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发明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发明家-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臣弟恩师占的卦,不知皇兄相信几成?”王浩然问道。

    “事在人为,将来的事现在都可以变通的嘛!只要现下多加留意,未必不能为如意改命。”李世民避而不谈逍遥三仙的卜卦,民间对逍遥三仙甚是推崇,甚至有不少都建有三仙庙对逍遥三仙顶礼膜拜,他若说不相信逍遥三仙的卜卦,不说王浩然,大唐百姓都不答应了。况且他觉得无论武如意命运如何,都影响不到李唐命运,也影响不到他李世民的命运,故而对武如意的命运也就没那么上心了。

    “如意聪慧过人,发电站、电灯等能有如今的研究成果,她的功劳不可或缺,若是让她入宫享受荣华富贵,那这大好人才也就这么浪费了,岂不可惜了?”王浩然不想说武如意若是入宫能祸乱朝纲一事,一是就眼下而言,这还只是莫须有的事,若是让武如意贴上这一标签,别说武如意,连武家怕也会因此受到皇室的排挤,甚至敌视。二来王浩然对武如意颇有歉意,这本该打破常规当女皇的人却是因为他的运筹而顶多当个科学家而已,貌似最浪费人才的人是王浩然他自己。

    “这还不好办?寡人特许如意可随意进出宫,亦可继续留在你那研究所做研究,这不就两全其美了吗?”李世民在召王浩然入宫之前就想好了王浩然可能拿来拒绝此事的理由,并一一想好了应对之策,对武如意有着志在必得的决心。

    事出突然,王浩然并未做什么准备,仓促间想到的拒绝理由都被李世民一一化解,而唯一的猛药他又不想用,免得把武如意推向困境之中。为难之际,他又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祸水东引,那又该怎么做呢?王浩然陷入了深思当中。

    “浩然,你觉得这样还不妥吗?”李世民能猜到王浩然在掏空心思的找理由来拒绝呢,他自然不会让王浩然有过多的思考时间,见王浩然低头不语,便连忙出言打断王浩然的思绪。

    “当年应国公身负重病,仍记挂着如意的命运,臣弟收如意为徒那日,应国公更是忍着病痛亲自到场观礼,不幸的是他当日便在仪式中仙逝。父爱如山,应国公爱女之情让人敬佩,臣弟亦是深有触动,应国公临终把如意托付于臣弟,臣弟不敢辜负应国公的嘱托,对于让如意入宫一事,臣弟实在担心恩师的卦象应验……”李世民不让王浩然有思考的时间,王浩然只好跟李世民原地拉锯,尽量争取一些碎片时间来琢磨祸水东引的计策。这计策有些凶险,若没能琢磨透其中利害关键、言语用词,稍有不慎,怕是跟李世民闹僵都有可能。

    “应国公是大唐的重要功臣,他的子嗣自然得多加照顾才是,无论是谁都会念及他的功劳,那就更不用担心如意入宫会出什么差池了。”

    李世民一口一个“如意”的叫得甚是顺口,看来王浩然想阻止这事怕是有些难办了。


………………………………

第243章 祸水东引

    “恩师之言,无不应验,纵然眼下还看不出什么征兆来,但臣弟仍然相信恩师所占出来的卦象。应国公之临终嘱托,臣弟不敢大意。”王浩然继续原地拉锯拖时间。

    “你所说的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事情就这么定了吧!你回去先跟如意说一下,寡人择日下旨召她入宫。”跟王浩然打交道多了,李世民对王浩然的心思伎俩也算是了如指掌,而且王浩然三番两次的找借口拒绝,太不给面子了,李世民便有了些不快,于是干脆自行把这事拍板下来,好让王浩然无计可施。

    李世民步步紧逼,使得王浩然没有足够的时间考虑祸水东引的计策,然而事已至此,王浩然也不得不开始使用祸水东引的计策,希望能一边使用计策一边完善计策了,于是说道:“皇兄,请恕臣弟直言,不知皇兄如今有妃子?”

    “三四十而已。”说起这个,李世民倒愿意好好跟王浩然聊聊,因为他觉得身为帝王,才几十个嫔妃,可算是楷模了,再加一个如意有何不可?“你看历代帝王,个个后宫佳丽三千,虽然夸张了些,几百个还是有的,寡人的嫔妃算是少了!”

