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怜!可是没办法,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他们不这么“拼搏”,就有可能偏离目前中国“成才”的轨道: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用很多成年人教育孩子的一句话就是:“今后你没个大学文凭,哪个单位要你,你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弄得现在的学生们在自己的人生字典里增加了两个字:郁闷——这是中学生们目前用得频率很高的两个字。
  要说孩子的父母们也实属不易。“越大越操心”是家长们的抱怨。从城市来说,绝大部分家庭的经济条件还说得过去,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们都尽可能地为孩子营造好的环境和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主动权还是掌握在家长手中。可是小学毕业升初中,家长的主动权就被大大地削弱了——实行了五六年的“电脑派位”制度今天仍在继续(而且是就近的原则),这样一来孩子上哪一所中学已经不完全是家长能决定得了的。于是私立学校、民办学校应运而生。家长们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上所谓的好初中可真是煞费苦心:首先要舍得把多年的积蓄投资教育(据我了解,上自费初中的学生家庭绝大多数是工薪阶层,够“大款”级别的是少数),学费也好,赞助费也罢,不管是一次交清还是分期付款,3年下来最低也在4万元左右。还有一个问题是家长手里攥着钱仍要为选择学校大伤脑筋。于是每年的3~5月份北京(外省市不太清楚)便出现了一景:各民办、私立初中学校展开了抢生源大战,家长们领着孩子奔波于数个学校之间:考察——咨询——报名——考试——打电话或托人问分数(在这以前一般都是脚踩几只船,赶上两所学校同一天考试学生就像赶场似的)——交钱——焦急等待录取;一旦感觉哪儿不满意或者又有了新的目标还要退费——换学校……不进入6月中旬,拿不到录取通知书就消停不下来。作为现在民办学校任教的我,亲眼目睹了家长们在为孩子选择学校时的艰辛,不由得发自内心的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今天的家长容易吗?


  老师们需要理解,我最有切身体会,也就最有发言权。首先从对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来讲,学历、外语水平、计算机能力、普通话水平等等,是现在考查教师资格的硬件,而各种考核评比、教学基本功大赛等软任务也像一条条小鞭子不停地在老师们的背后抽打着。但这些还都算不了什么,真正对老师的巨大压力来自于三个方面:其一,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孩子们的思维、心理、行为的不稳定性,加大了教育难度;其二,中考、高考毕竟仍然起着“教学指挥棒”的作用;其三,家长对孩子们的期望值过高,尤其是民办学校、私立学校更为明显。有人称今天的教师为“戴着镣铐的舞者”,我觉得很形象。在教育这个大舞台上,绝大多数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是得到社会认可的,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累、操心、辛苦、疲劳、担责任……说重了怕学生跳楼,管松了家长不满意;作业留多了学生抱怨负担过重,练习做少了老师又担心学生在成绩上吃亏;组织春游、秋游怕出危险,不组织学生们嫌生活乏味……尤其初三、高三毕业班的老师们,顶着骂名,硬着头皮,牺牲休息时间,拖着疲惫的身体给孩子们“增负”、“加压”,用一句“只要你们考上理想的高中,理想的大学,累也值了”来宽慰自己。
  
了解孩子是教育成功的首要条件(2)
我所在的民办学校按道理说应该是按劳取酬,老师上一节课挣一节课的钱,可是每天下午1点10分以后老师们主动加了一节课,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外语五科老师自觉排了课表,一周五天每天中午上一科,学校不给报酬(理由是老师们自发、自愿的),老师们干得还挺带劲儿。国家法定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而老师们根本不可能把工作时间控制在8小时以内,何况晚上还有家访、批改作业、做题、接听学生及家长电话等附加工作。难怪我听到有好几位老教师在为自己的儿子张罗对象时,一提到要介绍一位老师,儿子们就像商量过似的都是同一个口气:“您饶了我吧,咱家有您一个老师就够烦的了。”所以,作为老师当得不到理解时心理能平衡吗?
  总之,孩子们需要家长、老师的理解。
  家长们希望得到孩子们的理解。
  老师们则渴望学生和家长的理解。
  谁的要求也不过分,谁都没有错!
