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割地与租借
1859年6月2日这一天,对于大清朝廷可谓是经受过了冰火两重天的考验,好消息,坏消息接踵而来。
林海疆同匪干上了!舰队几乎堵住了整个长江口,遮天蔽日兵舰船帆如林,这个消息对于清廷来说似乎有些让他们激动得难以入眠!
但是随即而来的就是林海疆在旧港正式成立中华帝国,侵占两广、福建、琼崖、台湾、琉球,占领旧港、印尼。
之前清廷已然收到过类似的情报和知情人的透露,不过从两宫皇太后到恭亲王奕忻在到满朝的文武百官,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当起了鸵鸟,就算是之前不停呱噪的御史们也出人意料的失了声。
别看御史们平时弹劾这个王爷那个中堂或者军机来势汹汹,其实里面门道特别之多,尤其是一些有权有势的宗室,时不时的还要花银子去请御史弹劾自己,这就是典型的将大事分解成小事,在将小事化了的基本行事手段。
把小事都一一的解决掉,也就等于给了必要的定论,以防有心之人利用此事给自己下绊子,要知道大清朝二百多年科技不见进步只见倒退,但是人整整,人玩人的学问可是日积月累,堪称高深莫测。
不过这次御史们也非常清楚,南洋那一块就是一个炸子,谁碰谁死的炸子,而且林海疆也是一条疯狗,与御史这些咬人的疯狗不同,一旦与林海疆咬上了,就是一场至死方休的大战,所以众多御史也都明智的选择了回避或者视而不见。
大家如同鸵鸟一般将脖子插进了沙子里面,完全一副不问世事的摸样,到了今天,才迫不得已将头拔出来,因为林海疆真的扯旗放炮了,而且还是铁证如山一般。
养心殿内的几十个冰盆依然酷热难解,其实大家都明白,酷热烦躁的大多还是心事,这天气不过是添乱罢了。
慈禧、慈安两位太后今天没有垂帘,而是升起了棚帘直接面对恭亲王奕忻等一干臣工,在载淳即同治帝的桌台上摆放着未经批准互换的中俄《瑷珲条约》文本,这个文本向一座大山一般的压在所有人的心头。
慈禧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慈安,得到示意肯后道:“哀家问问你们,今天一个条约、明天一个条约,这到底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我大清还有多少土地可供割舍?”
兵部侍郎李志铭见状急忙跨步出列掷地有声道:“臣有本,臣参礼部尚书钱文斌、军机阿莫萨哈两人弄权误国,欺君瞒上,失我疆土丧权辱国。”
兵部侍郎李志铭的一番话如同炸弹一般爆开,一道道的涟漪四处翻滚,被参的礼部尚书钱文斌、军机阿莫萨哈两人急忙跪倒出列怒骂兵部侍郎李志铭血口喷人,在朝臣的纷纷议论声中,加上兵部侍郎李志铭与礼部尚书钱文斌、军机阿莫萨哈三人的对骂,养心殿已然成了菜市口的大市场,文武群臣也成了天桥底下卖艺的把式。
恭亲王奕忻见两宫皇太后脸色铁青,于是大吼一声道:“咆哮朝堂成何体统?来人啊!都给我来出去杖责二十,让他们三个清醒、清醒!”
慈安冷声道:“互换的中俄《瑷珲条约》文本这件事哀家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如此这般苛刻的条件礼部尚书钱文斌、军机阿莫萨哈两人是何如与俄人商谈的?如其中查处两人贪赃枉法至我大清于不顾,那哀家可是要诛其九族的。”
望着满朝唯唯诺诺的臣子,慈禧忽然想起了一个当时被她下令诛杀之人,肃顺,如果肃顺那批老臣还活着肯定到不了如今的地步,匪猖獗,南洋自立成国,而依靠俄人的北洋半艘船的影子还没见,俄人的条约一个接着一个,而且胃口越来越大,如此这般不等北洋成军,大清的兴龙之地恐怕都会被俄人划走。
慈禧还记得在咸丰到热河后命他以户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的名义佩管内务府印信钥匙,并署领侍卫内大臣,负责热河行在的一切事宜。肃顺当时不但参与所有的军国大事,就连皇家内廷事务也归他管,俨然就是热河行宫的全权大总管。
咸丰由于身体虚弱,所以对肃顺格外重视,由于频繁召见,咸丰甚至允许肃顺平时身穿便服,并可随意出入行宫到后来,肃顺竟然展到连嫔妃也不回避的地步,这把宫内的一些人给惹怒了。作为内宫之主的皇后钮祜禄氏,对肃顺随意出入行宫的举动极为不满,因为这不但有违后宫严禁外臣擅入的祖制,也有违男女之别的传统道德与礼制。但是,钮祜禄氏为人平和善良,她倒也没有将不满过分的表达,于是她就寻找机会给皇后进言。
其实慈禧自己最清楚,她与肃顺早在北京的时候就结怨颇深,肃顺对咸丰让她批答奏章、干涉朝政表示过不满,对此当时身为懿贵妃的慈禧也有所耳闻,但是最大的矛盾则是在咸丰一行人逃亡热河的途中,由于沿途准备不足,慈禧当时乘坐的是一辆状况非常差的车,她受不了路上的颠簸,只好几次向肃顺屈尊泣求换辆好点的车。
但逃亡途中,山高路远,肃顺一时也找不到好车,被逼得急了,就不耐烦的呵斥自己说连皇帝都要吃苦,你又有什么资格要这要那?
