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致反对。弄不好来个“三国联兵”,把英国的占领区全部吞掉,那样将意味着全面战争的爆发。大英帝国的海军雄视全球,以一敌二绝对不成问题,可要是以一敌三,或者是以一敌四(算上中国地话),结果就不太好说了
即使英国最后能够战胜,“日不落帝国”也将元气大伤,从此“日落西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死道友莫死贫道”,就只好牺牲日本来换取大英帝国的“平安”了。
而且,中国和朝鲜出地这个还不算太“馊”的主意,真的实行起来的话,对英国的好处也是很多的。
将日本全国分裂成若干藩,可以让英国不用耗费太多的兵力就可以采取“分而治之”地“印度模式”来控制,表面上还维持了日本国家形式上的独立与领土完整(历代幕府面子上仍然尊日本天皇为国家元首),英国人答应日本人的事也可以说间接的“办到了”。^^^^还可以化解中国和朝鲜对本来是英国支持的日本明治政府的敌视,一举而数得,何乐而不为呢?
伍廷芳找法国人和德国人谈得也很顺利,法国和德国虽然积怨甚深,但在关于日本的问题上却惊人地达成了一致。
因为。两国目前在日本面临的状况十分类似。
法德两国因为本土距离日本过远,部署在日本的兵力都捉襟见肘,对于能否持久维持在日本地统治心中无数,忧心忡忡,他们到现在为止,其实还没有完全控制住各自的占领区。==
因为和还没有进入近代化的越南人及非洲人甚至印第安人不同,日本已经成为了一个近代化的资本主义强国,国民素质精神面貌已经和传统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地人民完全不一样了,对日本人根本无法施行以前西方国家惯用的统治手段(象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统治。最终因为殖民地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而完全崩溃)。
如果想要迫使日本人完全臣服,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而中国和朝鲜的“提议”正好可以有效解决的这个问题,让日本人自己陷入分裂,他们可以用“太上皇”的身份进行分化统治,这对在日本兵力不多的法德两国来讲,可以说是再好不过地办法了。==
而且。法军和德军刚一登陆日本本土时受到了日军的激烈抵抗。而随后日本明治天皇的一纸诏书就能让日本军民全部放下武器,着实让法国人和德国人吃惊于天皇近乎于“神”的号召力。一旦天皇下的不是“止战诏书”,而是“一亿玉碎”的命令,那法国人和德国人接着会碰到什么样的抵抗还真不好说,而如果德川幕府重新上台地话,日本天皇地号召力势必会大大下降,对他们在日本的殖民统治是会非常有利地(所以说天皇倒霉就倒霉在这个“止战诏书”上了)。***
因此,当伍廷芳和法国外交部长德尔卡塞就这个问题私下再进行磋商时,德尔卡塞说法国完全同意中国和朝鲜的提案,“不会有比这种国家组织形式更符合日本以及世界的利益了。”
伍廷芳和德国外交大臣德皮洛夫会谈时,德皮洛夫也表示同意,说德军本就是为了和中国一道“维持日本和周边国家的和平与稳定”才到日本来的,并希望德国对中国的“帮助”能够减少两国因为“青岛问题”而产生的“不快”。
孙纲听了他和德国人谈的情况,知道德国人现在很担心中国借机把青岛要回去,甚至是武力夺取(以中国海军目前的实力,不是不存在这种可能性),所以用这种话来试探中国方面的态度,伍廷芳向德国人表示了中国目前不会考虑青岛的问题,让德国人暂时放下心来。
这些都是他们四大“鬼使”事先统一好口径的,青岛的问题,他们已经有了安排,将在日本日本问题解决以后适当的时候“发动”。==
可罗丰禄带回来的情况却有些让人沮丧。
美国人对中国和朝鲜的“提议”颇有些不以为然,日本人的国门实际上就是美国人给轰开的(1853年7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海军准将培里率领舰队到达日本,以武力逼迫日本开国,因为美国军舰涂装皆为黑色,日本人称为“黑船来航”事件,德川幕府第十二代将军德川家庆因此惊忧而死),美国人对德川幕府持续了多年的“闭关锁国”政策印象深刻,美国人认为把日本重新恢复到幕府时代是“历史的倒退”,“失去中央政权的有效控制会让日本陷入战乱状态”,“不会对任何国家有利。****”