  
一、理解必须有了解作前提(1)
在各方面都在争取理解,又都感觉不能如愿的情况下,我逐渐意识到,单纯说理解有点儿太空泛了。什么是理解?怎么样才能理解?怎么做才是理解?理解到底包括了哪些涵义?其实各方面都不是十分明确,只不过把“理解”这种呼声当作指责,当作发泄,当作抱怨,当作否定别人、肯定自己的一种借口。其实冷静下来想一想,“理解”已经进入了一个较深的境界,它包含了解、接纳、宽容及换位思考等等诸多内容,而我认为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了解”,了解对方的想法,了解对方的心理,了解对方的苦衷,了解对方的要求,了解对方的……真正了解了,理解会油然而生。可惜的是,今天的父母们虽然视孩子为掌上明珠,虽然生活上关怀备至,虽然寄孩子予莫大的希望,但我却要十分肯定地说:家长们对自己朝夕相处的孩子并不了解,而且是越来越不了解了。
  也许在家庭里孩子或者温顺或者叛逆;在学校里或者是努力学习让老师喜欢的好学生,或者是不务正业让老师不愿见的“差生”,但在没有大的冲突的情况下,一般会相安无事,风平浪静,都在正常地上学放学,正常地生活,正常地过每一天。殊不知在这正常的背后是一颗颗年轻的、脆弱的、躁动的、不安分的心,他们贪婪地追逐着时代的潮流,接受着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过去曾让成年人谈虎色变的武侠小说、港台影视、美国大片对孩子们的影响早已不在话下,孩子们只要轻点鼠标,信息、新闻、游戏,正面的、负面的,少儿不宜的等等一古脑儿袭来,刺激着孩子们的感官,搅动着孩子们的心,而心理上的微妙变化往往被大人们忽视了。我由于当了半辈子的班主任,而且一直被认可为最了解孩子,学生最信任的老师,可是近几年也越来越困惑于与学生的沟通困难。我的儿子曾多次提醒我“现在的孩子在想什么您根本不了解”,我也曾暗暗不服气。当有一天在校友录上看到初二的小孩子们称呼我这个五十多岁的班主任“老关”时;当班里一个看起来还非常幼稚的小男孩告诉我“喜欢班里一个女生,并因此而无心学习”时;当有人告诉我,看到我们年级两个平时表现不错的男女同学站在马路边上接吻时,我不得不承认了:我们真的并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不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不了解他们心理乃至生理上的迅猛发展。作为父母,作为家长,其实和我有着同样的问题。所以我建议家长们,放下长辈的尊严,从了解孩子入手,真正了解了,才能达成相互的谅解,在沟通与交流中求大同存小异,也许会收到家长舒心,孩子满意的效果。
  参考我的个案,您也不妨一试。
    个案一  “您还没有老师了解我呢”
  已经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陈飞经常对他妈妈说的一句话是:“你还没有关老师了解我呢!”这句话出自我的一次家访。
  在陈飞刚上初三时,我去家访,当时他没在家,到外边打篮球去了,我和他妈妈交谈。不一会儿陈飞气喘嘘嘘地回来了,一看见我高兴得四脚朝天就躺在我坐的沙发前的地毯上了。妈妈见状觉得特没面子,大声训斥:“你怎么能这么没礼貌,这是老师呀!”我打断他妈妈的话,问还躺在我面前的陈飞:“如果是爸爸妈妈的同事,一位阿姨坐在这儿,你会这样吗?”他答:“当然不会了。”于是我告诉他妈妈:“不要责备,这说明陈飞跟我好,跟我亲近,没把我当外人。”陈飞一边起身一边说:“你还不如关老师了解我呢!”从此以后陈飞特别听我的话,学习成绩逐步提高,初三毕业超常发挥,考上了重点高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学,始终和我保持着联系,尤其在外地读大学的四年,他有了心事,交了女朋友,都首先要告诉我。寒暑假邀请我去他家,为了能够长谈甚至留我住下。他爸爸妈妈经常既欣慰又嫉妒地说:“飞飞对关老师比咱们还亲。”我们这段师生情就是从我对孩子的了解开始的。
  通过这个案例,使我们更加坚定了这样一个理念:了解孩子就要站在他们的立场去看问题,进行换位思考。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进而引导、指导他们,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个案二 要把孩子的感受考虑进去
