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动以罗比·罗宾逊为首的“聚焦”团队,并开始着手对神父约翰·乔根进行调查。
调查的结果让人震惊:这位天主教神父在6年的神父生涯中竟然性侵过130名多名男童!更让人意外的是,他的事情并非没有曝光,可他却在被曝光猥亵年轻教友后仍继续保留原来的神父工作达30年之久。
“聚焦”团队把对约翰·乔根神父的调查整理成一篇名为“天主教会允许牧师虐待儿童多年”的报道,这片报道轰动麻省,但这只是整个波士顿天主教性侵丑闻的冰山一角。
一开始,“聚焦”团队的记者们认为大概有15到20名左右的牧师曾做过同样的猥亵教友的事件,但是经过调查,他们发现,在过去几十年中波士顿竟然有将近250名牧师曾做过猥亵儿童的事情。
更令人愤怒的是,教会为了防止事情曝光,将神职人员进行大洗牌,从这个教区换到那个教区,这些神职人员又在新教区中继续做着猥亵儿童的恶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受害者。
值得一提的是,调查过程中一名叫罗纳德·帕奎因的牧师在接受采访时亲口承认了他所做的事情。
这对整个事件意义重大,因为当时虽然调查结果已为人所知,但并没有涉案的神职人员正面承认过他们所犯下的罪行,几乎所有神职人员对这件事都讳莫如深,罗纳德·帕奎因神父的公开承认在民众间引起多大的反响就不言而喻了。
他说自己直到1989年,也就是教区主教把他从波士顿调走之前,一直在猥亵男孩,这件事持续了整整15年,经历了两名不同的教友。
但是他说“确实,我愚蠢透了,但是我从来没有强奸过任何人并且我自己也从来没有在这件事中感到过快乐。”
此外,罗纳德·帕奎因还透露,自己还是个少年的时候曾经被一位天主教神父强奸。
丑闻最终水落石出,《波士顿环球报》从2002年1月6日到当年12月14日,做了近600篇有关“神职人员性侵儿童”的系列报道,获得了2003年普利策新闻奖,报道触动更多受害者勇敢站出来,波士顿大主教区最后有249名神父和教士被公开指控,活着的受害者人数超过了1000人。
值得一提的是,最初的新闻源头约翰·乔根神父,在三任红衣主教、众多教堂主教的包庇下,持续犯罪达34年之久,但2003年他在狱中被人围殴暴毙。
“大家都知道却秘而不宣的真相,来自宗教界朋友的劝阻,乃至是家庭的阻力……直到最后那篇举世震惊的报道最终发出,《聚焦》在这个过程当中无疑展示着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的坚韧力量。”
这是普利策奖当年对于这起新闻事件的评语。
墨菲从事过类似的职业,如今这个社会,绝大部分记者为了追逐新闻和爆炸性的消息,可以说跟当初的他一样,毫无底线可言,但也不可否认,还是有一部分记者,颇具正义感和社会责任的。
无论怎么说,这批记者都可以说勇气可嘉,毕竟十多年前不是现在。
那时刚刚进入新世纪,教会势力远比现在强大,对于标榜“自由”的美国社会来说,舆论的自由自然是重要的一环,你可以报道政府的丑闻,你可以批评官场的腐败,你可以指责公众人物的失态,但是挑战教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聚焦”四人组挑战的不仅是一个两个作奸犯科的神父,而是包庇维护这些有污点的神父的整个教会制度,因此墨菲不难理解当年的报道刊登之后引起了如此巨大的反响。
可惜的是,当初的教会势力,尤其是在美国东北部地区,相当的强大,事件简短的轰动之后,就被天主教方面想法设法压了下去,到如今都渐渐被人淡忘了。
“肉体的摧毁,远远比不上心灵的摧毁。”
在剧本大纲的开头,墨菲特意加上了一句话,准备用在电影的开端,“所谓传媒,不应该成为歌功颂德的媒介,而应该成为正义的眼睛,洞察、披露这个世界的罪恶!”
