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小步急行,以表示对天子的尊敬。刘协和敖烈的私交很好,在洛阳的半年相处中,刘协从敖烈这里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深受敖烈后世思维的影响,知道敖烈不喜欢跪来拜去的,所以干脆解除了敖烈的一切束缚,让敖烈可以带着佩剑、穿着鞋,不必等天子的通传就可以直接进入皇宫大殿,而且还不用趋步前行,直接迈着大步走进去就是了,见到天子之后也不用在行跪拜之礼了。这一殊荣,可谓是旷古烁今了,哪怕是西汉的开国丞相萧何,也只有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特权。见到天子不用跪拜,敖烈可谓是古往今来的第一人了!
基于以上四点,足以显示出刘协对敖烈实在是信任有加了。其实这也是敖烈穿越所带来的蝴蝶效应。在洛阳给刘协授课的时候,敖烈就曾经有意无意的暗示过刘协,不久之后大汉将要面临一场大乱,起始点,就是刘宏的驾崩。随后西凉的董卓就会霍乱京师,掀开一轮又一轮的腥风血雨。刘协虽然和敖烈相处仅仅半年,但是他却被敖烈心系天下百姓的高尚品性所折服,在授课的过程中,敖烈的一些新鲜论点和看待事情的角度,让刘协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所以,今天的刘协已经不是历史上那个窝窝囊囊的汉献帝了,尽管之有九岁的年纪,但是刘协已经懂得如何把握时机,如何最有利的保护自己了。所以刘协趁着刚刚登基,朝中的一切矛盾都还没有显现出来的时候,立刻颁布了这道天子第一诏,给了敖烈极大的权力,让敖烈拥兵在外,对朝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是一个牵制。
当然,除了对敖烈的极度信任、把敖烈视作亲生兄长之外,刘协颁布这道诏书还有一层含义,他明白单凭自己的力量,是绝对掌控不了整个大汉江山的,于是不惜重赏,拉敖烈来做外援。用以震慑那些野心勃勃的各路诸侯。不过说到底,刘协的这道诏书,还是出于对敖烈的信任,否则也不会给予敖烈如此煊赫的权势。
宣读完天子第一诏,整个大厅变得鸦雀无声。甚至连宣读诏书的吴旭都愣住了。这道诏书是刘协秘密交给吴旭的,吴旭先前并不知道诏书的内容,当宣读完诏书之后,吴旭被诏书中包含的几层意思深深地震撼了!这,和封王有什么区别?只是名号稍有不同而已。
敖烈本人也有些吃惊,他也没想到刘协对自己的信任度,会达到这种无以复加的地步。脑海中,不知不觉的闪现出,自己大婚当日,刘协带着满脸的天真偷偷跑进显亲殿偷窥自己的样子。当年那个毛头小子,如今已经是一朝天子了。敖烈还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最爱用手去摸刘协的小脑袋。
“敖骠骑……那个,敖州牧,呃,君侯,请接旨。”吴旭在震惊过后,开口提醒敖烈接旨。只是对于敖烈的称呼,吴旭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叫骠骑将军,不合适,因为敖烈已经被冠以骠骑大将军职位了,应该叫敖大将军,可是那么叫又有些拗口;叫州牧,也不合适,前任幽州牧还没有离职,况且刘虞还是敖烈的父亲,当着刘虞的面称敖烈为州牧,实在有些为难;最后,吴旭索性改口叫敖烈为君侯了。冠军侯这个爵位,在大汉数百年的历史中,绝对是一份殊荣,迄今为止,算上敖烈也只有四人得以被赐封为冠军侯,这样称呼既能显示出敖烈身份的尊贵,又没有其他违和的地方。其实这也怪不得吴旭,谁让刘宏刘协父子先后给了敖烈那么多的官职呢?
