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战士WS》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机动战士WS- 第3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采购物资运抵M320的时间来看,L4改建工作的第一阶段应该已经差不多完成了。

  也就是说,“暴风号”此刻将要面对的,也许是一座还没有安装球形外壳的外部装甲板的要塞,但却一定已经拥有了2000mm无死角电磁轨道炮。

  对于这种阶段的要塞,军事教科书上有一个诙谐的称呼,叫做“裸奔的要塞”。“裸奔的要塞”有很强的攻击力,却不具备相应的防御能力,遇到舰队袭击,很容易就会被主炮集火伤及要塞内部结构。

  问题是“暴风号”孤家寡人,舰首主炮发射口又暂时被封堵无法使用,对于L4基地是没有任何威胁的,反而有被2000mm无死角电磁轨道炮击沉的危险。

  面对这一战,“暴风号”势必要在安全距离上待着,并且进入光学隐形模式,以免遭到基美克护卫队的战舰围攻。而攻击并击沉这座“裸奔的要塞”的胆子就落在了机动战士们的身上。

  这将是风宇人生第一次对要塞进行作战,也非常有可能成为他军旅生涯中击沉的第一座军事要塞。

  但是比起荣誉,风宇宁愿这个任务轻松简单一些,最好是L4基地还未完成第一阶段改造,轨道还未架设完成。

  然而这事终究没能让他如愿,当“暴风号”在距离L4基地10万公里的距离上退出曲率飞行,通过光学传感器呈现在舰桥中央三维投影上的是一座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改造的“裸奔的要塞”。

  在原本的鼓形太空城结构外面,新的框架已经完工,构筑起一个直径10公里的镂空的巨大球体。在球体框架的最外层,三条相互垂直的环状轨道线就像一座用于训练机师空间感的三维太空环一样。

  这三条环状轨道线可以在三个相互垂直的轴心上自由旋转,将经过轨道电磁加速后的2000mm电磁炮弹从任何一个角度的圆周切向发射出去。

  这就是2000mm电磁轨道炮的真面目,不像其他小型粒子炮或者高斯炮那样具有炮管这种东西。


第十一章 电磁轨道炮

  2000mm无死角电磁轨道炮的威力究竟有多强?

  用一组数字可以非常直观地说明这个问题。

  在炮弹未装填火药的情况下,经过大气摩擦的消耗,旧时代155mm榴弹炮的末端动能约15兆焦,直接命中坦克的话,可以秒杀任何型号。

  1兆焦就相当于一部一吨重的小轿车以每小时160公里飙车时的动能,而一吨T…N…T爆炸当量为4190兆焦。

  “风暴”4号机手持的210mm高斯加农炮发射出的金属高爆弹动能为0。15太焦,相当于旧时代155mm榴弹炮的一万倍,也可以说是36吨T…N…T爆炸当量,可以直接摧毁战舰的舰首主炮口或者舰尾引擎喷口。

  而2000mm无死角电磁轨道炮的动能则达到了30太焦,即7200吨T…N…T爆炸当量。这个威力差不多是当年广岛原…子弹“小男孩”的一半,足以抹平一座城市。别说是战舰了,哪怕用来攻击太空城,也是一炮击沉。

  而与之相比,新美洲级母舰的2000mm粒子束主炮的能量只有5太焦,刚好可以击穿一艘主力舰的R粒子护罩顺带将其击沉。所以别看都是号称2000mm口径的巨炮,动能武器比起纯能量武器强了整整一个档次。

  在“暴风号”从曲率飞行状态退出之后,L4基地里立刻响彻一级战备的警报声。虽然M320星域这边还未得到“暴风号”再次进入新美洲星系的消息,但是地处第一行星轨道,L4所处的位置是M320的禁飞区,任何舰船不得以任何借口误入此区域。

  航空管制是这个年代最严厉的法案之一,事关一船甚至两船人的生命,是一条绝对不能踩的死线。哪怕只是误操作,舰船上的相关人员,包括舰长、导航员、驾驶员都得判刑入罪,绝没有法外容情的可能。

  这几十年来,敢于违禁航行的舰船只有那么两三种——海盗船、走私船、敌方战舰。走私船不可能来这儿,新美洲星系又没有海盗,所以面对突然出现在L4基地旁边的神秘战舰,只有可能是来犯的敌人。

