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疆- 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曾国藩点了点头道:“你还算知轻重,南洋的刀已经顶在了大沽口的外面了,你们都看不见那巡航的铁甲舰吗?发匪洪逆如何?被那林海疆给掏了老窝,连牛黄狗宝都给一锅端了,现在连个动静都没有,这说明什么?这就说明了林逆的实力已经大到了我们想象不到的地方了,林逆自己造的那种洋枪、英吉利人、法兰西人、俄国人、美利坚人,没一家愿意卖给我们,私下打听那东西在洋人哪里也是个稀罕玩意,就这一点谁敢小瞧这林逆?这可是改朝换代的大举啊!林逆这心思还不够吓人的?”
    曾国藩转向唐嘉尧道:“铭志啊!你一定要提防林逆打咱们这些学苗的主意啊!这可都是咱们精挑细选出来的,英吉利国接受了咱们北洋的请求,卖给咱们他们能够造出来最新式的铁甲舰和大炮,英吉利人造船的技术在西洋时首屈一指的,要比林逆造船的普鲁士高明得多,不用多,三年工夫,学苗学成归国,咱们的兵舰也能一起归国,而俄国人提供的借款购买的兵舰也将回国,那个时候也就是咱们跟林逆一较高低的时候。”
    曾国荃犹豫了一下道:“那发匪怎么办?咱们湘军喋血半壁山的帐就不算了吗?”
    曾国藩微微一笑道:“戈莫契洛夫公爵与杜拉维耶夫中将在俄国募集了二万名什么哥萨克,我们给这些人支饷,他们替我们打仗,而且上海的一些洋人也表示愿意组建洋枪队来替我们作战,这个朝廷已经同意了。”
    李鸿章有些犹豫道:“这些洋人会这么好?替我们大清平定乱匪,仅仅只是支饷这么简单?”
    曾国藩呵呵一笑道:“洋人才不笨那,他们是闻着腥味的猫,朝廷答应俄国人和上海那些洋人的条件就如同之前答应我们湘军的条件是一样的。”
    曾国藩此言一出,李鸿章的脸色顿时变得苍白,李鸿章惊讶道:“大人,万万不可啊!那民众还是我大清的百姓啊!若是让这些洋人烧杀抢掠,繁华的江南也就彻底的报废了啊!没个三、五十年休想休养生息过来啊!”
    曾国荃瞪了一眼李鸿章道:“那些匪民通匪、协匪,早就该杀个干干净净了,不过这钱财全部便宜了洋人,咱们这心里不甘啊!”
    曾国藩冷哼一声道:“无论是俄国人的哥萨克,还是花旗国的、英吉利国的、法兰西的国的,他们都不是以他们政府国家的名义,按他们的话讲属于雇佣军,这个人如果抢劫上了瘾,可是要比吸大烟厉害得多了,等打下了南京的匪窝,咱们把祸水东引两广,看林海疆还能不能稳坐钓鱼台,到时候他打了洋人,自然有洋人找他算账,与我们有何干系?”
    “但是!”李鸿章的但是才出口,曾国藩不悦道:“即便遭了兵灾洋祸,到最后那依然是我大清的土地,免上十年的赋税,从直隶填些人口过去就好了!”
    '倾情奉献'

第一百六十八章戴氏一型
    所有人都离去之后,曾国藩单独留下了李鸿章,曾国藩微微叹了口气道:“老夫我这一把年纪了,门生可谓遍天下,此刻手握北洋大权,现在有南洋与匪,所以还算安生,等这两个一去恐怕就要轮到老夫我了!”
    李鸿章刚要开口,曾国藩摆了摆手道:“你不用劝我,我什么的明白,比谁都清楚,自顾手握天下权柄的重臣有几个得善终的?为人应知进退!我身边的人你也看见了,将来也许能够承我位置的将来也就是你了!”
    曾国藩说完,李鸿章急忙撩起官袍跪了下去,口称:“学生不敢!”
    曾国藩微微一笑:“大丈夫生一世,当活得有滋味,有彩头,这是行伍的粗话,粗鄙是不假,但是实在,让人听着舒心没那么多弯弯肠子,你是淮南人,我准备放你下去拉上十个营头就称淮字营吧!湘军多骄兵悍将,你现在驾驭不了,交给你就是把你架火上烤了,你招了兵可以直接去上海,咱们北洋拨银子给你,洋枪、洋炮拣好的买,打出个样子给朝廷瞧瞧!”
    “谢大人知遇之恩!我李鸿章没齿难忘!”李鸿章的头重重的磕在了地上,出砰的一声,曾国藩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我乏了,你去吧!”
