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恰恰是中国教育最最致命的弊病所在。
无数的公知,改革家提出花样百出的教育改革,可事实上他们的这些改革从根本上都没有脱离一种被我们批判多年,而今却又大行其道的思想。
“知识改变命运”其实不过是另一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罢了。
当读书成为一切上升之道的唯一晋升之阶,那么此时就无从谈起什么多元化人才,甚至都谈不上所谓的人才。
因为但凡这种体制出了人,大多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没有差异化,没有针对性的教育,只会让所有人最终都成了一般模样。
或许他们中有些人确实天赋异禀,精通应试体制的一门,最终进入某所大学深造。
可这样的教育事实上抹灭了更多人的其他可能,最终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会事实上沦为失败品,投身到一个其实没有任何门槛的岗位当中去。
便以陈学谦前世所学的建筑为例,2016年时,陈学谦从业十年,经手,接触过的建筑项目不下20个。碰到过的设计院不下10个,可看看那些画出来的图纸,基本都是东拼西凑,这抄一点,那当一些,要说真正有自己想法的几乎没有。
这些人当中并不缺乏结构工程师,建筑师这样站在一个行业顶端的人才。可陈学谦看到的没有丝毫创造性,他们其实不过是另一种意义上流水线工人。
现代工业的流水线生产确实有其强大之处,但它也让人丧失了自由发挥的余地。
就是因为中国这样近乎僵化的教育机制,使得国内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面对其他国家人才时,总是缺乏了一股灵性,少了几分深度。
因为在中国的教育机制中,强调的始终是全面,毫无特点的培养方式。
在高中时代,因为中国人口庞大,而教育资源有限,如此,教育改革其实只能换汤不换药的采用淘汰制。
这个制度不考虑你能学到什么,仅仅是区分出你对这种体制的适应程度。你比别人更加适应你就上,不能,那么对不起,不管你是不是有特殊才华,你都只能被淘汰。
可是更加可怕的是,即便你幸运的通过了这种几乎灾难的筛选机制,获得了宝贵的教育资源。你会发现,在这里,你所学的还是像曾经一样。
或许是你是学建筑的,但你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英语,或许你是学中文的,可你要是不会高数同样不能毕业。
这些荒唐的且不去说,就是专业课,也是极其陈旧老套的万金油,还是无所不包,又无一深究。
学校这样做,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学生到底适合学习什么,所以它就索性什么都教一点。然后等你走出校门时才发现,自己几年所学课程几十门,没有每一门之间都没有深究,也大多不存在什么递进关系。即便是年年都有的英语,高数,其实也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是的,你在大学里事实上只是成为了一个粗胚,还有待你在未来选定方向,进行下一步的精加工,可这看似有道理的做法,事实上却是学校不愿承担起责任。
前世陈学谦大学期间光专业课就学习了,建筑设计,建筑法,建筑监理,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等十几门,而且往往一门课程第一年学了,后面几年就再不接触,那一点不深的记忆,早就被游戏给挤占了空间。
于是无数学生到头来发现自己似乎整个大学一无所获。
当然,这样说是不负责任的,事实上经历过大学教育,确实使得一个人在接受知识的能力,可塑性上提高不少。
可这样的大学真的有意义么?或者说,大学的意义真的仅此而已么?