这话深深的伤到了慈禧的自尊心,慈禧由此怀恨在心,而肃顺却毫不在意。到了热河后,生活条件远不能和北京的皇宫相比,作为行宫大总管的肃顺,对后宫的生活照顾不周,供应极薄,包括慈安和慈禧在内的后妃们对肃顺都颇为怨恨。更气人的是,慈禧有一次向咸丰提议将看席撤去,按大清祖制皇帝用餐,有一桌只看不吃的宴席名为看席,以缩减开支,但这个非常合理建议遭到肃顺的反对,理由是非常时期更要保持皇帝的规驾尊荣并显朝纲稳定,撤去看席容易引起外人的猜疑惶骇,引起局势的动荡。
按照清制规定,嗣皇帝继位后,其生身母亲无论是否还健在,都是要尊封为皇太后。比如清康熙帝继位后,尊原皇后为仁宪皇太后,而自己的生母则尊为慈和皇太后,而肃顺刻意拖延了整整一天对懿贵妃的封号,表示区别于正宫慈安。
其实肃顺之死是他自己亲手为自己钉下的棺材钉,现在慈禧反而怀念起肃顺那些老臣了,真真是国难思良臣啊!慈禧很想将载垣重新启用,但是载垣还肯不肯为朝廷效力,这一点慈禧心中可是一点底也没有,慈禧望了望身前不远的同治,又看了看同样愁眉不展的慈安。
现在谁都明白互换的中俄《瑷珲条约》文本不过是两宫拿来出气的出气筒,真正的原因不外乎是南洋真的反了,林海疆自立中华帝国,听这个名就知道是汉人在复辟,以林海疆的强悍实力,满朝文武更担忧的是天津卫大沽口的固防情况,林海疆不是喜欢内杠的洪秀全,那是一个喜欢励精图治薄集厚的家伙。
第一百六十三章倾城之价
在舰队抵达天京之后,贾悟忌先向北岸废弃的原一处清军炮台进行了一番火力试射,漫天的炮火将小小的炮台很快淹没在硝烟之中。
歼灭敌寇,凯歌旋!
张允季满意的点了点头道:“那就好,这是我中华帝国元林海疆给我的全权代表证明,请两位过目。”
张允季见过脸皮后的,但是没见过如此之后的,不过林海疆推广的歌曲中有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让张允季感触颇深,自古兵匪一家,很多时候兵乱甚过匪患,如果林海疆真的能让他的军队做到歌中所唱的那样,张允季相信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其必问鼎中原。
李大成吓得脸色苍白连连摆手道:“侯爷冤枉啊!这西洋大炮虽然威力巨大,但是磨损也是非常严重了,炮栓、闭气门、阀座、回轨等等都需要经常更换,我们已经足足小半年没见过炮弹和配件了。”
~~~~、~
秦天穹之所以害怕,因为半壁山的太平间与别处不同,别处如果号称十万大军,那么充其量只有七万左右,除去健妇营、孩儿营、辎重车马队等等,真正的战力不过二万人上下,如果是新建之军,恐怕会裹夹更多百姓。
秦天穹指着出现在视线之内的三极战列舰道:“能不能击沉这些大家伙?”
肝胆相照,团结自强!
秦天穹点了点头,突然万分惊讶道:“什么是如果大炮还完好,还有充足的炮弹的话?告诉我是怎么一回事?否则我砍了你!”
