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胖子恰好忘了给风宇和“热带高压号”的其他人准备这个,否则Awa…ker肯定会给风宇的账户上先存一笔钱,断不至于让他一来海底基地就稀里糊涂地吃了一顿霸王餐。
第十七章 行动核心
第二天一早,终于意识到自己疏忽的周武给“热带高压号”的全体乘员带来了各自的通讯器,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合法新身份。从此他们就是地球联邦公民,就算这会儿大摇大摆地回到新亚洲星系,除了风宇之外,其他人都不用担心会被以叛国罪逮捕。
只是没人会喜欢这个新身份,如果可以,他们依然希望以原来的身份继续战斗下去。而且如果不是肩负着阻止NO颠覆新亚洲的这个使命,在得知风宇是中了NO的计策才“叛国”,说不定有人会反悔想要回到新亚洲。
但是在成为Awa…ker的一员之后,哪怕“热带高压号”上的大部分成员并不是觉醒者,这两天在海底基地查阅资料了解到NO的大量恐怖行径之后,他们也都坚定了与之战斗到底的决心,也都恨不得能够立刻驾驶“热带高压号”踏上前往NO军工基地的征程。
不得不说,Awa…ker的情报力量非常强大,并没有让他们等多久。在“热带高压号”抵达地球的三天之后,夏洛克返回海底基地,带回了NO军工基地两名试飞员的情报。
这两人分别来自UAC和新欧盟,都是被NO优渥的待遇所吸引,并且也希望在今后的新格局之中有着比现在更高的地位。其中新欧盟这位只是个准王牌,对风宇基本构不成威胁。真正不好对付的是另一位。
UAC这位是退役王牌机师,以前的代号是“金属风暴”,比风宇多了两个字。仅从代号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位远程型王牌机师。
远程型王牌机师风宇之前从未对付过,据说都是些麻烦的主。首先远程射击就是一种需要天分的技术,能在远程这条路上走到王牌这一步的,都是了不起的天才。同时远程型王牌机师又都是意识流,没有良好的战场阅读能力和大局观,根本不可能由一名远程机师成长为王牌。所以人们通常不再将这类王牌机师划分到技术流或者意识流,而是直接称呼他们远程型。
远程型也是少数能够突破40岁极限年龄的王牌机师,他们很少进行持续的高速机动的作战风格决定了这一点。更少的体力与精神消耗让他们更加持久。
他们静静地躲在阴影处或者阵列的后方,抓住机会打出极具威胁的攻击,破坏对方近战型王牌机师的节奏,甚至直接远程击坠。当然,远程击坠一名王牌机师基本上不太可能,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条件下才能达成。
远程型王牌机师不像近战型可以直接突入敌阵威胁对方战舰,所以在战场上的统治力就显得不是很强,各国军方也就很少破例让他们延长服役期限。
正因为如此,别看这位“金属风暴”是退役王牌,可是战斗力却一点也没有减弱,绝对不可小觑。
NO对于这处军工基地的保护可谓相当用心,虽说能有两位王牌机师共同坐镇更好,但王牌确实是紧俏货,Awa…ker好不容易才弄到风宇一个,NO哪怕再厉害,也不可能给一个基地安排俩。能够由一位近战型准王牌牵制来犯敌人,再由后方的远程型王牌主攻,这样的组合已经可以应付绝大部分局面。
可以想见,如果风宇在攻击该基地的时候被这两位缠住,别说什么抢夺MS…102样机了,就连自己想要脱身都成问题。看到这份情报时,他立刻陷入了深思。
同样的,在得知了这两人的真实身份之后,Awa…ker智囊团也不看好这次行动。只是这架MS…102样机对于组织今后的发展确实意义重大,任务非执行不可。理事会的决议是哪怕在一定程度上暴露Awa…ker的力量,也要抢到样机。
