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认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终极认证-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可以慢慢寻找,总算找到了一个让种子变异的方法,伊夫把大量的种子用生物膜包好洒在了阿湿罗和缚折罗生长过的土壤表面上,为了不被齿类动物爬进去破坏掉,伊夫还精心用光滑的玻璃块竖了一个圈围了起来,外面又再用石块磊了一圈石墙。

    有一次伊夫从通泽出发,伴着一群登山爱好者一同走了一段路,还没有到达山谷伊夫就半路折了回去,因为从登山者的话语中,伊夫发现自己可能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从而犯了一个几年的错误。伊夫忽略的问题是:太阳活动异常的问题,这十数年来太阳活动是很异常的,变异株的涎生是不是跟太阳活动的异常有根本的关系呢?这样才可能解释这个山谷存千百年了,却好像刚刚产生过这两种变异植物的事情,不就是这十数年的事情吗?太阳异常不也是这十年的事情吗?

    带着辐射模拟器,伊夫火速赶到了加德满都找到了一位天体物理学家。物理学给伊夫详细讲解了十年来太阳的异常活动情况,包括出现的无线电乱源问题,而且帮助伊夫仔细验证了模拟器里的数据,结果让伊夫很痛苦。伊夫的辐射模拟器里的太阳辐射数据都是几十年前的老版本,难怪实验室里的种子没有一颗成功的!白白浪费了几年的时间!伊夫不得不更换了所有模拟里的数据模块,回到实验室重新进行实验。

    第二年,伊夫把经过四年在土壤表面经过了四年辐射的种子全部种了下去,结果很意外,近百颗种子也只长出了一株阿湿罗和一株缚折罗,伊夫的预想是能获得十多株才对的,看来真的是还有没弄明白的问题存在。去年长出的两株变异株经过一年时间都长大了不少,缚折罗长势良好,但是阿湿罗却像有病的样子,长得很艰难。看到今年有新的幼苗出来,伊夫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对阿湿罗进行移载。

    在通泽镇外一个偏避的地方,伊夫找了一个跟势罗谷温湿度相近的地方把阿湿罗种了下去,很快就发现阿湿罗的长势非常好,结果验证了伊夫早期的一个想法,最初发现的阿湿罗的死亡原因应该就是不适应势罗谷里的环境,这也服合进化论的思想,根据进化论优胜劣汰的思想,变异发生之后还要经过选择,适应环境的变异生存下去,不适应环境的变异被淘汰。势力谷中发生了两种载然不同的生物变异,适者生存的法则下,环境选择了缚折罗而淘汰了阿湿罗,这是很正常的一个过程。

    寂莫中又是三年过去了,最初的成功的阿湿罗已经结出了果实,伊夫又采集到了一批种子。缚折罗生长要慢,还没有结出种子,毕竟缚折罗生长环境要更严酷,生长缓慢也是正长的。伊夫用玻璃块围了三年的种子也接受了三年的辐射了,伊夫一次性的把它们种了下去,结果跟第二次有些相像,统计结果显示成功变异的种子只有百分之一,这个结果让伊夫感慨万千,当初一共十多粒种子就成功了两株,多么好的运气啊!真是天可怜见,老天爷也被伊夫的执着感动了,如果也是百分之一的机率的话,可能那次一株也没得到,伊夫可能没法坚持而换其它的方法了。

    成功长出的缚折罗都种在了势罗谷中火山泉水经过的周边地区,成功长出的阿湿罗都从势罗谷中移载到通泽附近一处偏僻的秘密地方,伊夫的研究开始进了良性循环的状态中,他已经有时间开始计划着一个让世界为之震动的方案,他要一举功成名就,然后在扬眉吐气之中名誉和财富一举两得。

    经过反复的实验,伊夫把种子的异变率从最初的百分之一提高到了百分之五。这个条件就是在种子蛋白质接近变性的极限温度下,在六位太阳模拟辐射下,在火山泉水定期侵泡下,可以达到百分之五的异变率。另外,伊夫把挑选项异变种子的光谱筛选法也搞出来了,只要把所的种子从光谱仪面前过一遍就可以知道哪些变异好了,那些就没动静的,不用再全部弄得去种了。

    在人生得意之前,命运之神冷酷无情的黑了伊夫一手。根据伊夫留下的病历和通泽当地医生及法医的报告,专家判断是伊夫反复受损的心血管系统产生了一颗栓子,这颗栓子流动到心脏部位时卡住了向心脏供血的血管,造成了心脏因为没有血液供应而停止了跳动。这是一种突然发作的疾病,就是身在医疗发达的大城市都可能死亡,伊夫在通泽这样的地方发病,无法及时得到治疗而逝世了。