  在发布一级战备的同时,2000mm无死角电磁轨道炮的其中一条轨道亮了起来,萦绕着蓝色的电弧光,仿佛给这座半成品要塞带上了两个间距两米的蓝色光环。

  尽管“暴风号”舰桥里的人员都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景象,但也猜得出对方准备动用电磁轨道炮了。对于正常的成品要塞,电磁轨道炮的轨道埋藏在装甲板下面,充能过程根本不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只有在即将发射的时候打开对应的翻板,形成一个临时的炮弹发射口。

  正常来说,因为轨道是隐藏在装甲板下面的,所以电磁轨道炮的充能和瞄准过程外界是看不见的,也就谈不上闪避。尤其是在舰队战的时候,敌方有数十艘战舰,谁也不知道要塞电磁轨道炮的攻击是朝着谁去的,基本上都是一炮一个准。

  但是现在这片空域里只有“暴风号”这唯一的入侵者,而电磁轨道炮的充能瞄准过程又完全暴露在眼皮底下,以这艘战舰的觉醒者机组的能耐,还真是不怵。此时眼见对方开始充能瞄准,拥有“加速”能力的驾驶员们全部就位,准备进行规避机动。

  2000mm级别的电磁轨道炮充能一次需要至少一分钟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那个直径10公里的巨大轨道环开始旋转校准,形成与“暴风号”在同一个平面的角度。只要充能完毕,炮弹沿切向角度射出,速度将会高达3000公里/秒以上,不输粒子束武器。

  电磁轨道炮所谓的充能,其实就是在轨道上通电,然后利用电磁力为金属炮弹加速,这一点和高斯炮有些相似。虽然与高斯炮一样都是将电能转换为动能的武器,但是两者的原理却完全不同。

  高斯炮是依靠洛伦兹力为带电金属弹丸加速,而电磁轨道炮则是直接让弹丸与两条轨道形成一个通电回路,利用电流通过弹丸产生电磁力来推动。

  两种动能武器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决定高斯炮输出能量的是电场强度,也就是看通电螺线管的长度、直径、电流强度等等因素。洛伦兹力本身算是弱力,无法支撑大质量弹丸,即便将高斯炮大型化,提升的也是弹丸速度,而无法支撑大口径弹丸。

  就以“风暴”4号机手中的210mm高斯加农炮为例,其金属弹丸的直径虽然达到了200mm,但实际上却是个内部灌注电荷的空心金属球,重量非常轻,差不多只有实心铁球的千分之一。如果高斯炮的金属弹丸重量过重,最终被通电螺线管发射出去的就不是弹丸,而是弹丸上所附带的那些电荷。

  但是相比于电磁轨道炮,高斯炮的优越性就是加速快。以这个时代的科技力量,在一条长度只有几米的通电螺线管里,就能把金属弹丸提速到1500公里/秒以上。基本上就是扣动扳机的瞬间,就能发出一炮。就算210mm高斯加农炮10秒钟才能打一炮,也比电磁轨道炮快得多。

  而电磁轨道炮的提速较慢,需要让金属弹丸在轨道上不停地绕圈加速,达到同样的速度需要更多的时间。

  不过电磁力是一种强力,在四种基本里当中位列第二,仅次于微观世界中原子内部的核力。所以电磁轨道炮能发射的金属弹丸口径不受限制,只是重量越大所需要的加速时间越长而已。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太空时代的动能武器按照口径不同两极分化,210mm口径以下的采用高斯炮,比如战舰侧舷炮塔就是,用来攻击机动战士和小型航空…器。而大口径的要塞炮则全部采用电磁轨道炮,才能有足够的动能一炮击沉战舰。

  此时正在充能的这条轨道很快就对准了“暴风号”所在的方向,只是充能依然没有完成。

  最初的时候,通过光学传感器的画面捕捉,舰桥里的觉醒者们还能够看到那枚2000mm金属炮弹通电之后的蓝色光点。随着炮弹速度的不断提升,光学传感器的画面帧数已经追不上对方,显示出来的就变成了第三条蓝色光带,相比于两条轨道,新出现的这条比较暗淡且位于中间,自然就是炮弹的运动轨迹。

