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争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网争锋-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难想像会变成什么样子!”

段海涛轻轻敲打面前的茶杯,带着一丝胜利者的微笑:“年轻人嘛,总是要摔过跟头,才知道路不是平的!人生的路很长,一时得失算不得什么,小邓啊,这是我给你的忠告,人生得意需谨慎,切不可得意忘形!呵呵!”

“谢谢段主任的教诲,小邓记下了。”邓华露出灿烂的笑容,一点也看不出刚刚撕掉策划案的沮丧,“对于老同志的忠告,我会虚心接受,也会更加努力工作,一定不会让各位失望!”

会议结束,卢主任把邓公子叫到办公室:“真打算绕过教委独自办学?那样会很艰苦,诸多教育资源都没办法调用,你确定要这么做?”

“卢瑶姐,你就放心吧,原本想送给教委一个大好处,他们不要可怨不得我们吃独食!”邓华冷笑一声,“职业教育学校距离古城县太遥远,那是一笔堪称巨大的投资。但是工厂里面招收学徒工,似乎没有限制,只要企业能承受!”

居然是打的这个主意!卢瑶被邓公子气乐了,也终于明白这个混蛋为什么如此做戏,想必段海涛让他难受:“是不是之前就有这个打算?为什么还要在会议上刺激他们?你成心的对不对?”

“我就是成心的!”邓华一呲牙,“段海涛因公废私,唐颖也和她老公站在一条战线,这样的人一定要让他们长长记xing。不然的话,没有必要在教委搞这么一份策划案,放心吧卢姐,很快他们就会后悔!”

狠狠瞪一眼邓华,卢瑶斥道:“少给我打埋伏,学徒工的事情,具体怎么cao作?学徒工可不是白用的,每个月都有开支,哪个厂子会无缘无故弄一帮学徒工,增加大笔开支?工人首先就会反对,占据了他们的资源,谁能同意?”

“如果他们同意,卢瑶姐给我什么奖励?”

这家伙一肚子鬼主意,卢瑶还真不敢说大话,眼珠一转:“如果你能让服装厂招收一百名学员,我请你吃饭!”

“就凭卢瑶姐的豪气,我一定让服装厂招收三百名学员!”

卢瑶瞪大眼睛:“三百名?你你知不知道整个服装厂才四百多名员工,还要算上三个门市部,一个商店,这里面纯粹的车工和裁缝恐怕不会超过四百。你这么说,等于是让每一个员工带一名徒弟,这话可是有点大!”

“不信是吧?”邓公子坏坏的笑道,“如果我做到了,卢瑶姐让我亲一下就行!”

卢瑶脸一红:“滚蛋!你这个混蛋,那边占着某人的便宜,还想来我这里揩油,也不怕你姐夫把你阉了!”

“嘿嘿,我好怕!”邓华起身就走,“您瞧好吧,到时候你亲我也行,我不介意卢瑶姐吃我豆腐!”

邓华再一次出现在服装厂厂长钱国明面前,没有任何前戏,单刀直入:“钱厂长,如果你们招收学徒,所有学徒工的开支由劳务输出办公室负责,还将发给负责培训师傅cao心费每天五角钱。这批学徒培养出来,服装厂有优先选择权,当然,如果你要的话,必须缴纳三倍培训费!”

邓华之前做过调查,服装厂大工月薪56元,那些退休职工月薪才三十元左右。每天五角钱,意味着一个月多收入近三分之一的薪水,对于退休老工人来说,是增加五成薪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外快!

实际上邓华就是在打那些老工人的主意,这些人经验老到,做事严谨,最主要他们家庭负担更重。这笔钱虽然不多,却足以让老工人改善生活条件。

对于退休后无所事事的老人们来说,带徒弟并不是很辛苦的事情。钱国明皱起眉想了想,服装厂似乎没有损失,还可以白捞一帮学徒工,这些人上岗都可以创造效益的!

“学徒工期限多久?要求怎么样?”

就知道这个家伙无法拒绝,正常情况下每位学徒工月薪17元,如果是临时工,那就要按天算钱,通常是九毛钱一天,一个月支出近三十元。

如果招收这批学徒工,意味着服装厂在接下来的旺季,根本不用花大价钱招收临时工,而是白用一帮免费劳动力,这可是一笔不菲的外快!来自农村的学徒工听话呀!