第七百三十一章 正义的含义
连续同当年亲身参与新闻调查的人沟通交流,又查看了大部分资料之后,墨菲开始撰写《聚焦》的剧本大纲,这次剧本跟以往完全不同,更是与《黑暗之城》有着天壤之别,剧本中所有的一切基本不可以有夸张之处,所有的内容都要符合事实,并且经得起任何人和机构的调查。
虽然电影必然有适当的艺术夸张,墨菲过往也执导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影片,但那些题材远比不上这一部严肃。
要知道,电影中以反派面具出现的可是如今的天主教会!如果未来的影片中存在不实的情况,必然会在天主教的攻击中沦为笑柄!
这可不是墨菲想要的结果。
所以,编写剧本的过程中,墨菲始终秉持着一个原则,足够客观。
墨菲的剧本就如同为当年《聚焦》特稿小组的活动做了个特写报道,一步步带领人们接近真相。
其中的内容完全是当年情形的再现,比如在调查的这一过程中,记者们不是没有遇到困难:公关部门特别提醒,小心触怒占据《波士顿环球报》百分之五十三的天主教徒订户;教会势力强大,上层人士不愿撕下虚伪面纱,搞得太不体面;记者个人信仰的动摇,直面许多他人痛苦的沉重压抑,忙碌工作对婚姻的影响;甚至还有新闻业本身的残酷——小组在调查取证的收尾阶段,赶上了2001年的“9?11”,更“大”的新闻逼迫记者不得不抽身去报道更“重要”的新闻,一边向联系的受害者解释道歉,同时还要提防被同行嗅出苗头,抢走报道的先机……
煽情绝对不适合这部影片,以客观的立场揭示当年存在的事实,也更加有力量。
没有客观存在的内容那叫污蔑,而不是反击!
整个剧本大纲,墨菲几乎剔除了戏剧性,完全平铺直叙,没有刻意丑化那些犯罪的神父,也没有罪恶的刺激画面。
比如他在写下剧本一个场景戏份时,女记者萨夏挨个探访涉案神父,吃了不少闭门羹,冷不丁遇到一位面容慈善的老神父,毫不设防的承认自己猥亵过男童,并平静地说“我自己也从来没有在这件事中感到过快乐。”
现实中所有的神职人员对此事都讳莫如深,只有这名叫罗纳德?帕奎因的神父,公开承认了他所做过的事情,正如剧本中他讲述的那样,帕奎因自己少年时也曾被一位天主教神父强奸。
这些都没有煽情,更不会去批判,而是客观的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面对如此严重的情况,根本不用剧本,不用导演,也不用最后的影片下结论,观众足以判断善恶对错!
同样,墨菲也不需要有英雄主义的宣讲,更不需要通常同题材商业片中的阴谋与险情;即使有人质问几年前就把资料寄给报纸了,当时为什么不作为?也不是想象中可能的反转:“聚焦”小组的编辑罗比·罗宾逊,最后发现当年正是由于自己的疏忽,漏掉了信源,让可能的报道迟到了7年——真实呈现即使优秀如此的记者也会犯错。
他在剧本中所使用的最大的冲突,不过是记者迈克找到了最关键的证据,心急的向组长请求发稿,后者压住他急切想伸张正义的冲动:更大的真相在后面,深入报道不能只是引起骚动,如果教会以个别案例道歉了事,不会带来社会实质的改变,而他们的新闻野心是“对付整个体系”。
耗费一个月的时间搞定剧本大纲之后,墨菲再次将斯坦顿工作室的编剧小组招入到了项目当中,继续以集体的力量来充实剧本。
即便是这种非常严肃的题材的影片,最终也摆脱不了好莱坞流水线的命运。
用流水线工厂的概念来说的话,一部影片的生产工艺需要经过多个“流水”程序,包括有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录音、道具、服装等部门,而每个部门又有更加精细的划分。
例如编剧部门有“提出意图”、“结构主要情节”、“添加次要情节”、“写对话”、“加噱头”等各个专门部分,均由足够专人的人主持工作;导演部门有“主要导演”、专门负责各种类型场面的“助理导演”部分;演员部门有专门负责发掘演员的专家,演员又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他部门也都分工精细,并聘用各种专家各司其职。