MS…102对Awa…ker重要,对NO也同样重要。这是一次此消彼长的竞争,谁最终得到了样机,谁就会在机动战士研发生产方面领先对方一步。
NO尽管目前很强,但也有其局限性。那就是加入NO的各大财团都是以攫取利益和权力为出发点,导致了强烈的排他性。这样的局面也导致了NO手头上掌握的技术都不是最顶尖的。
目前世界上在机动战士生产的龙头企业是为UAC军方生产MS的UM公司,对这家公司而言,冒险加入NO并不会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反而会有身败名裂的风险。反之,处于落后地位的夏氏精工很难通过常规手段追上并且反超UM,于是就需要加入NO颠覆现有秩序。
UM对于MS…102的保护是不遗余力的,UAC军方丢掉一架样机已经让他们非常恼火。可以肯定,哪怕NO对UAC军方渗透再深,也不太可能取得第二架样机。只要Awa…ker能够抢到已经在NO手里的这架,就足以让对手的机动战士研发生产掉队。
留给Awa…ker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架样机被截留在银河系这边已经有半年之久,就算之前NO需要等待夏氏精工派出专家来银河系这边参与对MS…102的研究。到了这会儿,夏氏的专家已经研究这架样机两三个月时间,再给他们几个月,就能将技术吃透。
到了那时候,UAC那边的MS…102也该试验定型进入量产阶段了。也许要取得MS…102会更加容易一些,但是量产机都是阉割版本,远不如最初的样机来得全面直观,对于解读其中的技术要点帮助不大。
Awa…ker目前就是要和时间赛跑,尽快拿到MS…102样机。至于Awa…ker为此能够付出多大的代价,智囊团正在紧急评估当中。一旦敲定了那条底线,行动马上开始。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次行动的核心都是风宇。作为Awa…ker独一无二的高端战力,也只有他有能力突入NO军工基地。这也是为什么Awa…ker在早就知道NO取得了MS…102样机情况下,却一直没有采取行动,等到风宇抵达地球才做出行动决定的原因。
正如一句古语,没有那个技术就别揽那种瓷器活儿。
而现在,风宇来了,情报到手了,行动也该开始了。
第十八章 远航103光年
NO军工基地对于地球联邦而言是个未命名星域,距离地球103光年。从地球地表视角看去,大概位置在比邻星东北方28度角一巴掌的距离上。
别小看了这一巴掌,这对当下的人类而言,几乎就是探索的极限。人类步入太空的时间毕竟还很短,很多技术虽然在高速进步当中,但是终归还处于蹒跚学步的婴儿期。
人类自弦纪元之初发现新美洲星系以来,迄今为止不过刚刚过去一百年多一点。虽说已经在太阳系周边发现了十余条天然虫洞,并且由此成功进入了四个河外星系,有了今天的五大星系一说。但实际上在星系内的探索依然进展缓慢,100光年成为目前二代跃迁引擎的一个极限。
常规民用飞船要在相距100光年的两个星域之间飞个来回就是一年时间,就是“热带高压号”这样的高速舰要飞往NO军工基地也需要整整三个月时间。如果以地球为核心划出一个半径100光年的球,那么在球的两端之间往返一趟就是两年。人类短暂的生命经不起几次如此长途的往返,所以哪怕知道远方应该会有更多的宜居行星,也没有多少人有继续远行的动力和欲望。
在这种情况下,NO组织选择在距离地球103光年的无名星域建立军工基地,可谓是最安全的选择。就连风宇听到这个距离时,也不免要哀叹一声“实在是太远了!”
