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权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掌权者- 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并且写出文章来,拔高到理论上面来,发表到华夏日报上面。
  而事情也按照韩东的设想发展,并且还完全地超过了韩东的设想,在华夏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甚至被命名为“富义模式”。
  韩东清楚地知道,在前世的时候,肯定是没有这个“富义模式”的。
  也就是说,不知不觉间,韩东在华夏国政治经济发展中打下自己的烙印的时候,也改变了历史的发展。
  不过,这是向好的方面发展而已。
  当然,有时候,韩东自己思索,对自己做出来的事情,也觉得有些疑惑,既然自己改变了历史,那么自己重生这件事情的基础也随之改变了,那现在的自己,跟重生前的自己,不是已经脱节了吗?
  这个问题很有些玄妙,韩东一想起来,就觉得头发晕,因此也就干脆不去想了。
  反正,只能按照自己的办法,一步一步字走下去就是了。
  下午三点钟,韩东又接到了市政府的电话,说国家计委政策司的领导后天要到富义县考察国企改革的工作,请韩东做好准备。
  对此韩东也已经适应了,既然总理作了专门的批示,那么计委下来考察调研,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计委要制定相应的规则,肯定必须要对富义县的具体情况进行考察,然后才能制定出全国国有企业改制的办法来。
  “呵呵,影响越来越大了。”韩东微微笑着,心中还是十分高兴的。
  第二天,省长晏山高来到了富义县。
  市委书记丁为民、市长沙应良全程陪同着晏山高。
  韩东就富义县国有企业改革的工作,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汇报。
  然后,晏山高一行,又专门到邓关纺织厂去走了一趟,查看了生产车间,并和一些工人进行交谈,从交谈之中,他也感觉到邓关纺织厂的工人们对改制工作也是十分熟悉的,原本一直没有什么表情的脸上,也露出了几分笑意。
  “嗯,富义县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确实是花费了大力气的。”晏山高赞许地道,“各项工作做得十分地扎实,尤其是保证了劳动工人的权益,这是最好的。”
  晏山高发表谈话的时候,省内各地媒体的摄像机都对准着他。
  作为省委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有什么重要的行程,省内各大媒体,自然做重点报道。
  韩东在接待各城之中发现,晏山高和沙应良聊天的时候,多于和丁为民聊天的时间多。
  而且,晏山高对沙应良的态度要好一些,虽然只是很轻微的,但是却显示出亲疏有别。
  “难道沙应良是晏山高的人?”韩东心中暗想,“这个靠山可不小啊,不过他也不能将我怎么样,不说别的,至少元恒健对我的印象就不错。”
  晏山高随后离开了富义县,看着远远离去的车队,韩东的嘴角带着淡淡的笑容。
  而方忠的脸上,跟以前一样,没有什么表情。
  不过,方忠的心中,也还是有几分波澜的。
  因为方忠也发觉了晏山高对沙应良的态度不错,这让方忠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
  现在方忠是沙应良的人,而如果沙应良有省长晏山高的支持,如果能够将丁为民压制下去的话,那么以后自己将韩东干倒。
  既然无法调走,不可避免地要和韩东进行争斗,那么方忠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利用各种关系,狠狠地打击韩东。
  “要让他知道,谁才是富义县真正的主人。”方忠的心中,忽然涌起了一股不知名的豪气。
  似乎他已经看到了沙应良掌握了荣州市委的局势,随之而来的是,市委对富义县的人事进行了调整,跟随韩东的人,一个个都被弄走,他方忠终于重新掌握了富义县委的局势,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看到方忠眼中闪过的淡淡的光芒,韩东心中有些疑惑,这个方忠虽然表面上面看不出什么,可是感觉似乎跟以前不一样。
