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有人愿意小小在你身上赚一点。
对比之前的消费,游戏里充值十几二十万,真的就是一点感觉没有,到是整个游戏服务器,因为这位被大家骂了很久的托儿,再一次搅乱了买卖市场,就看到如流水般花出去的钱,就看到一片片的质疑声,就看到那些觉得自己站起来玩家的骂声,宣称不打击托儿就不玩了,宣称自己不会白白跟托儿去进行比拼。
任由你说破天,杨以辰依旧是自我的玩着,在这里,他能体会到跟在现实世界里一样的诋毁不信任羡慕嫉妒恨,修炼自己的神经,告诉自己你的世界你做主,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他们随便说,但别靠近我,靠近我绝不会惯你病。在这里,也可以体会到现实世界里很难遇到的一种热闹,帮会内,大家胡天胡地的侃大山,没有身份没有距离没有阶层,你狂我大不了不跟你说话就是了,你傲我们保持距离就好了。
玩游戏,真的是一种放松,就算不说话,杨以辰也喜欢看着帮会里的其他人聊天,有时候都体会不到时间的流逝,一抬头,后半夜了,玩的是意犹未尽,咂巴咂巴滋味,觉得很充实,就连洗澡上床睡觉的时候,脑海中想着的也是游戏中的事,在没有任何刻意安排的情况下,整个身心随之放松下来。
一个师轻舞给的安心。
一个四合院里的宁静。
一个玩乐中的释放。
回来之后两天,整个大半年工作所带来的所有浮躁,尽数消失无踪,杨以辰在第二天又以满状态投入到接下来的生活和工作之中。
余罪即将开拍第二季的消息,席卷整个华夏大地,拍摄地的挑选在之前就有了很长时间的明争暗斗,到赵宝钢放出确定开拍日期之后,几座最后入围的城市,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挖门盗洞的找关系。
别看剧本中是写的大家肯定是在晋省,但真正拍摄起来,只要是北方的城市都可以,你第一季北方城市镜头太少,这第二季全部都是在北方城市拍摄,第一季的镜头就没有用了,这时候看谁能耐大了,将这个剧组迎过来,拍摄期间的关注度不说了,拍摄之中再拍摄几个地标式的风景和建筑,必然会吸引来一批游客,最直接的利益就是在我们城市拍摄,能够最大程度的跟兄弟集团去谈,谁说就一定是燕京卫视和江浙卫视首轮播出,在我们的地界拍摄,这个优势会被无限放大,整个拍摄期间将会有无数的机会去进行操作。
遂在杨以辰满状态到达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宋美茹就亲自来到了他的办公室,将最后的三个城市摆在他的面前:“你来定吧,各方面条件都差不多,给出的态度也都差不多,必须尽快拍板定下来,不然再拖下去,好事也变成了坏事。”
杨以辰扫了一眼,晋省的省会也是第一部拍摄地,奉天,加上一个古都长安,拍摄地的方言不用考虑,电视剧除了有特殊要求,会最大程度抹杀地域方言的影响,如果需要,那也是各别角色来突出人物性格,所以这三个地方在杨以辰的眼中,没任何分别,三座城市也都拿出了十成十的诚意,无可挑剔。
合上资料,杨以辰向前一递:“交给沈靖,他弄艺术院线,我没给他任何的优势,跟柴琰同一起跑线,确实不合适,让他来安排吧,另外告诉他,拍摄地省级卫视,同等条件下,有优先成为首轮播放电视台的资格。”
第1210章 不算脚镣的手铐
宋美茹看了一眼杨以辰的,拿着资料离开,她不想去说这个男人成熟了更是懂得了御人之道,她更愿意相信,这真的就只是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这么头疼的问题,怎么选择都会得罪人的事情,杨以辰也难以抉择,放到沈靖这样的人手里,麻烦就会变成人情,就会变成实惠,沈靖那里也会得到非常多的实惠,有更好的选择为何还要坚持走一条窄路呢?