如果这个问题的是肯定的,那么这其中的问题就极其严峻了。
陈学谦不敢妄下结论,但仅从他自己接触的状况来看,恐怕事实并不乐观。
前世的陈学谦人微言轻,他拼尽全力也只能勉强自顾。这一世重活一世,他虽然不觉得自己会是救世主,但在自己力所能及之处,他还是愿意做出一些改变的。
大国重工,他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就是精密加工车床以及材料学。
发动机的原理其实大家都知道,唯一的问题仅在于耐用性和可靠性上。而这就是加工精度和材料学这两大问题。
这一次陈学谦借助着自己先知先觉的能力,利用天使投资,疯狂截取了世界一大批顶级公司的财富。而陈学谦自己挥霍的其实很少,可他却可以将这部取之于世界的财富进行更优化合理,对国对民更加有利的配置。
他前世自己就是写小说的,对于那些重生文里,只知道抄几首歌功成名就的主角,他根本不屑一顾。这样的人重生了也不过就是一只社会蛀虫,平白浪费了这大好机缘。
中国古代处世之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样的抱负,现今中国教育已经不会提及了。因而造就了中国所有人都奔着钱去,至于有钱了做什么,就不甚了了了。
这样的现实其实极为可怕,因为这已经是一种信仰坍塌了。
当一群人除了自己再没有别的想法,这样人与牲口也无多大差别。
而教出这样的学生的中国教育,其病多重,可见一斑。
就在陈学谦和林宛秋接受完视频采访之后,网站当天就将制作好的视频上传到了网上,接着里程碑手机,以及最近沸沸扬扬的《冰雪奇缘》,这个视频上传当天就有100万的点击量。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看完这个视频,网络上关于陈学谦的争论顿时少了不少。
就像陈学谦所说的那样,或许他的电影并没有宣扬中国文化,但他挣得外汇却是实实在在的用在了自己同胞身上了。
这样的人无论怎么说都算不上是汉奸。
加上陈学谦所承诺的电影一律半价,这更使得无数人打定主意,不妨去电影院看看,究竟中国电影到底能拍成什么样!
————————
ps:写完了发现好像夹带了不少私货,好吧,大家就原谅这一回吧,以后不会这样长篇大论的扯什么理想了。
329 票房惨败
329票房惨败
2008年的2月14日格外热闹,因为这一天,前段时间不停较着劲的两部电影同时选择了在这天上映。
在美国的一贯传统中,但凡有野心冲击奥斯卡奖项的电影一般都不会选择在这个时间段上映。因为纵观奥斯卡历年的得奖情况,越早上映的电影获得提名的可能越小。甚至像是7月份的电影从来没有获得过奥斯卡奖项。
和七月相反,历年12月份上映的电影获得的奥斯卡提名最多,而11月份上映的电影则获奖次数最多。因而按照好莱坞的一贯传统,各大公司会把一些制作不够精良的电影放到2月份上映。而一些并不准备冲击奖项,而是专注票房的大片集中放到7月份。
而陈学谦这一次会选择在二月份上映,主要是想借着《卑鄙的我2》的火热局势,冲击一番票房。同时对于这部电影获得能否冲击好莱坞奖项他不是很有把握。毕竟今年他将要遇到的是《机器人总动员》这样超人气口碑的上佳之作。
即便前世《冰雪奇缘》强势摘获奥斯卡,金球奖,安妮奖三个最佳动画长片奖。但考虑到这部电影打上的中国出品的标签。以及对手的强劲,陈学谦很理智的选择了票房。
毕竟二月份市场上没有强劲的对手,加上那个著名的经济危机效应,越是经济不景气的年景,娱乐业越是发达。这一点从2007年及2008年北美电影总票房的爆发性数据也得以验证。
而《功夫熊猫》则是见到《冰雪奇缘》如此盛大的宣传规模,想要蹭一下热度,同时也借机互相炒作一番话题。加上这几年梦工厂在动画电影奖项上屡屡受挫,颇有些心灰意冷。此时倒也看得比较开了。而且此次梦工厂如此安排,其中不无恶意。
就在2008年2月初,梦工厂老总之一的斯皮尔伯格公开宣布辞去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艺术顾问一职。期间这位美国导演宣称:“我现在的时间和精力不应该用在奥运会仪式上,而应该竭尽全力的帮助终止达尔富尔地区持续的反人**件犯罪行径······虽然苏丹政府对此负有大部分责任,但中国与苏丹政府的关系,使其有责任和义务对其施压,以改变现状······”
