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赤唐- 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距离俱兰城不远的一处小山处,散落着几百顶帐篷。

    一个身着金『色』铠甲,高仙芝正遥遥望着不远处的深灰『色』的城池。若是放在了平时,自己定会毫不犹豫的挥师直达城下,不管城主是谁定会率领城中百官迎出城来夹道欢迎。可现在,他竟然还需要犹豫是否入城!

    一场怛罗斯之战竟彻底改变了安西军、自己的地位。现在他竟然要去看这些胡国国主的脸『色』!

    “高帅,怎么起的这么早!”

    李嗣业不知何时『摸』了过来,和声道:“前面就到了俱兰城了,不多时我们便能回到安西了。到了那时,我们便可以整顿休养兵力,相信不出三年,我们便能有力再与大食人一战,洗刷曾经的耻辱!”

    他说的铿锵有力,倒是稍稍平复了高仙芝心中的伤痛。

    “嗣业,依你之见,我们该不该取道俱兰城?”高仙芝却是没有响应李嗣业,指着不远处的城垣缓声道。

    “当然要去,大唐是他们的宗主国,我们理当享有这个权利。为什么不去!”李嗣业攥紧了拳头道:“莫不是高帅怕胡儿见我们军容不整,起了歹心?您放心,若他们对您稍有不敬,俺老李一刀下去便把他们切成肉片!”

    “一分形势说一分话。”高仙芝苦笑着摇了摇头:“这倒也不能全怪他们,毕竟我安西军势微,只是不知道李括他们到了何处了?”

    “您还在想他?估计那傻小子还在沿着怛罗斯河沿岸傻找呢吧?咱们走的急又没有给他留下什么讯息,他又该凭借这么去找寻呢。唉!”

    李嗣业摇了摇头道:“不过您放心,即便这小子不在俱兰城,凭借我们手中的两千多兵力,也足可以安然通过俱兰城。”

    ps:大家猜猜会发生什么,高仙芝如何面对俱兰国主,如何面对天威军。

 第七十八章 万里(六)

    今日,李括起了个顶早。

    经过俱兰国主的极力相邀,他最终夜宿在了王宫。少年酒力虽尚可,但昨夜显然喝的太多,今日早起后便觉得脑袋昏涨不已。

    匆匆洗漱之后,李括便唤醒了同在偏殿留宿的张延基、周无罪等人。这些个家伙喝的比自己还多,来到王宫偏殿已是昏昏欲睡,待得『摸』到了床头,连衣服都不得解立刻进入了梦乡。

    好在自己从铜武营带来的一百多甲士守在了偏殿外,不然就照他们睡得这死样,若是李怀忠起了贼心大伙儿说不准真被一锅端了!

    “括儿哥,怎么起的那么早啊,现在才几时啊,容我再回去睡一会。”张延基打着哈气刚起身走到面盆铜镜前,便觉一阵困意袭来。他沉沉的合上了眼便要朝木床走去,却被李括一把拉住道:“你且到窗外看看,现在几时了,亏你还好意思问!昨夜也不知是谁说一定会早期的,偏偏到最后成了起的最晚的人。”

    李括无奈的摇了摇头道:“我们今日有重要的事情要处理,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这副模样让我说你什么好。”

    “哎,括儿哥我开玩笑的,你别生气,别生气啊。”张延基连忙摆手表态道:“我这就来,这就来。”说完张小郎君匆匆的走到面盆前对着铜镜一番熟悉,不多时的工夫便回到了李括身前。

    “嘿嘿,现在我们可以走了!”

    “唉,真是拿你没有办法!”李括宠溺的点了点张延基的鼻头道:“还愣着干什么,走吧!”

    李括一行人得到了俱兰国主李怀忠的特许,可以随意出入宫禁,故而从偏殿出来后便一路疾行从侧门出了王宫。俱兰城并不大,众人骑马约过了盏茶的工夫便到了西城的军营,点齐了五百人,浩浩『荡』『荡』的出了城。李括并没有带过多的骑兵,一来这样太过招眼,会引起李怀忠的戒心和疑虑。二来此行不需要太多的人手,即便它把天威军将士悉数带出了成,也是徒然浪费。

    事实上,李括今日所要做的便是在俱兰城外三里搭设一个溃兵收容点。他早听说怛罗斯之战后有不少零散的溃兵从西边一直逃来。这些士卒往往三人一行,五人一伍。因为形不成规模,往往连寻常惯匪盗贼都敢打他们的主意。到最后,这些大唐将士往往连身上的铠甲横刀都被人剥了去。以他们现在的姿态是自然不敢进城的,三里外的小径便成了他们东返安西四镇的必经之地。

