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的事情,只希望杜文秀能谈好了,不然自己倒了弥渡,就要进退失策了,杀只怕越闹越凶,不杀只怕他们会得寸进尺。
杨猛带着一千八百督标,花了三天的时间,扑到了弥渡,果然,杜文秀那边没有什么结果,近千回回带着刀枪剑戟,堵在了大军的必经之路上。
“杜文秀,你们可是想好了?
此战一开,云南再无回回的立足之地!
此战一开,杨家与回回不死不休!
此战一开,天下人将奉旨屠回!”
现在就看自己的谈判手段了,谈判杨猛经历过无数次,可如此没有底气的谈判,却是头一遭。
“杨三爷,我们敬杨佛爷的仁孝,才没有直接动手,危言耸听,就有些下作了吧!”
一个留着齐胸美髯的老者,回答了杨猛,听他话里的意思,赵州之事还有门儿。
“危言耸听?你当杨某是在说笑啊?此次云贵总督林则徐率领八千云贵精锐,本是来对付永昌练匪的,你们这么做就是在为云南的回回,挖坑,挖一个万劫不复的大坑。
你们也别把自己看的太高了,杨某的手下是什么实力,有多少斤两杨某清楚的很,你们与杨某作难,那就是找死!
试问赵州之事糜烂,滇西的回回能善罢甘休吗?只要咱们之间开了战,回乱再起已成定局,杨家在滇西的武庄、田庄、土地无数,杨家断然不会让你们为祸滇西的。
现在正是饥荒的时候,滇西虽说不比宜良等地,但粮食的产出不少,耽误了滇西的春种,今年的收成就算毁了,缺了滇西的粮食,万一今年灾情不退,你们就是在与云南所有的百姓作难。
现在此事,已经不是回汉之间的矛盾了,是回回与云南各族之间的矛盾,该怎么做,你们自个拿主意,要战便战,不想打就赶紧散去这些人。
给你们半个时辰的时间考虑,过期不候!
所有督标听令,半个时辰之后,进兵弥渡,但凡是回回,不论男女老幼,杀无赦!”
不管回回们的反应,杨猛一声令下,督标的人马,持盾执矛,就摆出了攻击的战阵。
杨猛刚刚一席话说的不错,现在还真不是个好时候,一旦开打,三五天结束还好,万一绵延数月,滇西大乱,云南回回的结局,真与杨猛说的差不了多少。
兵马未动,回回的几个高层,就有了退意,虽说家中有子嗣在永昌遭了难,但永昌同族的遭遇,赵州的回回可不想重蹈覆辙,他们堵在路上,主要是为了示威。至于说开战。杜文秀一到。他们开战的决心也就小了许多。
再有就是刚刚杨猛的那句不论男女老幼杀无赦,杀伤力太大了,督标的战阵一摆出来,身后的回回青壮,也开始了窃窃私语,就这么个局势,即使打!败得也只能是赵州回回一方。
杜文秀又成了香饽饽,因为死伤了子嗣。杜文秀在弥渡没听到什么好话,虽说心里有气,但大局为重,他也是沉着脸听完了赵州回回高层的条件。
现在还能提什么条件,刚刚杜文秀的心都蹦到了嗓子眼,就怕杨三爷不开口上来就动手,现在这个局面,赵州的这些高层还想提条件,真是有些好笑了,弄不好他们这些人。今天就要倒霉了。
有理也是无理,说的就是云南的回回。去了一趟京城,杜文秀的眼界也开阔了许多,云南的回回要想安稳,与汉人的纷争就必须要停下来,如今云南最大的汉人势力杨家,与督标有了联系,云南回回以后如果还是这般不吃亏的话,杨三爷说的那些话,还真得好好思量一下了。
“你们散去本族青壮,随我去杨三爷那边领罪吧!如今这世道变了,有冤没冤你们都要忍着,杨三爷说的不是玩笑话,你们若是再不幡然悔悟,遭难的只能是云南的回回。
一个永昌这几年就死了万余青壮,加上历年遭难的老弱妇孺,滇西这块土地,已经浸透了咱们回回的血,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们为了整个云南的族人,还是退让一步吧!
朝廷不待见我们,但杨家还是不错的,如果机会合适,咱们可以……”
有些冤屈难以昭雪,有些话也说不出口,杜文秀看了一眼赵州的这几位高层,衣袖里的手也紧紧的握了起来,实在不行,就只能撺掇本族百姓反水了。
与督标开战,基本就是和杨家开战,有了杨家响应,云南的各族,都会对回回下手的,结局不难想象,有些时候只能委曲求全了。
“那咱们的子嗣,就白白的死了不成?”
