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卡维尔沉默,并没有回答他,现在的克里斯·丹恩也没时间探讨这些有关道德和民主的问题。
过了一会,他才说道,“我是为了恢复城市的安宁。”
克里斯托弗·瓦尔兹还是眉头紧皱,“这个权力对于一个人来说实在太过强大了。”
不远处,盖尔·加朵和玛格特·罗比一直在关注着镜头前的拍摄场地,两个人也在点头,显然很认可克里斯托弗·瓦尔兹的台词,如果现实世界中,真的有个人可以通过设备监听她们的一切,那简直让人毛骨悚然。
坐在导演监视器后面,墨菲却想到了另一件事,这个国度远不像他宣传的那么民主,被监控的程度,比如棱镜门什么的……
他摇了摇头,精力又转回到了拍摄片场上。
亨利·卡维尔盯着克里斯托弗·瓦尔兹,“我已经找到了魔术师的位置,我需要你们给我一点时间!”
“在哪里?”克里斯托弗·瓦尔兹问道。
“跟着上面的信号。”亨利·卡维尔没有回答他,只是把一个接收器扔给克里斯托弗·瓦尔兹,“我最后停留的地方,就是魔术师的位置!”
亨利·卡维尔转身向着外面走去,就在克里斯托弗·瓦尔兹想问这个监控装置怎么处置的时候,他抬手按下了一个发射器。
不过,两人之前面对的是绿幕,当然不会有什么反应,这些效果都要通过后期制作来添加。
“停!”墨菲从摄影机后面站起来,大声说道,“这一条过了,所有部门复位,休息十分钟,十分钟后再拍摄一次。”
然后,他又对菲力·拉舍尔那边说道,“按照计划,特写拍摄!”
由于imax公司只提供了两台imax摄像机,刚才的拍摄中,墨菲和菲力·拉舍尔的摄像机分别用来抓拍与拍摄全景镜头,无法兼顾演员的特写,这是设备数量的限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多拍摄几次。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虽然如今imax摄像机数量有很多,但墨菲使用的是msm。9802胶片摄像机,目前来说全球只有四台,另外两台目前在别的剧组里面,现在的这两台已经是imax公司可以调配的最大资源了。
msm。9802胶片imax摄像机,是好莱坞应用最多的imax摄像机,曾经在tdk拍摄中挂了的那台,就是这个型号,这个机器十分常用,曾经的变2、碟4、黑暗骑士、黑暗骑士崛起、迷航、饥饿游戏、星际、星7、超蝙等等都用到过这个机器。
不过这机器只能拍2d,如果用它拍的电影变成3d了,那肯定是后期转的3d。
过去的imax摄像机都是建立在胶片的基础之上的,但技术在不断发展,现今的imax摄像机已经有了数字的版本。
imax公司最近推出的phantom。65就是一款3d的数字imax摄像机,像是《变形金刚3》等影片就是使用的这一款imax摄像机。
这一款摄像机比起传统的imax胶片摄像机更加方便,但墨菲为了自己的目标,选择了使用胶片拍摄,只能放弃更加先进的phantom。65摄像机。
作为整个剧组的灵魂,墨菲对于imax摄影机的运用,相比上一部《混乱之城》而言,将更为频繁深入,《黑暗之城》也会是目前为止使用imax镜头最多的一部影片,在二十世纪福克斯追加两千万美元的投资之后,他已经把拍摄镜头的比例提高到了百分之六十五到百分之七十。
在大笔的金钱面前,imax公司为墨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这些沉重的摄影机由手工制造,每台都有不同的个性,不过它们基本都是统一的制式,而且所有零部件都可以互换。
每台imax摄影机都配有自有的定焦镜头,分为40mm、50mm、80mm、110mm、150mm和250mm几种,当中的许多镜头还安装了65mm转接环的t2。8光圈和中幅画面的哈苏相机镜头,相机镜头的对焦轻易不会受到影响。
imax摄影机的对焦是件相当麻烦的事,过往有些镜头的拍摄中,菲力·拉舍尔都无法手动对焦,需要全程使用配有力矩电机的遥控对焦器来操作。
在筹备期间,墨菲基于此前的技术经验对imax摄影机的使用提出了一些要求,让imax公司的技术工程师改良某些镜头,并制造一种新的取景器。
