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黑领- 第3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除非,他可以扳倒萧名学,那么自己现在所遇到的麻烦,就都迎刃而解了。

  但是邓伟自己心里面也清楚,这是不可能的,自己没有那个能力。

  正文 第五百四十四章 该是谁的,就是谁的

  第五百四十四章该是谁的,就是谁的

  林妙主持工作的西岭大学校团委,此时已经在全市范围内,开始了寻找事发当日目击者的全面行动。

  根据陈明洛的建议,林妙从校团委基金里面拿出了二十多万,用于支付寻找目击者及刊登寻人广告的费用。

  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天的大力宣传之后,终于在阳朔市里面找到了十几位目击者,其中大概有一半儿以上的目击者基于义愤,表示愿意出庭作证。

  毕竟,法官林丹的那个根据常理推断的说法,实在是太让人感到气愤了,是个人就觉得他是在故意找抽,此时既然当事人要把官司继续打下去,那么目击者们也愿意出来将当时的情况仔细说个清楚。

  除此之外,在林妙的运作之下,公交公司方面也愿意配合,很快就找出了当日那趟儿公交车上当班的司机和司乘。

  这边儿在紧锣密鼓地安排着,法官林丹那边儿也没有闲下来。

  之所以闹出这么一出儿麻烦来,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闹事儿的那母子俩跟林丹是熟人,而且关系还不错,经常在一块儿喝酒,所以林丹才在庭审中弄出这么一个荒唐的理由来,结果惹出了这么大的麻烦。

  自从表姐传回话来,说这一次的事情已经引起了市委领导的极度不满之后,林丹就觉得情况有些不妙,虽然他为人比较二,可是是好是坏还是分得清的,也清楚自己这事儿办得确实比较二,没事儿给自己找麻烦呢。

  如果是遇到了普通人也就算了,对方也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来,偏巧这一次遇到的是几名学生,竟然学校方面的反应如此之大,现在都开始让市委领导注意到了。

  说起来,他那表姐夫邓伟也算是市委领导了,可是表姐说的,总不可能是邓伟,除了他之外能够成为市委领导的,显然就是市委书记萧名学无疑,想到这种可能性,邓伟的心里面还是有些纠结的。

  如果是被市委书记萧名学给盯上了,问题确实是比较严重的,毕竟作为一个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法院系统的工作人员,他也清楚上一次萧名学收拾费力同的事情,费力同够厉害吧,一家四局长,在阳朔呼风唤雨这么多年,结果遇到了萧名学,还不是举手之间就让人家给收拾了?

  自己表姐夫虽然是继任者,但是实力上相距费力同可是差远了。

  这一回听表姐的意思,大概表姐夫怕是不肯出面了,林丹就想着,这事儿要糟。

  当然林丹也不可能坐以待毙,所以他就想着,既然你学生方面可以四处寻找目击者,请他们出庭作证,那么我这边儿也不能闲着啊,我可以让他们不要出庭作证嘛。

  只要是庭审的时候,这些证人都不愿意出庭作证了,那么这事儿不就简单了吗?

  基于这种想法,林丹就指示那母子俩对目击者们展开游说工作,威逼利诱,总之目的就是阻止他们出庭作证,打破学生这一方的翻案幻想。

  十二月二十日,二审开庭。

  母子俩显得比较有信心,经过一番游说之后,证人们鉴于怕惹上麻烦的心理,都表示不会出庭作证了,这让林丹他们比较得意,没有了证人,也没有证物,法官也无法推翻上一次的判决结果。

  不过在传唤证人环节到来的时候,他们就发现情况不对劲儿了。

  一个个证人都出现了。

  随之出现的,还有一系列的电话录音的面谈录音资料。

  当录音被当庭播放之后,他们就变得面如土色,因为这里面都是当时他们对正人们威逼利用的话语实录,清清楚楚的,只是不知道对方怎么会毫无例外地想到通过这种方式来对付自己?

