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名鲲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吾名鲲鹏- 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过你一定会死,可是,我呢?’
  纣王此时走到皇城最高处,看着自己治下的殷商,脸色惆怅,猛地,一道红光朝着自己天灵打来,纣王抬头看去,只来得及看到一抹殷红,眼神黯淡,生机全无,他的魂魄飘出,似乎迷恋这个世界,打在天灵的红光一震,有一丝蔓延至魂魄上,他抬头朝着娲皇宫方向看了一眼,脸上似乎是苦笑,然后便一缕缕散去,彻底死去。娲皇宫女娲收回红绣球,看都不看下面一眼。
  九月正朝着娲皇宫行去,到了半路,突然一阵悚然,这不是预料到天机,而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她赶紧放出几件法宝,护住自身,朝着四周喝道:何人躲在暗处,意图谋害贫道!还不出来!四周传出一声轻笑,一个英俊的道人出现,面目与陆压有几人相似,可是脸上有一股戾气,他笑着扫了九月一眼,只是笑容中也尽是阴厉,‘九月,你蛊惑纣王本是顺应天数,却不该杀戮那么多的忠臣,如今你因果缠身,谁也救你不得!’九月脸色一白,斥道:你胡说,此事贫道乃是奉了女娲娘娘的旨意,即便杀戮也是顺应天数,如今他们已经上天封神,正是合该身殒,与贫道何干!话虽然说的很有底气,可是她还是暗暗退后几步,眼睛扫向娲皇宫,那人也不多言,冷笑一声,头顶祭出一个黄皮葫芦,九月正准备相抗,那葫芦口打开,一股巨大的吸撤之力从那葫芦口出现,把她的整个心神都吸引过去,让她情不自禁看去,然后葫芦口飞出一物,有眼有翅,盯住自己泥宫丸,一道白光斩来,脖颈处一凉,然后元神一痛,她就失去了直觉。陆压收起斩仙飞刀,望了北冥一眼,眼神复杂,有惧怕,有仇恨,还有一丝疑惑,就转身离去。
  封神刚一结束,道祖鸿钧就出了紫霄宫,几位圣人当然有感,连忙赶去,镇元子,冥河,烛龙,冥凤等大神通者也赶紧朝拜,洪荒之中唯独缺了鲲鹏,道祖言道:如今洪荒大地已毁,吾当另开天地,地仙界出!说完,手一招,太极图,盘古幡,出现,伸手一挥,几个紫色的雷球朝着前方混沌炸去,轰隆隆几声巨响,盘古幡射出混沌剑气,打破混沌,太极图定地水风火,鸿钧归还二物,朝着如今的洪荒大地一攥,一块块巨大的大陆聚来,鸿钧一一收拢,放置在开辟的新世界之中,还有剩余的残片,也被他炼化为一个圆球,正是地球,鸿钧让他们各自寻回自己道场,将四大部洲分去,自己回了道场。
  通天要了南儋部洲,当然他用不了那么大的地方,只是一个面皮之争罢了,众位圣人知道他吃了亏,也不跟他计较,老子不需要专门占,跟元始天尊共用东胜神州,西方教西牛贺州,至于北俱芦洲还是巫妖混杂,只是如今的北俱芦洲毒瘴尽除,乃是一处秒地,也注定了日后会有争斗发生,四大部洲连接之处被鸿钧用原来北俱芦洲的毒物隔开,地仙界地脉乃是用镇元子的地书所立,正符地仙之祖的称号。
  原来的人族本都聚在东胜神州,道祖出手,四大部洲都有人族居住,因为殷商大王纣王死去,所以一时间四个部州都有国度建立,即便是最为凶险的北俱芦洲也是如此,而原来聚集在北俱芦洲的妖族也都自由了,纷纷移往其他三大部州,甚至建立妖国,一时间北俱芦洲也清净了不少。至于姬发,被鸿钧打发到地球之上,建立西周王朝,那些臣民自然是搬移而去,虽然一下子少了修道之人,但是姬发早就厌恶修道者,也根本不在乎。洪荒封神大劫结束,即将迎来新的盛世。
  

第一章 诸子百家
更新时间2012…3…27 8:35:20  字数:3665