杨以辰的想法就是这么简单,宋美茹等人心里想的那些复杂的想法,他不是没有过闪念,但也仅仅是一个闪念,过去也就过去了,从未真正在脑海中停留过,他被人以诚相待,那自然不会违背自己以诚相待的初衷。
不到半个小时,沈靖的电话就打了进来:“什么也不说了,谢了。”
杨以辰笑了:“该是我谢谢你吧,帮我解决一个难题。”
沈靖在电话另一头呵呵低笑,太客套的话说多了不合适,也没有什么意义,彼此认识这么多年了,一两句感谢并不足以增加彼此之间的友情和生意伙伴厚度。
满状态恢复工作第一天,一个巨大的难题,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解决掉,最终沈靖给做出的选择依旧是在原拍摄地,还是在剧本中所说的晋省。
而选择这里的第一个好处,当天下午,这部片子就拉来了三笔赞助,这三笔赞助真正需要打品牌效应的就一个家用电器品牌,剩下纯粹就是赞助投资。
赔了,那是赞助。
赚了,是投资,且我这笔投资只要比银行高一点的回报就可以。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当地给剧组的回馈,也是沈靖谈判之后的结果,奉天和长安方面的代表,也在晚上接受了杨以辰的宴请,沈靖从外地飞回来参加这顿宴请,席间,不谈工作,只谈感情,推杯换盏,难得杨以辰参加一次应酬活动,沈靖寥寥几句话,就让两边的人感觉到自己受到了最高规格的重视。
吃什么,在哪里吃,什么规格的酒什么规格的烟这些都是次要的,给你什么样的待遇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杨以辰几乎不参加应酬这件事是尽人皆知,能来,能主动宴请,坐在这里酒没喝一口,心里就已经非常的舒坦了。
宴请完毕,自然有下面的人领着这些人去下一个场地,继续声色犬马,杨以辰则和沈靖庄羽几个人,找一个安静点的地方,煮酒聊天,酒成为了滋味,聊天累了喝一小口,润润嗓子增加一点继续往下说的刺激,没有酒聊天,怎么能够聊得尽兴。
关于沈靖和柴琰,关于艺术院线,杨以辰只字未提,你们两个如何竞争是你们的事,只要保证你们的竞争对于整个艺术院线的建造是良性的,那随便你们怎么玩,打得再激烈,以这两位的脾气秉性城府,也断然不会有什么过激的行为,都会控制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
单纯只是艺术院线的建造,沟通协调改造,这些放在他们身上是纯粹的大材小用,他们两个也知道,真正将艺术院线推广开来,将电影这个产业慢慢规范化细化最后达到产业化,这才是他们应该做的,主流电影院线载体的水太深,想要撼动的难度也大,完全在国内没有市场的艺术院线,一切从零开始,可闪转腾挪的空间十足,两个人手中握着的资源是兄弟集团和杨以辰需要的,而杨以辰提供的这个平台是两个人需要的跳板,彼此之间有着一定了解的合作,不搭上纯粹的利益在中间,合作关系相对比较牢固,一段时间以来,大家相处比较愉快,就连曾经是对手的柴琰,如今跟杨以辰两个人偶尔通电话或是见面,浅聊几句心中也不得不涌现出这将是一个知己好选择的想法。
……
《余罪》第二季开拍,将杨以辰从马上就要陷入的朋友圈漩涡给拉了出来,跟沈靖等人聊了大半个晚上,第二天中午就是柴琰邀请,整个下午就一直电话没断过,方方面面的朋友、熟人乃至陌生人都打开电话邀请杨以辰,燕京这地方就是如此,太吵太闹,难得安静,你也永远得不到安静,能够像是杨以辰那样找出两天的安逸时光纯粹享受耳边清净的日子,太难得了。
《余罪》开拍,给了杨以辰一个都不需要他开口的绝佳理由,电话也不响了,那些邀约的人自动就消失了,临从燕京出发之前,沈靖和柴琰几乎是同时打来了一个电话,告诉杨以辰一个消息,你将三级跳,中间的头衔会给你安置好,一步到位,直接是全国政协委员,明年,可以进入到人大代表的提案之中,按照两人的说法,这些都是铺好的,不会有任何问题,按部就班听上面安排就好。
这种荣耀,杨以辰没敢说自己不在乎,却也没有说有多么的激动,好处是在公司,个人方面他不需要那些荣誉。作为一个普通人,心中的功名利禄还是有的,拥有那样的头衔,自豪感还是非常强烈的,谁又不想方方面面都成为人上人呢。