  到了这个时候,目测L4基地也差不多要开炮了,洛云曦赶紧下令“暴风号”开始进行无规律的摇摆机动,加大对方的瞄准难度。

  而与此同时,8架机动战士也已经全部完成弹射,在远离“暴风号”的地方向L4基地飞去,避免被2000mm电磁轨道炮给一锅端。

  这种口径的金属弹丸爆炸时产生的破片对周边舰船和机动战士的杀伤力同样不容小觑,溅射杀伤的范围达到1000公里以上。之前就出现过一枚炮弹击沉两艘战舰的情况,其中一艘就是被破片溅射给击沉的。

  当然,风宇并不认为L4基地的电磁轨道炮能够命中“暴风号”,之所以离这艘战舰远一些,其实为了方便其作出规避动作。

  当双方都准备就绪之后,短短的一分钟时间已经到了,一枚依然缠绕着蓝色电弧的金属弹丸突然沿着那条轨道的切向飞了出来,笔直地飞向“暴风号”。


第十二章 基美克2。0

  电磁轨道炮的发射功率是固定的,这和发射轨道的承载能力有关。2000mm电磁轨道炮的发射能量上限就是5太焦,而这5太焦的能量将全部转换成动能。

  根据动能公式,E=mV^2/2,在能量固定的情况下,炮弹质量与速度的平方成反比。想要加大炮弹重量,就会损失速度。想要提升炮弹的飞行速度,就得从减轻重量的方法着手。

  此刻因为“暴风号”位于距离L4基地10万公里远的地方,如果以3000公里的秒速进行射击,炮弹的飞行过程差不多需要半分多钟。尽管动能武器在太空中不会有明显的能量损耗,但是如此漫长的飞行时间,足够一艘战舰做出恰当的规避动作。

  为了确保这一炮能够命中目标,L4基地的火控手选择了质量只有正常十分之一的轻量炮弹,使其飞行速度达到了每秒一万公里。当然,这种轻量炮弹的杀伤力肯定是不如正常炮弹,在大规模舰队战中溅射效果不如常规炮弹,一般比较少使用。

  这样一来,这枚超高速弹丸只需要10秒钟时间就能来到“暴风号”所在的距离。战舰不同于机动战士,拥有巨大的个体体型和飞行惯性,要想做一次有效的规避动作,需要的时间肯定不止10秒。

  当初在太美WH,那支UAC编队针对“风暴”4号机高斯炮攻击所做的规避动作仅能算是微调,目的仅仅是避开主炮口要害,而不能完全躲避攻击。所以对于正常的战舰来说,面对挨个边就死的2000mm电磁轨道炮,10秒钟就足够致命了。

  但“暴风号”不是一般战舰,觉醒者机组的能力不能以常规方式去理解。10秒钟时间,借助“加速”能力的使用,这艘战舰硬生生地完成了小角度转向,成功脱离了电磁轨道炮的射击轨迹,使得这座基美克要塞的处女作以射失告终。

  此时时间刚刚过去一分十秒,“暴风号”躲过了L4基地的第一次炮击,而以风宇为首的机动战士距离这座半成品要塞还有近10万公里。

  为了照顾哈格的“狂战士”,整支队伍以每秒350公里的速度飞行,预计到达L4基地的时间是5分钟。这么长的时间,足够基美克护卫队一部分战舰出港,也足够他们发射至少一个中队规模的MG。风宇将失去直捣要塞动力部进行斩首作战的机会。

  风宇不是没想过让“风暴”3号机领着MG小队先行一步,平均秒速达到500公里的这部分机体只要三分二十秒就能够抵达。但是感性人格距离本体不能超过两万公里,所以4号机必须以400公里的秒速全速前进,才能保证不超出这个距离。

  这样一来,这支队伍将会断成三截,前后距离将达到3万公里,并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且3号机节约下来的一分四十秒也不是决定性因素,不可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所以理性人格在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决定集体行动,凭借己方的个人能力优势强行突破GMP人的防线。只要能够把3号机送进要塞内部,哪怕牺牲这架超级机型,只要能够引发要塞动力炉核爆,不管从战术还是战略层面都是Awa…ker的胜利。

  当然,这只是风宇的战术构想,想要做到并不容易。UAC联邦军可谓最了解风宇战斗风格的一支军队。从风宇成名之前开始,到之后与新非洲星系方面军第9舰队,以及在太亚WH与“新亚洲号”,还有在新美洲星系的历次战斗,他们都掌握着详尽的影像资料,并且专门成立了一个“风暴”战术反制作战研究室来研究克制他的方法。

  L4基地的要塞化只是UAC联邦采取的其中一种应对措施,除此之外,他们对于基美克护卫队也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