    “那不知这三四十个嫔妃当中,皇兄还记得她们名字的有多少?”王浩然问道,想要阻止武如意入宫,冒犯李世民是在所难免的了。

    李世民想了想,有些尴尬,貌似能记住名字的也就十来个人而已,基本都是近几年有宠信过的嫔妃,因为他一般宠信的嫔妃没几个,甚至一年里只宠信一人,那些年迈一些的嫔妃别说宠信了,十来年没见过的都有。人都喜欢在人前规避自己的缺点,李世民也一样,他有些不满道:“寡人日理万机,哪还有时间去记那些琐碎之事?”

    “这对皇兄而言,也只是有没有记住名字而已,然而对那些被皇兄忘记的嫔妃而言,却是有如天崩。她们只能在后宫孤寡一生,有谁愿意当玉笼中鹦鹉?”王浩然本想说金丝雀的,不过此时的达官贵人都喜欢养鹦鹉,故而改为鹦鹉更合适一些。

    “别的嫔妃就不劳你操心了,寡人方才说过,如意若是入宫,可随时进出宫,当不了鹦鹉!”李世民的语气冷了下来。

    “如意若是入宫为妃,那命运跟其她嫔妃的命运休戚相关。北魏以来,尼姑庵一建再建,里面都是曾尊贵一时的佳人,而她们进了尼姑庵后便只能等死,耐不住孤寂而自寻短见的亦有不少,另人惋惜。”王浩然旁敲侧击,不敢直言李世民年迈,他一死,那些嫔妃都得去当尼姑,甚至陪葬。

    “放肆!”李世民怒斥道。

    王浩然并不退步,揖身继续进言道:“皇兄,自古以来男人三妻四妾乃是常事,身为帝王者,若是以身居高位而纳妃数十之众,委实有些不大仁道。正如当年皇兄感慨帝王不能像寻常百姓那样享受儿孙绕膝之乐一样,如今皇兄得偿所愿,那为何不愿意也跟寻常百姓那样三妻四妾,而不是纳妃数十之多?皇兄向来爱民如子,心念百姓之不易,而那些后宫佳丽亦是大唐百姓,皇兄怎能为一己之私使得众多嫔妃在后宫孤老一生呢?”

    “放肆!”李世民拍案怒道:“寡人念你对大唐多有功绩,对你甚是恩宠,但你别忘了,你如今的地位都是寡人给你的,别以为仗着这些功绩就能无所忌讳,寡人能给你,也能拿回来!”

    王浩然低头不语,他知道李世民脾气,急躁起来,什么报复的想法都会冒出来,现下若再顶嘴,怕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好就好在等他心情平静下来后,就会就事论事的好好思考此事。王浩然不知道李世民能否想通此事,他只要李世民不再提让武如意入宫的事就好了。

    若是一般人,李世民直接把人关进大牢都有可能,然而王浩然就不是一般人,且不说之前的功绩,大唐以后的发展里,缺了王浩然就难有像之前那样快速发展的速度了。李世民也深知自己的脾气,他时常告诫自己喜不许诺、怒不妄言,更何况眼前顶撞自己的是王浩然,大唐百姓们的小少爷!故而李世民纵然一肚子火气,脸色难看之极,也没再多说什么气话,哼的一声起身挥袖而去。

    王浩然松了口气,回到家就寻思着早点把武如意嫁出去。他之前也不是没有为这事操心过,好几年前就有不少人用各种方式登门提亲,有直接来找他商量的、有托媒人的、也有跟武家人商量好后让武家人来跟他商议的……王浩然倒没多挑剔,况且敢来提亲的也都是大户人家。然而武如意眼高于顶,家世、才华、相貌、人品等等个个都要优异才行,王浩然也顺着她,结果就是,武如意到现在都还没能找到如意郎君。

    王浩然还在担心李世民再次提起纳武如意为妃的事时,武家人倒先跳出来了叫骂了,武家日益没落,能再和皇室拉些关系的话,定然可以扭转乾坤,怪就怪在武士彟临死把武如意的婚嫁之权交给了王浩然,而王浩然则当着李世民的面拒绝了李世民纳武如意为妃的意愿。于是武家就隔空质问王浩然,武如意如今都二十出头,算是老姑娘了,而王浩然还不让她嫁出去,是不是想冒天下大不韪留着纳为偏房?