现在上面重视传媒产业,其中影视娱乐又是重中之重,杨以辰作为私人企业第一人,受到更多关注被扶持也在意料之中,要树立典型,要设置标尺,有小姥爷这层亲戚关系在,就算杨以辰想要更逍遥也不可能,他必须要考虑到小姥爷的感受。
不懂的人都说,你杨以辰发家是靠着有一个唐老爷子给你当靠山,你才能顺利的让兄弟集团在燕京站稳脚跟,才能让企业做大而不受到一些干扰。
过去你要这么说,杨以辰是没得反驳,尽管他内心有着自己的骄傲,我做到的是我自己努力来的,但也无法否认,当自己和小姥爷相认之后,当自己和师轻舞被传为男女朋友关系且得到师家认可之后,不管你想或不想,多多少少都会有影响。
时至今日,杨以辰敢说了,现在不是自己得到好处,是自己受到束缚,小姥爷和师家的关系是给自己增加了束缚,一定程度上被看做是‘皇亲国戚’,自己和公司做事的时候,就会必须考虑到先从大局出发这一点,无形之中,给自己和公司就等于上了一个不算脚镣的手铐,这也是杨以辰没有让北美分公司并入公司的初衷,那时候北美分公司刚发展,需要大批的资金注入,这边对北美分公司的发展也没有太足的信心,公司行为就没有跟进,杨以辰个人注资的行为也就得到了认可,到几天肯定会有一大群人后悔,在那个时候只是觉得杨以辰是典型的人傻钱多理想主义者,以为自己成功了一些地方就可以处处成功,好莱坞是那么好闯荡的吗?
杨以辰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你们觉得难,但在我这里,好莱坞确实是挺好闯荡的。
现在想要将北美分公司并入总公司,那纯粹就是痴心妄想了,别说杨以辰在兄弟集团的绝对权威,就算你还有人蹦出来,你也得看看你能不能威胁得了杨以辰。
最怕的就是上面有人希望北美分公司并入兄弟集团,杨以辰多少有点躲着的意思,回燕京就玩隐身,碰到苗头不好马上闪人,根本不给你开口的机会,用这种方式传达一个信息给上面,该我支持的,我责无旁贷,我不缺钱也愿意给这个国家多做一点事情,但不要来逼我做一些我不愿意做的事情,我杨以辰是什么人,不需要我自己说吧,我不想做的事情,撕破脸皮两败俱伤,也会维护自己的想法。
过去,你们说我借助大人物当靠山往上爬,我没得反驳。
现在,那些关系成为束缚我的因素,谁也没资格真正来议论评定这件事。
……
影视剧和小说,有一个想要一字不差不改编直接拍摄成为影视剧的最大弊端,很多小说迷看到改编的影视剧觉得难以接受,多多少少有这个因素。
最大的当然是演员选择,小说中可以将一个男人一个女人描写成为画中人,现实观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胃口,众口难调。
而这个最大弊端则是出场人物,小说里可以有很多的出场人物,只要寥寥几句话就可以将其特点阐述,有特点的戏份也能够被读者记住。影视剧做不到小说中那么多鲜明的人物全部体现,篇幅的问题和演员的问题,都必须进行出场人物的压缩,尤其是一些没有那么突出明显能够融合在一起的出场人物,如果有必要是可以进行一些压缩数量的。
《余罪》剧组财大气粗,可以演员很多,公司内部来串戏的也有很多,即便是这样赵宝钢都觉得剧本小说内的人物有些可以抹掉,将其身上的特点和发生的故事,嫁接到另一个角色的身上,让这个人物更加丰满,也让剧组拍摄的时候更为顺畅,不会出现有台词的配角出场人物达到数百这种恐怖的地步。
第1211章 贱再起航
《余罪》的火爆,刨除演员阵容的因素,刨除特殊的营销宣传方式,火在剧中人物的鲜明特点上,火在故事的逻辑严谨与现实能够产生挂钩,让看到的人突然从过往十几二十年那种传统警匪题材电视剧的框架中,直接挣脱出来,看到的是全新的故事。
各警种,各种案子,随着余罪职务和工作地点的更换,一一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让他们看到各种完全不曾真正看到过的有一定加工成份的真实画面。
让赵宝钢觉得很舒服的地方就是这《余罪》每一季都会有一些角色冒出来,抢不了主角的风头,却可以成为不可或缺的配角,作为一部红遍大江南北乃至在亚洲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