 人间界,地球上,姬发建立西周王朝,封姜子牙为王侯,谁让他杀孽过重,今生仙道难成,唯有等到来世重修,再将他度去,谁知,不知是意外还是怎的,指点姜子牙重回仙道的竟然是陆压道人,当然这个时侯的陆压已经不是当初的大罗金仙,而是准圣人,虽然只是斩一尸的准圣人,可是道行也不弱,陆压本尊已经投入西方教,被称为大日如来,恶尸置于一地,尊为乌巢禅师,所居之地百里都没有生灵,此乃是陆压以本体金乌所占之尸,太阳真火肆意,若非他压制,又岂会只有方圆百里。姜子牙重归昆仑,元始天尊做了个惊掉一地眼睛的行为,他竟然将昆仑的道统传给了姜子牙,其他弟子当然不服气,广成子自己创立崆峒,慈航道人创立慈航静斋,其他人也都相继回到地仙界,不管人间之事,让姜子牙尴尬不已,姜子牙后来也回到了地仙界,至于他的徒子徒孙怎么去说昆仑乃是正宗,他也管不到了,反正在地仙界他可不敢造次,惹得诸位师兄不喜。
  转眼间几百年过去,当年称雄的西周王朝也走到了尽头,开始有大诸侯不听号令,西周王室衰弱唯有当做不知,此时称为先秦时期,最为显著的标志就是这个时侯的修道之人仍称自己是炼气士,这是一个很玄乎的称呼,打坐练气,不像后世的浮夸之风,动不动称自己是修道之人,道行还低的可怜。
  有一户人家,女子未婚而育,四周街坊认为是妖孽,本想将她烧死,可是每到夜晚那屋中都有亮光散出,德高望重的老人称这可能是大贤降世,让他们不要冒犯,众人好生照顾那女子,十月之后,生下一个男童,这孩子生而头发雪白,面色红润,不哭不闹,眼神平静而深邃,村落中识书知礼之人便与众人商议好,等孩子长到七岁,便教他诗书,让他有一番大作为,孩童母亲不久死去,自己又没有父亲,自命李耳,也就是后世所传的老子。
  李耳长至七岁,开始学习诗书礼仪,甚是聪慧,不及半年,老师自己之处已经寻不到可以教授的东西,那老师大喜,跑到别处,借来古籍,自己都不太懂,让李耳自己去学习,他专门去找一些同道借来书籍,转眼间两年过去,老师已经羸弱不堪,只是看着那沉迷书海的李耳,眼中尽是欣慰,李耳将著书读完,便来看望老师,老师含笑而终,李耳拜别诸人,离开家乡,四处游历,虽然年少,可是身子已经如同十五六岁的样子,现在民风也很是朴实,见到落难的都会伸手援助,所以李耳不担心自己的问题,而且每到一处便去拜访当地的有德之人求教,数年下来,心性早已走到巅峰一般,无人可教,无人可比,到了二十岁那一年,李耳灵性回归,正是老子化身。李耳开始周游四地,传播自己的思想,虽然有接受的,有反对的,褒贬不一,可是对他的思想都很是佩服,无为而治,对于此时的政治却是可行,只是难度很大罢了。
  数十年后,一处人间的城池之中,一个面若冠玉的男子朝着一处走去,步履虽然缓慢,可是从脸色也可看出焦急之意,待走到一处民房,他整洁衣装,确认无误之后才踏步进入,走到屋舍之前,他拜道:孔子拜见老师,请老师接见。里面传出老子古井无波的声音,‘你进来吧!’孔子应命进去,看到下首有几个蒲团,身子走去,坐在一个蒲团上,老子问道:你有何疑惑,但可问来。孔子面色欣喜,开口询问,老子一一解答,孔子面色如常,时而有疑惑闪现,毕竟他是儒家,老子是道家,道法有异,岂会完全赞同,只是心中虽然不赞同,可是也可以借鉴,将心比心,以他人之道验证自己的道,才可以祛除瑕疵,得窥大道门径。一答一问转眼间就过去七日,两人都不知疲倦一般,也没有口干舌燥之感,孔子问完最后一个问题,端坐在蒲团上,闭上双眼,脑子思索着老子所讲真言,老子也不催促,精心等待,这一静就是两日,九日一过,孔子朝着老子拜道:多谢老子指点!老子点点头,笑道:你也该回归真我了!就由贫道代为出手吧。说完,手指一点,点在孔子眉心,孔子面色露出茫然,过了一阵,真我回归,自然是孔宣道人,孔宣拜道:多谢老子圣人成全!老子笑道:鲲鹏道友倒是好手段,从不干预你自己道法,让你随心追寻大道,虽然有些偏崎,可是终究是自己寻道,道心稳固,贫道弟子玄都都未必能及。孔宣再拜道:老子圣人谬赞了,玄都道友在圣人门下学法,自然有圣人大道的影子,道法无常,前人之道也未尝不可寻出新道,此次若非圣人成全,弟子还要再等数十年才可回归真我,谢过圣人了。老子点头,孔宣面色没有丝毫自傲自满,心性修为也不浅,不像一些人空有高深道行,可是道心却不够坚固,心性更是糟糕透顶。两人再无问题,孔宣拜别,老子也不久后离去。