对此,按照孙纲的“既定方针”,伍廷芳向美国人指出,正是德川幕府时代,日本维持了二百余年的持久和平,可推翻幕府统治的日本新政府,成立不到三十年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发动对外侵略战争,在甲午战争前夕还差点和美国海军发生了冲突(这也是熟知海战史的孙纲告诉伍廷芳的,当时夏威夷的亲美人士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帮助下发动政变,推翻了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的夏威夷王国,要求把夏威夷并入美国,日本派东乡平八郎带着“浪速”“金刚”两舰去夏威夷观察动静,好战分子东乡险些没和美国军舰干起来,当时美国还不是什么海洋大国,日本人差一点就把“黑船来航”的仇就这么给报了),这样一个极富侵略性,有了几条船就不把世界各国放在眼里的国家,如果任由一个穷兵黩武的政府来领导,将来势力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恐怕在日本人的眼睛里,连美国都不一定会被看做一回事(从后来二战时日本的表现来看,伍廷芳的担心绝对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一番话果然打动了美国人,《海权论》的作者马汉曾经发表文章指出,夏威夷是美国保卫巴拿马地区的屏障,如果失去了夏威夷,美国单独依靠菲律宾是很难维持在远东的军事存在的,日本人在夏威夷惹的那次事让美国人记忆犹新,所以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对中国和朝鲜的“提议”在原则上也表示“同意”,但在具体操作上,“还有待商榷”。
美国人这块儿也就算基本“搞定”了,现在“多边磋商”基本结束,最让人心烦的,就是沙皇俄国这头北极熊了。
罗丰禄拜访了俄国外交大臣洛巴诺夫,和他探讨了一下关于日本的未来的问题,这位外交大臣倒是比白天好说话多了,他说他本人并不反对中国和朝鲜的提案,甚至认为这样做会对俄国有利,但现在问题并不是出在他这里,而是出在俄国军方身上。
具体的说,是出在俄国远东舰队司令斯塔克中将和陆军少将伊万诺夫斯基的身上。
(二百一十八)去“印度女皇”那里访问
因为,俄国军方有一句着名的口号,而且,这句口号还和中国有很大的关系。
1847年,被俄罗斯人后来奉为“民族英雄”的尼古拉。穆拉维约夫担任西伯利亚(有的史书称为“鲜卑利亚”)总督,这位老兄在1858年趁着大清朝因太平天国起义和英法联军的入侵而内外交困之际,以武力逼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中俄瑗珲条约》,蛮横地将黑龙江以北、外大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完全划为俄国领有。除此之外,还将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的黑龙江下游40多万平方公里的、被称为“外东北”的部分划为“中俄共管”,一次性割去的中国领土为所有不平等条约之冠(不要忘记一些教科书里写的,后世的中国的领土面积也就只有约960万平方公里而已),而“外东北”那部分中国领土也在两年后的《中俄北京条约》中又再次成为俄国领土。==
“决不能在俄国国旗升起过的地方降下这面旗帜”的“响亮”口号,就是这位总督大人在那时候提出来的,以后就成了俄国军方的座右铭。
因为这个穆拉维约夫对俄国的领土的“功劳”实在太大,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特别嘉奖,封他为阿穆尔(黑龙江)斯基伯爵,这位因此成为了俄罗斯人的“民族英雄”的家伙从此成了俄罗斯军人心目中的“偶像”(后世地俄罗斯货币中最大面值的五千卢布纸币上就是穆拉维约夫的铜像)。==
现在,就因为他那句“口号”的关系。俄国军方坚决不同意做任何形式的让步,甚至连洛巴诺夫一开始提出来的那个拉美、中、朝三国“入伙”的计划都反对上了。
洛巴诺夫为此和军方将领展开了激烈的争辩,他认为俄国军方这样做会导致俄国“与全世界为敌”的严重后果,将“完全葬送已经到手地胜利果实”,可军方这两位将军就是听不进去,洛巴诺夫一怒之下给国内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发了电报,要求派人替换他前来谈判,准备“摞挑子”不干了。****
