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仙正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仙正道-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后,林如海吩咐了几句,听的几个老资历的嬷嬷连连点头,指使着十几个膀大腰圆的仆妇和小丫鬟,捧着一些小物件上船。

  最后,拉着林黛玉的手,林如海又是嘱咐了几句,也不知都说了些什么,小萝莉听得两眼泪汪汪的。

  林如海在小女儿耳边说着,声如蚊呐。

  “玉儿,爹爹还留了些东西给你,以防不测,玉儿这么聪明肯定知道都在哪。要是事有不谐,这些人一个都不能信……”

  末了,林如海还不放心,犹豫了下,看着女儿稚嫩的脸庞,狠了心又说。

  “你外祖母年纪大了,贾家也不是她一个人说了算,有时候,她难免会老糊涂。你,你,唉!你外祖母到那时必定不会护着你一个外姓人!”

  “记住,要是发觉不对,你就打开我留给你的东西……希望用不上吧!”


第二十五章小五


  小萝莉这时含着泪点头答应了,虽然有些话她还听不懂,可是她都已经记在心里,往后的日子里,没有父亲在身边时,那每一个日日夜夜,她总是会懂的。

  初春的清晨微寒,小萝莉林黛玉披着貂皮大衣,在一众仆妇丫鬟的簇拥下,乘着舟船离开金陵,去往北方的贾家。

  高高挂起的风帆,舟楫划水声响起,小萝莉哭着哭着就困倦了,伏在船舱里沉沉睡去。

  林黛玉有自己的命运要走,曾放言要娶她的“不知羞耻”的周迅毫不知情,或者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现在临近府试开考之日,周迅在师傅师母殷切期盼之中,踏上了前往武安府府治的路。

  这次他走的是水路,顺着县城边的河,乘着乌篷船,顺风时不过半日就能到府治城。

  武安府是陈州下属十三府之一,府城就叫做府治。

  这次路上,周迅只带了两个人,帮着搬运些杂物,好在这两人都通晓水性,能在河里潜水半个时辰。

  周迅坐在这条乌篷船里,船尾船夫卖力地划着桨,两个下人隔着一个帘子,就在外面侯着。

  船舱不大,也就是能供四人并躺,周迅在舱内铺上一层毯子,就地而坐,打开船舷两侧的小窗口。

  将小小的窗口用竹筷撑起,凉风就吹进舱内,带着湿气,拂在脸上。

  周迅惬意地眯着眼,享受着难得的安闲时光。

  也不知是不是上次林如海的信的缘故,荀或对这个小弟子的要求严格了何止十倍。

  每日耳提面命,反复做题,一日里几乎有六个时辰都在书房里学着破题作文章,又或者将历年考题揣摩,模仿……

  最后临行之前一日,荀或还特意找来了本次府试的主考官们的文章集锦,告诉了他关于这几位主考官的背景,身份,喜好,忌讳以及政坛上的偏向……可谓是尽心尽力做到了极致,再也不能更好了。

  “荀师治学当真严谨,若论治学态度,这武安府内无出其右,这两月,真是受益匪浅。”

  “往日里追求天道时,倒是忽略这人道诗篇。道德文章,微言大义,阐述人道运转,又是另一番天地。”

  周迅的眼神亮晶晶的,有着读书人特有的气质。

  “不知不觉,竟真读进了书,明了道理,增长了道行。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可是心中拂去了许多尘埃,倒是小小地进益了一番。”

  内视片刻,入定,小小的灵台之中,一汪池塘历历在目,池中黑水幽深,波澜不惊。

  池塘边上,多了一本黑皮封面线装书,封面上无字,书页无风自动,一页页掀开,隐隐有读书声,仔细听去都是周迅的声音,朗读的都是他记下的诗书礼义,道德文章。

  书页上一个个墨字放出豪光,照亮这片池塘,较之原本支持灵台的性光,不知亮了多少倍,如同一盏油灯。

  原本灵台开辟之初,这等观想之景本是随生随灭,只有反复观想留下痕迹,随着本身定性慧力增长,才能逐步稳固,直到踏入内景,灵台常亮,时时观照。

  周迅以三光真水弥补本身性光之不足,强行踏入内景,这灵台之中光芒黯淡,便是走了捷径的表现。

  现在读书明了道理,一时慧力大涨,在这灵台观想凝聚出这本无名之书,就是道行增长的缘故。

  “灵台光明,常照本性,无有晦暗之处,这边是当下内景层次的修行目标。”

