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马其顿内政
凯拉尔拜别了柏拉图,再次南上的时候已经是十二月中旬。
尽管在柏拉图的庄园两人对道理,哲学的探讨各有优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两人都获益颇深,而凯拉尔南上的时候还是被柏拉图拉着吃了一顿橄榄油大餐,吃了差不多十多天的凯拉尔就抱头鼠窜的冲上了去马其顿的道路。
橄榄油的确是不错,但是希腊人太喜欢橄榄油了,到现在凯拉尔嘴巴里都是一嘴巴的橄榄味,实在是不适合一个中国人的口味。
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后世有甜点作为支撑的希腊,现在的希腊连炖羊肉都要放橄榄油,吃了十多天的凯拉尔的感觉可想而知。
中华人民的八大菜系实在是太伟大的发明和传统了,任何一个吃过其他国家饭菜,特别是英国菜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一点才是。
所以凯拉尔逃离了希腊并且向着马其顿进发。
和在罗马相同的是凯拉尔打算先考察一下马其顿内政这才回去见一下亚里士多德。
尽管以他的身份直接见亚历山大也是没关系的,但是他还存在着一些疑虑。
【这么直接进去没问题吗?这可是打仗期间。】赛尔提写到,她因为没有头,必须要包裹着头盔,反而让她变得可疑了,她就直接在外面的小森林等着凯拉尔就好。
“没问题的,只需要大摇大摆的进去的话作为人类的思维盲点会主动判断我是普通人。”凯拉尔裹了裹绒袍,在继续往北极走的马其顿之后能够很轻易地感受到冷空气的侵袭。
虽然和卡美洛没得比,但是明显要比希腊冷上许多。
【好运】赛尔提没说啥。凯拉尔是唯一能够接受她的人类并且答应帮她寻找脑袋,所以她也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心思。
“唔,城防倒是做得很好呢。”马其顿的城堡是标准的方形,沿着山体一圈,然后塔楼,倒是和秦始皇的长城很像。
唯一不同的是没有那么好经济和强大的国力用青砖作为城墙的马其顿用的是粘土。
事实上这个时候马其顿对于粘土的开发已经十分强大了,希腊和马其顿的雕刻家已经开始利用粘土了。而粘土混合了马其顿的黄土之后制造的方砖已经无限接近于后人的砖头。
这些技术再后来战火之中失传,但是大家还是能够从古代留下的遗迹看出来那些痕迹,很显然能够保存那么久的东西除了质量上的顶尖之外绝对没有其他了。
而马其顿人很好地利用了地势,在山头一圈建立起了防御,这么一来大量的土地就被划过其中,然后只需要将军队驻扎在城墙附近。不但里面民生不会出现问题反而会更加的容易建设。
想出这个的,真是绝妙啊。凯拉尔心中感慨到,难道是亚里士多德弄得么?
果然有些事情不自己亲眼看看是不会明白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的。
凯拉尔摇头感慨着,带着从容的表情慢慢地走进了这一坐城池的大门。
事实上所谓的卫兵并不是为了查可疑分子而站在那里,由古至今,苛政最大的也就是收进城税之类的,而之后就是威吓了。威吓那些心怀不轨的人。
城卫要做的不是盘查人员打扰进入流动秩序,而是盯着那些面色慌张的人。
七十年代,美国为了有效的遏制犯罪率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抓地铁逃票的人。因为社会调查发现在地铁逃票的人大多数都有武器或者有案底。
持续了两个星期美国纽约的风气就彻底的好转起来。
很显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在门口也不需要多,两个卫兵正经扫视就足以让那些心怀不轨的家伙心中惶惶。
而显然,凯拉尔这种气质平和,自信而微笑的家伙没有理由的就轻易地被放了进去。
他甚至连马其顿的户口都没有!