  “这家伙又想干什么?”韩东心中暗想道,随即又释然,无论方忠想要干什么,都不可能对自己形成什么影响。
  现在富义县是韩东当家,他方忠尽管是县委书记,也只能乖乖听话。
  回到县政府,韩东又将许晓东叫来,让他做好准备,因为后天国家计委政策司的领导会下来视察工作。韩东让他到时候全程陪同调研。
  许晓东笑道:“韩县长,国家计委的领导,我这可是第一次接待啊。”
  韩东笑道:“不是国家计委的领导,是计委政策司。”
  许晓东道:“就算是计委政策司,对们来说,差距也很大啊。”
  他语气一转,道:“不过韩县长以后肯定发展得更好,将来也是大领导啊。”
  韩东笑了笑道:“以后的事情现在也说不准啊,我们还是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吧。”
  随后,韩东又将张长河叫来,让他将劳务开发服务示范基地的资金使用情况汇总一下,准备请农业厅拨下一笔资金了。
  按照事先的方案,富义县劳务开发服务示范基地的资金,一共分为三笔,前面一笔是两千万,由财政厅一次性拨付,另外林业厅和就业保障厅分别负责五百万,半年一支付。
  现在已经差不多是半年了,所以也该请上面拨付第二笔资金了。
  劳务开发服务示范基地的开支还是不小的,就算是劳务培训,也需要很大的开支。
  另外请专家,找用工信息,这些都是要不菲的开支。
  当然,根据现在的运行情况,等剩下的两笔资金拨付下来以后,劳务开发服务示范基地的工作基本上也都已经走上了正规,后面的开支,就要小了许多,而且富义县的经济情况也要好不少,因此可以自行运转了。
  ……
  第二天下午两点多,国家计委政策司副司长带着几个工作人员来到了富义县。
  韩东先是在座谈会上,就富义县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随后便让常务副县长许晓东全程陪同他们的调研工作。
  韩东对富义县这些经过改制的国有企业还是很有信心的,因此也没有什么藏着掖着的,计委政策司的人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计委政策司的人在富义县呆了两天,对富义县经过改制的国有企业,全都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调研,特别是和工人们进行了详细的访谈,做了很多详细的笔录。
  这些都是基层的详实资料,对计委制定相关的政策,具有参考意义。
  送走计委政策司的同志,许晓东便来给韩东汇报工作,将相关的情况汇报了一番,道:“韩县长,计委政策司的同志们调研的时候,非常细致啊。”
  韩东点头道:“是啊,其实上层的工作同志们,也是很务实的,这也是我让你知做客观的介绍的缘故,他们只有了解了真实的情况,制定出来的政策,才更加有效。”
  许晓东微笑道:“韩县长真是高瞻远瞩啊。”
  韩东道:“好了,你就不要给我灌**药了。”
  送走许晓东,张长河又来了,他道:“韩县长,滨江路的主体工程已经差不多结束了,您看什么时候去视察一下。”
  韩东道:“就明天吧,滨江路将来可是我们富义县的形象工程,我们明天先去走一走。”
  根据当初的规划,参与滨江路开发的企业,想要将沿街两边的建筑物修好,至于他们置换出来的土地上面的建筑,则由他们自行决定进展。
  现在时间也过去了好几个月,而滨江路的主体工程,主要是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古色古香的底层建筑物,靠着河边的一线,主要是茶馆,而里面的一线,则是小卖部和茶馆混杂。
  第二天韩东便和张长河来到了滨江路,同时张长河还通知了县里面的媒体。
  在西头下了车,韩东和张长河沿着街道往前走去。
  两边的建筑物古色古香,街边还有绿树点缀。
  整个滨江路的景观,比起以前来,要好了许多,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果然不愧是省建筑规划设计研究的设计啊,这么一看,这条街将来必将成为富义县最为繁华的一条街。”韩东高兴地道,随即转头问张长河:“关于建筑质量,你做了专门了验收没有?”