  “太真八景道君有言:太真之道,在于借假修真,以梦景,内景,幻景,虚景,实景,物景,情景,外景为修行次第,去伪存真,最终弄假成真。

  以太真八景为阶梯,以凝聚真意,升华意境为根本法门。

  根本在于升华二字。

  修行步骤完备,正是地仙正道嫡传法门。”

  周迅念及道君名号,暗暗存想道君法相。

  太真道君法相众多,后备弟子传其道统,念诵真言,观想特定法相,可以借得种种道力。

  此时,周迅观想的就是“太真道君斩魔图”。

  昔年太真祖师于春秋战国时期入世行道,于周守藏室前遇太上,论道三日三夜,时有域外邪魔入寇,太真祖师得太上七星剑,只身降服百万邪魔外道。

  有此典故传说,便可借得当初太真祖师降魔法力。

  随着周迅默诵真言,反复观想,手持七星神剑的道袍女子形象出现。

  道袍上丝丝缕缕云纹清晰显现,道君背对着周迅,长发飘下,直至腰间。

  剑上承载着七星之力,善能降服外道邪祟,注重降魔之力,此时可以着重观想这七星剑。

  周迅继续观想,势必要一气呵成,将整篇道君图观想出来。

  越是清晰,借来的法力越强,这是此类法门的常识。

  随着周迅集中全部定力慧力观想,一一描绘出道君法相的诸多细节,道袍下摆,其后垂出一条蛇尾,左手处多出一个小小的玉镯,玉镯的花纹在周迅持续的观想中也逐渐清晰……

  “人身蛇尾,显神圣相,开道度人,降魔祖师,太真道君,七星神剑,无上剑道……”

  整篇法相图观想出来,几乎耗尽了周迅此时全部心力,务必要力求任何细节不出错。

  反复检查无误之后,周迅在定中诚心诚意祈求:“恭请道君转身!”

  连呼三次,如同雷震,在耳畔回荡。

  渐渐地,似是听到了呼唤声,观想中的道君法相活了,缓缓转身……

  悦耳的乐曲奏响,丝竹之声不绝,周迅全然不顾,只作不闻,一片澄澈,只是观想道君法相。

  这是仙域昊阳门掌门一脉才口口相传的秘密……这幅太真道君降魔图,是可以请道君转身的!

  这已经是第二次这么做了。

  上次还叫做林正阳时,准备不足,证道失败,呼唤祖师,得了一线生机,这才有了降临这处下界,转生为周迅。

  道君转身,收剑而立,这次是垂首侧望着一处。

  周迅更是大喜,灵台之中凭空多出一剑,这是祖师赐宝。

  “弟子恭迎祖师赐剑!”

  随后,那法相抬起头,看过来……

  轰——

  无法言喻的美丽,无法描述的神圣,八景玲珑先天祖气,显化太真道君之美,便是大道之美,对于追求大道的修士而言,几乎没有抵抗能力地沦陷了……

  然后,周迅便被踢出了定境,睁开眼睛。  

第二十六章幼女


  休息片刻后,周迅推开帘子,到外面吹风。

  一柄柳叶玉剑,就在他的手中,不断摩挲着,感受淅淅沥沥的灵机自其中传来,仿佛干涸已久皲裂开来的大地迎来一阵久违的甘霖。

  把玩几遍后,周迅一口将这玉剑含在口中,然后咽下……实则是收入灵台之中。

  这灵台内景成就之后,便不再是虚幻,而是介于虚实之间,因此可以存放拥有灵机的法器,凡物也不是不可以放入,只是进出都需要周迅特意消耗一部分本身灵机,否则就会消失无踪。

  这柳叶状的玉质小剑存放在灵台内景,就如同一个镇器,可以起到稳定内景的作用……

  “祖师所赐,必不止于此,以后可以多加揣摩,总能弄明白用途的。”

