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南歪着头想了想,举枪的手慢慢放了下来,点了点头,“好像是这么回事……”
朱慈见事情有转机,趁热打铁,说:“杨尚书有对不住夏爱卿的地方,不过都是朝廷重臣,喊打喊杀的,未免失了朝廷大臣的体面。本宫能不能做个和事老,替二位爱卿斡旋,化解这段恩怨?”
夏天南嘿嘿一笑,把短铳插回了腰间。
“陛下开了金口,臣怎么敢不卖这个面子,那就暂且放他一马,日后再说。”
杨嗣昌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终于被朱慈挽回了性命,顿时手脚一软,差点瘫倒在地。
这一路上,朱慈见识了夏天南的跋扈,本以为从他枪口下救下杨嗣昌是不可能的任务,只不过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居然成功了,心里暗想:这人居功自傲,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狂妄至极,不过能够听自己的一番劝说,放过杨嗣昌,可见对皇权仍然有畏惧之心,只要正式执掌帝位,逐步掌握了权力之后,对付他应该也不是难事。而杨嗣昌这位先帝的宠臣,听说能力不俗,经过这一番波折之后,应该会死心塌地为自己效力了。
文武百官也纷纷松了一口气,不管平日与杨嗣昌关系如何,要真是眼睁睁看着同僚被武将当场杀害,自己以后也抬不起头做人了,文贵武贱四个字怕是要倒过来了。幸好还有这位新鲜出炉的皇帝能够镇住他,没有酿成惨剧。
方正化见事情告一段落,指挥众人重新抬起銮驾前行,“吉时将至,赶紧送皇爷入皇极殿!”
被中断的行程继续,百官簇拥着銮驾往金銮殿的方向走去。几个平日与杨嗣昌要好的科道言官,大着胆子搀扶起他,跟在了队伍的后方。
夏天南翻身上马,慢悠悠地走在后面。林伟业跟了上来,低声问:“依你的性格,不像是会因为小屁孩的一句话就放过杨嗣昌的人啊!你向来都是有仇必报的。”
夏天南笑了笑:“以我现在对朝廷的掌控力,杀不杀杨嗣昌并不重要,当众折辱已经达到了目的,他就算回到朝堂之上,也没有什么威信可言了。我又何必落下一个咄咄逼人、心狠手辣的名声呢?你等着吧,到了皇极殿,好戏才刚刚开始……”
第七百三十七章 臣不同意
百官簇拥着朱慈来到金銮殿门口,此时负责守备的人员已经从大顺军士兵换回了大汉将军。
看着熟悉的环境,仿佛皇宫被流寇攻破、自己连夜仓皇出逃的一幕都只是做了场梦,朱慈忍不住晃了晃脑袋,希望把那些不愉快的回忆都甩出脑海。
在兴奋且激动的心情下,朱慈被方正化等宦官导引着坐上了那张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
方正化转身,面向群臣,清了清嗓子,右手在袖中紧紧抓住左手,以克制自己紧张的情绪为了给新皇赞礼,他昨晚在礼部官员的指导下练了两个多时辰。
“百官朝贺跪!”
悉悉索索的衣袂声此起彼伏,文武百官动作熟练地跪下。
方正化回头看了看朱慈,后者会意,按照事先排练好的说道:“履端之庆,与卿等同之……”
方正化紧接着唱礼:“山呼”
群臣拱手加额,齐声道:“万岁!”
万岁声喊出的同时,两侧的小太监奏响了鼓乐丝弦等乐器,悠扬的器乐声响起。
“山呼”
“万岁!”
“再山呼”
“万万岁!”
朝贺之礼结束,方正化继续唱礼:“俯伏,兴,平身!”
器乐声停止,百官陆续起身,按照官职高低找到自己的位置列队。
人群中的夏天南皱眉问道:“皇帝上朝每次都这么麻烦吗?”
一旁的温体仁低声回答:“依照《大明会典》,平日上朝无需如此,只是大朝会、大典等重要场合才要唱礼……”
这时,龙椅上的朱慈目光四处搜寻,锁定了温体仁后,朗声呼喊:“温爱卿……”
温体仁连忙出列,“臣在。”
“今日商议改元和登基大典诸般事宜,请温爱卿主持大局。”
“臣遵旨。”
温体仁朝左右文武百官看了几眼,说:“新朝第一件事,就是改元。诸位可有高见?”