  张长河点头道:“韩县长放心,昨天已经验收了,工程质量没有什么问题,使用的材料也是符合当初的设计的。”
  韩东道:“这就好,这条滨江路沿靠沱江河,因此质量一定要保证,不然的话,一旦有洪水冲刷,就容易出事情。”
  视察了滨江路,韩东又和张长河一起去看了看富寿路的修建现场,随后又来到赵华大桥的工地。
  看到正在热火朝天的施工的人们,张长河道:“赵华镇这个桥的问题,可是困扰了左右两岸的人们很多年了,韩县长一来,就将这个问题解决了,大家都会记得韩县长您。”
  韩东不由得笑道:“这个桥应该早就修起来了,只不过县里面的财政困难,拖到现在才修建,也是我们县政府的失职啊。”
  “您是韩县长?”一个农民不确定地问道。
  韩东微微一笑道:“是啊,我是韩东!”
  “哎呀,您真的是韩县长啊。”那个农民非常激动,脸上堆着笑容,道:“韩县长您可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啊,以后我们过河也方便了,大家都说您是清官好官呢。”
  经过附近的人,听说县长韩东在这里,便纷纷聚集过来,脸上都带着笑容,和韩东攀谈。
  看着他们淳朴的笑容,韩东的心中十分感动,实际上,自己仅仅是做了一件本职工作而已,可是在这些人的心中,自己就像是对他没有恩一样,或许在很多年以后,他们都还会记得。
  这种情景,让韩东高兴之余,又有些心酸。
  华夏国的政治体制,还是不够完善啊。
  从本质上说,政府官员,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的公仆。
  可是实际上呢,现在的官员们,则一个个高高在上,说这些空话、假话、大话,做着些不切实际的工作,很多人的心思并没有放在如何为人民做实事上面,而是放在如何出政绩,如何让上级满意上面。
  正因为这种缘故,一旦出了一个官员愿意真心实意为人民做事的话,人民便很容易记住他,感谢他。
  在韩东开来,这种现象,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还需要进一步地努力,争取在华夏国管理制度的建设上面,打下自己的烙印。”韩东心中想到。
  回去的路上,张长河道:“韩县长,您在富义县的威望可高了,大家都敬重您,不仅赵华镇的人们,其他地方的人们,也一样记得您的好,都说您是干实事,做好事的好县长啊。”
  韩东微微一笑道:“长河啊,这种现象,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啊。你想想,我仅仅是做了点本职工作,人们就这么惦记着。由此可见,人民对我们的要求实际上并不高,可是我们的大部分官员,却连自己的本质工作都不能做好啊。”
  张长河点点头道:“韩县长,现在的官员,思想觉悟还是不够高啊,这个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急不得,只能慢慢地改变。”
  韩东笑道:“是啊,这也是一个长征吧。”
  ……
  转眼间,九二年就要完全地过去了。
  十二月三十一日下午,富义县召开了常委会,在会上,对富义县这一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总体来说,富义县在九二年,各项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无论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比上一年,有了很大的进步。
  特别是经济发展,更是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尽管现在的各项统计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是从现在看得见的情况来看,富义县在九二年的发展,是前所未有的。
  总结这一年的工作,方忠的心头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这一年,方忠终于从县长,提升为县委书记,成为了荣州市一方诸侯。
  忧的是,尽管名义上是富义县的一把手了,可是方忠却没有感受到一把手应有的权势。
  韩东犹如一座大山一样,将方忠压制得死死的。
  在方忠还是县长的时候,韩东就跟他不对付,站在黄文运一方,帮助黄文运牢牢地掌握了富义县的局势。
  而当方忠当上县委书记以后,韩东又顺势成为了县长,并且将县委常委会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让方忠这个县委书记干得十分地窝囊。
  在会上,众人对富义县这一年来取得的成绩,都表示了高度的赞扬。
  韩东一方的人,自然将功劳全都放在了韩东的身上。
  当然,事情也确实如此,如果没有韩东的话,富义县的发展也不会这么快。
  王和平道:“各位常委,我有一个建议,鉴于富义县在九二年取得了这么多的成绩,我们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特别是要与往年做好对比,到时候市里面开总结大会的时候,方书记和韩县长,拿出数据里,也更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