    伊夫没有看到自己的胜利,十数年心血的结晶被送到了李承焱面前,一个比伊夫野心更大的男人面前。

黑暗之星 第四十一章 布卡

    李承焱离开久姆拉二赴通泽,根据伊夫的记载他在通泽还有一处秘密地点,那里应该还留一些很关键的资料,也可以找移载在那里的阿湿罗。一路上李承焱的心情是难以抑制的激动,似乎无以伦比的运气总是照顾着他,而且是做人情悄无声息的照顾着他。

    伊夫的秘密基地在距离通泽两公里外的一个人少地多的偏避小村庄里,在十多米高的一个小山包的后面生长着一片绿油油的树木,高矮有致的排列着,最高的树高约有三米了,亭亭而立如绿伞状,小圆叶,叶肉很厚,树皮青色,很光滑,有一些已经结了绿皮的约咖啡大小的果子。一阵风过来,一股很清新的味道传进鼻中,这就是阿湿罗吗?李承焱站在林园外边细细的看着它们,整片树林都用栅栏围了起来。

    旁边是一幢砖木结构的矮房子,静悄悄的,它的主人再也不会回来了,没有办法,李承焱只得破门而入。房子很小,一些木制的家具,一间小客厅,厨房,卧室都很简单,最像样的是书房,书桌、工作台都在这里,木架上摆了许多书籍和资料,另外还有一台看起来崭新的电脑和打印机。

    李承焱再次回到林园,打开栅门走了进去,不一会儿听到远处传一来阵大叫大嚷的声音,似乎是对着李承焱发的。李承焱转头看去,一位古稀老人拄着木杖跚跚而来,大概是伊夫雇的守林人,李承焱静等着老人近前。老人到来之后对着李承焱一阵言语,可李承焱大部分没有听懂,老人的话发音含混又夹着太多的土句俚语,实在理解不了,李承焱只得口手并用,比划了半天大概让老人明白了他是伊夫的朋友,来这里看看的。李承焱付了一些钱给老人,估计伊夫很久没来过了,也很久没付过这位老人家的看守费了,看着老人拄着木杖高兴的一步步离去,李承焱叹息着走进了林子。树木载种的很规整,垅是垅,沟中沟,左右纵横一条线,花了约十分钟,李承焱把林子走了个遍,也把阿湿罗的数目仔细数了一遍,大大小小的阿湿罗一共有一百零九棵,蛮多了。

    亲手从最高大的那株阿湿罗树上摘了一只最大的绿色果实,用力掰开,里边有一排排整齐的像石榴果一样的透明颗粒,晶莹剔透,里而不像石榴粒一样有核,果核都被颗粒包围在果实的中心,有一小团。透明颗粒有大有小,大的有黄豆大,小的才米粒大。一边往回走,李承焱一边把黄豆大的颗粒都挖出来放在手心里,虽然还没有成熟,也应该可以验证一下是不是可以燃烧。

    李承焱在房子里找到一根蜡烛,先点燃了蜡烛,然后用一个小瓷碗把颗粒中的透明液体都挤在碗里,用蜡烛去点碗里的液体,很满意,碗里的液体一点就着,发出淡蓝色的半透明火焰在碗里安静的燃烧着。李承焱很高兴的笑着,得意的笑,果然跟伊夫说得一样,这是一种很纯净的燃料,几乎看不到一点烟。

    李承焱在伊夫的书房里把伊夫书写的有关变异植物的相关资料全部整理了出来,伊夫在这里还是留了很多的研究数据,而且都是第一手的核心研究资料,伊夫全把它他们打印出来编成了一叠叠的,看来伊夫也已经在整理自己的研究了,李承焱足足收集了一大捆,这些比放在久姆拉的资料还有用。剩下其它的书籍和资料李承焱全扔到火炉烧火取暖用了,电脑里的东西删干净之后拆成了零件,存储盘也扔到火里烧了个通红。