敖烈身躯一震,站立当场朗声说道:“臣敖烈接旨,谢圣上隆恩。”既然刘协给了敖烈不用行跪拜之礼的特权,正合敖烈的心意,作为一个后世穿越来的灵魂,敖烈也是在不习惯跪拜。所以,敖烈也就理所当然的站着接旨了。
吴旭微微点了点头,默默地把手中的诏书递给了敖烈。
直到敖烈站着接过了天子诏书,一众幽州文武才醒悟过来,看着敖烈挺立的身躯,目光中都充满了热切。这些人能够在敖烈的庆功宴上出现,自然都是刘虞认为值得信任的官员,是比较忠诚、正直的官员。所以这些文武官员对敖烈受此殊荣,没有任何的嫉妒情绪,反而是由衷的感到欣慰。其实在幽州官员中,绝大多数人都早已把敖烈当做了下一任的州牧看待,不少人都称呼敖烈为少主而不是将军。现在刘虞得到了升迁,敖烈顺理成章的接替州牧之职,是这些官员们喜闻乐见的事。
当下,文臣以阎柔为首,武将以史涣带头,分作两班来到刘虞父子身前,祝贺刘虞升迁、敖烈出任州牧之职。一时之间,整个大厅又重新变得喧闹了起来,众人纷纷高声相庆,祝贺州牧一家双喜临门。最后,在史涣的提议下,这场原本是为敖烈庆功的酒宴,变成了欢送会兼接风宴,既为刘虞送行,也为敖烈上任接风。幽州数十官员,酒宴过后,尽皆大醉而归。
三日后,蓟城西门。
刘虞和敖烈父子二人并肩站立在在西门的城墙上,遥望着目不可及的神州大地。
“还记得你当是做的那首登幽州台歌么?”刘虞先大破了沉默。
敖烈没有说话,微微点了点头。
刘虞低沉的背诵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烈儿,如今你的身份地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首诗的前两句,你已经做到了。今后,切记要善待幽州百姓,不可让治下子民流离失所、怆然涕下。”
敖烈坚定的回答:“父亲放心,孩儿心中志愿,绝不仅仅只是让幽州百姓丰衣足食。我大汉千万子民,孩儿都会放在心里的。”
刘虞伸手拍了拍敖烈宽厚的肩膀,欣慰的说道:“吾儿有此志向,也不枉为父养育你一场。对了,现在朝中形式危机四伏,为父此次出任大司马,也不知前途如何。你母亲,就留在蓟城,有你和琰儿照料,为父也放心。”
敖烈感觉到了刘虞似乎有交代后事的意思,变色道:“父亲何故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孩儿和母亲盼着您能平安归来。不过,朝中的形式确实是微妙的很,虽然小协儿,呃,虽然天子已经登基,可毕竟年岁还小,何进和十常侍争权夺利了半辈子,在这个紧要关头不可能无动于衷,不过孩儿认为他们这些人都不足为惧,唯一让孩儿感到危险的,是西凉董卓。此人狼子野心,无论朝中发生什么变故,父亲切切不可让此人进入洛阳。”
刘虞转过头看向敖烈,凝神说道:“西凉董卓?为父相信你的判断,这件事,为父记下了。”
敖烈叹了一口气,不知道历史的车轮,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到来而发生偏转,如果还是按照先前的顺序发展的话,董卓进京之后,大汉的乱世就真正的要到来了。算了,事在人为,敖烈知道自己左右不了历史的惯性发展,也就不再纠结这件事情。
抬头看了看天色,敖烈有些不舍的说道:“父亲,天色不早了,您该启程了。”
刘虞默默地点点头,在敖烈的注视下,转身走下了城头,然后在早已等候在西城门外的数十名亲卫陪伴下,离开了蓟城,向洛阳的方向而去。
第一百一十一章 厉兵秣马
敖烈正式出任幽州牧之后,把右北平的一众原班人马都召集了过来,只留下李严担任太之职守,镇守右北平。
随着敖烈身份地位的提升,从一郡太守升迁到州牧,而且还被刘协册封为骠骑大将军,东汉律法,凡是带大字的将军,都有授予他人官职的权力。所以敖烈有权力册封的官职也越来越大,再加上开府仪同三司的特权,敖烈把麾下文武的官职进行了一番调整。在地方上,除了李严升迁右北平太守之外,董和还有邓芝两人,也被敖烈分别任命为渔阳太守和辽东太守,至于原本的辽东太守公孙度,在敖烈的兵锋威压之下,为了保住一条老命,只好乖乖的交出太守印信,告老还乡去了。历史上雄霸辽东二十余年的公孙度,就此偃旗息鼓,再也不复历史上那样的辉煌。另外,为了便于管理,敖烈把治下的辽东属国撤掉,并入到辽东郡中,由新任的辽东太守邓芝一并管理。原上谷太守不久前抱病辞世,敖烈把田畴安排去了上谷,让田畴出任上谷太守之职。
