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权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绝对权力- 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珉如此高姿态,无疑是要给足范鸿宇面子。
  一时半会,宋珉不好马上就去找邱明山“表忠心”毕竟还有个脸面问题,再说梁光华尚未从省城回来,彦华地区的人事格局最终如何安排,也尚未定论。此时找邱明山,都不知道该怎样开口。太过猴急,不免被邱明山小觑了。宋书记只好将所有的力气,都下在小、范同志身上。
  也够憋屈的。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官场,自来就是如此无奈。
  貌似刚刚顾镇长给大家做“动员”的时候,说的是“欢迎高市长和范书记回家,”
  丝毫也未提及到市委宋书记和其他领导要来。
  由此可见顾养浩为人的谨慎。
  市里这么来回折腾范鸿宇和枫林镇,枫林的干部们对市里意见大了去了,尤其是市委书记宋珉和常务副市长陆月,更是被枫林干部“痛恨”不已,认为他们正是“迫害范鸿宇的罪魁祸首。
  顾养浩在这大好的“喜庆日子”里提到宋珉,没的扫大伙的兴头。
  车子停稳,顾养浩疾速上前,给宋珉打开了车门,微微弯腰,恭谨地说道:“欢迎宋书记视察枫林!”
  尽管眼下宋珉的处境很不乐观,能在市委书记的位置上呆多久还是未知数,顾养浩却不能失了礼数,不然就会被人诟病,说他过于凉薄势利。
  宋珉微笑点头,站在原地没动。
  张副书记和龙海涛也在原地等候。
  第四台车车门打开,范鸿宇率先下车,快速绕到另一边,给高洁打开了车门,高市长一身靓再的月白色女士西装,齐肩长发飘扬,风情万种地走下车来。
  镇里干部见了这一幕,无不露出会心的微笑。
  不管到了什么时候,范书记永远都“忠于”高书记。他们是枫林镇有史以来最完美的黄金搭档,必定将成为枫林“永久的传说”等高洁和范鸿宇一起走过来,顾养浩立即上前,和两位领导紧紧握手,兴奋地说道:“欢迎高市长视察,欢迎范书记回家!”
  高洁笑着对范鸿宇说道:“范副主任,看来这人一走,茶真的会凉。”
  我还没走呢,就变成视察了。”
  须知在市委任免文件正式宣布之前,高洁仍然兼任枫林镇党委书记,范鸿宇依旧还是市政协办公室副主任。
  这自然是玩笑话。
  除了高洁,此时此刻也无人敢于这样调侃范鸿宇。
  找不自在呢!
  顾养浩跟着笑了起来。
  高洁是一片好心,怕他顾养浩太过紧张,开这么个玩笑,给他缓解一下。对于顾养浩出任枫林镇镇长以来的表现,高洁还是比较满意的。尽管顾养浩是宋珉的秘书出身,但谨守官场规矩,在枫林镇的工作也是兢兢业业,并未以“天子近臣”自居。尤其最近这段时间,政治大局风起云涌,眼见范鸿宇即将倒大霉,顾养浩亦未曾落井下石,在枫林镇搞什么党同伐异的小动作,继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这就是大节!
  大节无亏,高洁自然高看顾养浩一眼。
  昨晚上,在高洁的宿舍里,范鸿宇也和她谈到对顾养浩的观感,很是不坏。范鸿宇认为,除了为人过于谨慎,整体来说,顾养浩是个很称职的镇长,努力学习新知识,努力跟上范鸿宇大搞经济建设的步伐,内部管理也很有一手。
  而为人谨慎,也并不算坏事。
  范鸿宇自己勇往直前,不见得就不欣赏办事细致,作风严谨的干部。
  哪天范鸿宇离开枫林镇,顾养浩和卢大正搭班子的话,范鸿宇觉得是个不错的组合。
  一行数人,举步向前。
  欢迎的干部队伍拼命鼓掌。
  宋珉等人频频挥手致意。
  “范书记,欢迎回家……”
  不知是谁,忽然吼了一嗓子。
  “范书记,欢迎回家!”