  人间老子宣传道家,孔宣宣扬儒家,各有千秋,虽然其中相差何止千万,只是寻常凡夫俗子又怎能看出其中的深浅,都有自己的追随者与拥护者,只是每逢两人相遇,孔子对老子都执半师之礼,谢过当日指点之恩,老子身为圣人,除了那些大神通者,谁的礼受不起,也坦然收之。除了两人之后,后来又出现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各有不同,墨家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法家认为当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总之是各个流派都有一定的思想,在一定领域内都是正确的,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有一定的影响。
  孔子弟子三千,习得六艺者七十二人,被称为核心弟子,不过孔子在离去之际也只是传下基础的道法,让他们去研习,若是有一日飞升地仙界,可以去南儋部洲儒山寻他,他自然护持他们,说完,便飞升而去,在这个道法就要没落的时代,掀起一阵风波,让很多人再次追寻起神妙的道法来。老子也教授了很多弟子,传下了道法,不久也回到地仙界,开始新的筹划。
  孔宣回到地仙界,直奔南儋部洲儒山,开了护山大阵,他径自遁上主峰,在那里有一座玉台,孔宣端坐其上,开始精心打坐,一场转世,一次红尘的历练,让他的道心坚固的同时,元神中也多了很多的杂事,长久下去,会影响自己以后的道心,打坐四十九日,孔宣吐出一口气,内蕴几色,正是红尘琐事所牵连的因果,他一把抓住,以法力将其炼去,深吸一口气,自语道:没想到当日老师就知道我会有今日作为,在我离开道场之时就赐下玉符,让我不要回去,在外面修行即可,莫非老师早就知道自己会封印北冥,让诸人再也无法进去?那老师到底是何道行?如今我也是斩一尸的准圣人了,可是面对老师恐怕还是遥遥无极。说完,他突然感受到大阵一阵波澜,有人在大阵外面,他伸手一招,一枚传音玉符过来,里面传出云霄淡淡的声音,‘速速开了大阵,贫道姐妹回来了。’孔宣眉头一皱,伸手一抹,大阵露出缺口,显出站在外面的三个女子,正是三仙姑。
  三人踏入大阵,那大阵合拢,孔宣看了她们一眼,就开始打坐,也不避讳,碧霄看着他,脸色一变,眼神闪动了一下,朝着云霄看去,云霄扫了孔宣一眼,与两位妹妹一阵传音,过了不久,碧霄脸露愤慨,朝着孔宣吼道:你这鸟道人!有何资格与我姐姐结为双修道侣!哼!还敢不理我姐姐!真是该死!说完,手中金蛟剪就要祭出来,却被云霄拉住,云霄也拿出浑圆金斗,谨慎盯着孔宣,生怕孔宣动手,她可是深知孔宣的厉害,那样碧霄就必须再凝练一具肉身了。孔宣脸色阴沉,双目闪过寒芒,盯着碧霄,碧霄被如此阴寒的眼神一看,也是一惊,但是想到云霄还在此地,也不多么在意,可是也不敢再出言讽刺,孔宣突然笑道:以你品行,活该你两位姐姐被你拖累,此次是贫道奉老师之命出手,救下你姐姐,但是下次可就?嘿嘿!说完,孔宣闭上双目,打坐炼气。碧霄脸色通红,手中金蛟剪差点祭出来,可是被琼宵拿去,想要大骂,但是想到封神大劫确实是自己对元始天尊失礼在先,才害的琼宵身死,若非孔宣意外出现,连云霄也要遭难,虽然不至于身殒,可也要在麒麟崖下镇压个多少年,碧霄心神一动,叹口气,飞往另一处主峰。
  琼宵赶去安慰碧霄,云霄眼神一闪,沉声道:孔宣,你可知道,如今北冥之上突然悬出一面玉璧,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