军事方面,赵云被提升为冠军将军,冠军将军的职位不是谁都能担任的,必须是冠军侯麾下的第一大将才能出任。作为大汉有史以来第四位冠军侯,敖烈把冠军将军的职位封给赵云,对赵云的器重可见一斑,隐约中,赵云已经成为了敖烈麾下的武将之首。同时,赵云还负责统率血杀营精锐,负责保卫敖烈的安全、刺探消息、纠察军中不良风纪等任务。可以说,血杀营不但是战场上的一把尖刀,同时也变成了敖烈手中对内的利刃,治下任何不利于团结的因素,血杀营都有权过问。
马超被提升为征北将军,负责统领虎贲营;黄忠被提升为镇北将军;张辽升任平北将军;徐晃则被任命为安北将军;太史慈升任征虏将军;许褚升任武卫将军,和被任命为横野将军的典韦一起,负责守卫敖烈,同时出任血杀营副统领之职;甘宁被封为靖海将军,担任水军大都督之职,负责统率麒麟营;苏飞封为凌江将军,担任水军副都督;魏延升迁为骁骑将军;庞德升为立义将军;马岱升为广威将军;夏侯兰升为宁朔将军。其余原幽州众将,一律官升一级。同时敖烈还不忘封赏一下公孙瓒,给了公孙瓒一个平虏将军的名号。
文官方面,荀彧升迁为骠骑大将军府长史,负责管理大将军府下的一应事物;贾诩被封为军司马,负责策划作战谋略;阎柔原职不变,依旧担任幽州牧别驾,负责州牧府中的大小事物,同时被敖烈提升为蓟郡太守;徐庶被封为参军,负责协同贾诩制定作战计划;鲁肃被封为幽州牧从事,负责协调军方的物资供应;蒋琬被封为主簿,负责记录幽州境内的大小事件,并加以评论后,呈递给敖烈;顾雍被封为幽州牧长史,负责幽州境内一切物资的供给和协调。
经过敖烈的调整和升迁,幽州领导阶层的框架,算是基本定了下来,文武官员分工明细,武将掌管兵马,而文官掌管钱粮,这样分而治之,也是为了避免日后有专权的情况出现。手里有兵的没有钱粮,有钱粮的则没有兵权。这一点,是敖烈借用了后世的治世之道,把军、政严明的分割开来。
因为辽东属国被敖烈并入了辽东郡,所以现在幽州共计有十一个郡,这十一个郡,有六个郡被敖烈直接掌控在手中;辽西太守公孙瓒又因为敖烈的恩德,对其恭敬有加;其余的几个郡太守都是刘虞一手提拔起来的,虽然不像敖烈的亲信部下一样唯命是从,可对敖烈的命令执行的也算比较彻底。至此,敖烈算是初步拥有了自己的势力,而且还是放眼当今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势力。
在完成了人事方面的调动之后,敖烈又对幽州军进行了扩充和整编。在原有的幽州军中精中选精,分别选出五千骑兵和五千步兵,补充到血杀营和虎贲营中,使两营精锐各自扩充到了一万人。顺便提一点,新近被选入血杀营中的这五千骑兵,有两千余人是乌桓人,是前几年作为交换,被峭王送到幽州来的那两万乌桓精兵中选出来的,经过几年的沉淀,这些乌桓人已经被汉化了,和汉军将士没有任何的区别了。血杀营和虎贲营得到了补充,麒麟营自然不会落后。在敖烈的授意下,甘宁从辽东水军中精挑细选出数千人,又在各郡兵马中选出两千余名水性精通的悍卒,使麒麟营的人数也达到了一万人。另外,甘宁还把原来辽东太守公孙度仗以横行幽州的辽东水军,全盘接收了过来,经过一系列的整顿之后,裁汰老弱,最后得出三万水军,加上麒麟营的一万精锐,使水军总人数达到了四万人。就此,甘宁终于摆脱了光杆司令的尴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水军大都督。
三个精锐部队扩充之后,敖烈又让荀彧、顾雍和鲁肃等人做了一下预算,在不计算万通商会收入的情况下,单凭幽州各郡的税收,得出结论是还可以在扩充三万大军。至于万通商行的收入,敖烈是不会轻易动用的,这些钱他还要不断充实三个精锐部队的军备呢。得出准确数字之后,贾诩和徐庶熬了一个通宵,详尽的评估出将要扩充的这三万大军的具体分布。三万大军,留下一万人作为正规军,其余的两万军,分散到各郡去做郡兵。根据各郡的地理位置和税收情况,每个郡应该布置多少军马,贾诩和徐庶已经做出了精准的数据,供敖烈参考。敖烈只是大略的看了一眼,就让按照贾诩和徐庶的提议征兵去了。
一个月之后,三万大军就已经征召完毕。也就是敖烈的声威在幽州境内实在是太高了,所以才能在一月之内召集三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