  “离异”这个词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随着人们观念上的进步,离婚这种行为的公开性、透明性,甚至随意性越来越强,这本无可厚非,用现代人的话说这叫“一人一个活法儿”。为了孩子而维持并不幸福的婚姻确实过于传统,越来越不符合现代人的观念,所以这种做法正在逐渐被摒弃,这不能不说是国人在观念上的一大进步。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在不幸福的夫妻双方摆脱桎梏开始寻找自己新的幸福时,他们曾经的爱情结晶——孩子,却一定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伤害,这种伤害绝不仅仅限于生活上的、感情上的或物质上的,而主要是对孩子心理上的伤害。许多父母无论是在“战争”中离析还是在理智中平和分手,很少真正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无论是在法庭上争抢孩子还是相互推卸自己的抚养责任时,都不太顾及孩子的意愿。通过一些具体事件的调查和分析,我发现父母离异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有很大的差异。根据我所接触的孩子,大致可以分成三种情况:10岁以前,尤其是幼儿时期,孩子单纯幼稚,还不十分明白大人的事,一般不会有太多的想法,适应新生活也比较快,心理伤害相对小一些。十七八岁以后,孩子接触社会多了,对父母的依赖性小了,事情也就想明白了,你们大人的事爱怎么办就怎么办,不缺我的吃穿,少来烦我就行了,可以自我调节心理上的缺失。而十一二岁到十五六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我所接触最多的),一旦家庭发生变故,他们的不解、愤怒、苦恼、羞耻、无助……都会形成强大的心理压力。本来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情绪就不够稳定,这种事情摊到哪个孩子身上都无异于雪上加霜,说不定就把孩子推到邪路上而毁了孩子的一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单亲家庭的孩子犯罪占的比例相当 大)。所以这时候的父母如果能做到让自己发热、发昏、发涨的头脑冷却下来,听一听孩子的心里话,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也许就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一、理解必须有了解作前提(2)
我以前的学生刘×,在上初三时一度情绪低落,无心学习。她的异常表现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找她谈心,她吞吞吐吐地告诉我,爸爸妈妈在闹矛盾。我当时没有把问题想得太严重,觉得开导她一番也就过去了。但没过多久,她又主动找到我(孩子的心里实在是装不下了),详细诉说了爸爸妈妈的矛盾以及自己的想法,听后真让我有一种揪心的痛。原来她父母亲闹矛盾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由于父亲爱打麻将经常半夜归家,所以二人的争吵总是在夜里,尽管他们尽量压低声音,尽量不让女儿听见,但实际上孩子连他们离婚的打算已经了解得一清二楚(父母居然以为女儿什么都不知道)。她十分痛苦地告诉我:“既然他俩谁也不肯让步,想离就离吧,我也不会阻拦。但我苦恼的是,以后他们都要再成立各自的家庭,而当他们老了,身体不好的时候,我就得分两处去照顾他们。一边是我爸,一边是我妈,我是他们惟一的女儿,哪个都得管,我以后的负担多重啊!”多么懂事的孩子!多么愚蠢的父母!我再也坐不住了,先打电话给她妈妈,把孩子的想法全盘告诉了她。这位妈妈很难过也很意外,她居然完全没有想到女儿的苦恼,甚至以为女儿还蒙在鼓里,准备在事情临近尾声时再告诉她,只要她选择跟谁一起生活就行了——多么粗心的妈妈。好在母亲了解了女儿的心理活动后,增加了几分理智,请求我在刘×父亲在家时去进行一次家访,把孩子的想法及苦恼通过我再向她的父亲传达一次,也给这位父亲一点刺激,让女儿的真情成为父母感情的调和剂。我去做了,不但替孩子说出了心里话,还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