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沧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沧海- 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得绘声绘色,铿锵有力。

  “明显是在拍马屁,糊弄人,领导真的能这样想吗?。”王大海不能真切地理解官场环境,不解地问道。

  市长立即回答王大海的疑问:“就像信佛的人,信则有,不信则无,如果想往上爬就得信。刚才的笑话还没有说完,最后领导掖起来了,你也赶紧收家伙,马上给领导让路,使领导觉得自己很有权威。”

  王大海从市长说的笑话里悟出做人的道理,市长让他与局长对换一个房间,当时还不能理解与接受,以为市长在有意疏远他,不点拨还真的不知道,现在大彻大悟,俩人关系有更贴近一步的感觉,晚上高高兴兴地搬出房间。他兴奋地说:“我长心眼了。”

  “考考你,是否真的长个心眼。”市长不相信地问道。

  “知道怎样与领导一起撤尿。”王大海幽默地回答。

  “这只是说一段笑话,打一个比喻。”市长爽朗地一笑,接着说,“我问你,明天到企业考察,应该长个什么心眼?”

  “这个……?”王大海抓着头说,有意装糊涂,想掏出市长的心里话。

  

  第二八九章 背下黑锅

  

  市长没有把王大海当外人,这一点王大海心里十分清楚,但市长话中有话,王大海从人生历练中学会了沉默,装出一头雾水的样子。

  “是真的不知道,还是难得糊涂。”市长没有急于点破,而是反问一句。

  “真的不知道。”王大海一脸认真地回答。

  “你先猜一猜,是好事还是坏事。”市长故弄玄虚,有意考考王大海。

  “到企业去考察,应该与我有关,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王大海摸不透市长的真实意图,含糊其辞地回答。

  “刚才还说长了心眼,你的心眼长到哪里去了呢?”市长哈哈一笑,调侃道。

  王大海知道到企业去考察,是市政府落实与滨江国企合资一事,也是因为这件事,才形成此次英国考察,能有幸跟着考察团来开开眼界,耳闻目睹,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王大海已经知足,如果能合上资,那是天上掉下馅饼砸中王大海,他谦虚地说:“肯定是市长对我的一份关心与厚爱。”

  “想不想合资?”市长身子突然靠近王大海,小声地问。

  突如其来的话语,让王大海一时不知所措,他不敢相信能有王大海与外企合资的份,连出国考察都是三审四查,有过犯罪记录像一道紧箍咒,在想好的路上步步艰难。他有点激动地回答:“想,怎么不想,做梦都想合资。”

  “我让你梦想成真。”市长紧追不舍,肯定地表态。

  “国企怎么办?不是已经有初步合资意向。”王大海想了一会,担心地询问。

  一个小小的民企,仅靠单打独斗根本没有出路,民企的未来在于合资合作,只有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企业才能走得更远更稳更大更强。王大海心里琢磨,难道好事真的从天而降,是不是国企不想合资而退出,才有他进行替补的机遇。

  市长看出王大海前后表情变化,站起来,在房间里走了两个来回,动情地说:“与病态笨拙的国企大老虎比,民企是活灵活现的猴子,体态轻盈,极有灵性,充满生气,应该给民企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

  “我抢了国企的洋饭碗,回到滨江,有人不甘心,可能要落井下石。”王大海忧虑地分析道,他言下之意指的是李再,但没有明说。

  民企不傍靠政府是不行的,没有政府的扶持是干不成事的,是不能发展的,但是傍靠政府,又容易陷入泥潭不能自拔,用社会上一个很时髦的词,就是变成了一个托,变成了政府的一个托,最后企业仍然没有办法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谁发展支持谁,你难道没有发展的信心吗?”市长高屋建瓴,用一种指点江山的气派,挥手问道。

  纸包不住火,王大海没有正面回答市长的问题,而是直言不讳地道出心中的苦衷:“我与李再副市长有过节,如果合资成功,他不会放过德豪公司,肯定会百般刁难,怕拖市长的后腿。”