洛巴诺夫对罗丰禄说,出现这种情况他只能表示“遗憾”。他目前在等候国内的消息,沙皇“换人”的电令一到,他就准备回国了。
“俄国人这里很难办,若我国联合其他各国向俄国施加压力,又恐各国步调不一致,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弄巧成拙。”罗丰禄对孙纲说道,
“俄国人欺软怕硬。^^^^只认拳头不讲道理,”孙纲说道,“和他们说多了也是白费口舌。得另想办法。”
“还会有什么好办法?”张荫桓奇怪地问道,“总不能因为这个和俄国人打起来吧?孙纲仔细地想了想,现在同俄国人开战根本不现实。俄国国内局势虽然不稳定,但还没有到崩溃的地步,伟大的革命导师目前应该还在西伯利亚流放地和爱侣共度“二人甜蜜世界”呢,应该是没功夫回去领导革命运动,就是能回去的话恐怕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想要让俄国人改主意,还是得就近想办法。
“打是不能打,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孙纲突然有了主意,说道,“明天樵野先生你们继续和他们谈,并顺便帮我给那位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斐利曼特先生捎个话,说我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想上印度女皇号舰上去拜访参观一下,增进大清海军和英国海军地传统友谊。”
“我明白了。”罗丰禄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说道。“敬茗老弟果然厉害。”
“怎么回事?”张荫桓奇怪地看着他们问道,
“我也知道了。这确实是一着好棋。^^^^”伍廷芳也笑着说道,“樵野兄就依计行事好了,这回俄国人要是不同意咱们的那个提议,可就出鬼了。”
“敬茗是帮办北洋军务的,也是咱们这些人里面地军事方面的代言人,那些个俄国军人敢不听外交大臣的,敬茗就要想办法压压他们地气焰。”罗丰禄对张荫桓说道,“樵野兄还不明白么?”
“原来是这么回事。”张荫桓明白了,点了点头,叹息了一声,“敬茗小小年纪,智计百出,我们这些人一比起来,是真的老了。”
“还是等此间事毕,樵野兄再言老吧!”罗丰禄笑道,
会议进行的第二天,孙纲和金咏庆(朝鲜军方代表)等人在英国海军人员的陪伴下,上了英国海军王牌主力舰“印度女皇”号上拜访。**
“印度女皇”号战列舰,同属“君权”级战列舰,中国的“龙扬”号战列舰比她略小,但各方面性能相差无多,“印度女皇”号原先一直在英国海峡舰队服役,因为中国和日本再度开战,“印度女皇”号和“雷米利斯”号一起,从欧洲前往东方“观战”,想看看世界海战史上,第一次万吨以上的战列舰面对面的对阵交锋会是个什么样子。==
说来也怪,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队地大英帝国皇家海军长期没有“施展拳脚”的“机会”,反而是英国海军的“学生”的、仅有一二艘战列舰的中国海军和日本海军却一有机会就要“大打出手”!
身为“老师”,还得千里迢迢跑来看“学生”打架,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可中日“壹岐海战”地结果却让“老师”大跌眼镜,在二对一地情况下,两艘英国造的巨型战列舰居然被全部击毁,中国海军地“龙扬”号战列舰在遭受猛烈的炮火袭击之后仍然显示出了无与伦比的强大战斗力,让全世界为之刮目相看,这场海战对世界各国海军以后发展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海战的结果表明,即使有再多再强的快速巡洋舰,火力和防护性上的差异也决定了,它们集体面对一艘战列舰的时候,所能取胜的机会也是极小的。
大东沟海战后,军事观察家们都普遍认为,大口径重炮的发射速度过慢,虽然即使打中一炮就可以给对方造成致命的伤害,但大量速射炮的使用对敌舰造成的综合伤害应该会更大。^^^^所以世界各国海军在战舰的火力配备上,开始倾向以大中口径的速射炮为主,但壹岐海战后,大口径重炮的价值又体现了出来,各国海军又重新对大口径重炮予以关注,开始考虑如何提高大口径重炮的射速和准确度,海战的方式因而又发生了变化。
在海战中舰队应该采取何种阵列对敌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