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养生门的一行的始祖乃彭祖,就是传说活了八百岁的那位老先生了。相传彭祖父进母家,居于鬼方,所以养生门都以鬼方山人自居。
养生也绝非我们现在理解的那样,调养生活让小日子过的更滋润。这个养不是调养的养,而是圈养的养。
好比养猪。养猪是为啥呢?是为了让猪张大,也就是成长。
养生也是这个意思,就是让生命成长,让人体的机能成长。说的白话一点,有点类似与现在研究兴奋剂或者激素的。
养生一门术术多种,最受欢迎的有两项,一个是养寿,一个是养性。
每个人都想多活几天,所以对养寿之道都很热衷,特别是在古代,甚至有许多别的行当的人,都跨行的去研究此术。所以说在明朝以前养生门在江湖上很受欢迎。
我前面提过了行业组江湖,业业相连的理论,其实这个行业也是可以理解的。杀猪的头发长了,去找理发的,理发的想多活几年就去找养生的,养生想吃猪肉了,就是找杀猪的。
养生和郎中的区别我想都能分的清楚,就不必多说了。
在一个就是养性。
古代人其实并没有我们现在人想的那么封建,那时对性的理解就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甚至远高于现在有些人所持的扭曲性观念。
有个词语叫幸福。其实在很久以前是没有幸福这个词的。
原词本身就是性福。
就跟口福眼福一样。
看到什么好东西了,人们通常都会说大饱眼福,吃到什么好东西了,都说大饱口福。不过这些都是性福的陪衬品罢了。
祝你性福……这是一份最美好的祝愿。
至于后来的幸字则是后造的,因为性福在那个时候并不在被推崇,所以就被改为了幸福。有心人可以仔细的去分析一下“幸”这个字,它除了能和福连起来露露脸以外,还能蹦跶出几次来?中国汉字这种单独成立专为一个词语而设的有几个?
由于当时的人对性看的很重,所以养性也很受欢迎。
不巧的是就因为养生门这两项最受人们所喜爱的技术得罪了朱元璋,最后导致外八行差点在江湖中消失,也导致了养生一门从此而灭,各项技巧被变形扭曲之后传入游方郎中炼丹术士之手,而最后仅存的一个养生门人,成了跳墙和尚,贻笑江湖。
第二百三十六章 跳墙和尚(2)
历史能淹没什么?
千古英雄千载之后仍是英雄?小人仍是小人?忠奸善恶是非曲直,虽然由史可见,但历史真正淹没的却是真相。
永乐大典改史千年,从神话至传说在到历史以将一切的真相掩埋。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件事,又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促进了朱元璋完成这一个伟大的壮举呢?
这人就是养生门的胡寿,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宰相。
说起胡寿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是谁,但要挂上中国最后一个宰相之称便人尽皆知了。
就因为他一人,朱元璋问罪诛杀三万余人。其中不乏外八行门主一类的人物。有意思的是当事人胡寿最后却没死。
他逃到少林。当朝皇帝要杀的人少林寺起初是不敢庇护的,但胡寿提出的条件却是诱人的很,他要用养生门三奇术换这一个和尚的名额。
胡寿为什么这么想当和尚?原因和简单,他知道朱元璋一切不会杀和尚,这不仅仅因为朱老爷子以前也是个和尚,这其中还有一段秘事。
养生三术诱惑力虽然很大,但代价却是得罪当朝的天子,少林的老主持苦思一天一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要说这老和尚也真有招,他让小和尚少林寺后门旁的墙边摆了几块砖。
当然胡寿就在后门外等着呢,他见小和尚此举顿时明白了老方丈的意思,当下二话不说踩着砖头就爬上了少林寺的院墙。翻进少林,随后将自己的头发忍痛扒光,在把衣服反穿不顾满头的鲜血,直接就进佛堂念经去了。
不得不佩服当时老方丈的智慧,由此一来以便以后朱元璋差人来擒胡寿他也有理由搪塞,不是我收的,人是自己跳墙进来的……佛家广开方便之门……门尚不拦何况墙乎!