  “首先你是什么态度?”市长直白地问道。

  “再找一家外资企业,争取两全其美,国企与民企两家都能合资成功。”王大海认为搞企业平安即是福,没有精力与时间在派系斗争中周旋。

  “这当然好,但时间紧迫,走马观花,找不到恋爱对象,如果幸运合资成功,不是建立在了解与信任基础之上的合资,与没有感情的婚姻可能结局是一样,不欢而散,或者为了品牌、股权等斗得头破血流,最终走向法庭,两败俱伤。”市长心里清楚,还有几天就结束考察,打道回府,没有一点头绪,怎么可能很顺利地找到一家企业合资,并且英国人做事很保守,很难在短时间内去相信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

  在出国之前,王大海与工商联副主席找到市外办,了解到英资企业是生产LE电光源的设备厂,属于家用照明升级换代系列产品,德豪公司可以配套生产玻璃灯泡,很想有机会引进英国的资金、技术与设备,促进德豪公司产品多元化快速发展,可能是出国考察一路行程与市长结下不解之缘,市长定下把发展的机会让给王大海,他恳切地表态:“服从安排,感谢市长对德豪公司的重视,但有一个前提条件。”

  “给你这么大好事,还要提条件。”市长疑惑地问。

  “合资可以,但我必须要在合资公司说了算,不能合资成功,最终德豪公司被外资全部收购掉。”王大海认为先难不为难,必须把自己的想法跟市长说清楚。

  “说了算是句土话,谁能听得懂,你的意思是控股,要当合资公司的董事长,能拿出足够的资金吗?”市长纠正王大海的说法,反问道。

  “就德豪公司现有的土地与资金作为投资,剩下不足的请市长给德豪公司垫付一部分资金,今后由德豪公司从合资公司分得的盈利中逐步偿还。”王大海抓住机遇向市长提出支持要求。

  市长想了一会,商人就是商人,真会见缝插针,最后还是答应道:“支持可以,但不能太多,只能占德豪公司出资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我会把握这个尺度与外商进行谈判,控制合资公司的规模。”王大海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记下市长的话,接着说,“请市长还得给秘书长说一声,下一个会议纪要,否则不好落实。”

  “你合资还没有成功,怎么能下纪要,我给定下一个框架,如果与外商谈好以后,回到滨江,先由工商联提出合资项目申请,再请秘书长牵头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下一个促进中外合资企业发展的会议纪要,里面逐条还要牵涉到市直部门的方方面面优惠政策支持。”

  “有市长这一句话,王大海甩开膀子大干一场,让德豪公司产品冲出长江,走向全国,甚至飘洋过海,打入国际市场。”王大海兴奋地向市长庄严地承诺。

  市长很满意王大海的回答,他了解王大海的为人,要么不答应,既然答应下来的事,说一不二,做事雷厉风行,有一种“钉子”精神,不畏困难险阻勇往直前,通过德豪公司新厂区建设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如果把合资项目拿下来,在他的任期内就能见证到政绩,如果国企接下来,还不知道老鸡孵小鸡,孵到猴年马月,可能在一个市长任期内都在搞建设,不出成效,等到出成果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在不在任。

  合资的事落实下来,可心说此次出国考察任务基本上圆满完成,但还留有一个遗憾,也必须圆满地解决好,市长说:“你对我提出前提条件,但我也有一个前提条件。”

  “不会辜负期望,保证为市长争光。”王大海信心满满地回答。

  市长不紧不慢,接着说:“你刚才也说到了李再的情况,他是本地从基层一步步升上来的副市级领导,树大根深,枝繁叶茂,在滨江很有影响力,为他儿子李建国的事曾找过我,想托关系到省里去说说情,把儿子李建国保出来。”