    心潮澎湃的李鸿章离开北洋衙门的时候已经是夜幕沉沉了,由于炊烟的关系空气里面漂浮着都是呛人的柴火燃烧的烟味,这点李鸿章很不喜欢,他相信曾国藩肯定也非常不喜欢这种味道,天津卫就就这么大点的地方,早先的绿营、满八旗、汉八旗,直隶逃荒安家的来百姓,洋人的洋行,领事馆,租界等等等等,地方小缺异常的复杂,这让李鸿章想起了湘军和现在的北洋。
    李鸿章清楚,曾国藩让他自行募兵也是暂时不想将湘军全部托付给他,有看看他的意思,如果他能有模有样的鼓捣出一番成就就好说,否则这权放的容易收起来更快!
    李鸿章琢磨了一下,心中依然有了定论,自己身后有曾国藩,有北洋的临帖还怕一个小小得上海了?
    李鸿章在琢磨他的淮军,用北洋的兵饷钱粮看似简单,但是毕竟不是自己的能力,而且极易容落人口实,怎么样扯大鼓拽虎皮,一分不花还能弄到钱,支起着淮字营才是他的耽误之急。
    在海南岛视察五指山的林海疆也遇到了一些可谓是不期而遇的麻烦,就当地黎族的头人或是官身阻挠修路的进程,为此已经爆了几次冲突,甚至有一名6战队员丧生,工业基础建设的快慢与道路的畅通和良好状态是成正比的,林海疆不想大开杀戒,但是现在急迫的他却不得不准备打开杀戒了。
    林海疆非常清楚现在他的时间已经很不充裕了,如果一旦普鲁士对法国宣战,那么作为普鲁士的盟友的他将要出兵进攻整个印度支那,如果遭遇英国人的阻挠,甚至他将向英国整个的远东力量宣战,将英国人彻底赶出东南亚,滚回印度去。
    所以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对于林海疆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在抵达海南岛之后,林海疆先视察了武装宪兵特种部队集训基地,这个位于五指山群山环绕中的秘密基地的条件还有些简陋,但是被挑选进来的队员却都是服役三年以上的军官,帝国铁血青年军官团成员,林海疆在帝国的宪法上赋予了这支部队凌驾于一切的权力,这支部队的核心宗旨就是保卫中华帝国,根据宪法这支部队没有具体的番号,对外称作宪兵部第六勤务中心,该部队只听从帝国元的命令与指示。
    经过了天京的拯救行动的失败之后,林海疆就意识到了术有专攻的重要性,一支部专业的队伍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同专业的对手同台竞技的,在复杂的国内形势下,林海疆非常迫切的需要这样一支部队。
    为了这支部队林海疆在普鲁士订购了最新式的毛瑟手枪,这种毛瑟手枪就是后世林海疆极为熟悉驳壳枪,在这支武器的射击中林海疆提供的厂方很多具有实用价值的设计,虽然毛瑟手枪被提前问世了,但是与历史上一样,普鲁士军方仅仅订购了二千支试用就在无下文。
    林海疆清楚的记得历史上1896年,毛瑟兵工厂希望能为德**队生产驳壳枪,但是一直到1939年毛瑟厂停产驳壳枪为止,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采用驳壳枪作为军队的制式武器。在这几十年里毛瑟厂估计大约生产了一百万把的各式各样的驳壳枪,而其他国家仿造生产的数量则几倍于此。各**队不采用驳壳枪并不是因为该枪的质量不好,而是因为它价格太高,而且该枪装备欧洲军队当手枪则尺寸太大,而做为步枪又威力太小了,实在是不上不下,左右为难。、
    林海疆几乎用尽了浑身解数,但是毛瑟手枪依旧不受欧洲的待见,可以说这其中的原因是融合夹杂了多方面的。
    所以林海疆几乎成了毛瑟这一型号手枪唯一的用户,毛瑟公司此番甚至直接出口了他们十套生产线中的八条给林海疆,因为在毛瑟公司看来为了仅仅一种并不太受欢迎的武器反复纠结,还不如痛下决心更新生产设计思路,因为武器的最大利益就是出口贩卖。
    不过林海疆装备的毛瑟手枪并不是采用毛瑟中古设计的上压式装弹,而是采用了其后期成熟设计使用方便的弹夹式供弹,如此一个改进让毛瑟手枪的战术性能有了较大的提升,唯一不如人意之处就是这批毛瑟1859式手枪没有连功能。
    对于毛瑟手枪弹的射药的改进,林海疆还真想谢谢英国人,普鲁士人虽然率先研究出了无烟火药,但是在火药稳定性已经颗粒化和优化方面普鲁士人的进度并不快,普鲁士人擅长精益求精,但是却缺少创新求异的进取。
    英国人花了大价钱从普鲁士汉堡火炮工厂的弹药车间搞到了样品和配方,随即英国人开始大力展自己的无烟火药,英国人的研究革新进度非常之快,之前他们一直在绕弯路,现在等于上了高公路,很快英国人就取得了空前的巨大成功,不过在保密方面英国人还不及普鲁士人的一半。
    同样,英国人的研究成果也遭到了米勒有组织的剽窃,现在米勒已经不敢再去英国已经英属地的任何地方了,因为在哪里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大不列颠帝国的通缉犯,他这个通缉犯的悬赏是空前的一便士!这时恼羞成怒的英国人对米勒倾斜愤怒的方式,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你不值钱!