  这样一来,情况就很明朗了。

  学生一方陈述了当天的事发经过,公交公司的司机和司乘也证明了这一点,老太太是自己失足,学生们是救人,路人目击者充分肯定了这一点。

  同时,学生一方也表示了要追究对方妨碍司法公正,对证人进行恐吓的行为,还有对他们诬告并造成名誉损失的行为进行起诉。

  人证物证俱在,事实清楚明白,法庭的判决自然也很清楚了。

  对于一审法官的判决,虽然二审中没有提到,但是林丹作为引发这一事件的直接责任人,已经被勒令写出书面检查,并暂时停止处理。

  对于诬陷学生的母子俩,法庭责令其负责两次庭审的诉讼费用,以及做出书面声明,向对方道歉的要求,并处罚金五千元,对于应该承担刑责的儿子,处以六个月拘役。

  这么一来,母子俩就不干了,立刻就扯出了林丹,表示自己是在林丹的撺掇下,才做出这种事情的,现在只处理自己,显然是不合适的。

  随着案情的深入,一审法官林丹也被牵扯进来了,接着大家就了解到,这位一审法官平时的表现非常之二,而接着大家就了解到,该一审法官之所以能够如此肆无忌惮地在体制内混日子,就是因为有个当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的表姐夫。

  西岭大学校团委副书记林妙,在陈明洛的大力支持下,咬住了这件事情不放,各种大小媒体上也都紧紧跟踪此事加以报道,弄得邓伟焦头烂额,虽然他以市政法委的名义给各媒体打招呼,表示此类报道影响社会稳定,必须拿下来,但是居然没有一家媒体理会他的这茬儿。

  邓伟这几天觉得日子很难熬,很明显,现在连手下们对自己都是冷眼相看了,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说明自己已经是失势了。

  很快,市委书记萧名学就转达了省委的通知,让邓伟放下手头工作,赴京参加明年的中央党校。

  “唉——”邓伟叹了口气,心说当领导的不怕自己水平不够,就怕有猪一样的亲戚,自己这一次败走,实在是吃了这个闷亏。

  其实,他自己也不想一想,当初要不是为了这件事情跟萧名学顶牛,而是敲打一下自己这个表弟的话,也就没有这回事儿了,到了现在还怨天尤人,实在不是聪明人该办的事情。

  西岭大学校团委为了庆祝这一次胜利,特意举办了圣诞节联欢活动,为几名救人的学生颁发了奖金,以表彰他们在见义勇为方面的贡献。

  作为校团委书记,陈明洛也赶了过来,参加了颁奖仪式。

  事实上,如果不是陈明洛坚持,并在幕后出谋划策的话,这一次的事件也不可能圆满收场的,无论是将邓伟弄到中央党校去,还是提出录制母子俩与证人之间的对话作为证据,这些都是陈明洛的主意。

  林妙虽然有心为学生们洗冤,但是她在这方面的经验实在是不足。

  “这一次多亏你了,否则事情真的是很难办——”林妙有些感慨地对陈明洛说道。

  “呵呵,你只是不太习惯这种斗争而已。”陈明洛微微一笑道,“其实说穿了,都很简单的,即便是对手看起来很强大,无懈可击,但只要他本身有问题,就不难找出针对他的办法。”

  这一次的事情,校领导们的意见很不一致,有的人认为这么搞有损法院的威严,就算是其中有些问题,也可以通过私下沟通来解决,这么旗帜鲜明地搞起来,造成的社会影响非常不好。

  但是也有些人认为,这种做法,正是法制进步的具体表现,即便是法院宣判的,也未必就是正确的,大家如果觉得不合理,依然可以通过正规渠道继续上诉,而且大部分人也对一审法官的表现嗤之以鼻,认为这样的人根本就不配留在法院这种部门。

  “面子当然是别人给的,但是要不要脸,那是自己的事情。”陈明洛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如果不声不响,通过私下沟通来解决这件事情,岂不是助长了这种歪风邪气?法院的人都不懂法,出了问题还想着去遮掩,这是什么行为?把老百姓当傻子玩儿吗?现在是什么时代了?搞愚民政策是不行了,如果玩弄这种掩耳盗铃的把戏,最终倒霉的绝对不是别人,正是玩火者自己。”