改元就是定新皇帝的年号,代表着新朝的开始,象征意义很重要。
年近七十的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吴宗达颤颤巍巍站了出来,拱手加额,奏道:“臣认为,陛下以储君之身即位,此为正;以武力驱逐贼寇拨乱反正,此为武,两者合二为一,可改元正武。”
很多人一听,虽然正武这个年号失之平淡,但循规蹈矩,没有可以指摘的地方,纷纷点头:“甚好。”
朱慈咂摸了一番,觉得还不错,便询问:“众爱卿可还有更好的提议?如若没有,那就……”
一个声音打断了他,“臣觉得不好。”
众人纷纷看向站在武官队列最前方的夏天南,屏声静气看他有何高见。
夏天南环顾众人,不紧不慢地说:“前有太祖洪武,后有武宗正德,这个年号有拾前人牙慧之嫌,所以,臣觉得不好。”
朱慈脸上看不出任何不悦的神情,诚恳地问:“那么夏爱卿认为该怎么改?”
夏天南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回答:“大家都希望大明永远昌盛,历经弥久而不倒吧?不如叫永历如何?”
“永历?”朱慈想了想,感觉没有正武大气,有心驳回,可是不敢得罪夏天南,踌躇一番后,无奈地点点头,“本宫……朕也觉得不错,众爱卿可有看法?”
百官互相看了看,没人吭声。他们大多是同样的看法:年号这玩意,说不重要也重要,说重要也不重要,没必要为了这个得罪手握重兵的平南侯。正武也好,永历也罢,随皇帝定夺就是,反正都是他自个用。
见没人反对,朱慈只好说:“既然如此,那就改元永历吧。”
夏天南微微一笑。永历是南明最后一个皇帝的年号,原主人是桂王朱由榔,这位末代皇帝被一路追逐,逃到了缅甸,最后还是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在云南。之所以给朱慈起这个年号,是因为夏天南希望他和桂王一样,成为大明朱氏最后一任帝王,免得碍自己的手脚。当然,这其中的恶趣味,只有自己和林伟业能懂,不足为外人道也。
接下来是商议登基大典的时间、流程,夏天南对这个没有兴趣,任由朱慈和礼部的人去折腾。
等到人事任免的重头戏时,夏天南打起了精神,终于到了有意思的话题了。
朱慈刚刚上位,还没来得及培养自己的势力,所以在和温体仁等人事先商议后,决定稳妥处置动乱后的官场体系,重要职位暂时不变,只在五品以下官员中进行微调。
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而且龙椅都还没坐热,自然没有太多的霸气侧漏。朱慈谨慎地说:“诸位爱卿大多是先帝提拔上来的,朕相信父皇的眼光,再者,各位离开职司岗位也是因为贼寇作祟,并非主动请辞。所以,没有特别安排的话,各人官复原职……”
百官均庆幸不已,能够在动乱之后官复原职,自然是最好的结果,幸好因为刘宗敏等人对文官的漠视和折腾,自己没有过早倒向大顺政权,身上没有污点,才有了回归朝堂的机会。
夏天南再次站了出来,一字一句地说:“其余人听由陛下安排,可是有个人,臣不同意!”
“臣不同意”这四个字一冒出来,百官的脸都煞白了,且不说针对谁,这是臣子对皇帝该有的口吻吗?一时冲动要枪决兵部尚书也就算了,在朝堂之上正面怼皇帝,平南侯到底想干嘛?
朱慈毕竟是个少年,即使有些心机,但是城府还没有深到能够唾面自干的地步。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问:“夏爱卿不同意谁官复原职?”