    剩下的一件事情就是把那个叫势罗谷的地方确认一下了,把它的确切位置搞清楚,缚折罗可是全种在那里了,可能伊夫也意识到了隐藏的必要,在日记中伊夫对势罗谷的描术非常模糊。李承焱要亲自去一趟,下午又回到了通泽的旅馆中,得找到一个好的向导才行。李承焱向登山者求助,但是登山者只对马纳期卢峰的顶点有兴趣,所有一切都是围绕着进军马纳斯卢峰顶点的路线进行的,他们对于李承焱询问的那个山谷一无所知。而且有些登山者跟李承焱一样对这里的一切感到陌生,也要向当地人求助。一位老资格的登山者向李承焱介绍了一个叫赫尔巴的小村庄,那一个离马纳卢斯峰最近的小村庄,也是这里海拔最高的一个村庄,登山者都是从那里找向导。那里还是登山者的一个补给基地,很热闹的一个地方,常年都有外国人住在那里,对外来人很热情的。

    第二天,李承焱跟着那个叫杜奇的登山者出发了,向赫尔巴进发,每天有一辆吉普车从通泽赶往赫尔巴,今天有四个人去,加上采购的一堆货物,挤的很,现代社会大概很再有这么难坐的车了。不过,杜奇说,不坐这车就得走着去,运气好可以碰上一个赶牛车的捎上一段,否则就得一路爬坡了,这车再不好也比用两只脚走着去强吧?无可奈何大家都得忍一忍了。

    坐这破车的车费还挺贵的,不过杜奇说赫尔巴人很讲信用,每天一趟,就是空车都跑,车费贵点也是应该的,今天是人比较多的一天,大家运气而已。

    赫尔巴给李承焱介绍的导游竟然是一个歪子,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先生您对我是最好的向导很惊讶吧?”叫布卡的中年男人过来说道。

    “是的。”李承焱表示肯定,对方的腰一定有问题,身子是歪的,不过这是不是李承焱最惊讶的地方,是画轴传递给李承焱的信息让李承焱很惊讶。自从佛山之行后,李承焱就对画轴信息的领悟从二、三分提高到四、五分,这个布卡的容貌是假的,李承焱很肯定。“您能充当向导的角色吗?进山可以很费力气的。”李承焱依着男人的话对他的能力表示怀疑。真的很有意思,印度那么多人口国家都没有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人,在这个小国家一下子就有了两个有意思的人,真是很奇妙。

    “我们赫尔巴人是不会说慌的,你也可向那些外来的登山者打听,这马纳斯卢峰周围的情况没人有我熟悉。”布卡很自信的说道。

    “我相信你是对马纳斯卢峰周围最熟悉的人,但是你的身体真不会影响行动吗?”李承焱看着对方的腰说道。

    “我的腰是天生就这样的,我已经习惯了,庄子里每年都举行爬山比赛,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能抢走我的第一名。”布卡很骄傲的说。

    可是李承焱已经打定主意不让他做向导,这个人太不可靠,很危险。“我还是要换一个人,请跟你们的村长说一声,我要换一个人,否则我就不要向导了。”

    布卡很无奈的耸耸肩,“那随你吧。”

    没有人再为李承焱做向导,赫尔巴人对李承焱拒绝他们最好向导表示不满,一个个都用恼怒的目光瞪着李承焱。众努难犯,李承焱只得退一步,请了布卡和一名叫奇兰德的小伙子两个人共同作向导,付了双倍的钱。

    赫尔巴的海拔已经四千多米了,势罗谷的海拔月五千多米,一千米多米的差距实距的路确够一天爬的。听过李承焱的描述,布卡大致知道势罗谷在什么地方,三个人准备了一下,第二天一早出发了。

    至少今天晚上得在谷里过夜,背的东西很沉,有睡袋,有食物,有燃料,还有绳子,雪镐什么的。李承焱还带着摄相机,全救定位仪,瓶瓶罐罐什么的杂物。

    “你不像是来这种地方的人,为什么找那个地方?”奇兰德问。

    “我的目的地是你们国都加德满都,来这里是为了一个朋友,我的朋友是一个研究植物的科学家,他已经不能再来这里爬山了,但他很挂念那山谷里的一些植物,既然到了这个国家,我就想来这里一趟了,带着摄相机来了,把那里的情景拍下来送给他,表示一作为下朋友的一点心意。”李承焱从容答道。

    “哦,您的朋友是科学家?那个谷里有什么神奇的植物?”

    “什么神奇的植物我不懂,他才懂,可能是很有研究价植的东西吧,科学家的眼光跟我们是不一样的,那个山谷不大,我全拍下来就是了,送给他让他慢慢去研究了。我是个商人,对植物没什么研究的兴趣。”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