imax公司的技术工程师舍弃了80mm镜头中的imax机械部件,并且用一种电影规格的潘纳维申转换器进行了替换,他们还按照墨菲的要求,重新改造整个镜头的头部,使它适合一种机械光阑装置。
50mm、t2。5光圈的镜头改造则有所不同,imax公司的人将镜头的大部分镜片装入一个新的镜筒中,将其改造为一个更为稳定的镜头转换器。
除此之外,他们还根据反向长焦镜头的构造原理,制造出了一个50mm、t2光圈的定制镜头。
这些都是拍摄的基础,没有足够出色的设备,再好的构想也只能存在编导的脑袋和纸面上。
撤掉绿幕,调整好摄像机机位,墨菲和菲力·拉舍尔各自操控一台imax摄像机,开始拍摄特写镜头。
第六百六十五章 戏剧的张力
调整完摄像机,剧组其他部门已然准备完毕,墨菲立即宣布拍摄开始,跟之前的拍摄一样,他继续亲自操控一台imax摄像机,不过这次不再是全景拍摄,而是拍摄亨利·卡维尔的特写镜头。
就像之前其他影片的拍摄一样,特写镜头是用来塑造人物常用的手段。
这是克里斯·丹恩与魔术师最后对决前夕的关键时刻,墨菲肯定会给亨利·卡维尔足够的特写镜头。
虽然不是专业的摄影师出身,但墨菲作为一个导演多年,对于摄影也有独到的心得,尤其是这种重要的特写镜头,在菲力·拉舍尔的几个重要助手跳槽之后,新招来的摄影师不说能力问题,单单是风格就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因此在菲力·拉舍尔操控一台imax摄像机之外,如果有极其重要的戏份,他都会亲自上场掌镜。
imax摄像机操控起来比普通的摄像机要麻烦一些,不过墨菲非常清楚,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摄影师,首先需要观察,要懂光,而不是摄影机本身,摄影机的使用操作反而没什么特别困难的,做一个标准的操作挺容易,倒是做一个不标准的操作比较困难。
就像导演一样,大部分摄影师都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比方说有人喜欢黑跟白,喜欢在黑白里找东西,还喜欢颜色深处的变化,而这些东西每天都可以不同,其他人可能喜欢别的,最关键的是深入感受之后,要呈现出自己的影像方式。
这也是墨菲亲自上场拍摄的重要原因。
特写是电影拍摄中的基本镜头之一,特写永远是展现细节的镜头,不同特写镜头背后也都有特定含义,能发挥与众不同的作用。
拍摄很快开始,墨菲根据制定的拍摄计划,率先给了亨利·卡维尔一个标准特写,由于亨利·卡维尔戴着面具的关系,特写镜头的焦点不是眼睛,反而是他的嘴巴。
墨菲熟练的操控摄像机,让亨利·卡维尔的脸填满镜头,但他并不是把亨利·卡维尔放在画面正中间,而是根据黄金三分法来构图。
拍完想要的画面,他稍稍移动移动镜头,这才把亨利·卡维尔的脸放在画面中央,这个镜头展现在电影银幕上的时候,正好是男主角克里斯·丹恩直视观众。
通过这个镜头,墨菲想呈现出一个在剑拔弩张局势中,仍然冷静镇定的男主角,这也是特写镜头的绝佳运用。
墨菲继续调整镜头,让亨利·卡维尔的视线稍稍偏出镜头,但是黑色的凯夫拉头盔上的映像形成了以克里斯·丹恩为焦点的一点透视构图,他用这个特写镜头让克里斯·丹恩寻找魔术师以及与林奇警长的那段对话,变得更加扣人心弦。
虽然是在拍摄特写镜头,但墨菲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根据不同的时段,使用不同的拍摄方法,他将镜头稍稍拉远,取景范围进一步扩大,从亨利·卡维尔的肩膀顶部到头顶,这是他会使用的最宽的特写镜头。
然后墨菲再次推进镜头,画面再一次变成标准特写。
在后期剪辑时,这些中景特写镜头,会作为从宽镜头到标准特写的过渡桥梁,这样能让戏份内里的张力令人窒息。
这里墨菲借鉴的是乔治·卢卡斯在《星球大战:幽灵的威胁》中的拍摄手法,虽然星战迷对前传系列非常失望,但却有一点共识:达斯·摩尔绝对是个狠角色,这部影片最好的镜头之一就是结尾大战戏份中,带一点推近运动的达斯·摩尔中特写,达斯·摩尔与欧比·旺和魁刚·金的光剑决斗刚结束,就立刻切到这个镜头,其构图让达斯·摩尔的统治力更摄人。