说起来风宇这六年多的光阴里头,倒有大半是浪费在了漫长的航程当中。而现如今他成为Awa…ker的一员,时间对于这个致力于阻止NO霸权的组织而言弥足珍贵。且不说用三个月时间来飞行就等于给NO更多的时间来吃透MS…102的技术,Awa…ker也舍不得唯一的一张王牌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慢慢航程中。
于是“热带高压号”得到了一具外挂式助推器。
所谓外挂式助推器,其实就是一个可抛弃式辅助动力舱,包含独立的动力炉和若干台跃迁引擎,进一步缩短跃迁频率,以此达到更高倍数的航速。其使用方式就像旧时代的捆绑式火箭助推器一样,可以在不对舰船结构进行大改动的情况下直接挂载。
外挂式助推器是三代跃迁引擎诞生之前的过渡产品,本质上并没有提高每次跃迁的距离,仅仅是依靠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跃迁次数来达到提速效果。
而且这具外挂式助推器的造价可不便宜,基本上相当于一艘主力舰的价格,却只能驱动高速舰这样的小型舰船,而且使用寿命仅有100光年。即便是在各国军方也不会常备这种奢侈品,最多是在DT3这样的战略要地准备一具,一旦遇到关系到战区存亡的重大军情才允许高速舰使用,以便向后方求援。
Awa…ker还算不上财大气粗,这具外挂式助推器也是他们拥有的唯一一具。给“热带高压号”挂载之后,能将前往NO军工基地的时间缩短一半。也就是用一艘主力舰的价格来买一个半月时间,说起来也是值得。
只是如此一来,“热带高压号”和风宇注定又要来一次孤军奋战,因为没有一艘舰船能跟得上他们的速度。而且即便有外挂式助推器,一个半月的航程对于“热带高压号”依然是不小的负担。
作为高速舰,其最初的设计是为了用来传递紧急情报,而不是用来长途旅行,其有限的舱位只能携带少量的补给物资。尤其是作为王牌机师专用舰的天火J型,用来容纳机动战士的整备舱就占去了相当大的舰内空间,能够携带的补给物资就更少。之前在新非洲星系作战时就说过,“热带高压号”所携带的物资只能维持一个月的航行。
对于这个问题,Awa…ker倒是早有准备。自从两年前发现了NO这处远离地球103光年的军工基地,他们就开始着手在这一条航道上建立一座座中转站。这些中转站接受银河系情报官夏洛克及后勤部长安德森的双重管理,兼具情报站和补给站两种功能。
Awa…ker早已未雨绸缪地做好了有朝一日要进攻NO军工基地的准备,各中转站都囤积了一批军用补给。夏洛克亲自为“热带高压号”制定了航线,让他们在距离目的地约40光年的一处中转站进行补给。只要有夏洛克亲自签发的识别代码,即便中转站的驻扎人员不知道“热带高压号”的身份,一样可以进行补给。
Awa…ker安排好一切后,“热带高压号”成员组再次回到太空中,他们的座舰此时依然在那艘运输船中待着,并且已经装好了外挂式助推器。
在过去的两年里,“热带高压号”可谓名闻遐迩,先是去新非洲星系走了一遭,挑起了新欧盟与UAC的战火,接着回到新亚洲本土之后,又在E4星域向世人展现了王牌机师的正确用法。
从那时起,“热带高压号”的系统识别码已经被各国情报机构记录在案,哪怕再怎么改变涂装或者外形,也瞒不过有心人。
可以这么说,只要这架载着机动战士WS的天火J型高速舰敢在地球圈露面,必然会引起各国的关注和追踪。这点对于Awa…ker相当不利,很容易被顺藤摸瓜地找到海底基地来。于是风宇的座舰再次像袋鼠宝宝一样被运输船载着,直到飞出了太阳系才被释放出来。
然后就是一次800倍光速103光年的远航开始。
800倍光速是二代跃迁引擎的极限值,由六台跃迁引擎轮流工作。每台充能时间10分钟,跳跃之后冷却时间一小时。跃迁状态下其他引擎不得处于充能状态,否则会导致能量外溢撕碎飞船。在这个极限值之上,哪怕安装再多的跃迁引擎也没法再提高哪怕是一倍光速。只有耐心等待三代跃迁引擎的诞生,才能突破这一极限。
而事实上没有一艘正常的舰船会安装六台跃迁引擎,那会导致飞船变成一个小头大屁股的怪物。如果是民用飞船,后果就是运载量不足,运输成本过高。如果是军用战舰,后果就是目标庞大,更容易被集火击沉。也只有天生小巧的高速舰配合六台小型二代跃迁引擎,才能追求这种速度的极致。
这是“热带高压号”服役以来最远的一次远航,虽然之前从新亚洲转战新非洲星系的总航程更远,但是中途却在地球有过短暂的休整。而这一次高速舰的驾驶团队却要以10分钟一次跃迁的频率连续飞行一个月,然后才能在Awa…ker中转站停留一天进行补给。
这对以洛云曦为首的驾驶舱人员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虽然自动导航系统可以预先输入航线让系统自动驾驶,但这个时代的星辰海洋远比旧时代的大海要来得凶险。没有头顶近乎亘古不变的星辰作为参考,没有遍布天空的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