胡寿跳进少林后还给自己留了一个后路,他在院里的墙边也摆了几块砖头……
这样胡寿就在少林藏了起来。
胡寿逃走不久,朱元璋就下令永灭养生门,将养生门踢出了开国外八行的行列当中。这才有了后来的销器门京城守卫战立功,名列外八行。
袁天方说完跳墙和尚之后关啸身边的一个盗门长辈就跟在关啸的耳边简单的说了一下这个称呼的由来,养生门是什么玩意关啸听都没听过,不过听完师叔的介绍后关当家就把事情的原委屡出来了四五分了,于是在众人悄声议论的当口关啸高声道:“这养生门跟我等有何仇恨?为什么要对我们下手?要说有仇也是我们外七行对他们有仇,若不是因为他们,明初的事情我们也不会大伤元气差点灭门了!”
这时王龙生也差不多把事情的始末跟张磊付可等人交代完了,关啸那边说完刚刚知道这事的付可便迫不及待的发言:“要说仇吧,这跳墙的和尚不是没有,第一个就是跟老朱家。不过从煤山一位老兄自挂了东南枝之后,我想这仇也就没了。第二个吗,我看就是跟你们蜂窝山人。你想想啊,是你们挤了养生门外八行当中的名额。”
关啸这个问题还好回答一些,但付可说的就刁钻了,袁天方无奈只能把求救的目光再次转向柳七爷。
七爷干咳一声随后淡淡道:“本来事情是要一件一件说的,没有前因哪来的后果,不过千门的高当家非要在说事之前,把前面的梁子摆开,结果这事就说乱了!”
高阳见七爷提到自己便笑道:“这么说是我的不是了!那么把前面的都放下,就由七爷慢慢的从头道来如何?”
柳七呵呵一笑道:“就担心诸位不给我老头这个面子!”
柳七爷的话音还未落下众人急忙都应道:“哪能,哪能,我等都听七爷慢慢分说!”
老爷子环顾一圈,当目光转盗门的一张桌事,关啸假装饮茶把头低了下去。柳七的话很明显,现在张磊何关啸提出来的问题本来都不是问题的,原因就是他开始的时候就是刚要说张陷空事的时候,高阳出来玩这一手,一下把整个流程都打乱了。
现在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整件事的中间开始剖析,这一剖析一会肯定还有问题。
事情的源头在那?
就是张陷空和七公子之间事隔百年的恩怨。
袁天方喝了口茶,随后站了起来。众人都知道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即将被揭开,这段历史中可能有忠奸善恶,也可能有是非曲直,可能有英雄,也可能有宵小。可能有众人皆知的历史,也可能有四知(天地你我)的秘事。
这之中唯一一个不带有可能的关键词就是恩怨。
在江湖就必然有恩怨。
这也是高门主在蜂窝山人讲述之初出来打诨的原因,一百多年了,既然是以过的恩怨何必再提呢?
高门主叹了口气抢过华火爷刚倒好的一杯酒,一饮而尽。
“老高!释明是养生门的人?”华亮问话的时候语调很平稳,但高阳清楚火爷现在很生气。因为千门诸将一直都拿释明当朋友看。在南京的时候高阳跟火爷简单的提了一下,但华亮并没有多问,不过这次想到养生门竟然对自己下手,火气动气了。
“他有可能并不那么清楚吧!”高阳回答的很含糊。
华亮摇了摇头低声道:“截血术应该是养生门的手段吧?”
高阳并不清楚释明在南京跟神调石嵩动手的始末,但两人正谈释明呢,华亮猛然冒出这么一句一想也知道肯定是野和尚用过此术,高阳无奈的点头道:“恩,大概是养生门的养体之术吧,跟兴奋剂差不多,可以增长力气。”
华亮点了点头,随后拿起酒坛准备继续添酒。
此时袁天方已经站在大堂正中讲述起了那段历史。
袁天方讲述的故事地开端发生在1907年11月28日的晚上。
明日便是慈禧太后大寿之期!