第112章宴请

“说起来也很简单,”邓华不想让自己的女人着急,那样会影响情调滴,“这边招生工作完成,我就跑一趟岭南,那边大量需要缝纫工。只要找到用工单位,以官方名义和他们签署用工合同,想必会换来大把的培训费,到时候,嘿嘿,一定让二位姐姐数钱数到手抽筋!”

两个女人呆呆地看着邓公子,这家伙脑子里都在算计什么?半晌美女书记才问:“可是,你怎么能让银行支持你?没有任何抵押,没有任何项目,难不成你要让zhengfu那边帮忙?”

“赵县长?拉倒吧,他会帮我?”邓华一撇嘴,“用不到他帮忙,学员全部到位,不是还有一个月缓冲期吗?时间多的是,有的是赚钱法子,没准不用贷款,我也能弄到钱!”

卢瑶眨眨眼:“你不会想要用家里的钱抵押贷款吧?”

“那怎么办?”邓公子双手一摊,“我也不会印钞票,当然,那是最后一步,这一步还是不要走的好!”

黄玉英咬咬嘴唇:“尽管去做,如果到时候没钱,我帮你解决,不会让你用老婆本垫资的!”

“多谢姐姐!”邓华眉开眼笑,他不是在意钱而是在意美女书记的态度,“姐姐,话说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劳务输出办公室缺人,我想调两个人过来,一个是教委的张利民,一个是招商办的李复,姐姐,成不?”

对于小情郎的要求,黄玉英根本没有拒绝的勇气:“好的,不就是一个编制吗?他们俩也两头跑好了,刚刚成立的两个部门,还是不要填充太多人手,会给人留下口舌的。”

毕竟还是软书记呀!卢瑶轻轻一叹,看向邓公子的眼神愈发不同,小男人似乎更像县委书记,美女书记更像是依人小鸟!幸好,软书记几乎每天都在进步,也许真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在阳刚气十足的小男生身边,手段越来越凌厉!

“这帮王八蛋,太势利眼,尽想着锦上添花,根本就不想什么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

李复恨恨不平,张利民嘿嘿一笑:“老弟,还是现实一点吧,这个社会就这样。银行可不是慈善机构,他们更需要政绩,别看这个项目足够好,没见兔子,绝对不会撒鹰滴!”

“我说邓公子,你就不着急?”

不只是李复纳闷,就连张利民都奇怪,这几天连续碰壁,邓华似乎根本不放在心上,他甚至在猜测,这位把自己调到身边,是不是想要借助老爸的能量?如果是这样,帮还是不帮?

以张利民的jing明,已经看出来,邓华张罗的事情,绝对是一个耀眼的大政绩,问题是无本难求利!人才培训尤其如此,不只是缺少资金,时间更是一个大问题,不知道这家伙心里打的什么主意!

邓华摆摆手:“钱的事先告一段落,今儿那帮吃货是不是该来了?”

“应该到了,”张利民也不禁佩服,这位年纪比自己还小一点,学历更不要说,心智却是高人一筹,“我们这就过去?还剩下一家银行没跑呢!”

邓公子摇摇头:“跑与不跑还是有区别,我们跑这一趟,是一种姿态,未来在很多事情上,我们会掌握主动。”

有一点可以肯定,赵建军绝对不会眼看着自己顺顺当当做事,几家银行都客客气气,却一点口不松,搞不好已经得到某人的授意。

邓华今天摆宴,招待党校那帮村官同学,来到鞋帽长对门的饭店,里面大厅已经坐满人:“哎呦老幺,我还以为你要放鸽子,不来了呢!”

“怎么可能!”邓华哈哈一笑,“各位大哥好容易来一趟县城,如果我不请客,那还算是人么?来来来,老板,开席,上菜,倒酒!”

张利民在后边翻个白眼,差点一冲动踹邓公子一脚,这个家伙得意忘形,你这边请客是好人了,感情哥哥我连人都不是啦!邓公子在党校里边,去得最晚年龄最小,却是学员中最先上副科级,还是实权副科。邓华在县城里经历的事情,早就传得沸沸扬扬,从传奇猎杀前jing方老大,到后来拯救县委书记。

谁都知道,邓公子的副科级纯粹是用命换来的,为此还在监狱里呆上小半年,险些一辈子毁掉了。没有人嫉妒他,谁也不会为了一个副科级,拿命去赌,拿一生政治前途去赌!

“老幺,话说这顿饭算是升迁宴,哥几个凑份子……”

“停停停!”邓华当时脸se就变了,“请各位兄长来,不过是升迁之喜,那不算什么,最主要有事相求。兄弟在这里托大,跟各位哥哥立个规矩,以后来兄弟这里,不管办事还是干嘛,千万别提钱,提钱咱们兄弟情份就变质了!”