  下一刻,所有干部都跟着大喊起来,掌声益发热烈,如潮水一般,个别年轻干部眼里,甚至含着晶莹的泪花,手掌都拍红了。
  宋珉和身边的张副书记对视一眼,脸上露出异样的神情。
  这一幕,熟悉而又陌生。
  遥想当年,大动乱之前,宋珉在乡镇工作,就是这样融洽的同志关系啊。随着时间推移,宋珉的官越当越大,和普通干部的距离也就越来越遥远,已经很久没有什么东西,真正触动过他的心灵了。
  范鸿宇为枫林镇创造了辉煌归烂的今天,枫林的干部群众,永远都记得他。
  在随后召开的干部大会上,龙海涛受市委委托,宣读了对范鸿宇的任命文件。
  宋珉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枫林镇目前取得的成绩,给予极高的评价,对前后两任党委书记高洁和范鸿宇,更是充分肯定。
  宋珉明白指出,范鸿宇同志不但是经济建设方面难得的人才,同时政治立场极其坚定,不管面对多大的压力,多大的困难,都能坚持原则,决不妥协,显示了一个优秀执政党员最可贵的品质。
  听着这样的高度赞誉,与会干部们又是好笑又是感慨良多。宋书记这话,等于是公开打自己的脸啊。或许,宋珉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公开承认自己的“错了”做给范鸿宇身后的人看的。
  这些政治人物,总是如此机警善变。
  不过枫林的干部不是很关心这个,对于大伙而言,范书记回来了,这才是最要紧的,比任何高度评价都靠谱!


第337章 分配胜利果实
  夜幕降临之时,黑色华沙车开进了地委大院。
  时令已是深秋,天黑得早。
  范鸿宇将车子开到邱明山所居常委楼下,宇阳县二号车早已停在那里。
  范书记今儿是到邱明山这里来蹭饭的,临行前给邱明山打了个电话,开宗明义,要来蹭饭。范书记脸皮一贯够厚。不料邱明山告诉他,他老子范卫国已经比他先到了,也是来蹭饭的。
  停好车,范鸿宇脚步轻盈,径直前往邱明山家里。
  房门是虚掩的,尚未进门,就听到范卫国爽朗的笑声。
  范鸿宇没有敲门,直接就推门走了进去。虚掩房门,本就是为他而准备的。邱明山虽然并不时常发怒,相反比较平易近人,但行署专员自有威严,不得邀请,一般人可也不敢随便来串门子。
  “专员,谭阿姨,爸,蔡哥……”
  范鸿宇笑着给客厅里坐着的四个人打招呼。
  “哟,鸿宇来了,快过来坐。”
  邱明山的爱人谭阿姨立即站起身来,微笑招呼范鸿宇,满眼都是慈爱欣赏之意。谭阿姨是邱明山的大学同学,高级知识分子,满身书卷气息。
  这段时间,地区政治局势相当紧张,邱明山没有和梁光华撕破脸,但内里却是“刀光剑影”反复杀了几个来回。谭阿姨自也为丈夫担忧。如今大局已定,谭阿姨终于在丈夫脸上看到了久违的笑容。如今见到范鸿宇这个“头号功臣”谭阿姨自然待之与众不同。
  范鸿宇走过去,在一侧的沙发坐了,蔡洋要起身给他倒茶水,谭阿姨已经亲自端着一杯清香袅袅的热茶过来,双手递给范鸿宇。
  “谢谢谭阿姨……”
  范鸿宇忙即起身,微微鞠躬,双手接过,礼数周到。
  “鸿宇,意气风发了啊……”
  见范鸿宇精神抖擞的样子。蔡洋就开了句玩笑。
  几年时间下来,蔡洋已经形同邱明山的家人一般,下班时间也经常带着妻子到邱明山家里坐坐,帮谭阿姨做些家务,相处十分融洽。
  范鸿宇笑道:“总算是可以喘口气了。”
  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谭阿姨。谁在做菜啊?是不是琬儿?”
  喝了一口茶。范鸿宇便即东张西望,问道。
  分明听到了厨房里传来的锅镬交击之声。以往范鸿宇到邱明山家里来蹭饭,不少时候都是蔡洋的妻子诸葛琬儿在厨房里忙碌。邱明山的子女在外地求学,不在身边。就他老两口住在彦华。平日里邱明山操劳公事,谭阿姨潜心学问之余,不免略感寂寞无聊,诸葛琬儿便市场过来陪谭阿姨聊天说话,谭阿姨非常喜欢诸葛琬儿的贤惠聪颖。视之如同己出。
  “怎么,你那么饿,一进门就问饭菜?”
  不待谭阿姨答话,邱明山便开口说道,神色颇为“鄙夷”范鸿宇就搔了搔头。
  邱明山就是这样,心情愉悦的时候,总喜欢挤兑一下他,以此为乐。
  谭阿姨含笑瞪了老头子一眼,对范鸿宇说道:“鸿宇。别理他。年轻人,就是要能吃能睡。要是每个人都跟你邱专员一样,那还了得?一个个未老先衰了!”