    李括来到俱兰城最主要的目的当时是接应高帅所率领的大唐溃兵,以帮助他们安然渡过危机,返回安西。但让他眼睁睁的看着昔日的袍泽饱受胡虏白眼,他实是做不到。

    因此,他才会带领五百人来到这里将过往的溃兵收编,到时与安西大军一同返回四镇。

    至于迎接高帅的事情当然不能忘,事实上少年早已派李晟带领一千骑前往俱兰城外等候。一旦有安西大军东返的消息传来,少年便能在第一时间返回俱兰城。

    忙了大约个把时辰,大伙儿总算将营帐支了好。张延基打着哈气道:“括儿哥,你说这大清早的怎么会有人来。这些溃兵最怕被敌人看到,往往都是白天歇息,夜间赶路。我们起这么大早,追定扑了一场空。”

    “凡人呐,凡人!”周无罪摇了摇头道:“凡人和天才的思维模式到底是不同,嗯,这倒也不能怪你。”周无罪鼓了鼓腮帮道:“你可知为何他们会选择在夜间行走?那是因为那会儿多半在荒野,不惹人注意。若你临近城垣还在夜间行事,不说别的,官府都会把你当做盗贼绑了去。”

    “你死胖子,你怎么总跟我作对!”张延基直恨得牙痒痒,跺了跺脚嘟囔道:“还别说,这小子讲的还真有几分道理。”

    “来人啦,都督来人啦!”正在周、张二人拌嘴之时,王小春突然兴奋的喊了起来:“都督,前面来人了,看模样像是咱们的弟兄。”

    原来便在大伙儿三百步开外的一处土原旁,围着约莫几十个军卒。虽然看不清他们的面容,但仅从甲胄分析大伙儿基本便能断定他们的出身!

    “派人将他们请过来!”李括深吸了一口气,冲王小春吩咐道。对于这些溃兵来说,战争的阴影挥之不去,在其心理投『射』出深深的负罪感。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是无用的废物,是因为自己才打得败仗。另一方面他们惧怕见到昔日的袍泽,觉得会受到袍泽的白眼与轻视。

    越在这种时候,自己便越要表现的宽宏,让他们感觉到没有人遗弃他们,自始至终他们都是安西唐军的一部分。至于溃逃之事,虽然违反了军规但却合乎人情。试想,大军溃败之时,有多少人有勇气重新聚散到将帅麾下听候整编调遣,多半是四散作鸟兽状吧?当然,这并不代表李括赞成兵卒战败后溃散跑路的做法。身为一名大唐军人,既然战败溃逃当然要承担责任。只不过在战时,大部分军将会选择对这些溃兵从轻发落,甚至将他们的罪责暂且记下以将功补过。相信以高帅的领兵经验,亦会如此。

    所以他丝毫不担心这些兵卒的处置问题,事实上,他最担心的是这些溃兵能不能有勇气面对自己的过去。

    不出半柱香的工夫,那几十名溃兵便在王小春的“驱赶”下踉踉跄跄的走了来。他们一见到李括身上的甲衣便知道遇到了正四品以上的将军,纷纷跪倒,以头抢地。

    “将军,怛罗斯城外,大伙儿败了啊。高帅正率着大伙儿拼死抵抗,但无奈大食人人数太多,弟兄们拼将不过。那天杀的葛罗禄人见情势不对便投了敌,大食人趁机猛攻我们中军,高帅支撑不住,支撑不住啊!”

    说话的是一个火长模样的人,他显然没有见过李括,只以为这是一支安西军别师,便将自己一个多月来的苦水倾数倒出

    ps:大家猜猜李括会怎么处理这些溃兵。

 第七十九章 万里(七)

    自小到大,少年关于大唐军队的记忆总是无限美更快更好。。)每当父辈、长者提到大唐军队时,总会以一种自豪、佩服的语气对其大加赞赏。耳濡目染之下,少年也就理所应当的认为,大唐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度,而大唐的军队,则是四海内难遇敌手的存在。而如今,这样一支战无不胜,强盛如斯的大唐军队居然败了,而且还败的这么彻底,败的这么凄惨!此时此刻,少年的心头就如同被一群蝼蚁啃食,疼痛难挨!