第二百三十七章 跳墙和尚(3)
慈溪太后大寿。
命礼部主客清史司张陷空下请帖,宴请七公子于紫禁城。
七年前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慈禧太后仓皇出逃,留下了百姓与孤城。
京城守卫战中七公子带领着行内江湖老合与侵略联军展开了一场狂烁古今的对抗。
他们没有长枪,没有大炮,甚至有些人连冷兵器都不拿,就用中华大地上传承了几千年的国之秘术。
两方的人数比例是一千比一。
宗二爷用士兵们身上的盔甲在朝阳门大摆傀儡阵,以一人之力拖德军五百余名士兵近二个小时,最后身中三枪被李三爷救出。
石六爷在东直门带领义和团以血肉之躯强冲法军得枪林弹雨,斩敌兵三百上将一名,后来在乱枪当中六爷左眼右耳全被打残,正当他想使用禁术与敌人同归于尽之计,被李三爷救出。
王五爷在东便门赤膊上阵,施展浇油火刀阵,在俄军战线上三进三出,犹如常山猛将在世,最后须发皆燃,要不是居中策应的李三爷来的及时,五爷就要抱着那位俄国将领跳护城河了。
城破之后,薛四爷和柳七在北京城内又与敌人周旋了起来。
那一战黑蝴蝶和活跳尸明传海外,柳断魂之名更是见者魂必断,闻着吓断魂。
八国联军撤军之后,慈禧回到北京,知道此事的当天就想加封七公子来着,但却被诸大臣拦住了。理由很简单,这些人就是江湖草莽,万万不能高封于朝。
至于为了京城百姓的安危亲求联军首领勿扰民的花门二姐赛金花,大臣的意见是……风尘女子金口勿提。
当时的礼部侍郎洪钧曾纳赛金花为小妾但两人结婚仅三天,赛金花就放弃了锦衣玉食的贵妾生活,从新回到凤楼,正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洪钧感念旧情希望太后能为此女证名,结果不过却因此丢了官职。
可不知为什么七年后慈禧太后竟然力排众意决定请七公子入紫荆城参加自己的寿宴……
张陷空的悬浮请帖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发给七公子了,但七人一直没有回信,直到太后寿诞的前一天,张陷空才接到沈财神的回书。
书中说见皇上和太后是大事,很多礼仪方面的事他们都不懂,希望张侍郎能教导一番,于是张陷空提前以前约见七公子在水西门边的雁鸣楼见面。
就在那天晚上张陷空死与水西门军火库大爆炸。
动手的便是七公子。这些话都是柳七爷亲述的,柳七说到这里的时候众人虽然都有很多疑问,但挨着七爷的面子没有说话。不过柳七随后就说出了因果。
原来在七公子收到慈禧请帖后,第二天就收到消息,说慈禧此举是想一举灭掉七公子,原因就是七公子当中有人参加了“反清第一人”孙中山的中国同盟会。企图推翻大清王朝。
七公子当年不能坐以待毙,他们除掉了身为江湖老合却在朝廷中坐鹰犬的张陷空,同又炸掉了清政府高价买回来的一批军火。
如果没有意外这件事就结束了,有茶博士讲起此段江湖事的话,标题会叫做,七公子清江湖除祸患一类的大快人心的题目。
可没想到几十年后蜂窝山的后人竟然发现了张陷空是正非奸的证据。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七公子就杀错了人。而且还是错把恩人当了仇人。
一直说到这里的时候千门当中除了高阳和王龙生外,其他人一直还没明白这件事跟他们蓬莱山有什么关系。
七公子也好,八公子也罢,反正没有我们千门中人在,你杀错一个还是杀错两个也找不到蓬莱山的头上来。
柳七爷就仿佛看穿了蓬莱山再坐的几位将才地心思一般,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一下,随后向这面看了看又继续说道:“这位当初告诉我们,张陷空乃清庭鹰犬,慈禧太后这次摆的是鸿门宴的人,就是李鸿章李中堂的长子李经方。”
柳七说罢看千门众人没有反应便又加了一句。
“也就是当时的千门主将!”
这一下反应来了。
付可来了一句我靠,张磊来了一句我操,三个小丫头几乎同时低声的啊了一下,就连火爷都放下酒杯抬起了头。
这下众人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蜂窝山不仅跟千门有仇,按理来说在场的所有人中还是千门的仇最大呢,如果蜂窝山的证据属实,那么结果就是千门主将传假消息陷害忠良。
“哥,当时的千门主将不是李鸿文嘛?”施妖小声问道。
高阳摇头道:“鸿文门主死于1905年,随后就将千门主将的位置传给了弟弟的儿子,也就是柳七爷口中所说的李经方,文鹿师爷就是经方门主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