当然,卡美洛也是一样。卡美洛商人众多,所谓的门卫就是个摆设,凯拉尔也只不过是五十笑一百而已。
民生,很不错。
穿着长袍的人们带着大国特有的,昂首挺胸的精气神,这种精气神只有罗马的贵族,卡美洛的红叶岭才有过。
真是不错啊。
一个常常胜利。能够给人民带来胜利和利益的才会产生这种精气神一样。
就如同后世网上流传的,某个国家的出境护照上写的是,“不论什么时候国家都是你坚强的后盾。”而另一个国家的护照上写的则是“不要在外国惹事。”先不论真假,只是这个流言出来就能够看到面对战争经常胜利和面对战争经常不敢打的国家的区别。
这就是区别。
一个国家民族的骨气不是凭借着书本历史得来的。而是国家面对其他国家威胁的时候一次次的强硬和胜利得到的。
所以卡美洛人从来不妥协,这是凯拉尔的政策,而马其顿也是同理,大家都是铁血的领导,对外交上可以交换利益,但是决不妥协!
“啪,啪,啪,啪。”铁靴踩在石板上的声音那么的清脆和熟悉,凯拉尔不由自主的让开道路。
很显然,马其顿的人民都很适应了这个问题。
坐在被两头骏马拉着的马车上,亚历山大高达两米的魁梧块头直接一个人填满了马车的所有空间,所以这就代表着他要自己控制马车,不过亚历山大反而十分享受这种控制马车的行为,所以他一个人提着两根缰绳左顾右盼,显得雄姿勃发。
“哦,卡幸达,知道么,每次我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凯旋而回的时候。”亚历山大的嗓门让普通人都听得一清二楚:“看着人民的笑容和满足的感情才是我最大的征服啊!哈哈哈哈哈。”洪亮的声音飘出去老远,就连凯拉尔也不得不承认。亚历山大在所有的皇帝之中他的雄心和胸襟是最宽广,最强大的。
它的强大是心灵上的,是无法战胜的。
他可以歼灭亚历山大的军队,却无法铲除亚历山大的雄心。
他的确是很强大。
但是这样的对手才有意思不是么?!
凯拉尔微笑起来。
绕了马其顿城一圈之后凯拉尔还是直接来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府邸。
“您好,请问您是?”凯拉尔出示了柏拉图的信件就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热烈欢迎。
作为柏拉图的弟子,他当然知道被希腊人视为小丑的老师到底有多么的睿智和聪明,这也是为什么他从来不自傲的原因。
想想吧。他这种人都能够成为亚历山大的僚幕,宰相,而老师那种更加睿智的人却甘愿默默地教学生,绝不可以小看天下英雄。
得到老师推荐的人不管怎么样都绝对不下于他的智慧,这种人绝对要好好的招待才行啊。
怀着这样的心情亚里士多德来到了凯拉尔面前,亲自招待凯拉尔。
“这是您的老师给您的信。”凯拉尔微笑着将羊皮纸用腊封口的信交给了亚里士多德。
“哦。谢谢您,请您进来一歇吧。”亚里士多德亲亲地拿了点头,拿起了旁边的银质刀将封羊皮纸的腊挑掉。
这就是后来形成的专门用拆信刀的原因吧。
腊这玩意挑掉之后刀就很难搞掉了。
所以有钱人家才会搞出一个专门的拆信刀。
然后因为拆信刀的锋利,未来的伦敦有不少人是因为这玩意而死掉的,嗯,就在工业大革命时期那段时间呢。
“我亲爱的学生亚里士多德:
我这次为你引见的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他的智慧我只在我的老师苏格拉底身上见到过。如果可以,请你代为推荐给马其顿王,现在雅典和马其顿都处于危险之中,我相信这么一位智者能够为马其顿带来光明与胜利。”
这绝对是柏拉图最大的赞美,柏拉图认为他的老师苏格拉底是世界上最睿智的人,并且深深地以没有在老师临终之前在老师左右听从他最后的智慧而引以为遗憾。
但是现在他居然称赞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的智慧堪比苏格拉底!