    尽管如此,他却得表现出十足的镇定以安抚这些溃兵的心情,这种冰中来火里去的煎熬实不是常人可以轻易忍受的。但李括此时没有选择,既然选择了承担,就不能因为几多痛苦而选择中途放弃。

    “没事了,都过去了,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李括大度的摆了摆手,尽量让自己表现的轻松一些:“高帅他们呢?葛逻禄人叛变后中军不是起了一场大火吗?高帅他们怎么有没有突围?”

    那火长显然不知道这么多细节,挠了挠头道:“这个我倒不知道,不过以高帅的脾『性』便是败了也要跟大食人争个高下,绝不会允准安西军的名头堕在自己手上!”

    那火长许是怕李括误解高仙芝惧敌溃逃,忙替其说起了话:“再者说,高帅身边还有李嗣业将军,他老人家可是出了名的万人敌,当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有他护卫在高帅身侧,寻常的几千大食骑兵根本近不了高帅的身。”

    这些士卒多是高仙芝培养起来的嫡系,多多少少受了高仙芝的恩惠,即便此次怛罗斯会战惨败,仍不会降低他们对高仙芝的信任。在他们眼中,高仙芝始终是那个横扫西域三十六国,平突厥,激吐蕃,堪与李『药』师齐名比肩的一代名将。

    知道从他们口中再问不出什么有用的讯息,李括冲左右吩咐道:“将弟兄们带回俱兰城,便暂且让他们居住在我们的军营里。”微顿了顿,李括道:“将他们好生照料,勿要怠慢。”

    “遵命!”自有铜武营心腹将那些溃兵收整,引向通往俱兰城的小径。这些溃兵一路上昼伏夜出,极尽屈辱,此刻受到弟兄袍泽的厚然照顾如何能不喜?有些年岁小的兵卒甚至滚下了一行热泪,连声应着踏步而去。

    “括儿哥,我们真要在这里等下去?”张延基侧过半边脑袋,低声问道:“这些兵卒零零散散的,往来也没个准信儿,我们在这里干耗着也不是个办法啊。”

    李括幽幽一叹道:“你说的不错,将弟兄们放到城里我也不甚放心。这样吧,你和无罪在这里等着,我回俱兰城一趟。”

    “嗯,也好,那括儿哥你多加小心!”张延基点了点头,目送着李括翻身上马,扬鞭远去

    李括一回城,便接到了王小春送来的讯息,让他马上去王宫一趟。

    少年以为是俱兰国主李怀忠有事寻他,未作停歇只带了百名心腹便入宫而去。由于李怀忠有言在先,李括可以畅通宫禁,不多时的工夫便从侧门入了宫,一路疾行来到了昨夜赴宴的正殿。经过一番通传后,李括携窦青、王小春、濮大锤等心腹入了殿室。

    因这殿内紧闭着门窗,虽是白日却甚为幽暗。李括心中大『惑』,不免起了疑心。少年将右手紧紧放在刀鞘上,准备随时应对可能的突变。李怀忠虽然在人前对他表现的极为恭敬,但他毕竟是一国之主难保不会生出什么小心思。少年绝不会掉以轻心,将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中。

    便这么屏息凝神的行了十数步,殿内突然燃起了支支红烛,将大殿映的通明。

    “啪啪啪!”三声脆响后,从大殿后门走出一列人来。为首的自是俱兰国主李怀忠,跟在其后的是一干文武。李括刚想上前探探这厮在弄什么玄虚,却是神『色』一颤,惊呼出了声。

    “高帅!高帅!”少年连踱数步上前,紧紧的抱住了高仙芝的双臂:“高帅真的是你吗,我方在城外收拢溃兵,没想到您已经先一步入城了!”

    李括许是太过激动,用力过大竟是将高仙芝握的直咧嘴。

    少年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忙将双手松开道:“高帅,您看我,一时太过激动,我”

    “哎,你这『性』子别人不知,我还不知吗?不用解释了,我不怪你。”高仙芝摇了摇头道:“其实,我也不知道你有没有来俱蓝城的方向,故而沿途总是走走停停,行程便耽搁了下来。”说到此处,高仙芝置讳莫深的朝李怀忠望了一眼,随即笑道:“不过既然如今你在这城中,我便再不需这般谨小慎微了。”

    方才这短短一刻的时光,少年心路经历了几多起伏,直到此时才得以放下。想这必是李怀忠出的主意,以借机讨好高帅!

    “高帅,您这次带了多少兵丁回来?若是人数太多,城中的军营许是住不下,若是您需要,我立刻叫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