此外,墨菲制定这里的拍摄计划的时候,还看了斯坦利·库布里克的《闪灵》,影片中杰克将门砍开一个口子,从中探进头来,特写抓住了他邪恶的窥视神情,此时他说出了影史最著名台词之一:“强尼驾到!”。
由这个镜头来切入这场戏简直完美,因为它将观众吸进了电影空间,把恐怖感营造到了嗓子眼。
然后,墨菲再次变动镜头,拍摄画面变成了典型的大特写,大特写主要在亨利·卡维尔显露在面具外的说话的嘴和坚定的眼睛间进行切换,不过大多数时候,大特写的拍摄对象,还是亨利·卡维尔坚定的眼神。
后期剪辑中,这样的特写镜头用到与克里斯托弗·瓦尔兹的镜头切换中,很容易就能建立角色间的呼应,有效提升戏剧的张力。
摄像机镜头前,亨利·卡维尔结束了克里斯托弗·瓦尔兹的对话,转身向着外面走去,墨菲适时的调整摄像机镜头,以特写的方式进行跟拍,利用角色移动制造出切远效果。
墨菲用一个非常广角的镜头减小了标准特写的取景范围,但同时他将广角和特写结合起来传达了更丰富的视觉信息。
实际上,这一切都取决于能在合适的点上,用合适的视觉语言来帮助叙事。
亨利·卡维尔走出片场,墨菲也结束了拍摄,从摄像机后面站起来,说道,“好!这一条过了!”
接着,他又对亨利·卡维尔和克里斯托弗·瓦尔兹说道,“亨利,克里斯,你们表现的非常好!”
如同过往一样,墨菲在拍摄的时候,给予演员的鼓励会大大超过责骂。
墨菲看了看时间,又说道,“今天的拍摄就到这里!”
他把后续的工作交给副导演米歇尔·威廉姆斯负责,自己则在二十世纪福克斯和imax公司的新闻公关人员的陪同下,走进了片场最外围的临时新闻大厅里面。
按照上周制定的计划,墨菲会接受媒体的联合采访,以便配合影片的宣传营销推广。
在‘病毒营销’之外,二十世纪福克斯并没有放松常规的宣传手段,《黑暗之城》这部影片还是使用imax最多的好莱坞电影,imax公司也在动用适当的资源,宣传推广这部电影。
这次联合采访的话题,主要就是围绕imax技术而展开。
“斯坦顿导演……”
采访一开始,大概是imax公司的授意,一名戴着金丝眼镜的记者就迫不及待的问道,“你已经数次在自己的项目中使用imax摄像机拍摄,是不是很喜欢这项技术?”
“我特别钟爱用imax摄像机拍摄。”
对着记者的录音笔,墨菲毫不犹豫的背出了之前就准备好的答案,“因为它能把画面放大放宽,在规模比例上发挥到极致。在上一部《混乱之城》以及其他影片中,我已经领略了它的非凡功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我们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曝光指数等各方面都能更好的为影片服务。技术上的不断更新,让我们的拍摄水准也不断地得以提高。”
如今一部影片大量使用imax摄像机拍摄,已经是卖点之一了,这些话同样也是为了宣传。
“墨菲……”另一个中年记者接着问道,“imax技术能有效提高观众的观影体验吗?”
“是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先确定了这个论调,墨菲又详细的解释道,“从画面和音质上来说说,imax技术提供了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因为画面的格式和清晰度在人类的眼前呈现出的那种广博,身临其境的感觉,再配合高保真的环绕音响,让人不忘情都难。我们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跟索尼电子和imax公司一起重组摄像机上的取景器,并改良了镜头,这样一来,即便在机器昏暗的环境下,都能拍出极其优质的画面。所有这一切的改进,实现了我们之前两部影片无法做到的诸多细节。”
不过,影片拍摄期间,笨重的phantom。65。imax摄像机给菲力·拉舍尔和他的摄影团队带来了不少麻烦,光是将这些大家伙架设到用于拍摄的摄影车和升降机上就够受的,剧组不得不在升降机上重新切割焊接,以便将这些笨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