永昌遭难的童生,小的才十几岁,大的也不过二十多岁,这口气怎么咽下去啊!活生生的娃娃,就这么没了,搁谁也咽不下去这口气啊!
“白死也得死!永昌死了多少无辜的族人?事情刚刚有了转机,不能因为你们,把整个云南的族人,推入火狱之中,今天你们若不答应,我就……”
有些话杜文秀也说不出口,永昌之事他是亲历者,满胸的愤懑一憋就是两年,要说没有拼死之心那是不可能的,但杜文秀知道,造反,现在根本没有活路,有些事只能忍着。
“你要怎样?”
“说服滇西的族人,共同剿灭赵州回乱!”
“你……我们可是同族之人!”
“做了今天这事儿,咱们就不是同族了,你们不顾云南族人的死活,只能舍弃你们这一支了,现在与朝廷对着干,倒霉的只会是咱们,有些事不得不做。”
杨三爷的话,杜文秀记在了心底,平赵州之乱,不是平乱匪,而是要绞杀赵州所有的回回,同族相残,这话本不该说的,但为了多数人的利益,为了永昌之事不再上演,有些事不得不做。
“难道真会如杨老三说的那样?”
细细一品杨猛和杜文秀的话,几个赵州回回高层,也摸到了些许恐怖的东西。
“真的,杨家挑头奉旨杀回,你们一动云南无回。我不是在危言耸听,杨三爷也不是在开玩笑,只要今天开了战,一旦咱们的族人反应不及时,这些话就是预言。”
“朝廷就不管这些?”
“别忘了西疆的张格尔,没有他们一脉,咱们的处境不会如此艰难,朝廷?朝廷不会在意咱们的死活,如今的云南,只有杨家可以依靠,总督府、林则徐都不是咱们的依靠,只有杨家才是。”
“唉……这口气真是咽不下去啊!”
“为了族人,为了身后这些人的死活,你们咽不下去也得咽。”
杨猛的克制,给了弥渡的回回一个机会,若是换了贵州兵,这一仗早就开打了,弥渡之事处理起来很简单,杀了就会完事儿,可以后就难办了。
杜文秀提前说和,也缓解了一下紧张的气氛,赵州回回高层的克制,也是促成口舌平乱的先决条件。
“杨三爷,咱们的事情,您能做主吗?”
那美髯老汉,几步上前,盯着杨猛的双眼有些不甘的问了一句。
“不一定!但沈振达必死无疑,你们要跟着我会平乱大军之中,总督大人那里需要一个交代。”
“好!就冲您这句话,咱们降了。”
“散去百姓吧!把刀枪留下,给你们半天的时间,交代后事,这一去你们不一定能活着回来。”
弥渡之乱,林则徐发了怒火,这事儿得给他一个交代,赵州的这几个高层,必须解回去,实在不行,就找几个替死鬼了事儿。
第二百零九章人铺路刀开道(上)
口舌平乱,也算是妙事一桩,可杨猛并不怎么满意,弥渡之事并不是偶然,而是有人在里面挑拨,三十几个永昌的回回,就是弥渡之乱的根本,没有这些人,弥渡之事不可能演化成上千人的叛乱。
“云焕,这些都是你们永昌所属,有些还是保山周边的人,这些人不会不认得你吧?这些人你打算怎么处理?”
滇西历次回乱,多数有永昌回回,尤其是保山回回的参与,这批人心中的仇恨太深,化解不太可能,杨猛不想对这些人下手,沾上了这些不利于自己的谋划。
“三爷,此事还是看看林大人审理永昌一案的结果吧!”
族人的不克制,也是云南回回频频叛乱的原因,这些年滇西的回回越来越不受待见,每次平回,各地百姓、山民都要跟着倒霉,这样的事儿,以后不能再继续了,反就要来次大的,没有机会就不能再反了。
“也成,不过你也别抱太大的希望。”
斜盱了杜文秀一眼,杨猛就不说话了,朝廷的大政不会变,指望着林则徐还回回一个公道,希望实在是不大。
“三爷教我……”
“呵呵……”
没了弥渡乱事,回去的时候,杨猛也加快了行军的速度,三天来两天回,五天时间平定弥渡回乱,坐镇中军林则徐不由的高看了杨猛一眼。
“大人,弥渡之事源于永昌,十几位赵州童生就是事发的原因。主使之人已经缴械伏法。不知要如何处理?”