  这等直接沟通祖师的手段限制不少,周迅短时间内是不能再用了,否则容易因为直面道君化身而受到难以愈合的道伤,甚至道染。

  道染,是那种层次天然对于凡类的改变,由于道君都是大道的侧面,其显化便是大道显化,非是等闲。

  接受道染,将会断绝自身道途,是万万不可取的。

  任何一个有志于证就道果的修行中人,不分流派,无关法门,都会坚定地拒绝……哪怕一时可以提升,但其实已经没有未来。

  “以我的经验,重走一遍证道路,应当可以在三百岁之内修成外景,但这不过是重走一遍,白白浪费一世机缘,所以……”

  周迅抓住了一滴雨珠,托在掌心。

  “……所以就得另辟一条路,自另一面领略别样的风采。”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太上曰:近道者水。我以结道缘,以水法成内景,或许还能以水之变化,演化出一条道途。”

  实际上,此世的那篇道书路子上还是此世盛行的元婴赤子路数,最后可以修成元神,属于元神法,不是地仙修真之路。

  “地仙正统大道,非内丹法,非元婴法,非元神法,乃是修真法。”

  “修真,修成真实,去伪存真,借假修真,诸天万界尽虚幻,唯有地仙求真实。”

  “诸天万界如同一本话本,修真之人,就是书中的文字,要修炼成精,走入现世。”

  “而地仙法,正是炼假成真,由虚幻通向现世的不二法门。”

  “所以我一直以来,都坚信地仙才是正道,才是通向超脱的唯一可行之路啊!”

  周迅暗自呐喊着。

  地仙独特的世界观,就是将诸天世界一切乃至自身尽数视为梦幻泡影,想要超脱此间,去往现世,成为真实,那就必须要修真,必须要修行地仙法!

  “我是太真地仙嫡传,即便转劫亿万次也抹不去与地仙的缘分,既然来到了这里,自然也该传道,再立地仙道统。”

  这是他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他的大行大愿。

  两个下人都是十几岁的少年,平时也喜欢钓鱼,这时向船夫借了钓竿,绑上面团,就在船上垂钓,也不管能不能钓上,只是耐心地等着。

  船夫一下一下,摇摆着船桨,顺着水流,缓缓地行驶着。

  两岸的景物不断后退,渐渐地就到了偏僻的村落,这时到了另一条河流,小船轻巧地拐过去,转了个弯儿。

  “那是……”

  周迅本是在观景,就见着远处一个木盆飘过来,又顺着水流飘过去。

  “少爷,是个弃婴。”

  一个眼尖的下人叫道。

  “快快,船家,划过去,快划过去!”

  周迅忙吩咐着。

  “造孽啊!”

  船家急摆几下,调转方向,小船一摆尾,拦下了那个高脚木盆的去路。

  另一个下人扑通一声入水,几下狗刨,就到了那边,将木盆推着过来。

  下人将盆捧上来,放到船上。

  “干的不错,小五,先记下赏钱,算你立了一小功。”

  那从水里爬上来小厮嘿嘿一笑,黑黝黝的脸庞上都是水。

  他用手背一抹,一甩,将脸上的水拭去。

  “少爷,俺就是弃婴,没有父母,所以见着就特可怜,忍不住救人。”

  “俺不要赏钱,就是,就是少爷能不能收养这小孩儿。”

  小五有些不好意思。

  他当初就是弃婴,至今不知父母名姓,只是大家“小五小五”地叫,也就成了小五。

  另一个下人也上前看了。

  “少爷,好像是个女婴。”

  盆里用红绸覆着,里面用棉布包裹着一个小小的女婴,穿着锦缎织就的衣裳,梳着漂亮的发髻。

  见着周迅看过来,她甜甜地笑着,露出两个小酒窝,口齿不清,只是含糊着说:“个个,抱抱。”

  这是个大约五岁的女婴,已经能够说话懂事了,怎么还会被遗弃?

  船夫摆着船桨,也在关注这边,见到当真是女婴,又是叹息了一声。

  “怎么,船家可是知道内情?”

  周迅忽然问着,却是觉得这船家常年在这条航道上行船,或许知道些个中隐情。

  “唉,公子你问了,我老汉就说几句。”

  “这条河呢,通着金陵秦淮一带,常有花船停靠,就是那处总有那弃婴飘来,每年都能见。我老汉在这条水路上来回跑了不下七年,这样的木盆,也见过五六十回了。”

  “花船,金陵秦淮一带?莫不是烟花脂粉之地,寻欢作乐之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