  这个时候,诸葛琬儿从厨房里探出头来:“呀,鸿宇来了?饿了吧。先坐一会,饭菜马上就好。”
  范鸿宇来市里办事的时候,乃是邱明山和蔡洋家里的常客,没少吃诸葛琬儿做的饭菜。
  不一会。诸葛琬儿便端出一碗碗精致的菜肴,色香味俱全。几乎和赵歌的手艺不相上下。要知道,赵歌可是开过小饭馆的,生意还挺不错。
  蔡洋忙上前帮手,端菜,摆筷子,十分殷勤。
  这就是蔡洋的高明之处。尽管每顿饭菜几乎都是诸葛琬儿在操持,“最后关头”蔡洋总是会上前帮手。每次诸葛琬儿洗完衣服也是如此,蔡洋就忙前跑后地帮着晾晒,屁颠屁颠,一副相当狗腿的模样,绝不做甩手掌柜。
  这种小手段十分凑效,每次诸葛琬儿均是眉花眼笑,欢欢喜喜,一点都没有觉得“不公平”官场上伺候领导的小窍门,照搬回家讨好媳妇,一样的百试百爽,应验如神。
  说起来,领导确实和媳妇有相通之处,总是被秘书和下属的一些小手段哄得开开心心,志得意满,不知不觉间就被“隔离”远离了群众,远离了最基层。被秘书和下属利用,犹不自悟。
  三家六口,围着饭桌坐下。
  谭阿姨笑着问道:“明山,卫国,鸿宇都来了,要不要喝点红酒?养生!”
  嘴里说的是“养生”其实未尝没有庆祝的性质。
  范鸿宇专程在下班之后从枫林镇赶到市里来“蹭饭”谭阿姨心知肚明,肯定有事要和邱明山商量。现在虽然大局已定,后续的许多操作,也是必不可免。每次政治博弈获胜者一方,总是会尽量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又努力维持一种新的平衡。
  和平年代的政治,一家独大不大现实,各“阵营”“派系”总是在不住妥协之中,寻求平衡之道。上至最高层,下至基层县市,莫不如此。
  “好,那就喝点吧。”
  邱明山从善如流。其实他很喜欢调侃范鸿宇,只是当着谭阿姨的面,又不好一而再再而三。谭阿姨总会“护短”蔡洋忙从谭阿姨手里接过酒瓶,给大家都倒了一小杯。
  喝红酒要品的。
  “来,范书记,我们大伙敬你一杯,为你的勇敢。”
  邱明山到底还是没忍住,又调侃了范书记一把。
  范书记也不以为意,笑哈哈一起碰杯,抿了一小口。
  这顿饭吃得欢欢喜喜的。
  饭后,几个男人又在客厅里坐了下来,诸葛琬儿给大伙都倒了茶水,收拾饭桌去了,谭阿姨给她帮把手,收拾完饭桌,两人直接去了另一个房间看电视,不打算旁听。
  谭阿姨对这类官场上勾心斗角的事情,历来没多大兴趣,诸葛琬儿也是。还不如看电视聊天来得舒适。
  “专员,梁书记一直呆在省里?”
  范鸿宇掏出烟来,敬给大家,随口问道。
  全区干部大会那天,梁光华直接去了省城,迄今已然三天,还没见到他的影子。
  “嗯。”
  邱明山点了点头。
  这三天,地区的工作实际上是邱明山在主持,一切都井井有条。梁书记在不在,并不是十分要紧。
  范鸿宇淡然一笑,说道:“梁书记这回,脸上下不来了。其实这个时候,省里只有更乱,他呆在洪州,也没啥事干。”
  高层发生了那么巨大的风波,省级主要领导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首都,谁有心思接见梁光华,和他详谈?
  蔡洋插话道:“听说是在省人民医院检查身体,心脏有点毛病。”
  电视上,小说里的老干部一般都有这毛病。倒也不纯粹是文艺工作者的杜撰。当干部,尤其是实权领导干部,心理压力委实太大,几十年煎熬下来,心脏不堪重负乃是理所当然。
  范鸿宇就笑,说道:“病得倒是时候,估计梁书记不讨个实底,是不肯回来了。”
  范卫国摇摇头,说道:“这个实底,怕是没那么好讨。总要等上面的事有了定论,才好轮到下面……反正梁书记有时间,等得起。”
  范鸿宇笑笑,说道:“梁书记有时间,等得起,咱们却浪费不起。”
  邱明山抬眼看了一眼,淡然问道:“怎么,范书记一把手的毛病又发作了,想要直接安排地区的人事?”
  虽然年龄相差很大,这两位却是“相交莫逆”邱明山可谓是范鸿宇的知己,范鸿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