简单的回报了弥渡之事。杨猛也打算看看林则徐的手段。
杀。现在可不是好办法,与永昌屠回、劫囚、练匪、会匪之事并案,才是最好的选择,现在滇西回回的眼珠子,可都放在林则徐的身上,先处置回回,肯定不是什么好主意。
“星斗,你做的不错。不动刀枪就消弭了一场乱事,但这回回也不可过度的放纵,挑事之人验明正身,直接正法了就是,处理永昌回案,但分良莠不论回汉,哪个触了国法,就得依照朝廷的律法来办。
永昌之事,这几日就要开战了,正好拿他们祭旗。以儆效尤!”
弥渡回乱,彻底的触怒了林则徐。云南的百姓太乱,动不动就叛乱,不杀不足以扬国威,不杀不足以正国法,对于叛乱,林则徐也下了决心,绝不宽恕。
“那永昌的练匪是不是也要如此,永昌的几万练匪数量不少,行刑的话,督标要有所准备。”
林则徐弄这么个军令出来,杨猛也无奈了,看来夷性犬羊也是林则徐行事的准则,赵州回回的高层们,这次可是把事情做差了。
“永昌之匪,要区分一下,数万人全部定为叛匪,不合朝廷的规矩,这事儿等到了永昌再说吧!”
还是回汉有别,堂堂的林老虎也不能免俗,不是这回回惹人厌,而是他们做事的时机不对。
出了中军大帐,杨猛也在谋划着自己的事情,赵州的回回不能杀,就只能找替死鬼了。好在为了平弥渡之乱,林则徐扎下了大营,有些贵州兵窜了出去,正好抓些大烟鬼来顶替。
斩了三十多颗人头祭旗之后,大军才再次拔营前进,经楚雄入大理,在大理驻扎之后,林则徐派出了贵州兵作为先头部队,赶赴永昌。
对此,杨猛只是冷冷一笑,林老虎的平衡手段,这次怕是要玩砸了,沈振达扼守澜沧江,这贵州兵要是能过去的话,永昌之事就不是练匪作乱了。
现在的沈振达还沉浸在无边的野心之中呢!不痛打痛杀,他能善罢甘休才怪,贵州兵过去,至多是与永昌哨练隔江对眼儿罢了。
怪事儿年年有,贵州兵倒也有些斩获,七天之后,那边送来了百余颗人头,说是练匪不敌贵州绿营,撤去霁虹桥桥板,隔江拒守,贵州兵无法建功了。
这事儿不用问,十成十的杀良冒功,杨猛清楚林则徐也清楚,自破五之后,沈振达为了封锁永昌,早就撤了霁虹桥的桥板,何来败退撤板一说?
本想着扶持一下贵州兵,用来制衡杨老三的林则徐,也下不了台了,这事儿怎么说?杀良冒功报到朝廷,清流们必然要攻讦云南,现在这个时候,只能以大局为重了。
“星斗,永昌之事你去办如何?”
绿营不可用,这下可是深入林老虎之心了,没想到自己这个总督近在咫尺,他们也敢杀良冒功,这事儿……
“可以,先得杀了那些杀良冒功的贵州兵,云南人不是那么好杀的,既然有些事儿做下了,就要付出代价。”
林则徐不提杀良冒功之事,但杨猛得提,贵州兵在云南撒丫子,这事儿是搏名声的好事儿,杀他一个人头滚滚,对杨家来说有益无害。
“杀良冒功,从何说起啊?”
林则徐心里也恨着呢!但现在正是用兵的时候,有些事儿,也只能大不见小不见了。再者说了,这一百多颗人头,要牵连不少人的。
“那就让贵州兵去解决永昌之事,咱们云南人,不与仇敌共事。”
说完这话,杨猛扭头就走,什么狗屁大清虎臣,不过如此而已。
“你说这事儿怎么办?现在正是平乱的要紧时节,临阵杀将,这永昌戡乱的事情怎么做?要不咱们赔些银子吧!”
本来像杨猛这样的,林则徐一句话就能办了,可这事儿办的理亏啊!贵州兵不能用,永昌之事要有个首尾,只能用督标了,可杨老三在督标的威望不小,现在撸了杨老三,只怕这督标也用不得了。
赔银子,也是林则徐的无奈之举,这事儿也算是稀奇。但为了永昌之事。林则徐也拉下了老脸。
“赔银子?也好!一颗人头一万两。拿不出来,用贵州兵的人头换,咱们杨家就是做买卖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