    不过米勒可十分清楚,他要是让英国人抓住,没别的说,肯定关进孤岛监狱一直到死。
    有了英国人贡献的新式无烟颗粒射药,毛瑟手枪复进机射五十次就必须清理一次的复进次数更改为了二百六十到三百次,这显然是一次质的飞跃,而且利用缩短了爆燃时间,增强了闪瞬膨胀力的火药推动枪击带动枪管短后座,完成连续击的设计也令得机枪的研制工作打开了设计思路。
    最为主要的是冶金技术在1859年得到了飞的展,高锰合金的出现让寿命过7ooo的枪管成为了可能,所以在机枪的研究上林海疆迈了一个极为前的步子,他将机枪分为三类,第一类既支援重机枪,拟订口径不小于12毫米,不大于2o毫米,要求低射高精度和大穿透力,可射白磷以及黄磷弹药,第二类通用机枪,装备连排级火力支援单位,口径定为7。92毫米口径,与帝国一式步枪口径相同,射第三类则是轻机枪,伴随步兵进攻的短时间支援压制火力,口径与通用机枪相同,宗旨在于减轻枪身整体重量,便于步兵携带。
    为此林海疆多次开过武器设计方案选题会,组织了几十次样枪试射,林海疆根据自己的记忆对二战一款经典的捷克机枪进行的描述,从外观到机构动作原理等等,但是整体研进展却并不快,因为林海疆十分清楚,自己并没有样枪可供逆向模拟之用,而且这个跨度也确实过于太大,设计人员不能完全理解自己的意图也是正常。
    林海疆记得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奥匈帝国解体,捷克斯洛伐克宣布独立。战后捷克在当时欧洲大6第一军事强国法国的帮助下,建立了自己一套完整的军工体系,其中,ZB26轻机枪就是其中一个经典之作。
    自己要就要最好的,否则宁可推迟装备也在所不惜,因为林海疆十分清楚武器在战场上就是士兵的生命,因为一件有缺陷不成熟的武器而导致自己的士兵丧命?这种结果是林海疆最不愿意看见的,而且武装宪兵特种部队担负的任务极为复杂,他们所需要的武器必须是可靠性极高的,就好比现在流行欧美的加特林机枪一般,虽然火力和持续性甚至弹道的分布都不错,但是其得可靠性实在不敢让林海疆恭维,更况且加特林机枪实在过于笨重了,而且射时枪口火焰和浓烟让其成为明显的目标,非常容易招待对方火炮的优先摧毁。
    林海疆更加清楚,蝴蝶效应的翅膀已经煽动了整个世界,世界各国都不乏拥有战略眼光之人,所以各国都在拼命的想先棋一步,在这个没有什么秘密的世界上,几乎所有人都在向一个方向在努力,除非交战双方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储备极不对等,否则战争将会演变成大消耗,消耗之后政权革新,内需加大,经济展,在下一次经济危机政府面临倒台之前,战争将不会降临。
    然而整体的科技武器更新已经彻底的脱离了历史的轨道,林海疆十分担忧如果照此展下去,他相信全世界范围性的大军备竞赛之后,在没有绝对威慑性武器如核武器之前,战争很可能将成为一种习惯,或者是需要更为贴切。
    在视察武装宪兵特种部队训练基地之后,林海疆有点头痛,这里的条件实在过于简陋,而训练有太过残酷艰苦,于是林海疆命令帝国财政部立即拨款,对基地进行整修和不间断的投入,最重要的是让所有的官兵能够保证他们所需要的营养。
    林海疆给武装宪兵特种部队司令官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