  “市长可不能找人去保,出来祸害人。”王大海打断市长的话,气愤地说道。

  “没去,所以李再对我有成见,处处暗中唱对台戏。”市长毫不隐瞒地说。

  “市长需要王大海怎么做,尽管吩咐。”王大海主动请缨,想为市长有所担当,愿效犬马之劳在所不辞。

  “背下黑锅,脱衣舞是你一个人去看的,秘书长的牛,从你这里吹来的,他又吹出去了。”市长平静地字字清晰地告诫。

  王大海怔住了,沉默不语,虽然人生背黑锅的事情在所难免,但要不要替领导背黑锅,还真让王大海费思量,不背吧,会因此得罪领导,不光是大领导,还有小领导,证明王大海是个做事死板,不懂灵活的人,不能独挡一面,不值得信任,不可交付重任,接下去说不定日子难过,合资的事,会因为种种客观因素而泡汤,只能说声再见。

  背吧,平白无故成为替罪羊,给人的印象,注定是个虚情假意,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借机与领导拉近关系。当然,王大海讲义气,领导自然会感动,在共患难之后,领导就会把王大海看做自己人,努力栽培与支持,躺着也中枪时有发生,做好为领导挡子弹的觉悟,必须要拥有强大的内心抛弃尊严与脸面,无伤大雅的黑锅,没有实质性损失的黑锅,背一下也无妨,如果是令王大海董事长形象大打折扣的黑锅,即使领导硬要把黑锅强加到头上,也不会轻易背起来,不能让黑锅变成生意场上的负担与枷锁。

  王大海处在两难境地,不好回答。

  

  第二九○章 挺直腰杆

  

  当语言无力时,王大海以沉默发声。

  市长粗长的眉毛下,一双严峻的眼睛,逼视着王大海说:“怎么,你害怕了。”

  “不是害怕,而是感动。”王大海没有袒露心中矛盾,平静地回答。

  “言不由衷,不是你的性格。”市长似乎觉察出什么,反问道。

  王大海避开市长的目光,环顾英式城堡房间里狭小的窗户,半圆形的拱门,低矮的屋顶,若有所思地回答:“肺腑之言,一个从牢里放出来的人,已经忘却害怕的含义。”

  “你两眼游离的目光告诉我,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市长直言不讳,猜测道。

  市长阅人无数,什么事可能都躲不过锐利的目光,王大海的犹豫只不过是一刹那的闪念,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对于血性的王大海来说,没有丝毫含糊,如果市长背,他只有死。王大海沉思一会,能进入市长的视线,靠上这棵大树,在与李再的角逐中,无疑是寻找到最合适的人,他也必须成为市长最合适的人,没有立即表决心,对于刚才的迟疑,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因为感动,有点心潮澎湃,不知所措。”

  “不必担心,吃亏是福,都是明白人,不用多说。”市长语重心长地点拨。

  官场江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做官更是在做江湖。中国大体上还是一个人情社会,携所谓侠客之气行走天下的江湖风气很容易找到生存土壤,看得出来,市长是携义之人,还是个居庙堂之高的宦海之士,更会让人觉出官场人物的草根本色,让王大海自然生出一份亲切感。他没有顺着市长的话说,反其道而行之,谈起个人的感受:“想到铁窗生涯,当时非常迷茫,不知道未来是什么?人生还剩下什么?”

  “绝对想不到会有今天的辉煌。”市长不失时机地鼓励道。

  市长的目光坚定而执着,如冬日的炉火,照得王大海周身沸腾,目光里没有怜悯与冷漠,也没有歧视与恶毒,饱含的是亲切、慈祥、真诚与信任,甚至无须倾听市长的声音,就在目光里,分明感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他动情地说:“之所以感动,市长没有把王大海当外人。”

  “支持你,与外商合资的机会让给你,需要你把德豪公司做得更大更强,个人走得更远更稳。”市长苦口婆心,娓娓道来。

  “如履薄冰,总感觉到自己有先天不足。”王大海直白地说出心声,他一再告诫自己,不能让昨天的阴影与明天的重担,成为今天最大的障碍,无论如何必须学习船长精神,不论昨天发生了什么,都集中精力控制好今天的一切航程,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这才是当下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唯一方法。

  “鼓起勇气,对于一个想成功的人来说,那段小小的屈辱经历,可是一笔难得的人生财富。”市长切中要害,客观辩证地分析道。

  “有过犯罪记录的人,社会能接纳吗?”王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