    王浩然本不想理会,清者自清,更何况他的审美观与大唐人不同,武如意虽美,当王浩然却觉得她与谢晴幽比起来,谢晴幽那苗条身材更合他口味。然而王浩然觉得武家能跳出来叫骂,且不说有没有李世民从中指使,倒也可以来个杀鸡儆猴,好让李世民知道自己的决心。

    于是,王浩然当天跟武如意通了气后就带着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前往武家问罪,一副一言不合就要开干的架势。

    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然而在护国公的怒气面前,武家还是有些招架不住的,所以武家人在派出家丁与王浩然对峙之时便急忙派人向李世民求助。


………………………………

第244章 王浩然挑事

    “护国公这么大阵势,不知所为何事啊?”武元爽没给王浩然什么好脸色,冷冷道。小绵羊都有脾气,更何况是被欺负上门的武家人了。

    “这你心知肚明,你诽谤于我,今日你就得给个说法!”被诽谤了一句就登门兴师问罪确实有些过分了,不过王浩然可没想当什么圣人,只要能让李世民断了纳武如意为妃的念头,当当坏人也无妨。

    “是不是诽谤还不一定呢!家妹如今二十有余,这年纪,若是其她姑娘,早已经子女成群了,而你却迟迟不让家妹出嫁,这到底是有何意图?”武元爽反问道。

    “谁说是本国公不让徒儿出嫁的?这几年来,前来提亲者不知凡几,本国公无一不让徒儿亲自挑选,然而无一能让徒儿看中而已。”围观的人众多,王浩然不得不把这事解释清楚。

    “婚娶之事,理当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让他们自行做主的?家父把如意托付于你,你身为如意的师父,不为如意终身大事着想,实在难为人师,若是家父在天有灵,必然悔恨当初把如意嘱托于你!如今家父不在人世,长兄为父,从今日起,我便让如意退出师门回我们武家!”

    “没错!护国公,你虽才华横溢,但实非为师之才,还请将家妹送回来吧!”说话的是刚刚赶回来的武元庆。

    “论起辈分,你们在本国公面前都还是晚辈,在长辈面前,哪有你们晚辈指手画脚的份!再说了,徒儿婚嫁之事,本国公哪里没有操心?本国公对徒儿将来夫家的要求不高,只有一条,那就是徒儿自己看得上的就行。”

    “既然如此,太上皇能看上家妹,乃是家妹之荣幸,你却为何都不问问如意的意思就反对了呢?”武元爽质问道。

    “徒儿曾立了五条择偶标准,凡有一条不符的都不行。”王浩然也不等他们问起便继续说道,“第一条,才华不输于翰林院的程宁;第二条,家世不低于右拾遗徐良才;第三条,品行不差于太学院的徐宝坤;第四条,相貌不输于太府寺的6居安;第五条,年龄相差不得过十岁。”

    那四个拿来对比的人都是恩科百人中人,他们有些地位不算高,但因为是恩科百人,名声还是很大的,所以拿来作对比再合适不过了。武如意这五个要求都不算太高,然而若要五个都满足的话,这样的人还真有如大海捞针一般难找。

    王浩然又转身朝围观群众说道:“诸位,我徒儿日益年长,我这当师父的也很着急,故而在此立下悬赏,还请诸位帮忙为我寻找符合以上五个条件的才俊,若谁有举荐合适人选,我以黄金百两作为答谢!”

    王浩然之所以临时起意立下悬赏,确实也有为武如意婚嫁一事着急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武家从一开始就把与王浩然的矛盾指向武如意婚嫁一事上,而不是指向同不同意让武如意给李世民当妃子这个争议上。这对王浩然来说是个好现象,于是干脆顺势而为,不是说王浩然这当师父的不着急徒儿的婚事吗?那王浩然就着急起来给你们看看喽。

    “王浩然,你好大的胆!你明知太上皇相中了如意还敢为如意另找郎君,这可是欺君罔上之罪!”武元爽急了,他还指望着武如意能当上太上皇的妃子来提高家世呢。

    “武元爽,你才是胆大包天之人吧?”王浩然冷冷道,“直呼本国公名讳,此为罪一。又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太上皇乃是千古一帝,圣贤之君,难道如意不愿入宫,太上皇就会干出强迫之事?以如此小人之心来揣测太上皇,实乃对太上皇的大不敬!”

    武元爽也没那么容易被算计,他并不理会王浩然编织的罪名,说道:“太上皇为大唐日理万机,我们做臣子的理当为太上皇分忧,既然太上皇相中了如意,就算如意真的不愿意,她也当放下个人喜好,为大唐百姓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