这就不得不让亚里士多德震惊了。
亚里士多德上下打量这位年轻的男人。
这位男人长得眉清目秀,修长的一头银丝带着柔顺和笔直划过他的两边,遮住了他的耳朵。而他的眼睛被几根银丝阻挡让人看不清其中真切,但是那一股子书卷气是怎么也挡不住的。
高耸的鼻梁配上黄金比例的脸颊……等等,这家伙,是瞎子吗?直到现在亚里士多德才注意到凯拉尔一直和常人无异的行动和紧闭的双眼。
同理,当亚里士多德大量凯拉尔的时候凯拉尔也正经的打量着亚里士多德中。
亚里士多德留着希腊人特有的卷发,但是已经因为常年劳心劳力的原因而变得枯黄,大概只有四十岁左右的他因为长期引领右相的职责而让人看上去像是六十岁的老人。一抹山羊胡留在他那清瘦的下巴上让他显得有些仙风道骨,而尽管并不强壮他却还是经常挺着胸抬着头来做事,这是很有自信的表现。
亚里士多德这个人,也因为长期跟随在亚历山大的身边而拥有了一份豪气。
真是了不起的家伙。亚历山大!
第281章 大贤者VS征服王
“那么我将把您引荐给陛下,您看可以么?”抚摸着自己的胡须,亚里士多德根本就不怕任何智者动摇自己的地位,作为马其顿征服王的左膀右臂,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教导了亚历山大十二年的老师!!
故此他的地位牢不可破,根本不需要嫉妒贤才,和那些需要上位的人不同的是他根本不需要。
或许这么说会让柏拉图老师生气,但是作为一位投机者,不得不说,亚历山大是他最大的投掷,也是回报最丰盛的一笔投资。
“不不不,亚里士多德先生,久闻你的博学,不知可否向你讨教一二?”凯拉尔谦虚的笑了起来,问道。
没错,被恩格斯称之为“古代的黑格尔”,马克思称之为“古希腊最具博学的人”,作为一位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能够和他的老师柏拉图,他的师祖苏格拉底并列为希腊哲学三大祖师爷自然是有它的长处的。
和苏格拉底在【教育学】方面的出色,柏拉图在【心理学】方面的不同时,亚里士多德最擅长的就是一个字【博】,博学的博!
如果真用一个近代的人物来形容他的话有一个人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列奥纳多·达·芬奇!!
没错,两人就是这种类型的人物,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就是:惊艳天才!
凯拉尔如何不见猎心喜?
两个高智商的聊在一起那简直就是没完没了了,两人一直从下午聊到第二天早上,秉烛夜谈就是这次的主题,当两人回过神来的时候还是因为亚里士多德因为精神力不济这才告罪一声去休息了。
反而凯拉尔空闲了下来。能够好好的吸收和刚才两人讨论的东西。
当下午亚里士多德这才醒了过来,穿着一身丝绸睡袍的他一脸不好意思的邀请凯拉尔共餐。
很显然,这已经是将凯拉尔当做很好的朋友来看待了。
“呼,凯,你真是博学多才呢。”亚里士多德在跟随柏拉图学习的时候一直被柏拉图指责学而多杂,这么下去将一事无成。
他当然也知道这么做不对,因为没有人能够将一生的精力和自己的天分完全发挥的。但是他就是忍不住去钻研这些东西。
但是当他遇到了凯拉尔,遇到了这一个什么都能够和他对上胃口并且深入钻研下去的家伙之后,那一股子知音的感觉真的是让他想和凯拉尔聊下去欲罢不能啊。
特别是凯拉尔从一些其他方面看问题的独到见解真的是让人获益颇深。
若不是为了国家要推荐凯拉而这一位俊杰,他还真不想去亚历山大那边磨时间。
开玩笑,磨科学家的时间,你知道科学家一秒钟创造多少思维能够让人类进化到什么地步么!真是浪费。
当亚里士多德换上了一身正装之后。凯拉尔这才跟随着他前往亚历山大的宫殿。
亚历山大的宫殿就在马其顿城的最中央,也是最高的地方。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身为征服王的我怎么能居住在狭小而低矮的房屋之中,我要站在自己的宫殿上就能看到自己所有的领土。”
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他登上了马其顿王位之后的大话而已,当他的土地延伸到埃及和非洲之后,他就在也不说种话了……
“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嘛,我不知道使用亚历克斯来说好还是亚历山大。以外国人的习惯大家都是叫亚历克斯的)”还没进门,亚里士多德的声音就已经传了进去。
“哦哦,看来我们的贤者有些迫不及待呢。”亚历山大嗓门极大,两人还没走进第二道门槛亚历山大的声音就已经传了出来。这大概是他常年打仗的原因吧,为了准确的传达命令,练就了一身好嗓门呢。
还好自己发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