秦天穹现在可以说是非常的矛盾,之前一直和他作对的护国侯赵藩似乎在外界的压力下与他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这显然是秦天穹意料之外的,以他这么个依靠投机突然跻身天国高层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缺乏的就是基础,无论是他还是护国侯赵藩,他们都是空中楼阁。
而半壁山的二十万大军除去六个健妇营外,全部都是清一色战兵男营,洋枪、抬铳、大小铜炮、六磅、十二磅洋炮,可谓应有尽有,陈玉成和李秀成现在是面对清军僧格林沁大军没什么动静,一旦威压过去,恐怕他们两个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自己这个他们眼中的大叛徒。
“谢侯爷!”李大成几乎是屁滚尿流的逃离了满城墙的侯爷。
秦天穹与赵藩略带惊讶的看过了张允季递过的中华帝国全权代表证明之后,将证明递了回去,赵藩客气道:“其实不必如此麻烦,我们是信得过你们的。”
张允季的这些年幕僚可不是白干的,他虽然拿林海疆毫无办法,但是对付秦天穹与赵藩这样的主,就是在来十几、二十个他都不放在眼里,张允季微笑着望着秦天穹与赵藩道:“顶天候、护国候两位,我们是不是可以进入正式的谈判程序了?”
秦天穹无奈之下只好道:“张特使,我与护国侯既然坐在了这里,就已经表明了我们的谈判代表身份,难道不是吗?”
秦天穹几乎有些狂道:“大炮好好的怎么会不好使,难不成是你们通敌故意破坏?”
金戈铁马,百战沙场!
但是很快太平军的将领们就无法在进行他们的自我精神胜利法了,因为六艘巨舰也相继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之中,而且还是向北岸进行炮击?
龙腾虎耀军威壮,忠诚有爱风纪扬!
秦天穹找来了天京炮台的点检李大成询问道:“我来问你,何为他们的战舰都要向北岸开炮?”
秦天穹与赵藩相互望了一眼,显然这已经大大的出乎了他们的预料,能够拥有如此权利的恐怕只有天王本人了,本以为能够吃定对方,结果反而成了现在的局面?
秦天穹深深的吸了口气道:“张特使,我要提醒你的是傅善祥可还在我们手中!”
“放屁!”脸色气得白的秦天穹猛的一拍桌子,张允季淡淡道:“气大伤神啊!还不还款你们两个也做不了主!我临行之前元已经进行了叮嘱,要我战决,如果你们耍无赖我们就自己派兵来取!”
“什么?”惊讶万分的秦天穹与赵藩一下从坐位上弹了起来,用极度不可置信的目光望着张允季,张允季则坦然道:“所以我质疑你们的谈判资格,我需要你们拥有同我相等的资格授权之后,才能与贵方正式展开谈判。”
两个天京城内风光过一时的侯爷竟然也有忐忑的时候?这在外人看来是很难想象的,其实赵藩、秦天穹忐忑的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天王用怕他们过于劳累为名,将内府、天王府、天京城卫的兵权全部集中了起来,而之前的这些个空头侯爷们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在天京城内带着人修理、修理这里,补补哪里的,修桥补路成了这些侯爷们的主要任务。
当张允季的右脚刚刚一踏上码头,舰队立即鸣放二十四响礼炮,礼炮声一响,太平天国方面有几十人一下趴在了地上,虽然在炮营当过军帅,但是秦天穹确实对火炮所知不多,于是赶忙也跟着众人趴在了地上!
李大成无奈的望着满城墙的侯爷苦着脸道:“小的几次回禀但是始终没个回音,无法为继啊!”
秦天穹与赵藩纷纷点了点头,秦天穹清了下嗓子道:“本候是谈判正使,护国侯赵藩为副使!”
纵横扫荡,复兴中华!
站在顶天候秦天穹身边的一干太平军将领都很不屑,打个废炮台算什么本事?吓唬小孩子吗?要知道安装在天京主炮台上的十门大洋炮可是当年击沉过清妖龙威、龙升两舰,被击沉的两舰可都是一顶一的庞然大物。
张允季微微一笑道:“护国侯此言差矣,我中华帝国按国际惯例已经被三十几个国家承认,拥有完整的建国纲领、宪法、外交构架、疆域,贵方则全无,作为非正式国与国对等谈判之中,根本不存在所谓信任的问题,我并非质疑你们的身份,而是质疑你们的谈判资格。”
李大成艰难的咽了口吐沫道:“回禀侯爷,如果大炮还完好,还有充足的炮弹的话,击沉二、三艘应该没问题,但是对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