这个事件一出,国际上顿时涌起一股反对北京奥运的浪潮。极大的损伤了中国的国家形象。而陈学谦此次电影上映,很可能会改变中国当前在国际上的窘迫境况,就在这种情况下,梦工厂却突然跳出来和陈学谦的新电影打擂台,同时美国也涌出相当多的电影从业者,众口一词的诋毁陈学谦。这一切要说背后没有煽风点火,那是谁都不会信的。
鉴于这个情况,陈学谦和梦工厂的这次争夺,实际上已经远远不是两部电影的票房之争如此简单。这背后更牵动着中国在世人眼中的形象问题。
虽然陈学谦的电影中并没有什么中国元素,但因为他是中国的实际情况,所以他与中国是天然的利益共同体,除非他公开叛离国家。
而斯皮尔伯格同样是美国的代表,无论《功夫熊猫》多么像一部中国电影,都掩盖不了这个事实,相反,因为斯皮尔伯格的政治态度,大家越是看着这部电影,越是会相信他的话。因为这部电影即便再像中国电影,他的实质也还是好莱坞电影。这是两方的身份所决定的。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陈学谦和梦工厂不得不战,《冰雪奇缘》和《功夫熊猫》就这样火星撞地球的撞在了一起。
因为中美两国的时差问题,虽然说是全球同步上映,但实际上,中国上映时间要比美国早上13个小时。于是这两部外形一中一西,背后代表的利益却截然相反的电影最先在中国碰撞。
按理说,中国是陈学谦的大本营,加上陈学谦之前连放大招,而两部电影也都极具观赏性,陈学谦貌似胜算更大一些。
再加上斯皮尔伯格的政治立场问题,国人也应该更加偏向《冰雪奇缘》才对。
然而事实上,陈学谦对于这场争斗并不十分看好。
因为在很多时候,政治立场只有没有国家层面出手,仅仅只靠民众自发选择,那么中国的凝聚力其实很糟糕。
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不利流言迅速传播,这使得很多国人都是一边享受国家的各种资源,嘴里还犹自说着政府的各种坏话。
即便是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国人的态度也很难取得一致。就像台湾问题,陈学谦就曾经在网上看到过有人说,说什么统一啊,根本就是大国沙文主义,满嘴仁义道德,实际全是男盗女娼。
而且这样的话还有不少人点赞。
陈学谦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如何想的,但鉴于这种现象,他并不觉得因为自己的政治正确性,就能扭转国人的观念。
甚至他都不会觉得政府会对自己有所偏袒。因为此时实际上全世界都在盯着这场较量,一个国家到底是不是民主,开放,仅仅看他有没有插手这场文化战争就可以知道一二。
2008年情人节,《冰雪奇缘》和《功夫熊猫》正式在中国上映,但坐在金陵工作室内的陈学谦却是一脸凝重。
就在不久之前,市场部刚刚传来消息,《冰雪奇缘》这部电影因为受到《功夫熊猫》的挤压,加上因为这部电影3d制作,以及陈学谦半价的承诺,使得本片在拍片量上可谓相当惨淡。
这一点恰好印证了陈学谦之前的猜测,他十分清楚,指望中国民间自发抵制是几乎不可能有什么实质效果的,太多的人说得和做得不是一回事,同样有太多的人对这种事情根本就不曾搭理过。
当收到这个消息时,陈学谦的心情要说不失望那是不可能的,不过他也清楚,各大电影院如此排片也是有原因的,一是他的号召力在国内很多人心目中还是不及梦工厂来得有保证,加上自己确实挤压了一部分电影院的利润,商人的天性就是逐利,所以他们倒向斯皮尔伯格一方再正常不过。
加上此时在中国市场上还有着《长江7号》《大灌篮》《非诚勿扰》等几部挤进内地年度票房前十名的片子正在撕杀。陈学谦遭遇如此境况可想而知。
只是陈学谦并没有为这件事而大发雷霆,他很清楚,作为工作室的第一部作品,此时整个工作室都有些信心不足,而陈学谦又是众人的精神支柱,如果此时他沉不住气,那么即将带来的就是军心不稳。
不过虽然在排片量上陈学谦被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