刚刚伸手进怀那位,尴尬的拿出手,心中很是感激,眼下农村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收入节节攀升,进入到九十年代,已经出现粮贱伤农的现象,老百姓手头真没有余钱。

特别像古城县这种地方,人均巴掌大一块耕地,养家糊口都成问题,村里红白喜事随礼,很多都是两毛五毛的小份子钱,如果给一块两块的,那就是好不错的条件,还要是实在亲戚,拿出五块,必须是村长书记才有的派头!

在古城县乡间,结婚缝纫机和自行车是最奢侈的大件,如果谁家娶媳妇购买这两样中任何一件,十里八村都特有面子,媳妇到了婆家,也特别有地位。

对于那些淳朴的女人来说,并不是贪图那么一件东西,这是婆家对自己的认可,实际上很多缝纫机摆在家里,都舍不得用,自行车更是不舍得骑,只有在走娘家的时候,才会从新房里推出来,很多人甚至不会骑车,一路推着。

年纪最长的张富贵咳嗽一声:“老幺,哥哥们这顿饭不好吃呀,这么着,有啥事先说,看看哥哥们能不能帮上你。”

“能!当然能,必须能!”邓华和这些人说话直来直去,这也是村官们看他顺眼的原因,“很简单,县服装厂要招收学徒工,要身体健康,心灵手巧的青年女xing。”

雷狗剩嘬嘬牙花子:“老百姓学那东西干啥?也不当饭吃,服装厂还能招村里老娘们儿进厂打工?那才是见鬼了!”

第113章求助

“老幺,你有帮大家这份心就够了,千万不要勉强!”杨二尕喝一口冷茶,店里开水全被这群大肚汉喝没了,“你说的那些赚钱道,我们都在下边干着,没耽误功夫,有些东西我们拿来了,回头你看看,成不成给个话。”

邓华知道,必须让这些村里带头人尝到甜头,看到希望才行。农民就是这xing子,没有见到实惠之前,绝对不会跟风,实际上华夏人都是这xing格。

看看那些一窝蜂上面的项目,看看华夏到处重复建设的企业,几年后即便是电视机足够供应半个世界,电视厂家还在上马,不为别的,地方zhengfu需要政绩,他们才不会管,这些是不是已经超出市场承受力!

反正亏本是国家的钱,捞到的却是个人实打实的政绩,孰轻孰重?国家一年巨亏几十亿又如何?和当官的没有关系,前脚捞到实惠,后脚拍拍屁股走人了!

眼前这些农民,更多的是穷怕了,不敢折腾,也折腾不起。古城县的农村,很少会有开拓型人才担任村官,这是民风使然,几千年小农经济缔造了华夏人的xing格,这是印刻在民族灵魂深处的xing格!

想要带领古城县走上富裕路,前提要说服眼前这些村官。作为村里面的带头人,没有他们的认可,任何事都无法推广,只能是流于表面文章。

邓华蛊惑道:“你们真不要这个名额?不瞒各位哥哥,县服装厂这次招收学徒是收费的,不过不收老百姓的钱,收劳务输出办公室的钱,这个办公室恰好是老弟掌管着。怎么样?没有心动的?可别后悔!”

张富贵吐出一口痰:“老幺,你这样替大家着想,老哥哥感激着呢,老哥不会让你为难,哪有当兄长的,为难老幺的道理,这话不提也罢!”

“嘿嘿,”邓华神秘的一笑,像是诱惑小红帽的大灰狼,“各位大哥,不瞒你们说,这次学徒工有薪水,一个月十七块钱,刨除食宿费,一个月还能剩下几块钱呢!”

大厅里瞬间沉寂,雷狗剩张张嘴,半晌才问:“真真给钱?十七块?”

古城县农民人均耕地不足五分,加上宜耕宜林坡地,也不过七分。这么一点土地种植粮油作物,即便是再高产,一千多斤玉米罢了。这些粮油卖出最高价,也不过卖出三百多不到四百,去掉税费和成本,每份耕地出多少钱?

眼下古城县老百姓人均年收入,官方数据不足一百五十块,实际上人均不足一百块!就这还要说是县城“高收入”阶层拉扯的厉害,很多乡下地方,一年也见不到现钱!

如果不是很多东西都自给自足,加上每年国家花大力气补贴,古城县出现讨饭专业村都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