“兵部尚书杨嗣昌!”夏天南毫不犹豫地回答,“此人误导先帝,先是意图屠戮功臣,置先帝于不义之地;然后花费大量粮饷,部下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剿寇方略,结果却是让李自成一路打到了京城,害死了先帝。这种自以为是、纸上谈兵的废物,如果再留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对朝廷有百害而无一利。”
第七百三十八章 剑履上殿
“自以为是、纸上谈兵”的八字评语一出来,躲在人群中不敢吭声的杨嗣昌双手都颤抖起来。他已经尽力隐忍,不敢发声,却还是躲不过夏天南的魔爪。这八个字深深戳中了他的痛处,所列出的理由也让他无从辩驳,“废物”二字更是让他无地自容。
朱慈显然没有应对这种场面的经验,有些无所适从,求助的看向温体仁。
温体仁是和夏天南同一个战壕的,自然不会拆队友的台,看到朱慈的目光投过来,咳嗽两声,眼睛朝下研究起了地上的金砖。
朱慈见首辅没有回应,又看向其他文武百官。群臣对杨嗣昌与夏天南的恩怨非常清楚,当年兵谏皇城的一幕还历历在目,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所有人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要么低下头,要么眼观鼻鼻观心,就是没人站出来。
朱慈扫视了一圈,也没人吭声,感觉独木难支,只得弱弱地问:“既然夏爱卿反对,那么杨嗣昌就不再担任兵部尚书一职,只是兵部正堂这么重要的位置,总不能空缺……”
杨嗣昌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走,脚下发软,差点摔倒。
夏天南满意地点点头:“陛下圣明。不过臣只知道杨嗣昌不适合本兵一职,至于谁适合这个位置,臣远离庙堂,不敢擅专,还是请群臣推荐吧。”
温体仁使了个眼色,东阁大学士王应熊适时出列,奏道:“陛下明见:臣推荐兵部右侍郎陈新甲。陈侍郎任宁前道兵备佥事以及巡抚宣府期间,整顿武备、修葺边防,素有知兵美誉,可出任兵部尚书一职。”
仿佛是商量好一般,文渊阁大学士钱士升也出列奏对:“臣附议。”
紧接着是左都御史唐世济,也是旗帜鲜明表明了态度:“臣附议。”
陈新甲履任兵部右侍郎时间不长,但在边镇担任兵备道和巡抚时,口碑和名声都不错,群臣也有所耳闻。这时见几位大佬同时发声,心里自然明镜一般,这是大佬们早就商量好的,结果已经注定,自己只需要附和就好,千万不能螳臂当车。于是观察风向的百官纷纷出列,赞同由陈新甲接任兵部尚书一职。
朝堂之上一边倒的局面让朱慈措手不及。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保住杨嗣昌性命,拉拢这样一个重臣的努力,转眼间就化为乌有。就算顺应群臣的意思,提拔陈新甲,只怕这位新任尚书更多的是感激平南侯,而不是自己吧?
不过不管怎么样,朱慈也没法“力排众议”,只能捏着鼻子被动接受了这个现实。他无奈地说:“既然大家都力荐陈新甲,那就由他继任兵部尚书一职……”
陈新甲掩饰住心中的激动,出列跪谢:“谢陛下!臣一定鞠躬尽瘁,不辜负陛下的厚爱。”虽然参加了温府的秘密集会后,陈新甲对这一刻的到来有了心理准备,但这个沉甸甸的职位真落在自己头上时,还是有些恍如梦中。
大树底下好乘凉,古人诚不欺我。退回队列中后,陈新甲庆幸地看了看夏天南,又看了看温体仁,选择参加那晚的集会,并加入这个看上去有些松散的联盟,现在看来,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有了重量级大佬撑腰,他才能实现三级跳,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巡抚经过侍郎的短暂过渡坐上本兵的位置。
确认了兵部尚书一职后,温体仁继续说:“陛下,百官官复原位、各司其职,接下来是不是该议一议平南侯的封赏了?”
朱慈有些头疼,该来的终究要来,拖是拖不下去了。他问:“温爱卿有何提议?”
温体仁早已打好腹稿,从容地说:“臣提议:给平南侯加大都督衔,可以入朝议政,另为其大将军加尊讳,以大将军之职总督天下兵马!”
百官闻言有些躁动。平南侯已经如此强势,如果还总督天下兵马,那还得了?再以大都督身份上朝参政,岂不是一手遮天,朝堂之上,谁还敢对他老人家的意见说个不字?
几个科道言官按耐不住,想要出列反对毕竟旁观平南侯整治冤家对头是一回事,放任他把持朝政又是另一回事可是才迈出第一步,就被旁边的人揪住了袖子。
“你想做出头鸟?看看杨嗣昌的下场吧。不怕被火铳来个血溅金銮殿,就尽管去!”
想到杨嗣昌堂堂一个兵部尚书,在午门上被用短铳指着脑门,毫无反抗之力的一幕,几个言官犹豫了。毕竟,皇帝的廷杖不可怕,平南侯的火铳才要人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