  陈明洛对于某些人的糊涂思想,那是相当反感的,什么事儿都想着要走关系,搞内幕交易,这样的人也能够呆在重要的领导岗位上,只能说是体制的悲哀。

  法制搞了这么多年了,居然还能有这种连法律为何物都不懂的人去充任法官,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其实还是很清楚的,用人机制上是有漏洞的。

  不过这一次联欢活动就搞得很不错,几名学生都拿到了价值三千元的明宇超市购物卡,以及校团委办法的见义勇为优秀青年称号的荣誉证书。

  用陈明洛的话来讲,那就是不管救了什么人,不管对方是不是心存感激,见义勇为的事实是清楚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既然如此,即便是政府方面想要低调处理这件事情,不予公开表彰,但是学校方面是不能让自己的学生受这种委屈的。

  “该是谁的,就是谁的。”陈明洛说道,“不管是责任,还是荣誉什么的。”

  正文 第五百四十五章 穆总回来了

  第五百四十五章穆总回来了

  圣诞节刚过,阳朔又迎来了一场大雪。

  阳朔重机的老总穆思远,刚刚从京城到阳朔的飞机上走下来,身边儿陪同他的,是总经理办公室秘书蒋炳和厂办主任任明远。

  “咝——”感受到了刺骨的寒风,穆思远不由得缩了缩脖子,将身上皮的大衣领子往起竖了竖,有些感慨地对蒋炳说道,“今年冬天,格外冷一些啊。”

  “天气预报上说,几天最低温度零下十一度,白天的最高气温也在零下五度左右,加上受西北风的影响,所以感觉格外冷。”蒋炳三十出头,精明强干,是穆思远的得力助手。

  跟在穆思远身旁的长班主任任明远也是穆思远的亲信,不过年纪就大一些,差不多快五十岁了,跟着穆思远的时间也最久,关系也很近,早就超过了上级和下属之间的关系,差不多算是很好的朋友那种,自然也不需要做什么阿谀奉承的表现。

  三个人走出大厅,领了行包之后,就见外面接机的人早就举着牌子站在门口了。

  上了车之后,任明远就问前来接机的厂办副主任刘洪喜道,“洪喜,最近厂子里面有什么情况?”

  “没有什么情况,一切都很正常。”刘洪喜回答道,“不过就是前一阵子桑副总理下来视察工作,顺路来厂里转了一圈儿,倒是也没有说什么话。”

  “唔——”穆思远闭着眼睛,靠在座椅上,轻声说道,“桑副总理一直都很关心阳朔重机的工作,看一眼也是正常,毕竟阳朔重机是西岭省国企的老大嘛。”

  “如果说有什么情况,可能就是那件事情了,据说要给厂里面派一个专家过来——”刘洪喜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就接着说道。

  “专家?”任明远看了穆思远一眼,然后有些不屑地说道,“专家如果有用的话,咱们这些人算是什么?这么多年了,你听说过哪家大型国企是依靠专家救活的?”

  穆思远坐在那里,眼睛依然闭着,嘴里面却说道,“也不能这么说,专家还是有些作用的,理论方面的指导也很重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把工作搞好嘛。”

  刘洪喜应了一声,然后又说道,“不过这一次,从京城听到的风声,似乎是桑副总理希望专家直接介入阳朔重机的改制工作,起领导性作用——”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看着穆思远,想要看看这位老总有什么反应,虽然说是当厂办副主任多年了,跟老总接触也多,但是有的时候,他总觉得穆思远的想法太深,自己也很难把握住他的思路,所以必须得多看看多听听,多琢磨琢磨才行。

  穆思远听了,倒是没有说什么话,只是在那里闭目养神。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大家都是打得这个主意——”但是他身旁的任明远停了一会儿,就对刘洪喜说道,“不过,外来的和尚怎么可能了解本地的情况?就好像当初的王明、博古他们,跟着共产国际混了几天,就觉得老子天下第一了,结果怎么样?最后不是把根据地搞垮了,三十万中央红军长征,走到陕北连三万人都不足了吗?所以说,你也不用担心什么,阳朔重机的事情,还是得我们说了算的。”

  “咳咳——这话说远了啊——”穆思远咳嗽了两声道。

  车子很快就回到了厂部大楼,此时大雪稍微停了下来,就见环卫处的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清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