这种‘流水’程序与其他企业的产品生产流水线一样,都是高度发达的大机器生产时代的产物。
电影虽然是一种娱乐性的精神产品,但好莱坞从市场需要出发将其物质化、工业化了。
这种精细分工的结果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一方面,在影片制作的每一个细部,如布景设计、场面表现、人物对话等,会因为有相当精通的专业人士的把持,而做得非常优秀而精致;另一方面,当每一个细部的专业人士都想表达自己的创作个性的时候,众多的个性会由于相互冲撞和无法对全局进行把握,而最终被淹没在众声喧哗之中,成为生产程序化、标准化的附属物。
虽然存在如此悖论关系,但是对于目前的好莱坞电影产业而言,精细化和现代化的专业分工仍然是提高产品以及产业品质的重要“关节”。
剧本交给编剧小组去根据事实资料充实,墨菲则考虑起了具体的拍摄计划,首先就是制作理念。
影片最后的成片,必然要像剧本那样,客观而又冷静。
在基本的叙事方面,墨菲准备使用常见的正反善恶对抗的叙事套路,却是不常见的不刻意渲染紧张感和冲突对立关系的方式,他不需要在影片中制造挖掘真相要经历的冒险历程,更不会胡乱夸张来自教会的威胁和打击,也无需反派人物的暗中破坏,甚至不准备使用太多主人公的内心挣扎和情感转变。
在他的计划中,这部影片只是克制简单、平实的展示这帮记者们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用舆论之力和权势抗衡。
从某些方面来说,与其说在影片当中对抗的双方是正义与邪恶,还不如说是记者的职业道德的坚持与随波逐流的放任。
这样做除了是对天主教会的反击之外,还能争取媒体舆论的最大支持!
如今这个社会,谁也不能小看媒体舆论的力量!
没有冲锋陷阵的壮烈和戏剧化,而只有琐碎的细小工作,但是对于追寻真相的新闻界而言,正是在这样一步步的琐事当中,累集起了改变现状的力量。
这就是墨菲对于影片反映新闻工作者上的要求。
另外,在天主教丑闻方面,墨菲打算将影片的重点放在那篇著名的报道出炉之前的幕后工作之上,将案件的焦点——神父隐藏在叙事背后,这样不仅可以给与影片更多空间去展现真正的主要人物记者们的精神,更重要是,避免了粗暴的价值判断和戾气十足的指责。
很显然,犯罪神父的所作所为理应值得鞭挞,但是这并不是墨菲要做的事,他的影片会陈述揭露真相的过程本身,而对于真相持何种态度,就像最早他所想的那样,交给观众自己选择——观众在这种直接关乎到下一代的事情上面,比想象中更有洞察力和善恶心,远不需要被指导和带领。
事实上,这种对于结果的不予置评并不是墨菲刻意回避问题的选择。
恰恰相反,在太多类似的影片当中,导演或者编剧将自身的强烈的判断植入到影片当中,将一纸影像化檄文呈现在了影院的银幕上面。
这样的选择当然远说不上错,只不过在如此严肃敏感和涉及天主教这么庞大的实力的影片当中,冷静克制的态度才能最终赋予影片更厚重的质感。
在这个涉及宗教、儿童、法律公平等敏感话题的真实案件当中,如何客观诚恳的展现真相,如何不沦为玩弄噱头揭人疮疤的闹剧才是真正考验墨菲这个导演兼编剧的部分。
虽然自己确实不是个好人,以很多人的标准来衡量,完全可以规划到反面人物的行列当中,但墨菲对于正义还是有自己的理解的。
正义的含义不仅在于惩戒罪恶,同时也在于保护无辜!
影片在缺乏视觉刺激和紧张情节的的情况下,墨菲认为只有这种沉稳和克制,才能带来一部严肃题材的影片的独特气质。
还有一点,这部影片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部黑色电影,无论是主题还是内容,无不具备这类影片的特质,墨菲在画风选择上面,也会选择灰暗的色调,就像是波士顿冬季的天空一般。
到了十月份,所有的剧本创造全部完成,墨菲也拿出了完整的项目计划书,基于过往多次成功的合作和《黑暗之城》的大卖特卖,以及对已天主教攻击的反戈一击,二十世纪福克斯也对这个项目一路大开绿灯,表示四千万美元的投资与参加威尼斯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