与的早就建了仓,不想参与的则证明他们不愿意承当风险,那么如何赚钱呢?先是依靠基差。
大资金的对冲之下,量能是不需要考虑的一件事,但百亿级别的大资金对冲,往往能创造出千亿级别的交易量。
原因就在于量能爆,当现货市场好几百个股票出现各自波动的时候,套利空间就出现了。
然后是套利资金入场,这些资金入场后,不仅是在抹平价差,还经常会互相坑杀,比如说同一个出现价差的单子,两家机构看到了,但只有一家抢到了单子且完成套利,另外一家挂出去的单子在瞬间就会引起市场的微幅度波动,最后……循环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资金的进出度极快,大家拼的是眼光和手,只用机器来操作的话,其实还不如操盘手直接预判挂单,这就是量能爆的原因,一个不知道良性还是恶性的循环。
对主力来说,他们需要考虑的是用更低的价格来完成建仓,基本面、技术面的信息需要分析,数据的跳动需要照顾,己方挂单的频率和价位、数量都需要操盘手在一瞬间反应过来。
千亿级别的合约面值,即使降低个万分之一的成本,那也是一千万的成本。
对交易所来说,按照万分之几的手续费也足够赚翻了,千亿就是几千万,一天爆个万亿交易量,他们就纯收入几亿,业绩绝对是爆炸性增长。
“开始了。”雷昊看着数据的跳动,心里浮现出未来信息的显示。
事情展到现在,自己需要作出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不要接受第三方机构的要挟。
比如说克达、汇丰、渣打、保诚这四家外资机构,他们的投机资金也不少,加上自身渠道和平台的优势,如果参与进来,无疑可以压制住瑞穗。
但参与的机构和资金变多了,事情的性质也会随之起变化,日本再怎么说也有三大银行、六大财团,他们会不会联合起来对决外部做空,这是个问题,甚至政府会不会出来刷脸救市,也是个大概率事件。
从这一点来看,雷昊肯定是不会答应第三方资金的要求,市场该往哪里走,完全可以让市场来决定,或者说……目前这种情况,对雷昊来说就是最好的状况。
“保持僵持局面,牵制瑞穗的资金,中国有泰和,日本有瑞穗,但中国有雷霆,日本也有ufj和三井住友!”把所有的线索捋了一遍,雷昊把目光转向素未谋面的“许多队友”身上。
“证券化是个好东西,但证券化程度太高,有的时候可不是一件好事。”雷昊默默想起了瑞穗的资料。
作为一个冠绝日本金融圈的金融集团,瑞穗手里握有大量的证券,日本市场的股票、期货、cms、cfd、期权等等证券合约,有很多都被瑞穗拿在手里。
这些头寸决定了瑞穗在日本的金融地位,也让他们有能耐镇压市场,但强点同时是弱点,你拿着这么多证券,假如……市场波动了呢?
无论什么金融机构,暴露的头寸越多,风险就越大,不管哪一个金融市场里面的龙头,他的强大,都代表攻击他之后得到的利益最大,泰和是这样,瑞穗也是这样,甚至以后的雷霆也会是这样!
越是强大,越是容易受到觊觎,群狼噬虎是金融圈固有的法则,同一维度内,雷昊这只老虎其实也在受到饿狼们的觊觎。
第七百四十一章 头寸、风险、敞口
金融圈的规则很血腥,是一条条的食物链交缠在一起形成的网络。
事到如今,一切都上了轨道,资金在市场上互相倾轧,再次看了最新的信息,把所有资料都在脑海里过一遍,雷昊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不多了。
价位、切入时间点、量能……所有的事项都做出了选择,雷昊为己方资金选择了最适当的运作方式,剩下的,只能看市场是否会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向运转了。
雷霆的投资部门所在区域都显得气氛紧张,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脸上都带着一丝期盼和热切,但难免也有忧心忡忡,雷昊能从员工那里收到一些情绪上的反馈。
“13万张合约了。”
“沪深两市还没什么,最重要的是……”
“日经225必须跌!”
羊城交易部里面,向永泽等人还按捺得住,因为沪深两市已经不是会先分出胜负的战场,当雷霆在亚太市场的卖盘被接住之后,毫无疑问是日经225这个杠杆较高的市场成为主战场。
而且雷霆的人隐隐都有种看不起泰和的情绪,泰和在其他人看来是庞然大物,在雷霆众人看来却没什么大不了,即便输了国内市场,他们也有自信追上泰和。
我们输得起,但我们又没输过,所以我们何必害怕。
港岛,里欧和陶利羽承担起了几乎所有的压力。
当卖盘被接住,事实上就证明了多头主力在亚太,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称之为多头主力觉得日经225市场的赢面较大。
雷霆在中国用名声就够磨死泰和,但在亚太市场却不然。
“观望资金、观望资金!必须让他们看到胜机!”
“瑞穗的资金没我们多!”
“不,是瑞穗没我们的魄力!”
金融市场,不是钱多就赢,就像人民币汇率之争,雷霆也没足够的钱应对空头,但对方退却了,雷霆也就赢了。
证券之争,需要考虑的地方真的太多了,你有一百亿,你敢全部丢进去吗?你敢?那么一百一十亿、一百二十亿、甚至是两百亿呢?鬼知道你的对手有多少钱。
雷霆的弱点在于他们底蕴不足,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雷霆有多少钱就敢投多少钱,瑞穗不敢。
你拿一百亿来支撑日经225指数,可以,但再多就会影响到其他地方,比如股票、期权、商品期货、甚至机构本身的运转。
再说了,头寸代表风险、风险和收益、亏损都呈正比,金融史上,大机构把自己的头寸暴露得太多,得到的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